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技术培训手册TOC\o"1-2"\h\u1567第一章农业基础知识 4279481.1农业概述 421071.2农业分类 4131471.2.1粮食作物生产 4138921.2.2经济作物生产 4299781.2.3养殖业 593651.2.4林业 5189721.2.5副业 555831.3农业发展历程 5136491.3.1传统农业时期 5267941.3.2现代农业时期 530571.3.3生态农业时期 520826第二章耕作技术 5322082.1土壤耕作 689722.1.1土壤耕作的定义与作用 644602.1.2土壤耕作的方法 6210572.2耕作制度 6146762.2.1耕作制度的分类 6243402.2.2耕作制度的选择 655912.3耕作方法 737642.3.1翻耕法 7197422.3.2松耕法 7219032.3.3镇压法 7299792.3.4深耕法 782022.3.5浅耕法 79718第三章种植技术 7219413.1种子处理 7166093.1.1种子精选 749523.1.2种子消毒 857443.1.3种子浸泡 8149393.1.4种子催芽 8125343.2播种技术 8103073.2.1播种期选择 8272463.2.2播种量 8162333.2.3播种深度 8294283.2.4播种均匀度 8292023.3种植管理 8214783.3.1土壤管理 9193413.3.2植保管理 974553.3.3栽培管理 938483.3.4生长发育管理 953503.3.5收获管理 9561第四章植物保护 9185734.1病虫害防治 9271204.1.1预防措施 927734.1.2管理措施 10127154.2农药使用 1057704.2.1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10148414.2.2控制用药量 10325074.2.3注意用药安全 10291084.3生物防治 1095304.3.1天敌昆虫利用 10135084.3.2微生物防治 10246444.3.3植物源农药 111564第五章肥料施用 11142085.1肥料种类 1199165.1.1氮肥:主要包括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等,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11190085.1.2磷肥:主要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等,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 11229725.1.3钾肥:主要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等,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 1151515.1.4复合肥:将氮、磷、钾等多种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肥料,如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等。 11260225.1.5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硼肥、锌肥、铁肥等。 11321115.2施肥技术 1196435.2.1施肥时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规律,合理安排施肥时期。 11246075.2.2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目标产量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施肥量。 11208565.2.3施肥方法:采用合适的施肥方法,如撒施、冲施、穴施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11114525.2.4肥料搭配: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1163255.2.5施肥时间:避免在高温、干旱、雨季等不利条件下施肥,以免影响肥料效果。 11308355.3肥料管理 12223835.3.1肥料储存:肥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库房内,避免受潮、结块、变质。 12174795.3.2肥料运输:肥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污染,保证肥料质量。 1248725.3.3肥料使用记录:建立肥料使用记录,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等,以便分析施肥效果。 1238005.3.4肥料残留检测:对施肥后的农产品进行残留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 12111005.3.5肥料污染治理:对施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123431第六章灌溉技术 12189936.1灌溉方法 1235846.1.1地面灌溉 12110716.1.2喷灌 12214886.1.3滴灌 12269516.2灌溉制度 1322886.2.1常规灌溉制度 1384706.2.2节水灌溉制度 13288496.2.3精准灌溉制度 133586.3水资源管理 13147596.3.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13222636.3.2水资源规划与配置 13238736.3.3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13241596.3.4水资源监测与预警 1321248第七章农业机械化 13126377.1农业机械种类 13135647.1.1播种机械 1450387.1.2土壤耕作机械 14107137.1.3收获机械 14173447.1.4灌溉机械 14182487.1.5农业运输机械 14219337.1.6农业植保机械 14310937.2农业机械操作 1449687.2.1操作前的准备 1479657.2.2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4294477.2.3操作后的维护 15182077.3农业机械维护 15318747.3.1定期检查 1591567.3.2润滑保养 156227.3.3清洁保养 15105127.3.4零部件更换 15280207.3.5预防性维护 1514046第八章农业环境保护 1562898.1农业生态环境 15298438.1.1概述 15277588.1.2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15296098.1.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667288.2农业废弃物处理 1659918.2.1概述 1669778.2.2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16295678.2.3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措施 16325308.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1782938.3.1概述 17116378.3.2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17152638.3.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 176082第九章农产品加工与储存 17152029.1农产品加工技术 1711739.1.1概述 17143849.1.2主要加工技术 1793039.1.3加工设备与工艺 18263189.2农产品储存方法 18267559.2.1概述 1832719.2.2主要储存方法 18219529.2.3储存设备与管理 189539.3农产品保鲜技术 1883459.3.1概述 18208079.3.2主要保鲜技术 18302739.3.3保鲜设备与工艺 1915220第十章农业推广与服务 1999710.1农业推广体系 19132010.1.1概述 191883110.1.2农业推广体系构成 192354310.1.3农业推广体系运行机制 19750610.2农业信息服务 192693710.2.1概述 191038210.2.2农业信息服务内容 191859710.2.3农业信息服务渠道 201447210.3农业政策法规 203099910.3.1概述 201759110.3.2农业政策法规分类 201641810.3.3农业政策法规实施 20第一章农业基础知识1.1农业概述农业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领域,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过程,通过人工培育和管理,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产业。农业涵盖种植、养殖、渔业等多个方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农业分类根据生产对象和目的,农业可分为以下几类:1.2.1粮食作物生产粮食作物生产是指以生产粮食为主要目的的农业活动,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作物生产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2.2经济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是指以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活动,如棉花、油料、糖料、烟草等作物的种植。经济作物生产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3养殖业养殖业是指以养殖动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活动,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的养殖,以及渔业生产。养殖业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4林业林业是指以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活动。林业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5副业副业是指以农村为主要生产场所,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从事非农产业的生产活动。副业包括农村家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3农业发展历程1.3.1传统农业时期在传统农业时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生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这一时期,我国农业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生产方式以粗放经营为主。1.3.2现代农业时期现代农业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1.3.3生态农业时期生态农业时期,人们开始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提高的目标,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一时期,农业培训和教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章耕作技术2.1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以下是土壤耕作的基本内容:2.1.1土壤耕作的定义与作用土壤耕作是指通过机械或人工方法对土壤进行翻动、松碎、镇压等处理,以达到以下目的:(1)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2)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3)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4)为作物播种、移栽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1.2土壤耕作的方法土壤耕作的方法包括翻耕、松耕、镇压等。(1)翻耕:翻耕是指将土壤翻转过来,使底层土壤翻到表层,表层土壤翻到底层。翻耕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匀分布,提高土壤肥力。(2)松耕:松耕是指用松土器对土壤进行松碎处理,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3)镇压:镇压是指用镇压器对土壤进行镇压,使土壤表面平整,有利于播种和移栽。2.2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作物布局、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合理安排土地耕作顺序、作物种植结构和轮作制度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以下是耕作制度的基本内容:2.2.1耕作制度的分类根据耕作方式的不同,耕作制度可分为以下几种:(1)连作:在同一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2)轮作: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3)间作:在同一土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4)套作: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2.2.2耕作制度的选择选择耕作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作物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和面积。(2)土壤条件:根据土壤肥力、质地、酸碱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耕作制度。(3)气候特点: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种植方式和轮作制度。2.3耕作方法耕作方法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进行耕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耕作方法:2.3.1翻耕法翻耕法是指将土壤翻转过来,使底层土壤翻到表层,表层土壤翻到底层的耕作方法。翻耕法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匀分布,提高土壤肥力。2.3.2松耕法松耕法是指用松土器对土壤进行松碎处理,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的耕作方法。2.3.3镇压法镇压法是指用镇压器对土壤进行镇压,使土壤表面平整,有利于播种和移栽的耕作方法。2.3.4深耕法深耕法是指将土壤深翻至30cm以上的耕作方法。深耕法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但需注意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过多。2.3.5浅耕法浅耕法是指将土壤浅翻至15cm左右的耕作方法。浅耕法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但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匀。第三章种植技术3.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保证作物生长健康、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种子处理的几个关键步骤:3.1.1种子精选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的精选,去除病残、破损、杂质等不合格种子,保证播种质量。精选方法包括手工挑选、筛选、风选等。3.1.2种子消毒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化学消毒通常使用福尔马林、敌克松等药剂;物理消毒包括紫外线照射、高温处理等;生物消毒则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3.1.3种子浸泡浸泡种子有助于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浸泡时间因作物种类而异,一般以624小时为宜。浸泡过程中,要定期更换清水,避免水质变差。3.1.4种子催芽催芽是指人工控制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使种子在较短的时间内发芽。催芽方法包括:常温催芽、变温催芽、暗催芽等。催芽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3.2播种技术播种技术是保证作物生长整齐、提高产量的关键。以下是播种技术的几个要点:3.2.1播种期选择根据作物生长周期、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资源,提高产量。3.2.2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播种方式等因素确定播种量。播种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3.2.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土壤质地、种子大小和播种方式来确定。一般而言,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3.2.4播种均匀度保证播种均匀,有利于作物生长整齐,提高产量。播种均匀度可通过调整播种机械、人工播种等方法来保证。3.3种植管理种植管理是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种植管理的几个方面:3.3.1土壤管理土壤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等。通过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3.3.2植保管理植保管理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治等。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保证作物生长健康。3.3.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包括作物布局、种植密度、间作套作等。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密度,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资源,提高产量。3.3.4生长发育管理关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如:及时灌溉、追肥、修剪、疏花疏果等,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3.3.5收获管理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适时收获。同时注意收获后的处理和储存,保证产品质量。第四章植物保护4.1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不仅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可能降低农产品的品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预防和管理两个方面。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虫害品种、保持田园卫生等。管理措施则涉及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4.1.1预防措施合理轮作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通过轮作,可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选用抗病虫害品种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这类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虫害的侵袭。4.1.2管理措施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遵循农药使用规范,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和用量。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常见的物理防治措施包括灯光诱杀、色板诱杀、人工捕捉等。物理防治具有无污染、无抗药性等优点,但效果相对较慢。4.2农药使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合理使用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但是不合理使用农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病虫害抗药性增加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4.2.1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不同类型的农药具有不同的防治对象和作用机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4.2.2控制用药量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推荐用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过量使用农药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4.2.3注意用药安全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农药中毒。同时要保证农药的储存和使用安全,防止农药泄漏、误食等的发生。4.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可持续等优点,日益受到农业生产的重视。4.3.1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例如,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控制蚜虫、红蜘蛛等害虫。4.3.2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是利用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常见的微生物防治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可以寄生在病虫害体内,抑制其生长和繁殖。4.3.3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利用植物提取物或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制成的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低毒、无污染等优点,对环境污染较小。例如,利用大蒜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第五章肥料施用5.1肥料种类肥料是提供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的物质,根据其营养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5.1.1氮肥:主要包括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等,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5.1.2磷肥:主要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等,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5.1.3钾肥:主要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等,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5.1.4复合肥:将氮、磷、钾等多种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肥料,如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等。5.1.5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硼肥、锌肥、铁肥等。5.2施肥技术施肥技术的合理运用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施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5.2.1施肥时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规律,合理安排施肥时期。5.2.2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目标产量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施肥量。5.2.3施肥方法:采用合适的施肥方法,如撒施、冲施、穴施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2.4肥料搭配: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5.2.5施肥时间:避免在高温、干旱、雨季等不利条件下施肥,以免影响肥料效果。5.3肥料管理肥料管理是保证肥料质量和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肥料管理措施:5.3.1肥料储存:肥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库房内,避免受潮、结块、变质。5.3.2肥料运输:肥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污染,保证肥料质量。5.3.3肥料使用记录:建立肥料使用记录,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等,以便分析施肥效果。5.3.4肥料残留检测:对施肥后的农产品进行残留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5.3.5肥料污染治理:对施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第六章灌溉技术6.1灌溉方法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环节,合理的灌溉方法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常见的灌溉方法:6.1.1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是指将水引入田间地头,通过地面漫流或沟渠输水至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式。地面灌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沟灌:在田间挖设沟渠,将水引入沟内,使水沿沟流动,逐渐湿润土壤。(2)畦灌:将田间划分为若干畦块,将水引入畦块,使水在畦块内均匀分布,湿润土壤。(3)漫灌:将水引入田间,使水自然漫流,湿润土壤。6.1.2喷灌喷灌是利用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落到作物和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土壤侵蚀等优点。6.1.3滴灌滴灌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部,通过滴头将水以点滴形式供给作物的一种灌溉方式。滴灌具有节水、节肥、减少病虫害等优点。6.2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状况和水源条件,科学地安排灌溉次数、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的一种制度。以下为常见的灌溉制度:6.2.1常规灌溉制度常规灌溉制度是指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水规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灌溉量进行灌溉的制度。6.2.2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灌溉制度是指在保证作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灌溉策略,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制度。6.2.3精准灌溉制度精准灌溉制度是指根据土壤水分状况、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实时调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实现精确控制灌溉的制度。6.3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6.3.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掌握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6.3.2水资源规划与配置根据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制定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农业用水需求。6.3.3水资源节约与保护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灌溉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3.4水资源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对水资源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和预警水资源问题,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七章农业机械化7.1农业机械种类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以下为常见的农业机械种类:7.1.1播种机械播种机械主要包括播种机、播种drill、播种盘等,用于完成播种、施肥、覆土等作业。7.1.2土壤耕作机械土壤耕作机械包括犁、耙、旋耕机、镇压机等,用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7.1.3收获机械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割晒机、脱粒机、摘棉机等,用于完成农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7.1.4灌溉机械灌溉机械包括水泵、喷灌机、滴灌设备等,用于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水分。7.1.5农业运输机械农业运输机械包括农用三轮车、农用四轮车、拖拉机等,用于农场的运输作业。7.1.6农业植保机械农业植保机械包括喷雾器、喷粉机、烟雾机等,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7.2农业机械操作农业机械的正确操作对于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农业机械操作的基本要点:7.2.1操作前的准备操作前应检查机械的完整性、可靠性,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操作者需了解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7.2.2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者应遵循机械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2)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机械的工作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停车检查。(3)保持机械的清洁,避免因灰尘、泥土等导致机械故障。(4)操作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7.2.3操作后的维护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清洁机械,检查并紧固松动的零部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以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7.3农业机械维护农业机械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农业机械维护的基本要点:7.3.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机械的各个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操作系统等,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7.3.2润滑保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添加或更换润滑油,保证机械的运动部件正常运行。7.3.3清洁保养定期清洁机械,包括发动机、散热器、空气滤清器等,以保证机械的正常工作。7.3.4零部件更换发觉零部件磨损、损坏或失效时,应及时更换,避免因零部件问题导致机械故障。7.3.5预防性维护针对机械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降低机械故障的风险。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第八章农业环境保护8.1农业生态环境8.1.1概述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土壤、水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要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8.1.2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1)土壤污染: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2)水资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等导致水资源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用水安全。(3)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土地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大气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灰尘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8.1.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1)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技术。(2)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土壤改良技术。(4)严格环保法规,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管。8.2农业废弃物处理8.2.1概述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养殖业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处理是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8.2.2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法(1)堆肥化处理: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堆肥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2)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饲料化、生物质能开发等。(3)无害化处理:对有毒有害的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8.2.3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措施(1)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2)制定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处理责任和义务。(3)推广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4)建立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规范化、规模化处理。8.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8.3.1概述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旨在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8.3.2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业投入品使用政策:限制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2)农业资源保护政策:保护耕地、水资源,实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3)农业废弃物处理政策:明确农业废弃物处理责任,推广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4)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财政补偿,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8.3.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农业企业和农民的责任和义务。(2)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3)建立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环保意识。(4)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第九章农产品加工与储存9.1农产品加工技术9.1.1概述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指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处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9.1.2主要加工技术(1)物理加工技术:包括清洗、分级、切割、磨碎、脱皮等。(2)化学加工技术:包括腌制、熏制、烤制、炸制等。(3)生物技术:包括发酵、酶解、微生物转化等。9.1.3加工设备与工艺(1)设备选择:根据农产品种类和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如切割机、磨碎机、发酵罐等。(2)工艺流程: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保证农产品加工的顺利进行。9.2农产品储存方法9.2.1概述农产品储存方法是指为了保持农产品品质,延长其保质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农产品储存方法的选用应根据农产品种类、特性及市场需求进行。9.2.2主要储存方法(1)常温储存:适用于水分含量较低的农产品,如粮食、干果等。(2)冷藏储存: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3)冷冻储存:适用于肉类、水产品等易腐农产品。(4)真空储存:适用于各种农产品,通过真空包装降低氧气含量,减缓微生物生长。9.2.3储存设备与管理(1)设备选择:根据农产品种类和储存需求,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如冷藏库、冷冻库、真空包装机等。(2)管理措施:加强储存环境的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农产品霉变、腐烂。9.3农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搅拌站劳动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书封面
- 全新月饼购销合同
- 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推广合同
- 游戏发行合同
- 5 我们的校园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智慧教学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滁州学院《成本核算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3﹞192号
- 肾脏病日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 微纳光学结构制造
- 中职语文教学
- 外部干扰排查流程及案例
- 商业银行信贷实务: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贷概述
- 灌注桩钢筋笼自动计算套用表格
-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10(专题-几何图形的证明)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 0:写给泛产品经理
- 振动振动测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