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预备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困境分析综述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通过本发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在总则以处罚一切犯罪预备行为为原则。这从侧面反应出对于预备犯罪行为的不处罚是作为例外的。但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检索发现,对犯罪预备行为进行处罚的案例所占比例非常的低,形成了不处罚为原则,处罚为例外的相反现象,这表明我国在追究犯罪预备行为刑事责任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障碍。(一)立法因素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对于预备犯,应该比照既遂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在刑法总则中的这两条规定导致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追究增加了障碍。首先,对法条之间的分析。犯罪预备行为是发生在预备阶段,距离对法益的侵害相对于未遂形态而言较大,因此除了分则将预备行为实行化处理的罪名外,其余的犯罪预备行为客观表现出的对法益的危害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在对预备行为量刑前必须将行为定性,只有当其被认定为犯罪时才能考虑刑事责任的问题。由此可以发现法条设置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一个问题,即哪些预备行为应该进行处罚,哪些预备行为被定性为不可罚的非罪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处罚范围模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即使到了审判阶段,对于预备行为的定性仍然是阻碍刑事责任追究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通过以往司法案例可以印证这一观点,即使总则规定了处罚了一切的犯罪预备行为,但是司法实践中通常只对杀人罪、放火罪等的犯罪预备行为进行处罚,因为该预备行为对人身、公共安全法益具有极大的威胁性。而作为侵犯财产法益的罪名当中,处罚其预备行为的是非常罕见的。归根结底这种困境的发生还是由于立法中这两条法条的规定,导致对真正可罚的预备行为的范围模糊,进而无法准确把握是否予以刑事处罚。其次,刑法第而十二条对预备犯规定了三种量刑标准,即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从司法实践中可以了解到对预备犯的处罚基本上是运用从轻或者减轻的量刑方法。免除处罚的案例是少之甚少。按照刑法谦抑性的精神,对于犯罪预备原则上应该倾向于适用免除处罚的规定,因为预备犯的犯罪行为相较于未遂犯而言,对法益的危害可能性小,而对未遂犯的量刑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因此为了体现预备犯罪对法益的危险性小于未遂犯,应该多适用免除刑罚的量刑标准。因此,对犯罪预备行为宣告构成犯罪有助于体现刑法的惩罚犯罪的目的,而免除处罚则能够体现刑法的谦抑性精神,更符合刑法体系的规范。总而言之,造成相反现象发生的原因其实就在于立法时未将三种量刑标准的立法意思表达明确,导致了司法中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把握不准确的问题。简言之,对于犯罪预备行为刑事责任的追究的立法之间应该表现为相互印证的形式,同时对于犯罪预备行为刑罚适用的幅度应该表明立法意思,防止导致对预备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偏差。(二)司法实践难以贯彻落实司法实践难以贯彻落实体现在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过程,即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三个方面。因为犯罪预备行为自身隐蔽性的特点,公安机关发现犯罪预备行为的难度极大,这就会导致一部分预备犯罪行为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即使公安机关发现了犯罪预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但是公安机关会结合该行为是否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后果来判断是否将其移交刑事侦查部门进行侦查,对于该问题的结果就是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之后作为一般的纠纷案件进行处理,即使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也只会给予行政处罚。由此可以发现,犯罪预备行为大多都会因其无现实危害后果的性质而无法进入刑事程序,刑事责任也就无从谈起。第二,当犯罪预备行为人的案件被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时,检察院会结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以及证据考虑是否提起公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检察院可以酌定不诉。即当犯罪行为人的预备行为情节轻微时,很有可能因检察院的酌定不诉制度而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第三,当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对案件进行审判时,对犯罪预备行为人主观犯罪故意的直接证明只有被告人的供述,如果是准备工具的预备行为,客观行为的证据则还有准备的工具,如果预备行为是勾结同伙或者制定计划等制造犯罪条件的类型,那么客观上的证据证明就很难达到证据充分的条件,对行为人很难认定构成某罪的犯罪预备。此时就无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因此,即使到了审判阶段,由于对犯罪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行业制作管理与后期剪辑方案
- Unit8 lesson 6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川教版三上信息技术3.2 添加角色 教学设计
- 全国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新授课 第7课 Internet Explorer下载 教学设计
- 2025年简易网站服务合同5篇
- 19 食物与营养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 电子支付商户合作协议8篇
- 标准驾校培训合同范本8篇
- 河南砂浆环氧地坪施工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竞赛考核口算题带答案
- 压力容器设计委托书
- 《眉毛的基本技法》课件
-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含计划)
- 2024年体育赛事运动员赞助合同3篇
- 2023年中考英语话题复习课件 健康与饮食
- 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根据补充要求编制)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路遥介绍课件
- 肠道健康管理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强化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物理性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