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伶仃(lín)瞬息(xùn)延绵垂垂墓老B.挑逗(tiǎo)矜持(jīnɡ)猥琐荒草凄凄C.迸溅(bènɡ)忏悔(chàn)颤抖祸不单行D.伫立(chù)花舱(cānɡ)淅沥忍峻不禁【答案】C【解析】A.lín——líng,xùn——shùn,垂垂墓老——垂垂暮老;B.jīnɡ——jīn,荒草凄凄——荒草萋萋;D.chù——zhù,忍峻不禁——忍俊不禁;故选C。2.下列加点短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并列短语)B.无人问津它却默默地长上来。(偏正短语)C.远远地望去火箭起飞了。(主谓短语)D.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动宾短语)【答案】D【解析】“惊慌到了极点”是补充短语,故答案选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B.上课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这样才能让老师喜出望外。C.学习才艺的意志要坚定,倘若见异思迁,到头来必定一事无成。D.春天,我漫步在美丽的洞庭湖边,一种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正确运用能力。A.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符合语境;B.喜出望外:是指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依据“上课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可知,这属于学生应该做的,不是出乎意料的好事。不符语境;C.见异思迁: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符合语境;D.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符合语境;故选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颜真卿公园在设计上结合了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B.减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德州市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地之一。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D.春节前夕,许多商家举行商品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答案】B【解析】考查病句的辨析。A.语序不当,应将“充分的”放到“结合”前面,并把“的”改为“地”;C.缺少主语,应去掉“由于”;D.成分残缺,应在“促销”后补充上“活动”;故选B。5.选出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A.《骆驼样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绘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B.《骆驼祥子》结尾,样子己经放弃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涤倒、狡滑、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驭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反对殖民压迫是小说的重要主题。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美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美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表述有误;故选D。6.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历经的挫折与苦难是生命必然的悲情,可是谁想过:!!!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蜡烛流泪,让春蚕吐丝,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一些生命里伤心的渡口吧!①落花飞舞之后,春天的新芽就要抽出②蜡烛烧尽的时候,黎明的天光就要掀起③春蚕吐丝自缚的终极,是一只蛾的重生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结合“让锦瑟发身,让飞花落下,让蜡烛流泪,让春蚕吐丝”可知,应是落花在前,蜡烛随后,春蚕在最后,排序为:①②③。故选B。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诗歌言志。陆游《游山西村》中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诗人辞官以后仍有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表达诗人情感、志趣的句子。二、综合性学习(7分)8.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1)【活动二:“孝”之主题】请你用一句凝练的语言概括本次活动的主题。(2分)(2)【活动三:“孝”之海报】请你依照例句为下面这份海报再补充一句。(2分)例句:听——成长的声音:听父母谈孕育生命、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快乐,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看——岁月的痕迹:找出父母年轻时和近期的生活照,从对比中触摸岁月的痕迹。(3)【活动四:“孝”之辩论】“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反驳?(3分)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孝亲敬老,从今天开始;孝亲敬老,你我同行。(2)示例:忆——关爱的点滴,回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做——真情的回报,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心,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愿。(3)示例:观点:行孝要趁早。理出:行孝只有现在时,而不是等待将来时。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是不会真正行孝的。【解析】(21)本题考查对活动主题的概括。由“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可知,本次活动以“孝亲敬老”为主题,强调人人都要孝亲敬亲。据此就可以概括。示例:孝行是本性,忠义无俗情。(2)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时,要注意海报中的示例,结合示例的特点,围绕“孝亲敬老”的主题补写即可。示例:颂——真诚的赞美:用心感受他人的关爱,毫不吝啬地表达爱意,给父母一个拥抱,一句夸赞,让真挚情感流淌其间。(3)本题考查观点看法。解答时,先表明观点,然后阐述具体理由。示例:观点:行孝要趁早。理由:行孝要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来后悔。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温情的陪伴也是行孝。三、古诗文阅读鉴赏(18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9~10题。(5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9.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春夜洛城闻笛》一诗题目中“春夜”“洛城”点出时间、地点,“闻笛”指出诗歌的主要内容,表明诗人因闻笛而写作此诗。B.“散入春风满洛城”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突出夜之宁静,笛之悠扬,表达诗人春夜闻笛的喜悦之情。C.《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边寒风光。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D.《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含蕴不尽。10.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3分)【答案】9.B10.《春夜洛城闻笛》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表达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含蓄蕴藉,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夜风中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抒发征人思乡之情。【解析】9.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B.从《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知,“散入春风满洛城”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突出夜之宁静,笛之悠扬,表达的是诗人春夜闻笛的思乡之情,并不是“春夜闻笛的喜悦之情”。故选D。10.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李白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听到笛音后,触动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是景中寓情,在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征人思乡的无边离愁。“沙似雪”和“月如霜”烘托了边塞寒冷凄苦的环境,“吹芦管”则触动了无数成边的征的愁思,让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凝视着远方。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融于一炉,含蓄地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据此理解分析概括作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卖油翁》)【乙】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②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⑤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⑥。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涑水记闻》)【注】①吕蒙正:曾任宋朝宰相。②佯:假装。③同列:同僚,共事的官吏。④诘:询问,追问。⑤遽(jù):立刻。⑥穷问:彻底查问。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尔安敢轻吾射(3)徐以杓酌油沥之(4)蒙正遽止之1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时人皆服其量。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的卖油翁不仅酌油技术高超,还十分会讲道理,是一位民间高手。B.“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这个句子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乙文中的吕蒙正因为没有听到别人对他的讽刺,所以才没有与之计较。D.“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句话体现出卖油翁不卑不亢的沉稳形象。14.甲、乙两文中陈康肃与吕蒙正都遭遇到别人的“轻视”,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合两人不同表现,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11.(1)放下;(2)轻视;(3)慢慢地;(4)制止12.(1)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2)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气量。13.C14.甲文中的陈康肃公在遭到别人的轻视后是愤怒的质问对方,而在看到卖油翁的本领后又笑着把对方打发走了;乙文中的吕蒙正假装没有听到对方的评价,还制止了同僚追究说话人的行为。我得到的启示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大度的人,不必对他人的评价太过介怀,做好自己就可以。【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释:放下。②句意为: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徐:慢慢地。③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轻:轻视。④句意为:吕蒙正就制止他。止:制止。1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但,只;颔,点头。②中重点词语有:时人,当时的人;皆,都。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有误,根据“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可知,吕蒙正听到这个人的无礼话语,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吕蒙正因为没有听到别人对他的讽刺”说法错误;故选C。1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甲文讲陈康肃射箭遭到轻视,“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就直接质问的故事,通过油翁的话“无他,但手熟尔”,我们可知箭射的准是因为熟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练习,熟能生巧。乙文写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度量很大。根据“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可知,吕蒙正宰相对别人的侮蔑性言辞假装听不见;根据“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可知,当同事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吕蒙正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避免了激化矛盾。结果“时皆服其量”,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点睛】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如果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紫藤萝瀑布宗璞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⑨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982年5月6日15.文中描写了两株紫藤萝,各有什么特点?作者集中描写的是眼前的紫藤萝,为什么还要写记忆中的紫藤萝?(4分)16.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17.在文中,作者借紫藤萝寄寓了什么情思?(2分)【答案】15.第一问:①眼前的紫藤萝,紫色的花朵盛开,繁密而绚烂,散发着淡淡的芳香;②记忆中的紫藤萝花串稀零,后来连花也不开了。第二问:①写记忆中的紫藤萝的零落是为了反衬眼前的紫藤萝的繁盛生机,②更暗喻不幸已成过往。16.(1)①运用比喻修辞,②将整树的紫藤萝花比喻为“大条幅”,将花上闪烁的阳光比喻为“迸溅的水花”,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盛放的紫藤萝花的绚烂。(2)①运用拟人修辞,②赋予盛放的紫藤萝花以“挨”“推”“挤”等人的动作和“活泼热闹”等人的特点,③突出表现了紫藤萝花开得繁密和灿烂的特征。17.①作者由花儿自衰而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②受紫藤萝花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奋,要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解析】1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第一问考查特点概括。由第②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第③段“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第⑥段“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可知,眼前的紫藤萝,紫色的花朵盛开,繁密而绚烂,散发着淡淡的芳香。由第⑥段“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知,记忆中的紫藤萝花串稀零,后来连花也不开了。第二问考查写作手法。对比“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盛开,繁密而绚烂,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和“记忆中的紫藤萝”“花串稀零,后来连花也不开了”可知,这里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眼前的紫藤萝开得繁盛而富有生机;“眼前”和“记忆中”又从时间比较的角度,以暗喻的方式表达“稀零”的不幸已成过往,未来一定会像眼前的藤萝一样“繁盛而富有生机”。1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1)句由“紫色的大条幅”“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整树的紫藤萝花比喻为“大条幅”,将花上闪烁的阳光比喻为“迸溅的水花”,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盛放的紫藤萝花的绚烂。(2)句以“挨着、接着、推着挤着、活泼热闹”写花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盛放的紫藤萝花以人的动作情态,突出表现了紫藤萝花开得繁密和灿烂的特征。17.本题考查思想主旨的把握。文章先写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继而抒写陶醉之情,用“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从怡情悦性的角度写观花的感受,接着笔锋一转,回忆十多年前的一棵大紫藤萝,揭示了花的不幸是因为观念陈腐和社会动荡,最后又回到现实,由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引出对生命的积极思考,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现作者珍惜生命,焕发活力,惜时而行的积极乐观的情怀。(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5分)空中有棵花椒树李晓巧①女儿房间外有个飘窗阳台,除了放置空调室外机,还有一棵花椒树,一米来高,拇指粗的褐色树干。②今早,女儿惊呼花椒树滋出了翠嫩的芽儿,全家人都拥过去看。【甲】去年沉睡了一年,今年,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细锯齿边的椭圆叶子,像粘在树上的绿色羽毛,散发出独特的辛香。③说到这,不得不提这棵花椒树的来历。④十年前,女儿上二年级,我们租房陪读。⑤一天,全家正吃晚饭。“咚咚咚——咚咚!”房间大门忽然震响。我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位瘦高个老者,一头稀疏白发。我问,您有事他说“打扰你们吃饭了。大家都忙,只能这个点上门收垃圾费。”老人家声音洪亮,笑容满面。我把钱交给他,他认真地撕了张收据给我,而后中气十足地笑着说“再见”。又去敲对面的门了。⑥日子久了,知道那个白发老者姓赵,常看他拎个桶,提着铁锹或锄头,步履稳健地上下楼梯。一回生二回熟,再见到,我们总是笑着打招呼。后来我发现,他在楼西北角的旮旯里,用砖头围了一块地,在里面栽了些树苗。⑦有次闲暇,见他在楼拐角忙乎,我便凑近去看。地里没有一根杂草,土翻得松软又平整,苗木高矮参差、品种不一。老人家见我看得饶有兴味,就点数起他的园栽“香椿树、枣树、栀子树……我是想起什么树,就栽什么树。”他抿了嘴笑。我说“你这个玩法很好,既锻炼了身体,还做了绿化。”他呵呵地笑,指着才栽好的两棵树苗说“这是花椒树。”我问是那种可作食材的花椒吗他说是呢。他又说起花椒的作用和历史,以及他打理小树苗的七七八八,讲得认真又得意。⑧女儿上四年级时,我们计划搬家。那天一到家,妻子就告诉我,楼上的赵老送了一棵花椒树给我们,正好可以栽在新房里女儿窗户外面。我看到鞋柜边用旧报纸裹了红绳子系着的花椒树,根须上粘着褐色泥土。⑨一棵花椒树就栽在了我家新居12楼的飘窗阳台上。⑩第二年,花椒树吐芽长叶,并且结出了几丛绿豆般大小的果实,由嫩青变紫红。其实,当花椒还是果实青葱之时,妻子就摘下了几粒连着几片叶子,用在了烧鱼炖肉上。全家都说味道好。⑪没想到,花椒树生长两年后就枯了!第四年春天没有发芽长叶。惋惜之余,略觉歉疚。我认为是楼高缺土,没接地气。⑫“天呐!它竟然又发芽了!这简直是个奇迹!”第五个春季,某一天,女儿的惊讶声惊动了全家。但是,像是在捉迷藏,活了两年后,花椒树又枯了。我曾建议弄点土上来给树壅壅根。妻子说不是土的原因。⑬难道是,花椒树在放任它的心情?想发芽长叶就发芽长叶,不乐意了,就尽情地“躺平”?⑭生活中真正的美好,常常不在刻意于当时,而是多年后想起来,心头还能涌起一股暖流。花椒树的“神奇”,让我时而想起那个白发稀疏又中气十足的微笑老者。他90多了吧。他的苗圃里,是否又多了些他“忽然想种的”树苗?⑮这棵空中的花椒树,像个悬疑片似的,每年开春,都给我家送上一个“盲盒”。其答案,或是惊喜,或是唏嘘。【乙】不过,那一抹辛香的绿茵茵的希望总在某个时间点,努力奋争着,时刻准备喷薄而出。一转眼,女儿今年都上大学了。(选自《新华日报》,有删改)18.文中写了送花椒树老人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19.联系上下文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今早,女儿惊呼花椒树滋出了翠嫩的芽儿,全家人都拥过去看。(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细锯齿边的椭圆叶子,像粘在树上的绿色羽毛,散发出我特的辛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0.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段的作用。(2分)21.“因为这些年来,这棵花椒树活了又枯,枯了再活,捉摸不透。”这句话是从文中【甲】处还是【乙】处抽取的?请说明理由。(3分)22.和“我家有棵花椒树”这一标题相比,本文的题目有何妙处?(2分)【答案】18.①“我”家吃晚饭的时候,老人上门收垃圾费;②老人在楼西北角的在兄里栽树苗;③“我”和老人聊,老人向“我”介绍他裁的树苗;④听说“我”家要搬走,老人送给我们一棵花椒树。(意近即可)19.(1)“滋”有滋生的意思,使用这个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花椒树发芽出人意料,让人感到惊讶。化静为动,表现出花椒树的鲜嫩。另外,“滋”是生活中的口语,使用口语使文章更接地气、更生动。(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醒了”是拟人手法,赋予花椒树以人的情态;“叶子像绿色羽毛”是比喻手法。写出了花椒树刚刚发芽的娇美情态,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20.①内容上:写花椒树“醒”来后的形态,表达了“我”的喜爱之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构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花椒树的介绍,引出下文写花椒树的来历。(意近即可)21.【甲】处。根据第⑫段可知花椒树七、八年没有发芽,第②段中是花椒树最近一次发芽,因此“因这些年来,这棵花椒树活了又枯,枯了再活,捉摸不透”这句话与“去年沉睡了一年,今年,花椒树像睡美的又‘醒’了”衔接最紧密,放在【甲】处合适。(意近即可)22.①“我家有棵花椒树”点明了描述的对象是花椒树,显得直白,缺乏文采;②“空中有棵花椒树”了描述对象和花椒树的位置,“空中”一词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近即可)【解析】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⑤段“一天,全家正吃晚饭。‘咚咚咚——咚咚!’房间大门忽然震响。我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位瘦高个老者,一头稀疏白发。我问,您有事他说‘打扰你们吃饭了。大家都忙,只能这个点上门收垃圾费。’老人家声音洪亮,笑容满面”可概括为:“我”家吃晚饭的时候,老人上门收垃圾费;根据⑥段“一回生二回熟,再见到,我们总是笑着打招呼。后来我发现,他在楼西北角的旮旯里,用砖头围了一块地,在里面栽了些树苗”可概括为:老人在楼西北角的在旮旯里栽树苗;根据⑦段“有次闲暇,见他在楼拐角忙乎,我便凑近去看。地里没有一根杂草,土翻得松软又平整,苗木高矮参差、品种不一。老人家见我看得饶有兴味,就点数起他的园栽‘香椿树、枣树、栀子树……我是想起什么树,就栽什么树。’他抿了嘴笑。我说‘你这个玩法很好,既锻炼了身体,还做了绿化。’他呵呵地笑,指着才栽好的两棵树苗说‘这是花椒树。’我问是那种可作食材的花椒吗他说是呢”可概括为:“我”和老人聊,老人向“我”介绍他裁的树苗;根据⑧段“女儿上四年级时,我们计划搬家。那天一到家,妻子就告诉我,楼上的赵老送了一棵花椒树给我们,正好可以栽在新房里女儿窗户外面。我看到鞋柜边用旧报纸裹了红绳子系着的花椒树,根须上粘着褐色泥土”可概括为:听说“我”家要搬走,老人送给我们一棵花椒树。19.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女儿惊呼花椒树滋出了翠嫩的芽儿”中的“滋”写出了花椒树发芽的意外,化静为动,也表现出花椒芽的鲜嫩;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看,“滋”是生活中的口语,读起来感觉亲切、生动。(2)第②段中“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细锯齿边的椭圆叶子,像粘在树上的绿色羽毛,散发出独特的辛香”,写出了花椒树重新发芽后的样子。“醒了”是拟人手法,赋予花椒树以人的情态;叶子像绿色羽毛,是比喻手法。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椒树嫩叶鲜亮、娇媚的外表,表达了“我”对它又一次发芽的惊喜与赞美之情。20.本题考查句段作用。作答此题,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结合选文第①段“女儿房间外有个飘窗阳台,除了放置空调室外机,还有一棵花椒树,一米来高,拇指粗的褐色树干”、第③段“说到这,不得不提这棵花椒树的来历”可知,选文第②段紧承上文对花椒树的初步介绍,同时引出后文对花椒树来历的回忆,因此该段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结合选文第②段“今年,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细锯齿边的椭圆叶子,像粘在树上的绿色羽毛,散发出独特的辛香”可知,该段详细描绘了花椒树“醒”后的美丽状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花椒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该段能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2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结合第④段中“十年前,女儿上二年级”,第⑧段中“女儿上四年级时,我们计划搬家”,第⑨段中“一棵花椒树就栽在了我家新居12楼的飘窗阳台上”,可知这棵花椒树在“我”家今年是第九个年头;结合第⑪段中“没想到,花椒树生长两年后就枯了!第四年春天没有发芽长叶”,第⑫段“第五个春季,某一天,女儿的惊讶声惊动了全家。但是,像是在捉迷藏,活了两年后,花椒树又枯了”,可知第七、八年没有发芽;第②段中“今早,女儿惊呼花椒树滋出了翠嫩的芽儿,全家人都拥过去看”是花椒树最近的一次发芽,即第九年的春季。因此“因为这些年来,这棵花椒树活了又枯,枯而再活,捉摸不透”这句话与【甲】处“去年沉睡了一年,今年,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衔接最紧密,因此放在【甲】处合适。22.本题考查标题作用。标题“我家有棵花椒树”只是单纯直白交代了“我”家里种植着一棵花椒树这一事实,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并且缺乏文采,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空中有棵花椒树”交代了文章的主要描述对象花椒树以及它的生长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样本 食品配送合同
- 能源产品销售合同
- 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补偿协议范本
- 简单承包合同范文
-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6-1《芣苢》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审计设备合同范本
-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
- Module 4 Unit 2 He doesnt like these trouser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上册
- T-CSPSTC 110-2022 水工混凝土墩墙裂缝防治技术规程
-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的社会环境
- 陕西省西安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CJJ101-2016 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各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Y -S-T 1700-2024 银矿采选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正式版)
-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二《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简单的痛(复杂的评估)-医学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