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 第五单元 训练11 明清时期的政治及对外交往_第1页
板块一 第五单元 训练11 明清时期的政治及对外交往_第2页
板块一 第五单元 训练11 明清时期的政治及对外交往_第3页
板块一 第五单元 训练11 明清时期的政治及对外交往_第4页
板块一 第五单元 训练11 明清时期的政治及对外交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4·贵州部分学校联考)明太祖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将原中书省的权力进行拆分,划归六部。六部的长官主要由四大学士组成,四大学士将六部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梳理,最后将整理好的奏折提交给皇帝。这些做法有利于()A.提高内阁政治地位 B.加强中央集权C.权臣集体参与决策 D.提高行政效率2.永乐七年,朱棣派遣郑和出使时下发诏旨称:“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据此,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加强对南洋、西洋国家的控制B.促进与南洋、西洋的贸易往来C.抗衡西欧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D.怀柔海外诸国,维护国际秩序3.(2024·洛阳调研)万历年间,原本属于六部的权力,被内阁侵蚀大半。甚至有官员指出:自高拱、张居正当事(担任内阁首辅),尽欲进其所喜,退其所忌,而科道之臣望风承旨,乃指其所忌弹劾之,择其所喜推荐之。明朝的这种现象()A.使内阁制度取代宰相制度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C.成为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D.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4.(2024·河北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张居正改革前后监察制度的变化(部分)内容改革前改革后关于稽查官员奏章的职责稽查奏章的职责专属于六科六科仍掌稽查奏章的职责,但要受内阁监督关于考查官员应办事情的账簿各衙门置备两本账簿,一本作为底册;另外一本送六科查考各衙门置备三本账簿,一本作为底册;另外两本作为附簿,一本送六科备注,一本送内阁查实据上表可知,张居正改革()A.制约了君主权力 B.体现了台谏合一C.加强了内阁权势 D.削弱了六科权限5.(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调研)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吏科给事中韩一良上疏曰:“臣所闻见,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以至州县并佐贰之求缺,各有定价;举监及吏承之优选,俱以贿成。”这主要体现了()A.选官制度的变革 B.阶级矛盾的激化C.皇帝权力的旁落 D.晚明官场的腐败6.(2023·保定高三开学检测)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7.(2024·扬州调研)明朝藏区政教势力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据此推知,“贡回市茶”()A.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C.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D.终结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8.(2023·天津南开区二模)卫所是明代常备军的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设卫所,屯驻军队。下图为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图中属于“九边”重镇的卫所应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2024·大理统测)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反映出清朝前期()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行政决策效率提高C.国家疆域不断扩大 D.延续北方民族传统10.(2024·石家庄高三月考)清代雍正帝时,开始实行廷寄制度。凡有关机要谕旨,如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等,不便由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用寄信的形式,直接传达给受命的执行部门,取消了传统行政中的封驳权、副署权等。由此可知,实行廷寄制度的实质在于()A.提高行政效率 B.消弭失密环节C.强化皇帝集权 D.削弱内阁职权11.下表反映了清朝康熙初年至道光初年人口、耕地及人均耕地的变化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人口(百万)耕地(万顷)人均耕地(亩)康熙元年(1662年)42.53485.226.34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81.65555.956.76雍正十二年(1734年)109.42820.357.50乾隆十八年(1753年)183.68677.583.69嘉庆十七年(1812年)333.70727.082.18道光二年(1822年)372.46696.921.82A.粮食亩产呈现增长趋势B.封建盛世里潜伏着危机C.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D.广大民众生活富足安逸12.(2024·郑州调研)1759年,乾隆举办“定西域祀典”。其中,博克达山系(今新疆境内),素来为关外之民所重,尊之为“灵山”与“圣山”,犹“东岳”之于西域,故首先被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与三山五岳等同列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A.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B.反映出宗教文化受到了政府重视C.表明华夷之辨旧观念瓦解D.意在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思想控制13.(2023·嘉兴高三选考)清朝某王公言:“国家宠幸黄僧,并非崇奉其教以祈福祥也。只以蒙古诸部敬信黄教已久,故以神道设教,藉仗其徒,使其诚心归附以障藩篱,正《王制》所谓‘易其政不易其俗’之道也。”这一论述()A.说明了册封“班禅”的政治目的B.论证了对各民族地区的分而治之C.揭示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智慧D.折射出康熙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14.(2024·安徽皖东名校检测)在尼布楚谈判之时,中俄两国统治者都感受到语言隔阂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开始着手培养外交翻译人才。俄国既在国内兴办满蒙文学校,又向北京派遣东正教布道团和留学生,全面展开对华语言研究工作。清朝则拒绝派遣留学生赴俄,仅在国内开设学馆培养俄语人才。这反映出()A.沙俄政府钦慕中国文化而主动向清朝学习B.清朝的外交惰性催生出其天朝上国的观念C.清俄交涉初期即体现中国社会转型的阻力D.语言人才是国家外交政策成败的决定因素15.(2023·潍坊四县模拟)下表是关于明清海禁政策的不同记述。据此可知()内容出处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还颁布“迁海令”。明王朝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人民版必修二历史教科书中国清代前期实行“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接受了这一观点百度百科1684年康熙皇帝诏告天下:“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1787年《皇朝文献通考》A.中西方对海禁政策的认识不同B.明清厉行海禁维护小农经济C.海禁政策实施状况需全面论证D.西方操作导致海禁观点盛行16.(2024·济宁邹城模拟)考证学在清代初期稍稍起步,在清代中期发展到全盛。考证学者的格言是“确凿证实然后信之,无稽者决不轻信”。其为学全然是为做学问而做学问,经世致用的观念被搁到一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文化出现信仰危机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考证学发展变化C.西学东渐冲击传统文化D.政治问题影响了考证学的发展方向二、非选择题(共12分)17.(2023·日照三模)(12分)历史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历等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史》是清代官修正史,自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历时94年。《明史》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整理如下:次数出发时间返回时间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永乐五年(1407)第二次永乐六年(1408)永乐九年(1411)第三次永乐十年(1412)永乐十三年(1415)第四次永乐十四年(1416)永乐十七年(1419)第五次永乐十九年(1421)永乐二十年(1422)第六次永乐二十年(1422)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材料二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城南山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注:天妃即妈祖)。该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碑文记述了郑和奉命率领舟师出使西洋的情况。碑文摘要如下:第一次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在今印度西南部)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第二次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在今印度西南部)、暹罗(今泰国)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第三次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第四次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在今伊朗东南)等国。其苏门答剌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有伪王苏干剌寇侵本国,其王安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阙陈……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第五次永乐十五年,统舟师往西域……(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