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_第1页
资治通鉴读后感_第2页
资治通鉴读后感_第3页
资治通鉴读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治通鉴读后感TOC\o"1-2"\h\u31697第一章《资治通鉴》:一部不可不读的史学巨著 110308第二章剖析《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架构 117626第三章读《资治通鉴》:我的初步感受 211385第四章《资治通鉴》中的智慧:以具体事例为证 25093第五章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我的深入分析 216249第六章引用《资治通鉴》原文谈感悟 38482第七章总结读《资治通鉴》的主要收获 328974第八章《资治通鉴》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展望 3第一章《资治通鉴》:一部不可不读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那可真是一部超级厉害的史学著作啊。它涵盖的历史时期之长,从战国到五代十国,这就像是一幅超长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它可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经过司马光精心编纂。就好比我们建房子,他不是随便把砖头堆在一起,而是精心挑选、合理布局。这本书的意义重大,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在研究古代的政治制度时,从《资治通鉴》里我们能看到各个朝代的官制是如何演变的,像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转变,这里面有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社会发展需求。很多历史爱好者,包括一些专业的历史研究者,都把它当作宝贝,因为它能让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脉搏。第二章剖析《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架构《资治通鉴》的内容架构非常有条理。它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历史,就像一条长河,顺着时间的流向流淌。从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开始,各国之间纵横捾阖,你看那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之术,在书中就有详细的描述。苏秦挂六国相印,试图联合六国对抗强秦,他游走于各国之间,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谋略,说服各国君主。这一事件在书中清晰地呈现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然后时间推移,到了秦汉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秦朝的大一统以及它快速灭亡的过程,像陈胜吴广起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点燃了民众反抗暴秦的怒火,在《资治通鉴》里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都有详细交代。再往后,汉朝的兴盛与衰落,汉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卫青霍去病的英勇事迹,以及汉朝后期的外戚专权等情况,在书中都是以时间为脉络,条理清晰地进行叙述的。第三章读《资治通鉴》:我的初步感受刚读《资治通鉴》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宝库,有点不知所措,但又充满了惊喜。那些古老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我眼前闪烁。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重耳早年流亡在外,历经磨难,但是他并没有被困境打倒。在流亡过程中,他不断地学习各国的政治、文化,积累自己的人脉和力量。他身边的那些忠臣,像介子推,宁愿割股奉君,这种忠诚让人动容。读着这些故事,我就仿佛能感受到重耳当时的心境,那种复国的决心和毅力。这也让我明白,人在困境中不能放弃,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等待时机。而且《资治通鉴》里的文字简洁却又富有深意,虽然有些文言文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但一旦理解了,就会觉得妙不可言。第四章《资治通鉴》中的智慧:以具体事例为证《资治通鉴》里充满了智慧。就拿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的很多治国理念就体现了这种智慧。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纳谏。他和魏征之间的故事那是广为流传。魏征经常直言进谏,有时候甚至让李世民下不来台。有一次,李世民想要修建宫殿,魏征就上书说这样会劳民伤财,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李世民听了之后,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还是接受了魏征的建议。这就像《资治通鉴》里记载的很多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一样,君主能够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臣子能够忠诚地为君主出谋划策。这就是一种政治智慧,君臣齐心,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再比如,诸葛亮治理蜀国,他事必躬亲,虽然很辛苦,但是他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在军事上的谋略,如空城计等,在《资治通鉴》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智慧的体现。第五章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我的深入分析从《资治通鉴》中能汲取太多的教训了。就说宋徽宗吧,他在位的时候,一心沉迷于书画艺术,把国家大事都抛在了脑后。他重用蔡京等奸臣,这些奸臣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就像《资治通鉴》里描述的那些亡国之君一样,宋徽宗没有把心思放在治国理政上。他还大肆修建园林,如艮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呢,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玩物丧志,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还有唐玄宗,他后期宠爱杨贵妃,重用杨国忠等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这些历史事件警示着我们,不管是在国家治理还是在企业管理等方面,都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忽视大局。第六章引用《资治通鉴》原文谈感悟《资治通鉴》里有很多话让人深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的这句话在书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当我们读到那些朝代的兴衰更替时,就会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个朝代兴盛的时候,往往是君主贤明,臣子忠诚,百姓安居乐业。而当一个朝代走向衰落时,往往是君主昏庸,奸臣当道,百姓困苦。再比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反映了封建王朝里功臣的悲哀。像韩信,他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最后却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从这些原文中,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也能明白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人们应该如何自保和生存。第七章总结读《资治通鉴》的主要收获读《资治通鉴》收获满满。在历史知识方面,我对从战国到五代十国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只是知道一些孤立的历史事件,现在能把它们串成一条线,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人生哲理方面,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要像重耳那样在困境中不放弃,要像李世民那样善于纳谏。在对社会和政治的理解上,我明白了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有贤明的君主、忠诚的臣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收获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对我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一种重塑,让我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人生。第八章《资治通鉴》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展望《资治通鉴》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企业管理方面,就像唐太宗的纳谏一样,企业的领导者要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现在很多创新型企业,他们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就像古代的贤臣进谏一样。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