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检测答案1-2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2F/wKhkGWetagGALRd9AALps7tjJWg966.jpg)
![渗透检测答案1-2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2F/wKhkGWetagGALRd9AALps7tjJWg9662.jpg)
![渗透检测答案1-2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2F/wKhkGWetagGALRd9AALps7tjJWg9663.jpg)
![渗透检测答案1-2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2F/wKhkGWetagGALRd9AALps7tjJWg9664.jpg)
![渗透检测答案1-2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2F/wKhkGWetagGALRd9AALps7tjJWg9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习题1-1.简述渗透检测的原理。答:就是将溶有着色染料或荧光染料的渗透剂施加于工件表面,由于毛细现象的作用,渗透剂渗入到各类表面开口缺陷中,清除附着于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缺陷中渗透剂重新回渗到工件表面,形成放大的缺陷显示,在白光下或在黑光灯下观察,缺陷处可呈红色显示或发出黄绿色荧光。目视即可检测出缺陷的形状和分布。1-2.简述渗透检测的优点和局限性。答:渗透检验的优点是设备和操作简单,缺陷显示直观,容易判断。并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局限性是只能检查非多孔性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应用范围较窄,且仅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不能确定缺陷深度。1-3.简述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答:渗透检测适用于钢铁、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和玻璃等固体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尤其适用于表面细微裂纹的检测,但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的检测。第二章习题2-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哪三种状态?各有什么特点?答:自然界中的物质具有三种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①气态: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小,分子的动能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以,气体分子能向各个方向扩散并充满整个容器,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②固态:固态分子的平均距离小,分子间的引力很大,所以它们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不易扩散。③液态:液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比气体小,但比固体大,分子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2-2.界面和表面的区别是什么?常见的表面现象有哪些?答:(1)“相”是指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凝聚相与气相间的边界区域称为表面。在相界面上的物质因为具有与体相不同的结构和性质,从而产生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称为界面现象。气-液和气-固界面上发生的界面现象也称为表面现象,如毛细现象、润湿现象和吸附现象。2-3.画图说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2-4.什么是表面张力?试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表面张力的现象。什么是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液体表面如张紧的薄膜,有收缩至面积最小的趋势,这种存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2)荷叶上的小水滴收缩成球形,玻璃板上的水银小滴收缩成球形,缝衣针可以轻轻地放在水面上而不下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液体表面有张力存在。(3)液面边界单位长度所具有的表面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通常采用牛顿/米(N/m)。表面张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将液面缩小单位面积,表面张力所做的功。(4)影响因素:物质的本性、相界面的性质、温度、压力、液体内所含杂质的影响2-5.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什么?答:液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在液体内部,对每个分子来说,它所受四周的分子的作用力是一样的。而处于表面液体的分子向外受气体分子的引力,向内受液体分子的引力,由于气体分子的密度小于液体分子的密度,液体表面层分子所受向内吸引力大于向外吸引力,合作用表现为受向内的拉力,这就形成了表面张力。2-6.减小表面自由能的三种方式是什么?答:①减小表面积A:设表面张力系数α恒定,则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决定于表面积的变化,这时有△G=α△A若△A<0,则△G<0,这是恒温恒压下过程自动发生的条件。②降低表面张力系数α:设表面积A恒定,则体系表面自由能变化决定于表面张力的变化,这时有△G=A·△α若△α<0,则△G<0,因此表面张力减小的过程能自动进行。表面张力减小是吸附作用发生的热力学原因。③表面积A和表面张力系数α同时减小。2-7.简述黏附力、内聚力和附着层的定义。润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1)不同类分子间引力(如液-气、液-固、气-固)引起的两类物质间的黏结作用称为黏附力。(2)同类分子间引力(如液-液、气-气、固-固)引起的同类物质的凝聚和抱团作用称为内聚力。(3)在液体与固体的接触处,厚度等于液体或固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δ(以大者为准)的一层液体,即附着层。(4)润湿、不润湿是由于分子力不对称而引起。对于附着层内的分子来说,总存在一个平均附着力f附及平均内聚力f内。当f附>f内,分子A所受合力f垂直于附着层指向固体,液体内部分子势能大于附着层中分子势能,液体内的分子尽量挤进附着层,使附着层扩展,宏观上表现为液体润湿固体。2-8.润湿的类型有哪些?答:润湿的类型有沾湿、浸湿、铺展三种类型。①沾湿:也称粘附润湿,沾湿过程是液体与固体从不接触到接触,使部分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转变成新的固-液界面的过程。②浸湿:是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称为浸湿过程。③铺展: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取代了单位面积的气-固界面并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气-液界面,这种过程称为铺展过程。2-9.试阐述液体润湿固体的条件。答:润湿、不润湿是由于分子力不对称而引起。对于附着层内的分子来说,总存在一个平均附着力f附及平均内聚力f内。当f附>f内,分子A所受合力f垂直于附着层指向固体,液体内部分子势能大于附着层中分子势能,液体内的分子尽量挤进附着层,使附着层扩展,宏观上表现为液体润湿固体。2-10.什么是接触角?接触角与润湿程度的关系是什么?影响接触角的因素有哪些?答:在液体与固体接触面的边界处,作液体表面及固体表面的切线,这两切线通过液体内部的夹角称接触角,用θ表示。①θ<,液体润湿固体;θ=0,液体完全润湿固体。②θ>,液体不润湿固体;θ=π,液体完全不润湿固体。(3)①物质的本性对同种固体而言,不同的液体与其接触时,接触角θ不同,如水能湿润玻璃,但水银与玻璃却产生不润湿现象。同一液体,对不同的固体而言,他的接触角θ也不同,它可能是湿润的,也可能是不湿润的。②接触角的滞后现象当固液界面扩展时形成的接触角称为前进角,常以θa表示;固液界面回缩时的接触角称为后退角,常以θr表示。前进角与后退角常不相等的现象称为接触角滞后,通常总是前进角大于后退角。③吸附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固体表面,特别是高能固体表面能自发地从周围环境中(气或液体)吸附某些组分从而降低表面能,同时也改变了表面性质,从而影响θ大小。其他如温度,液滴形成时间等都可能对接触角产生影响。2-11.试写出湿润方程,并作出简图注明方程中各符号的含义。答:润湿方程如下:cosθ=(fs-fsl)/fl式中:fs——固-气表面张力fl——液-气表面张力fsl——固-液界面张力θ——接触角2-12.沾湿、浸湿和铺展过程中自由能变化各是多少?发生沾湿、浸湿和铺展的能量判据式和接触角判据各是什么?答:(1)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沾湿过程中表面自由能的变化有:△G=γsl-γs-γl=-Wa式中:Wa——粘附功②在恒温恒压下,浸湿过程中自由能变化为:△G=γsl-γs=-Wi式中:Wi——浸湿功③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设铺展了单位面积,则体系表面自由能变化:△G=γl+γsl-γs=-S式中:S——铺展系数(2)能量判据式与接触角判据:因此,在以接触角表示润湿性时,习惯上就规定θ=90°为润湿与否的标准,即θ>90°为不润湿,θ<90°为润湿。使用接触角θ也可以判定润湿以何种方式进行,当θ≤180°时,可发生沾湿润湿现象;当θ≤90°时,可发生浸湿润湿现象;当θ≤0°(或θ不存在)时,可发生铺展润湿现象。2-13.试写出任意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强——拉普拉斯(Laplace)公式的表达式。讨论平面、球面和圆柱面的附加压强。①平面R1=R2=∞,则△p=0,即平液面上不存在压强差。②球面R1=R2=R,则对于凸液面,液滴和玻璃管中的凸液面可视为球面,凸液面下的压强为:这时凸液面下的压强大于平液面。对于凹液面,液体中的气泡,玻璃管中的凹液面也可视为球面,凹液面下的压强为:这时凹液面下的压强小于平液面。对于肥皂泡,由于有内外两个液-气界面,则③圆柱面R1=R,R2→∞,则式中R——圆柱底面半径2-14.附加压强与曲率半径的关系是什么?答:从拉普拉斯公式可以看出,对于同种液体来说,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强与曲率半径成反比,液滴越小,曲率越大,所产生的附加压强越显著;对于不同种液体来说,曲率半径相同时,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强与表面张力成正比。附加压强的方向总是指向曲面的球心。2-15.什么是毛细管和毛细现象?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细管称为毛细管。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凹面并且上升,不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凸面并且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润湿液体跟毛细管内壁接触时,由于附着层展延,引起液面弯曲,使液面变大;与此同时,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又要使液面减小,于是管内液体随着上升,以减小液面,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和管内升高的液柱的重力达到平衡,管内液体才稳定在一定的高度,类似可解释不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的现象。2-16.试写出湿润液体在毛细玻璃管内上升高度计算式,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答:润湿液体在毛细管内液面高度为:式中h——润湿液体在毛细管内液面高度,单位为cm;α——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为mN/m;θ——接触角,单位为(°);r——毛细管内壁半径,单位为cm;ρ——液体密度,单位为g/m3;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cm/s22-17.试写出两平行板间润湿液面高度表达式,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答:式中h——润湿液体在两平行板内液面高度,单位为cm;α——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为mN/m;θ——接触角,单位为°;d——两平行板的间距,单位为cm;ρ——液体密度,单位为g/m3g——重力加速度,单位cm/s22-18.什么是吸附现象?渗透探伤中哪些地方发生吸附?答:(1)物质自一相内部富集于界面的现象称为吸附现象。当固体和液体或气体接触时,凡能把液体或气体中的某成份聚集到固体表面上来的现象,就是固体表面上发生的吸附现象。能起吸附作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液体或气体中的某些成份称为吸附质。例如在显像过程中,显像剂粉末吸附缺陷中回渗的渗透液,显像剂粉末是吸附剂,渗透液是吸附质。(2)渗透检测过程中,发生吸附的地方有:显像过程中,显像剂粉末吸附从缺陷中回渗的渗透液,从而形成缺陷显示。此吸附现象属于固体表面(固一液界面)的吸附,显像剂粉末是吸附剂,回渗的渗透液是吸附质。显像剂粉末越细,比表面越大,吸附量越多,缺陷显示越清晰。自乳化渗透法或后乳化渗透法,表面活性剂被当作乳化剂使用,吸附在渗透液一水界面,降低了界面张力,使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得以顺利乳化清洗。此系液体表面(液一液界面)的吸附现象。渗透液在渗透过程中,受检零件及其中的缺陷(固体)与渗透液接触时,也有吸附现象发生,但此种吸附作用较弱。2-19.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有哪些?答:2-20.什么是溶解度?它对渗透探伤灵敏度有何影响?答:所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数量溶剂中溶质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已溶解的溶质数量。通常用100g溶剂里所能溶解溶质的质量(g)表示。研制渗透剂配方时,选择理想的着色(荧光)染料及溶解该染料的理想溶剂,使其染料在溶剂中溶解度较高,对提高渗透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2-21.什么是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物质?试通过表面活性分子结构简述其特性。答:①表面活性是指甲物质的加入能降低乙液体的表面张力,则称甲对乙有表面活性。即:能使溶剂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为表面活性。②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当在溶剂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物质时,能明显的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溶剂的表面状态,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及增溶等一系列作用,这种表面活性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由非极型的亲油疏水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疏油的基团共同构成,而这两部分分处两端,形成不对称结构。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亲分子,具有亲水又亲油的两亲性质。这种两亲分子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吸附在水溶液表面上,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乳化和加溶等作用。2-22.溶液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如何?试分别画图说明。答:在恒定温度下,将各种不同浓度的表面张力对浓度作图,所得曲线称为溶液表面张力等温线。常见的曲线有三类如图所示:第一类:随着溶液浓度增大,溶液表面张力略有升高。第二类:随着浓度的增大,溶液表面张力开始降低得较快,以后降低得较慢。第三类:随着浓度的增大,溶液的表面张力开始急剧下降,达到一定浓度后,表面张力趋于恒定,几乎不再随浓度的增大而改变。2-23.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质是指什么?答:①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疏油的基团共同构成。极性基易与水分子结合,具有亲水性质,故称为亲水基;非极性基是长链烃基,不易与水分子结合而易与油分子结合,具有亲油性质,故称为亲油基(也称为疏水基、憎水基)。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这两部分处于分子两端,形成形似火柴的不对称结构,亲水基为火柴头,对水和极性分子有亲和作用,亲油基为火柴梗,对油和非极性分子有亲和作用,②因此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又亲水又亲油)分子的特殊结构,称为两亲性质。2-24.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是什么?答:表面活性剂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疏水基团;另一部分是亲水集团。在水介质中,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团会以远离水的方向定向排列,形成紧密的单分子吸附层。在溶液表面,疏水基团朝向空气,亲水基团插入水中,因为非极性物质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它覆盖在具有较高表面自由能的水分子表面,因此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2-25.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如何?渗透检测中,为什么通常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答:按亲水基团的化学结构来分类,亲水基团是离子结构的称为离子型,亲水基团是共价结构的称为非离子型。其中渗透检测中常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以按其所带电荷种类分为阳离子型(亲水基团是阳离子)、阴离子型(亲水基团是阴离子)和两性型(亲水基团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注意: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而失去活性作用。按亲水基的种类分类: 按溶解性与应用分类:(2)因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故稳定性高,不易受到强电解质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相溶性好,能很好地混合使用,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一般固体表面上也不发生强烈吸附。所以在渗透检测中,通常采用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2-26.渗透检测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答:渗透检测常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2-27.什么是HLB值,简述HLB值不同时对应的作用关系。试写出单一成分和多种成分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计算式。答:HLB值是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衡量亲水与亲油能力的强弱,实际上主要表征了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低,亲油性越强。HLB值是一个相对值,规定亲油性强的石蜡(完全无亲水性)的HLB值为0;亲水性强的聚乙二醇(完全是亲水基)的HLB值为20,以促标准制定出其他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单一成分: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的脂肪酸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式中S——酯的皂化值;A——原料脂肪酸的酸值。多种成分:式中HLBA、HLBB、HLBC…——表面活性剂A、B、C…的HLB值;WA,WB,WC…——表面活性剂A、B、C…的质量。2-28.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分散情况如何?答:2-29.试阐述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对应哪些用途。答:2-30.计算500g润湿剂JFC(HLB=12.0)与1500gMOA(HLB=5.0)混合后的HLB值。答:将给定的值代入公式中:得:2-31.计算月桂醇聚氧乙烯醚C12H25(OC2H4)10的HLB值(原子量C=12、H=1、O=16)。答:数据代入公式得:2-32.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答:由于表面活物质在结构上极性不对称。所以溶于水后亲水基与水的亲和力大于憎水基与水的排斥力。在水中表面活性分子通过二种方式达到稳定:一种方式是把亲水基留在水中,把憎水基伸向空气并形成单分子膜;另一种方式是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以憎水基团互相并拢在一起,形成各种形式的胶束。性质还有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2-33.什么是胶束?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答:(1)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形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水中随着浓度增大,表面上聚集的活性剂分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多余的分子在体相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拢,聚集在一起形成胶束,这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2-34.表面活性剂为什么易于在界面上吸附?答:①极性相似相吸原理:水是强极性液体,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时,根据极性相似相吸、极性相异相斥的原理,其亲水基与水相吸而溶于水,其亲油基与水相斥而离开水。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会倾向于在两相界面上吸附,使两相间的界面张力降低。②降低界面张力的需求: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后,能够定向、紧密地排列在界面上,从而降低界面能,防止油或水的聚集。这种吸附行为是体系自发降低能量的过程,因此易于发生。2-35.在液体渗透检测中,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哪些作用?答:液体渗透检测主要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增溶和乳化作用。2-36.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是什么?产生增溶作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使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此时溶液呈透明状,胶束的这种作用称为增溶。能产生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叫做增溶剂,被增溶的有机物称为被增溶物。当溶液中形成胶束以后,胶束内部相当于非极性“液相”,从而为非极性有机物的溶解提供了“溶剂”,结果发生增溶过程。可见,增溶过程实际上是增溶物分子落入胶束内部,而在水中的浓度并没增加。2-37.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什么是乳状液?乳状液的类型有哪些?答: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相以微滴状分散于另一相中,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经乳化作用形成的油-水分散体系叫做乳状液。乳状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包油型(油/水型),以O/W表示,水包油型是油类液体以微粒状分散在水中,其中油是内相(不连续相),水是外相(连续相)。另一种是油包水型(水/油型),以W/O表示,油包水型是水呈微粒状分散在油中,其中水是内相(不连续相),油是外相(连续相)。2-38.对乳状液进行鉴别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鉴别?答:可根据油,水性质的不同对乳状液进行鉴别,方法有染色法,稀释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光折射法五种。①染色法:苏丹Ⅲ为油溶性染料,在乳状液中加入少量此种染料,如乳状液整体呈红色,则为W/0型乳状液;如染料保持原状,经搅拌后仅液珠带色,则为0/W型乳状液。若在乳状液中加入少量甲基橙,乳状液整体呈红色,则为0/W型乳状液;如染料保持原状,经搅拌后仅液珠带色,则为W/0型乳状液。为提高鉴别的可靠性,往往同时用油溶性染料和水溶性染料先后进行试验。②稀释法:O/W型乳状液能与水混溶,W/0型乳状液能与油混溶,利用这种性质可判断乳状液类型。例如,将乳状液滴于水中,如液滴在水中扩散开来则为0/W型的乳状液,如浮于水面则为W/0型乳状液。还可以沿盛有乳状液的容器壁滴入油或水,如液滴扩散开来则分散介质与所滴的液体相同,如液滴不扩散则分散介质与所滴的液体不同。③电导法:水、油的导电性相差很大,借此可确定乳状液的类型。0/W型乳状液较W/0型乳状液导电性大数百倍,所以在乳状液中插入两电极,在回路中串联氖灯,当乳状液为0/W型时灯亮,为W/0型时灯不亮。④滤纸润湿法:此法适用于重油和水的乳状液,将乳状液滴于滤纸上,若液体能快速展开,在中心留下一小滴油,则乳状液为0/W型的;若乳状液不展开,则为W/0型的。此法对于在纸上能铺展的油、苯、环已烷、甲苯等所形成的乳状液不适用。⑤光折射法:利用水和油对光折射率的不同可鉴别乳状液的类型。令光从左侧射入乳状液,乳状液粒子起透镜作用,若乳状液为0/W型的,粒子起集光作用,用显微镜观察仅能看见粒子的左侧轮廓;若乳状液为W/0型的,与此相反,只能看到粒子的右侧轮廓。2-39.可见光、紫外光、荧光三者的区别是什么?试写出三者的波长范围答:可见光、紫外光、荧光三者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波长不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纳米之间,紫外线波长在330~390纳米之间,荧光属于可见光范畴,其波长在510~550纳米之间。2-40.紫外光谱是如何分区的?荧光渗透检测所用紫外线波长范围是多少,属于哪类紫外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答:荧光渗透检测所用紫外线的波长为330~390nm,中心波长为365nm,属A类紫外线,称为UV-A或长波紫外线;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线称为UV-B或中波紫外线,又称红斑紫外线,UV-B具有使皮肤变红的作用,还可引起晒斑和雪盲,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线为UV-C或短波紫外线,UV-C具有光化和杀菌作用,能伤害眼睛,也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可见光是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2-41.试写出布给-朗伯定律的表达式,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答:式中I0——入射光强,单位为cd;I——透射光强,单位为cd;L——光在介质中通过的距离,单位为cm;α——吸收系数,单位为cm-12-42.试写出比尔定律的表达式,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答:式中χ——与浓度无关的物质系数;I0——入射光强,单位为cd;I——透射光强,单位为cd;L——光在介质中通过的距离,单位为cm;c——溶液浓度;2-43.什么是光致发光?什么是磷光物质?什么是荧光物质?答:原来在白光下不发光的物质,在紫外线等外辐射源的作用下,能够发光,这种现象称光致发光;外辐射源停止作用后,仍然能持续发光的物质称磷光物质;外辐射源停止作用后,立即停止发光的物质称荧光物质。2-44.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荧光量子产率?答:条件:①分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光的辐射频率相适应的结构,才能吸收激发光。②吸收了与其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必须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量子产率ψ也称荧光效率或量子效率,它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定义为荧光物质吸光后发射的光子数与其所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值,通常用下式表示:用数学式来表达这些关系可得:式中Kf——荧光发射过程的速率常数;Σki——其他有关过程的速率常数的总和。2-45.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有①溶剂浓度②温度③溶液PH值④荧光的熄灭荧光强度与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If——可见光内测定的荧光强度;I0——被检试件表面测定的紫外线强度;c——荧光染料的有效浓度;K——荧光染料的消光系数;X——荧光渗透剂的膜层厚度;Ψ——染料系统产生的可见光量。当K、c、X值增大时,荧光强度增大。但X值增加到一定厚度时,由于自熄作用,荧光强度不再增加。2-46.简述辐射通量、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的定义及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实验室申请书
- 2025年电陶瓷瓷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林产品的采集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 疾病预防控制的科技发展趋势与展望
- 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的办公环境设计艺术
- 现代企业中的有效职场沟通模式及实践案例分析
- 电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答案(B卷)
- 2025年茅根竹蔗水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部编版:2022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章试卷以及答案
- 《项脊轩志》公开课课件【一等奖】
- 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 《制作馒头》课件
- 美发学徒助理职业规划书
- 中建抗浮锚杆专项施工方案范例
-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职代会提案征集表
- 市场营销-OPPO手机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管理机制与创新管理课件
- 物业工程工作分配及人员调配方案
- 2022年裂解工艺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