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课件)_第1页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课件)_第2页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课件)_第3页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课件)_第4页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流行的概述01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02基本特征Contents目录

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01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现近40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H1N1……病原体概念: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病等。致病取决于:侵入门户病原体特性病原体的变异宿主宿主指在自然条件下被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动物。宿主如果具有充分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病原体难以入侵或入侵后被排除和消灭。感染过程概念: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传染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五种结果: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比重最低)病原携带者(次之)潜伏性感染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基本特征02感染后免疫力传染性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二)基本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要素0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0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Contents目录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0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受感染的动物shou病原携带者患者(重要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一)传染源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传播(二)传播途径(三)易感人群是指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易感性升高: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易感性降低: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0212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传染源的影响:影响野生动物的传染源。对传播途径的影响:影响媒介节肢动物。对易感人群的影响:影响抵抗力和感染机会。对传染源的影响:隔离控制传染源。对传播途径的影响:消毒杀虫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的影响:预防接种。传染病的防制措施01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02加强传染病的管理Contents目录

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01(一)经常性预防措施

疫情未出现以前,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防止疫情发生。(二)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

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人群易感性,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通过接种免疫原性物质,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活疫苗、死疫苗和类毒素。人工自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注入人体,是机体获得现成抗体而受到保护。包括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人工被动免疫有疫情时保护易感接触者。被动自动免疫预防接种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的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的预防接种。目的: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控制并最终消灭传染病。“四苗防六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加强传染病的管理02(一)对患者的管理措施要做到“五早”,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新的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流行,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也在不断调整。目前法定传染病共计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甲类(强制管理):强制隔离;乙类(严格管理):住院或家中隔离;丙类(监测管理):治愈后可工作和学习。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或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报告。(二)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措施发现:接触者、恢复期患者、某些特殊人群检查管理:与传染病的类别有关(三)对接触者的管理措施留验:隔离观察(甲类)医学观察(甲类以外)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四)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措施根据经济价值及危害予以消灭、捕杀或隔离治疗。(五)对疫源地的管理措施1、疫源地: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疫点:范围小疫区:范围大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不同传染病或同一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范围不同,取决于: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消失(住院、死亡或治愈)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或感染。2、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对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