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1[2017·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查,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答案B解析“收考”指拘捕拷问。“考”是拷问的意思。例2[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答案B解析“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例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吏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B.祠亦称祠庙,一般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答案C解析“左迁”不是指授予官职,而是指贬官。课内《琵琶行·并序》中有“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白居易由京官“左赞善大夫”贬为地方官“司马”。例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B.“察举征辟”,是中国古代(主要是两汉魏晋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吏举荐人选,被举荐者经过朝廷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由秀才参加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答案C解析“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举行”。含义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教育科举、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技法分类串记常见的文化常识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运用联想记忆触类旁通识记古代文化知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eq\x(任、拜、除、征)→eq\x(迁、擢、拔)→eq\x(调、出、徙)→eq\x(罢、贬、左迁)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降免官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化常识。掌握常见的设误方式①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②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③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④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比较法排除筛选错误项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以此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答案B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答案D解析“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错,举孝廉是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一般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答案B解析封邑是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即该地的税赋归被封者。这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励。一般受封邑的是君主的兄弟们或叔伯等近亲属,也有少量的封邑给那些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答案C解析“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如“英宗”。答案B解析A.禅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指帝王生前将帝位传给子孙。不是皇帝登临皇位。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答案B解析“军令”由兵部掌管。7.[2018·辽宁师大附中期末]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答案D解析《论语》不属于六经。应为《春秋》。8.[2018·河南第二次联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C.关中,指潼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泄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答案C解析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9.[2018·辽宁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古代认为人伦有五条,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C.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答案C解析博士是官名。10.[2018·信阳市第一次调研]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室技术护理课件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健康《好看好闻好喝的茶》课件
- 办公文具采购协议
- 文化传播苗木采购合同
- 中国珠宝行业现状
- 企业消防知识宣传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中国著名建筑识图与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中医药大学《儿童文学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世界艺术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安徽省池州市公安局2024年第一批公开招考85名辅警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摩擦焊接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 第15课 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全国大唐杯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考试题库(必练500题)
- 2024长春三模数学试卷
- 安全使用电风扇
- 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影响的讨论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 T-CSGPC 016-2023 文物建筑健康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