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提升训练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03/wKhkGWesMMuAZRAIAAJQglCV8Sc120.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提升训练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03/wKhkGWesMMuAZRAIAAJQglCV8Sc120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提升训练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03/wKhkGWesMMuAZRAIAAJQglCV8Sc120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提升训练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03/wKhkGWesMMuAZRAIAAJQglCV8Sc120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提升训练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03/wKhkGWesMMuAZRAIAAJQglCV8Sc1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单元提升训练(一)(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哺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据此推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A.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C.进入青铜时代后的商朝D.封邦建国体制确立后的西周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中“耕作”“栽培”“哺育”等词语可知,中国文化应源于中国社会生产从采集和渔猎进入了耕作和驯养时期,这应当起先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故选A项。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阶级冲突变尖锐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起先出现分封制 D.具有深厚血缘色调解析:选D。据材料“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可知,“小康”之世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小康”之世的特点,而不是强调历史的倒退,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小康”之世的特点,而不是强调分封制的出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小康”之世强调宗法血缘色调,故D项正确。3.据《易经》记载,神农氏(炎帝)时期,曾在“日中设市”,“聚天下之货”,使各“交易而退”。材料所载()A.为商业探讨供应了精确资料B.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C.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D.说明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解析:选C。神话故事无法为商业探讨供应精确资料,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记载商业活动的现象,没有实行措施推动商业的发展,B项错误;神话传闻中记载的商业活动从侧面说明白商业的悠久历史,故C项正确;长途贩运比较发达是在唐朝,故D项错误。4.“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关系严格 B.世卿世禄C.神化专制王权 D.家国一体解析:选A。据材料“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分封制下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分封制等级森严,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神化王权,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家国同构,解除D项。5.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缘由是()A.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C.畜力与铁制农具的运用 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解析:选C。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度兴起并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荒地被开垦出来,未干脆反映井田制的瓦解,且B项只是其缘由之一,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荒地之所以被开垦,根本缘由是生产力的提高,故C项正确;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在春秋时期兴起,但只是其缘由之一,故D项错误。6.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推知()史料出处史料引文《左传·昭公三年》“二宣子曰:‘晋之别县,不惟州。’”《战国策》“智过言于智伯曰:‘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发九郡兵伐齐”A.西周时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渐渐崩溃C.郡县制已在春秋战国时出现D.诸侯兼并斗争导致贵族政治解体解析:选C。材料“晋之别县”“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吴王发九郡”,说明春秋战国出现郡县制,故选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而不是郡国并行制,A项错误;材料“晋”“赵”“《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表明是东周而不是西周,B项错误;贵族政治解体的根本缘由是铁器牛耕的运用,D项错误。7.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供应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心集权解析:选D。据题干中“‘母范’主要供应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可知,“钱范”有利于秦朝提高铸币实力,适应当时大一统后商品经济的须要,故选D项。题干未提及秦朝“钱范”与后世钱范的关系,A项错误;B项只是“钱范”本身的作用,非重大的意义,解除;题干未提及“钱范”的形制,且不是最重大的意义,C项错误。8.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缘由是()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解析:选D。据材料“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可知,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结果,故选D项。西汉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解除A项;诸侯王的利益被减弱,解除B项;汉景帝平定诸侯王的叛乱,没有解决王国问题,解除C项。9.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殊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A.始终把持着中心政权 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C.擅权根源是皇权专制 D.确定历任皇位的更替解析:选C。据材料“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秦统一以后,特殊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可知,大一统国家形成后专制皇权加强,皇权专制异化导致外戚干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解除;外戚不肯定是中心官员,B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肯定化,解除。1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旺盛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解析:选D。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因此诸侯国的势力越分越小,中心集权得以壮大;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思想文化上实现了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心统治。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加强中心集权,强化大一统。故选D项。11.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困难的政治与社会演化中遭到了窒息。”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始终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B.长期斗争导致经济衰落C.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D.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统制政策打击商业,延缓了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故选C项。汉代实行抑商政策,但“始终”说法过于肯定,A项错误;汉代的对外斗争虽然频繁但却并没有导致经济的衰退,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并没有反映土地兼并加剧,D项错误。12.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A.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B.国家严格限制土地买卖C.农夫失地现象特别严峻D.小生产者利益得到爱护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可以得出,汉代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接连灭了六国,并接受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三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限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宋承元制……——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探讨》(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并迁移所学学问,概述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中心集权制度上的创新举措。第(2)问据材料二“秦接连灭了六国,并接受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信息从国家统一、百家争鸣影响角度回答。第(3)问综合材料三,从对秦朝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中心集权的官僚制度。(或中心:三公九卿制度;地方:郡县制)(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供应了多种治国学说。(3)对秦朝:巩固中心政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14.儒家思想从创立到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经验了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志向,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接受他的主见。——人民版《历史必修1》材料二(孔子的学说)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缘由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缘由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终,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行少的官吏们供应了一门官场哲学。——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孔子的“政治志向”。依据材料一指出,在周游列国、主见未被各国接受之后,孔子晚年回到了哪一诸侯国?他又以何种特殊方式接着致力于“政治志向”的实现?(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指出孔子的学说成为“国家正式教义”的标记及其缘由。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回答;第三小问特殊方式,从孔子晚年教化和文化典籍整理的贡献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标记,从汉武帝对待儒学的主见回答;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的策略与技巧
- 2025年中国隔音毡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自流平验收报告
- 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知识产权法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
- 2025年工艺布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农民工劳动合同模板包工合同
- 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 消化道疾病的康复与饮食调整方案
- 2025年中国水利工程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中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 聚焦幼儿作品分析的游戏观察与评价
- 创伤性脑疝查房
- 农村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 XX医院网络及设备巡检记录表
- 开龙IT2021使用手册
- 《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检测记录11969-2020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英语五年级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负债质量管理办法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