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达标检测卷 卷一 考试版_第1页
2021年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达标检测卷 卷一 考试版_第2页
2021年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达标检测卷 卷一 考试版_第3页
2021年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达标检测卷 卷一 考试版_第4页
2021年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达标检测卷 卷一 考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21年必修下册高一下学期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历史(A)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B.向土著人传播航海技术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3.新航路开辟以后,大量贵金属从美洲源源不断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购置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A.促进了两国的社会转型B.推动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C.促使法国成为世界霸主D.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4.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这一历史现象导致()A.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C.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商品经济的发展面临困境5.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关于季风和洋流的知识丰富,航海中使用星盘定位,这为西欧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必备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条件,然而海上的艰难险阻并不曾减少半分,牺牲仍是巨大的。首个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6.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开辟航线()②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7.《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他描述了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良好的交通设施,华丽的宫殿建筑和无穷无尽的财富。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马可·波罗游记》()A.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B.加强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的统治C.首次让欧洲人从地理上知道了中国D.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的新时代8.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最初动机和设想,学术界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比较客观的说法是新航路开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共同造成的,单纯强调哪一种因素都是不准确的。不过,新航路开辟的有一点结果却超出了最初的这些“动机”和“设想”,具体表现在()A.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B.实现了宗教传播目标C.开通了一条新的商路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9.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航海家们开辟了众多重要的航线,下图中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A.①B.②C.③D.④10.在菲律宾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这样一块纪念碑,正面写给麦哲伦,背面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碑文正面是“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碑文背面是“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这说明()A.观念冲突,可以弥合B.历史是非,清晰可辨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D.角度不同,结论迥异11.由下图年表可知,鼠疫与天花的暴发与流行()公元2世纪—16世纪世界瘟疫大事年表(节选)165—169年,罗马帝国暴发天花541—749年,君士坦丁堡暴发第一次鼠疫1340年,意大利暴发黑死病(鼠疫)1348—1350年,英格兰鼠疫流行1555年,墨西哥暴发天花,死亡200万人A.刺激了人性的觉醒B.是国家间战争的产物C.促成了新航路开辟D.与人类交往密切相关12.“在美洲发现之前,各个国家,甚至在欧洲,彼此还很少来往,整个说来,贸易所占的地位很不显著。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之后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英国才开始越来越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这一评述说明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B.推动欧洲联合的实现C.确立了英国为中心的殖民体系D.加速垄断组织的形成13.有学者在评论15、16世纪的欧洲菜肴时,称其“完全消失在调料(以胡椒、桂皮、豆蔻花为主的香料)里了,食物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它成了稀奇古怪的调料的附庸”。这说明()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B.美洲的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C.欧亚贸易的拓展影响欧洲人的口味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观转向奢侈14.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此后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据此可知()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B.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殖民扩张极大改变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15.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A.成立东印度公司B.罪恶的“三角贸易”C.美国政府的移民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6.1531年,世界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表明()A.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B.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C.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D.商品种类丰富多样17.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B.世界市场已经形成C.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D.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18.下图是英国理财法院收藏的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单位:起)市场违法行为类型

时间1566年1605年1608年1613年囤积谷物1758205401其他囤积3573029在市场和集市售卖916418抢先批购51243居中转售0013总计34143244454这反映出当时()A.价格革命加剧市场秩序紊乱B.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C.商业革命扩大市场贸易范围D.国家立法化解了贸易纠纷19.1670年,英国国王任命鲁珀特王子成立“哈德逊湾公司”,许其以哈德逊湾入海流域的皮毛贸易专营权。英国政府授予该公司制定法律、审判罪犯、组建军队的政治权力,并将这片领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的公司辖地命名为“鲁珀特领地”。由此可知,哈德逊湾公司()A.拥有了部分国家职能B.成为殖民侵略的先行者C.一度垄断了世界贸易D.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20.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提供道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电讯、医院、学校等,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同时殖民扩张也传播了西方人文观念。这表明殖民扩张()A.对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C.对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D.缓和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21.1692年,马萨诺塞的新殖民特许状规定所有者成为该殖民地的政治权利来源。有人评论道:各城镇会考虑所有独立人士的审慎意见的立场和意见。这些人的经济能力会让他们在城镇事物中享有按自己意志行事的自由;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多数人的统治,而是为了维持清教徒的道德共同体。”材料说明()A.马萨诸塞州是英国国教的道德共同体B.有产者的意见在地力已经占绝对优势C.精英政治在殖民地有一定的历史传统D.清教徒决定着殖民地的政治经济事务22.印度洋西部的毛里求斯岛,在1505年葡萄牙人到达此地后,称之为“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将其改名为“莫里斯王子岛”;1715年,法国人重新命名为“法兰西岛”;1810年,英国人占领该岛后,又取名为“毛里求斯”。毛里求斯岛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加强B.欧洲殖民扩张争夺激烈C.印度洋地区影响力上升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快23.1600年,西班牙学者马丁·塞洛里戈说:“如果西班牙没有钱没有金银,是因为它拥有这些;如果西班牙贫穷,那是因为它富有。”这种因为骤然富有而贫穷,就是所谓的“西班牙陷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A.实行重商主义B.社会分化严重C.维护封建制度D.金银大量外流24.18世纪时,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认为新大陆气候和环境的不良特征使那里的生物退化和低劣;荷兰学者德波认为,克里奥尔人(美洲土生白人)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智力和体力均过早衰退。这些观点可能()A.促使美洲大量向外移民B.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C.激化英法在北美的矛盾D.成为殖民统治的借口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三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文艺复兴开始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盛行,特别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它的顶峰。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材料二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比较初期“三杰”与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5分)26.(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2.422.95.45亿1750年19.213.11.630.97.28亿1850年22.78.15.135.111.71亿1900年24.97.49.024.916.08亿——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材料三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这样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300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英国的海上控制进行挑战。17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而在欧洲舞台上,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这使英国人认为自己优越于和强大于欧洲其他民族,英国应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因而反对欧洲大陆新崛起的力量对英国形成挑战。英国的均势外交目标就是无期限地扮演欧洲舞台的主角和持续拥有英国固有的战略优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这段话是对英国均势外交的最好概括。——摘自《英国外交浅析》等材料二英欧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同时,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52%公民支持脱欧。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欧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摘自《脱欧公投》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15分)绝密★启用前2021年必修下册高一下学期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历史(A)答案第Ⅰ卷(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动因,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不信天主教等于生活在黑暗之中,故材料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指的是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故选D项;人文主义思想是推动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条件,但宣传人文主义思想并不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排除A项;根据所学先进的航海技术是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不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排除B项;“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2.【答案】A【解析】宗教动力是指天主教的传播,思想骚动是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经济活力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技术进步在于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罗盘针技术的应用,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是指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故选A项;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促进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美国革命的爆发以及对同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鼓舞,与材料论述无关,排除B项;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是给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技术,与材料论述内容无关,排除D项。3.【答案】D【解析】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商人纷纷购置地产、购买贵族头衔,从而固化了封建力量,阻碍了国内工业生产;而法国却采取重商主义,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这导致了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故选D项;价格革命并未促进葡萄牙的社会转型,排除A项;商业贸易中心转移是商业革命的表现,而材料是价格革命,排除B项;近代法国并未成为世界霸主,排除C项。4.【答案】A【解析】据材料“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可知欧洲物价上涨严重,结合所学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重金属流向欧洲,导致货币大量铸造,引发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增加,导致货币贬值,依靠收取地租的封建主势力衰落,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故选A项;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排除B项;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C项;这一现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与1487年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故选A项;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排除B项;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行到达美洲,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排除C项;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开始进行环球航行,该船队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排除D项。6.【答案】B【解析】依上图所示,航线②为从欧洲到美洲,可知符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路线,故选B项;迪亚士航线为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为航线①,排除A项;达·伽马线为从欧洲到印度,为航线③,排除C项;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为航线④,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他描述了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良好的交通设施,华丽的宫殿建筑”等信息,结合马可波罗在元朝时亲自来到中国旅行后编写了《马可·波罗游记》可知,它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的新时代,故选D项;早在马可·波罗来元朝之前,中西方就已经在各领域开启了交流之路,排除A项;《马可·波罗游记》推动了欧洲众多航海家、旅行家等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排除B项;汉朝时期,欧洲人通过丝绸之路就已经从地理上知道了被称为“丝国”的中国,排除C项。8.【答案】D【解析】紧扣“最初动机和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支持者是封建王室,所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不是封建王室所预料的,故选D项;到东方寻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A项属于其动机,排除A项;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天主教,B项也是其动机,排除B项;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之间的商路,这是西欧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9.【答案】D【解析】依据地图线路可知答案为D。10.【答案】D【解析】碑文正面肯定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反面肯定了菲律宾人反抗西班牙入侵的民族抗争精神,是站在反殖民角度,所以角度不同,结论迥异,故选D项;材料反映得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迥异,但是两者并存,没有弥合的倾向,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站在不同立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分别偏向各自的历史贡献,没有否定和批判的意味,排除B项;碑文的正反面评价让不同的结论并存,没有倾向性,无所谓主流,排除C项。11.【答案】D【解析】根据世界瘟疫大事年表中的“1555年,墨西哥暴发天花,死亡200万人”等内容可知,鼠疫和天花暴发和流行的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主要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人类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相关,故选D项;年表中瘟疫的暴发与流行不能体现出刺激了人性的觉醒,排除A项;瘟疫横行不是国家战争的产物,与其自身的传染性和人类的科学预防有关,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瘟疫的传播,但瘟疫的传播不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C项。12.【答案】A【解析】“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之后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英国才开始越来越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表明新航路的开辟,世纪市场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具雏形,故选A项;推动欧洲联合实现的是法德的和解,排除B项;确立以英国为中心的殖民体系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加速垄断组织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13.有【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15、16世纪欧洲的菜肴中大量使用了各种调料香料,而这些香料大多盛产于亚洲,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后亚洲、欧洲各国之间联系更为密切带来的影响,故选C项;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黄金白银价格下跌而物价上涨的现象,与材料中欧洲人饮食菜肴中调料增加无关,排除A项;15、16世纪欧洲菜肴中的调料,大多是从亚洲进口的,欧洲从美洲掠夺的主要是黄金、白银和棉花,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15、16世纪欧洲菜肴中调料增加,不能表明调料多了就是民众消费奢侈的表现,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材料中因美洲小麦种植导致白面包不在成为富人的象征,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频繁,故选B项;新航路开辟时,资产阶级新贵族崛起,社会等级并未趋于平等,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美洲小麦在欧洲种植,改变欧洲饮食结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洲小麦在欧洲种植,改变欧洲饮食机构,而非强调物种引进欧洲,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由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屠杀、奴役等使得印第安人劳动力急剧减少,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虏获黑人运往美洲为奴,最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这就是罪恶的“三角贸易”,故选B项;成立东印度公司是为了便于殖民掠夺,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是由于罪恶的“三角贸易”,排除A项;美国政府的移民主要是促进西部开发,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是拉丁美洲反抗殖民侵略和统治的运动,与非洲人来到北美无关,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结合“1531年”和材料中商品交易所的广泛建立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业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极大丰富了商业贸易的内容和形式,故选C项;材料中商品交易所主要集中在西欧,并未带来商业贸易中心的变化,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未涉及到商品种类的变化,排除D项。17.【答案】D【解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故B不正确。A.C是题干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原因,经济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才是更深刻的变化。18.【答案】A【解析】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主要是囤积谷物和其他囤积,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价格革命,欧洲物价上涨,因此囤积行为比较多,故选A项;重商主义政策是鼓励发展工商业,与题中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英国国内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与商业革命扩大市场贸易范围无关,排除C项;材料是英国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没有体现国家立法,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哈德逊湾公司”在政府的授权之下,拥有许多种权力,如“制定法律、审判罪犯、组建军队”等政治权力,说明该公司已经拥有了部分国家的行政职能,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国家便开始了殖民侵略和扩张的行为,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哈德逊湾公司”在政府的授权之下,拥有了部分国家行政职能,并没有涉及其经营世界贸易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涉及英国“哈德逊湾公司”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英国的殖民霸权地位的相关信息,并且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排除D项。20.【答案】C【解析】根据“使其城市化步伐加快”“同时殖民扩张也传播了西方人文观念”可知,宗主国向殖民地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这表明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宗主国对殖民地客观进步性,而不是破坏性,排除A项;题干表现的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影响,而不是对宗主国的影响,排除B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最终激化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些人的经济能力会让他们在城镇事物中享有按自己意志行事的自由;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多数人的统治,而是为了维持清教徒的道德共同体”可知有着来自英国的精英治理国家的传统,故选C项;据所学清教不是英国国教,据材料“清教徒的道德共同体”可知不是英国国教的道德共同体,排除A项;材料“会考虑所有独立人士的审慎意见的立场和意见”说明只是考虑不是绝对优势,排除B项;材料“会考虑所有独立人士的审慎意见”说明不是决定,排除D项。22.【答案】B【解析】毛里求斯岛从16世纪到19世纪这三百多年间,相继被欧洲列强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侵占,说明这几个国家对该地区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因此表明欧洲列强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争夺激烈,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毛里求斯岛这一地被欧洲列强侵占的史实,没有反映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排除A项;影响力是指一种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欧洲殖民者是如何对毛里求斯岛进行殖民掠夺的,没有涉及原始资本积累,排除D项。23.【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财富流入西班牙,导致其“骤然富有”,但是其并未将财富投资于发展资本主义,而是固守封建制度,沉迷于封建贵族式的享受,因此“而贫穷”,故选C项;重商主义反映的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西班牙并未将掠夺来的财富投资于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并未实行重商主义,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班牙整体的富有以及贫穷的现象,并未提出阶层的差异,因此与社会分化是否严重无关,排除B项;金银大量外流是其“骤然富有而贫穷”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这些观点体现了西方人对美洲人的贬低和歧视,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目的是美化殖民侵略,为殖民统治寻找借口,故选D项;这些观点均是西方人提出来的,并非美洲人自己的认识,因此无法体现促使美洲大量向外移民,排除A项;达尔文进化论的出台是在185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英国,也未提及英法在北美的利益争夺,无法体现激化两国在北美的矛盾,排除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25.【答案】(1)先驱:但丁。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和尊严。(2)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影响: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解析】(1)第一小问先驱:结合所学得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第二小问形式:据材料一“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结合所学得出初期“三杰”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据材料一“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结合所学得出莎士比亚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和尊严。(2)第一小问国家:据材料二“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可知,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结合所学得出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据材料二“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得出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据材料二“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得出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26.(17分)【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3)特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背景:封建中世纪的压迫;古典文化遗存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解析】(1)第一小问趋势,欧洲由18.3%到24.9%,占比不断扩大;非洲由18.3%到7.4%,占比不断下降;美洲由2.4%到1.6%再到9.0%,占比先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第二小问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影响欧、非、美等地人口的变化。具体来看,对外殖民掠夺所获得的巨额财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口增加;黑奴贸易导致非洲大量劳动力锐减;殖民者的血腥屠杀及其亚欧大陆带来的病毒细菌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的困境,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非洲黑奴运到美洲,同时鼓励欧洲移民,使得美洲人口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2)本题实质上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大量黄金和白银的输入在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全球各地联系加强,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3)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可得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据材料三“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可得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第二小问背景,应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来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化上,古希腊及古罗马文化遗存的影响。27.(25分)【答案】(1)原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有强大的海权;③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