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百川碧水珍生命之重教学设计-高三上学期“人与自然”主题班会_第1页
纳百川碧水珍生命之重教学设计-高三上学期“人与自然”主题班会_第2页
纳百川碧水珍生命之重教学设计-高三上学期“人与自然”主题班会_第3页
纳百川碧水珍生命之重教学设计-高三上学期“人与自然”主题班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百川碧水,珍生命之重——高三“人与自然”主题班会费馨莹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

一、课程理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多年,大自然以这样的方式警告我们重新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逻辑必然。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要侧重于推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自然,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及大自然面临的严峻形势,从而激起学生保护自然的决心和行动力。《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万物平等的。大自然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反馈给大自然什么呢?环境的急剧恶化,给人类带来的警示越来越多。人类开始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二、课程目标本节课围绕人与自然进行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设计,人与自然的生命教育就是要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而不是主宰。人类生活在与其他物种共处的大自然中,必须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我们只有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才能正确理解人类与其他物种依存共处的必要性,明白生命的意义。认知目标通过观看视频、知识抢答活动,增进学生对于自然的了解,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承担保护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情感目标通过思考探究任务,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唤起学生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界其他物种和谐相处的意识。行为目标通过制作卡片、写书信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三、课程内容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人类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课前的准备工作有:1.教师准备:搜集视频、图片;准备自然知识抢答;邀请环保局工作人员参与班会发言。2. 学生准备:根据班会主题,全体同学参与创意设计,通过开展讨论会的形式,形成班会活动方案;准备一期“人与自然”的宣传黑板报,做好文化布置。本次班会课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晓意——万千自然知多少。通过观看视频和知识抢答,学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共生关系,这是我们不能忽略和遗忘的。大自然是人类在地球上最重要的朋友和依靠,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自然,热爱自然。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于自然的了解,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承担保护大自然的社会责任。第二环节:感知——人与自然如何处。学生观看思考新闻视频、聆听环保工作人员介绍城市环保工作的相关情况,学生懂得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旦遭受破坏,人类的生活必定会受到威胁,没有谁可以幸免。因此,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不是某些人、某些组织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我们对大自然应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通过任务,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唤起学生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界其他物种和谐相处的意识。第三环节:笃行——敬护自然付行动。学生制作“我当大自然的代言人”小卡片,完成对大自然的书信。学生理解共处是共同的存在,是共生,但是前提是彼此必须和谐,否则一切都将消失。人,不是孤独地生活于这个世界;人类,也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存在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在特殊的条件下那些善意的举动会相互吸引,但是恶意的行为也会带来惩罚。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四、课程组织与实施(一)环节一:晓意——万千自然知多少活动1:播放视频《地球一小时》思考分享:(1)长久以来,大自然在你心里是怎样的一个角色?看了视频以后,你的答案有没有改变或提升?(2)看了这个视频,你认为人和自然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你认为人类目前做得如何?活动2:三分钟自然知识抢答思考分享:(1)如果从以上5个问题评估你对于大自然的了解,你觉得你对自然的了解有几成?(2)在看到以上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后,你心里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怎样的印象?(二)环节二:感知——人与自然如何处活动1:新闻现场观看上海动物园大猩猩发疯撞击玻璃、昆明动物园黑熊重复摇头、大象原地踏步等动物园动物异常行为集合的视频以及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相关视频。思考分享:(1)看完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2)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和平共处?活动2: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判断以下七种做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思考分享:(1)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也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表现吗?(2)疫情期间,杭州动物保护协会及志愿者主动帮忙照顾被留在家中的动物,也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表现吗?活动3:邀请环保工作人员介绍城市环保工作的相关情况,并观看视频《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治理和防治荒漠化》。(三)环节三:笃行——敬护自然付行动活动1:我当大自然知识的普及者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或者被忽略的关于大自然的小知识,利用图片和文字制成“我当大自然的代言人”小卡片,向大家普及这个小知识。活动2:大自然,我想对您说!五、课程评价本节课围绕人与自然进行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设计,人与自然的生命教育就是要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而不是主宰。人类生活在与其他物种共处的大自然中,必须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我们只有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才能正确理解人类与其他物种依存共处的必要性,明白生命的意义。想要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里完全让学生树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观念。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要在后续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实现教育的延续性。总的来说,课堂学生参与面广,完成度较高,整个设计对主持人的应变要求较高,可以不同环节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让更多学生深度参与,使群体教育和个人体验相结合。这节课的耗时较长,由于时间限制,部分环节没能充分展开,如果需要充分展开、深度讨论,最好分上、下篇,一节课探讨理论,一节课实践落实,形成系列主题班会。六、课程效果和反思在本节班会设计中,较多利用的是网络资源和课堂活动,对身边自然环境素材利用较少。如果能够提前让学生准备身边“人与自然”的案例,在课堂中一起交流讨论,也许学生可以更加真切的理解人类与其他物种依存共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