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知识梳理篇中国古代史第5课时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福建考情1时空坐标、同期对比2考点梳理3福建7年中考聚焦5知识纵横4福建考情1福建中考年份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分数8分4分8分2分2分2分2分时空坐标、同期对比2中国世界阶段特征(1)政治:(2)经济:(3)民族关系:(4)对外交流:政治:(2)经济:(3)对外交流:①阿拉伯人建立起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②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末五代,陷入割据分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加强;开放、兼收并蓄是主要特征。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9世纪开始,西欧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逐渐流行;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考点梳理3·考点1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考点2隋唐的重要地位
·考点3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考点1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隋朝统一建立统一意义观点总结一、隋朝的兴亡(7年1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2021年考]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观点:统一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再举一例:①1861—1865年,林肯领导的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②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天下统一。隋初统治措施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灭亡概况原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暴政,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表现:①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巡游);③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辽东)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7年2考】“贞观之治”[2022年考]背景革新措施政治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诤臣:魏征)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官吏政绩“贞观之治”[2022年考]革新措施政治经济民族用人结果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谋杜断)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官吏政绩“开元盛世”[2021年考]背景措施结果武则天的统治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实行改革①用人:重用贤能(贤相姚崇和宋璟)。②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观点总结观点1:统治者正确的(或者适宜的)政策是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观点2: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举例:①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如:以农为本,轻徭薄赋,勤俭治国等);②东汉光武帝的“光武中兴”(如: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等);③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④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的“康乾盛世”(如:发展生产,推广高产作物等)重点解读: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图片解读:古代王朝兴盛的共同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统治者:人民: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关注民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励精图治、善于用人辛勤劳动和创新考点2隋唐的重要地位(7年7考)2022版课标: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隋朝历史地位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政治上: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经济上,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2018、2020、2022年考]目的开凿三点四段五河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开凿(隋炀帝统治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从北到南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隋朝大运河的开通[2018、2020、2022年考]地位特点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衔接,贯通南北,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隋朝大运河的开通[2018、2020、2022年考]作用观点总结积极:观点:中国古代工程建设体现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再举一例:都江堰、明长城、故宫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消极:科举制度创建[2017、2023年考]初创确立完善僵化废除地位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制度;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明清八股取士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度创建[2017、2023年考]影响观点总结①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从看重门第到注重才能;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观点: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再举一例: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文成公主入藏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曲辕犁(耕作)和筒车(灌溉)蜀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南青北白);唐三彩[2019年考]长安(市坊分离,时间限制)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天可汗”。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022年考]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阎立本: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步辇图》;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吴道子:①“诗仙”李白:诗有浓郁的浪漫情怀;②“诗圣”杜甫:其诗被称为“诗史”;③“诗魔”白居易:其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2023年考]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特点唐玄宗时,鉴真第6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初年,玄奘前往天竺,遍访名寺,研习佛法。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其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018年考]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兼收并蓄隋唐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中国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点3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安史之乱表现影响唐朝灭亡755年,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打击。907年,节度使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实质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五代),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十国),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知识纵横401020304福建7年中考聚焦5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1.【2022福建2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C2.【2023福建2分】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A3.【2021福建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摘编自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名称。(2分)名称:开元盛世。(2)小历认为,唐代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做法,推动了唐诗的成熟和繁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示例一】同意。理由: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士科考试“作诗赎帖”的办法,提高了诗歌在科考中的地位,提高了应试者的诗歌创作热情,提升了诗歌创作的水平,是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空前成熟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示例二】不同意。理由:唐诗的发展,除了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推动之外,更与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多种因素有关。这说明,唐代诗歌的成熟和繁荣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示例三】不同意。理由:唐诗的发展,除了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推动之外,还与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更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2023福建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一
都江堰示意图注:鱼嘴作为分水之用,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图二
玄奘西行求法(邮票)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图三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图四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以上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4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一】图片序号:图一、图四。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隋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明朝政府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结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示例二】图片序号:图一、图四。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土地承包权转让合同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课前任务单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3我认识您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肥皂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个人借款中介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课后服务活动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
- 矿石洗选加工合同合同范本
- 8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5《雷雨》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专辑(统编版必修下册)
- 瓷砖合同范本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心理评估与诊断简介课件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复审换证考试重点题库(180题)
- 小班安全《汤姆走丢了》PPT课件教案反思微视频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