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T 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T 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T 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T 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

CCSB52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rtificialreproduction

andcultivationofSpinibarbussinensis

2023-04-12发布2023-07-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731—202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亲鱼培育...........................................................................2

6人工繁殖...........................................................................3

7苗种培育...........................................................................4

I

DB52/T1731—2023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倒刺鲃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用限量

SC/T0004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Bleeker)

地方名又称“青波”,隶属鲤形目,鲤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体延长而侧扁,头锥形。背鳍外缘

微凹,起点处向前伸一根平卧倒刺,埋于皮内,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强大硬刺,后缘有锯齿。身体背部青

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大多数鳞片边缘为黑色。

3.2

效应时间

亲鱼末次注射催产剂至发情产卵所需的时间。

[来源:GB/T22213,定义5.18]

3.3

鱼苗培育

将鱼苗培育到全长30mm~40mm的生产过程。

3.4

鱼种培育

将全长30mm~40mm的鱼苗培育至体重达50g~80g的生产过程。

1

DB52/T1731—2023

3.5

投饲率

投饲量占养殖水产对象总体重的百分率。

[来源:GB/T22213,定义6.18]

3.6

“四定”投饵原则

按固定的位置、时间、数量和质量进行投饲的规定。

[来源:GB/T22213,定义6.19]

4基本要求

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5亲鱼培育

5.1亲鱼选择

来源国家认可的水产原(良)种场,并经检疫合格。雌亲鱼4龄~9龄之间,体重1.5kg/尾以上;雄

亲鱼3龄~8龄之间,体重1.0kg/尾以上。体质健壮,无伤病。

5.2培育池条件

面积1×667m2~3×667m2池塘,水深1.5m~2.0m,池埂超出最高水面0.4mm。

5.3亲鱼放养

雌雄比例2:1~2:1.5,每667m2放养100尾~150尾,同时搭配规格为500g/尾~750g/尾鲢鳙50尾~

80尾。

5.4饲养管理

5.4.1投饲

5.4.1.1投喂粗蛋白含量28%~36%颗粒饲料,宜少量搭配投喂青叶蔬菜、菊苣和和浮萍。饲料安全、卫

生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5.4.1.2投喂遵循“四定”的原则。每日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饲率视水温而定,水温10℃~20℃

时,日投饲率1.0%~2.0%;水温20℃~25℃时,日投饲率3.0%~4.0%。

5.4.2池水调控

3月后,水温稳定达15℃以上,每20d排放底层水0.1m~0.2m,同时加注等量新水,保持水深

1.5m~1.7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0.4m以上。水温稳定达18℃以上,每10d~15d冲水1h~2h。催

产前1个月,每3d~5d冲水4h;催产前15d,每2d冲水4h。

5.4.3日常管理

遵循SC/T0004的要求。每日早、中、晚巡塘塘各1次,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活动及水质变化情况,同

时做好日常记录。

2

DB52/T1731—2023

6人工繁殖

6.1人工催产

6.1.1时间与水温

每年5月至7月,适宜水温20℃~28℃,最适水温22℃~26℃。

6.1.2亲鱼成熟度鉴别

6.1.2.1雌鱼

体色较浅,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腹部向上稍露水面,两侧卵巢轮廓略为外凸,下坠后有流动感,

生殖孔肿胀微红。

6.1.2.2雄鱼

体色青灰色,头部呈灰白色,上颌前缘和鳃盖两侧有明显“珠星”,手摸粗糙,轻压腹部可见少量

乳白色精液流出,精液入水即散。

6.1.3催产剂注射

6.1.3.1催产剂选择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应符合NY5071

的要求。

6.1.3.2注射催产

6.1.3.2.1注射方式

雌鱼采用二次注射,催产剂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解混合后吸入注射器,注射部位从胸鳍基部30°~45°

角注入体内2mm~4mm。雄鱼注射一次,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进行,注射部位、进针角度和深度同雌鱼。

6.1.3.2.2催产剂量及配制

雌鱼按每公斤体重配制,第一次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μg~3μ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00IU~240IU,第二次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μg~12μ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0IU~

960IU+地欧酮5mg~6mg,二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8h~14h。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第二次注射剂量

的50%~60%。

6.1.4效应时间

第二次注射催产剂后的效应时间见表1。。

表1中华倒刺鲃效应时间

水温(℃)效应时间(h)

20~2216~20

23~2512~15

26~2810~12

3

DB52/T1731—2023

6.2人工授精

擦去亲鱼体表水分,从腹部前端两侧向生殖孔方向依次轻压,将卵和精先后挤入干净的不锈钢盆中,

随即用羽毛、玻璃棒搅拌鱼卵20s~30s后,加入少量清水继续搅拌20s~30s,,静止1min~2min

后,用清水清洗3次~4次,清除破卵、污物,加清水避光处静置10min~15min后转入孵化设备。

6.3孵化

6.3.1孵化设备

孵化箱规格为42cm×35cm×25cm。

6.3.2孵化条件

微流水条件下孵化,孵化箱放卵密度为15万粒/m³~20万粒/m³。孵化水深保持持20cm,每间隔4h

轻微搅动,使鱼卵不黏结。

6.3.3孵化管理

进水用100目~120目的筛绢布过滤,及时清除进水口和孵化箱中的杂物。孵化水温22℃~26℃,

溶氧大于5mg/L,每间隔4h轻微搅动,使鱼卵不沾结。孵化50h~60h即可出苗。定期消毒,消毒用

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6.4仔鱼暂养

刚孵出的仔鱼在孵化箱中暂养2d~3d,投喂熟鸡蛋黄浆或轮虫,生长到10mm~15mm再转入鱼苗

培育池。

7苗种培育

7.1鱼苗培育

7.1.1培育池

以圆形或长方形水泥池为宜,面积为20m2~100m2,水深0.8m~1.0m。

7.1.2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消毒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苗池注水时用660目~80目的筛绢布

过滤。

7.1.3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为5万尾/667m2~8万尾/667m2,放养时注意孵化池与苗池水温差不超过2℃。用

15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5min~10min后,将装鱼苗的容器缓慢放放入池中后倾斜,让

其缓慢游入池中,消毒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7.1.4饲养管理

7.1.4.1投喂饵料种类

早期饵料有豆浆和蛋黄,后期用粗蛋白含量36%鱼苗开口料。饲料安全、卫生应应符合GB13078和

4

DB52/T1731—2023

NY5072的规定。

7.1.4.2投喂方法

鱼苗全长在30mm以下时,用1.5kg/667m2干黄豆磨成豆浆,加1个熟蛋黄/万尾鱼苗全池泼洒培

育,每天投喂2次。鱼苗长到30mm以上后,用鱼苗开口料在鱼池的周边选择4个点进行定点驯化投喂,

每天3次~4次,每次投喂30min~60min。正常摄食饲料后,每天投喂3次,水温在23℃~27℃时,

投喂量在3kg/万尾~5kg/万尾。

7.1.4.3管理按5.4.3规定执行。

7.2鱼种培育

7.2.1培育池

面积以1×667m2~3×667m2的池塘为宜,水深1.5m~2.0m。

7.2.2放养前准备

鱼种质量应符合SC/T1008的规定。放养前7d~10d,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带水消毒,池塘注

水时用60目~80目的筛绢布过滤,加清水至1m。放养前3d~5d,按每667m2投放经过充分发酵、消

毒的粪肥150kg~200kg和易腐烂的绿肥200kg~300kg,用以培育饵料生物。当池水变为浅绿色或淡

黄色,透明度超过30cm后放鱼养殖。

7.2.3鱼种放养

每667m2放养4.0万尾~5.0万尾,同时每667m2套养100g/尾~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