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隋唐制度的改变与创新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验过三个阶段,而在其次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建更多的向上流淌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若以此衡量,则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依次应当是(
)①世官制阶段②察举制阶段前期③九品中正制时期④科举制阶段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2、
2013年4月26日凤凰网历史频道登载闻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的文章指出:“科举制度自宋以后,越来越寻求地区的分布平衡,每一小县份都会有人进入科举系统,甚至于最终进入中心的管理系统。”科举制的这种发展状况(
)A.体现了选拔官吏的公允性和公正性
B.实现了中心官员地域来源的平衡性
C.保持了官僚集团的地区平衡性
D.实现了国家权力对全社会的开放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被隋唐起先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改变的结果是(
)A.社会阶层的流淌性增加
B.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C.儒学起先成为选拔标准
D.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4、苏轼在《论养士》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
B.门第族望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起先衰微
D.选拔人才由中心下放到地方5、“它解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逼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加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制度6、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心管理体制,对这一制度的相识不正确的是(
)A.六部在中书省之下
B.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
D.三省体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7、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干脆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
)①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②皇帝具有超越三省的实际权力③三省制度对皇权有肯定的制约作用④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冲突供应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主动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心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退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冲突9、“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肯定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地主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10、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起先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干脆限制土地和人民11、下表是780年唐朝起先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A.使税制更加紊乱B.加强了对农夫的限制C.增加了财政收入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12、公元755年,唐朝政府所能限制的户口总数为8914709户,人口52919309人,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所能限制的户口总数仅为1933174户,人口16990386人。为此,唐朝政府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慢慢地,这些考试(指科举)起先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供应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重和艳羡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接着供应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明显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说明其存在的长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学问分子供应了持续流淌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学问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改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初期,持续北朝和蜻代的均田制,把政府限制的田地平均安排给失去土地的农夫,但政府安排给失地农夫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大量土地被王公贵族和官员占有。唐初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对均田农夫征收的租、庸、调。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夫资产的多寡,都统一依据一个标准来纳税,即人口。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峻,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旧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造成税负不公允的加剧和膨胀。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峻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賦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需依据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賦。而且“两税法”以钱计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启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据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租庸调”税制的弊端,并指出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不同之处。(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实施两税法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科举制考察的标准是才学,这就为下层人民进入上层统治阶级供应了条件。汉代察举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举荐给上级或中心,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考察的标准主要是孝廉。但后期为士族垄断。九品中正制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行状、定品。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这最不利于下层人民向上流淌。所以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选官制度的改变。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寻求地区的分布平衡”表明,科举制的发展注意官吏来源的地区平衡性,故C项符合题意。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体现了选拔官吏的公允性和公正性,这是这一制度实施的意义,不是“寻求地区的分布平衡”的结果,A项错误;通过科举制选拔上来的各地官吏,未必都能进入中心政府成为中心官员,B项错误;任何一种通过实力选拔官吏的方式,都具有国家权力对全社会开放的特征,如军功爵制度,D项错误。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三代以学在官府为主要的教化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活跃,养士成风;汉代官员的选拔应当是来自全国范围的察举和征召;这些反映了我国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化历程,即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故选A。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政治制度相关学问的把握。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A、B、D体现不了材料中的程序性和行政效率。综上,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三省六部制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魏晋时期形成尚书省,三省六部制萌芽。因此BCD都正确。尚书省下设六部。故选A
点评: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心行政体制的确立标记着古代中国中心行政体制的成熟。与此相关的学问点如科举制、监察和谏议制度等也是重点。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运行方式。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相互协作、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唐中宗改用斜封及用墨笔,都体现了三省六部制这一机制对皇帝的制约,而不能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权高于皇帝,或具有民主性质。故选B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在汉代中外朝制度下,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皇权和相权冲突尖锐;而在三省六部制下,相权分散,但三省长官各司其职,这样既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主动性。A项表述最全面,B、C两项表述不够全面,D项说法错误。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据材料“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肯定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并联系所学学问可知,该田制应为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将驾驭的大量无主荒地安排给小农,故D项正确。A项与井田制对应,B项与军功爵制对应,C项与租佃制对应,皆与材料不符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代赋税制度改革的缘由。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实行租庸调制是因为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国家能够分给农夫土地,从而征收租税,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激烈而国家手中能够安排的土地越来越少,原来实行的均田制已无法满意实际需求,导致国家无力限制土地和人民,所以实行两税法,故项正确。项不是唐代赋税改革的缘由,解除;项中“不抑兼并”是宋代的土地政策,解除;赋税改革主要涉及的是农业和土地制度,与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项错误。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杨炎的两税法实施以后,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肯定程度上减轻了广阔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故C项正确。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均田制下,征税的主要依据是人口;材料中唐朝政府所能限制的户口数目削减,这削减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此唐朝政府实行两税法,规定税额,简化税收名目。这扩大了征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13答案及解析: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养。
(2)功能:加强中心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淌机制;客观公允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特点:注意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
2.改变: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
3.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削减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走向成熟。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门下缴驳”“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概括得出“主要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青海省平安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公司月份安全环保工作总结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儿科安全输液的管理
- 2025年风力提水机组项目可行性建设方案
- 2025年超低频测振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智能计量终端项目合作计划书
- 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政策调整与历年试题)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总部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答案及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检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39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抖音客服考核试题及答案
- 《第4课 算法的程序体验》参考课件3
- 核能行业智能化核反应堆与辐射防护方案
- 硅pu球场施工方案
- 股权作抵押借款协议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