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_第1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_第2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_第3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_第4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目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6

拓展与延伸7

布置作业了解古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丝绸之路的由来、发展(重点)宗教、地理因素与欧洲两大区域文化的关系(难点)学习目标课程导引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西汉时期)曾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观众都在观赏这件华美的长袍。经考证,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长安。陕西出土二枚罗马金币和一枚波斯银币课程导入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路线。“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概念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形成时间背景人物目的影响公元前138年中国丝织业的发展;秦汉时期与匈奴关系的变化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实力进入鼎盛时期,实行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张骞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①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推动民族交融。②促进丝绸之路畅通③促进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文化内涵。④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象征。思考:试着从多角度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材料: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西域,顺利到达乌孙后,又分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其他诸国。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使节往来日益频繁。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十九年之久,行程数万里,途中历尽艰辛,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经济: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外交: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文化:“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3.丝绸之路发展两汉时期:兴起隋唐时期:繁荣(陆上转海上)宋元时期:转变(海上兴盛)明清时期:衰落发展(1)开辟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2)衰落①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②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一)草原丝绸之路: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或小亚细亚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二)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印度通往中亚、西亚作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

“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yuāndú,即古印度)。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思考: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原因:张骞在西域的大夏见到了四川地区的特产,了解到是从印度贩运而来的;

他认为从长安到大夏,路途远险,羌人对待汉人不友好;往北则为匈奴控制,也很危险;从四川经印度到大夏,路途近且不受羌人的干扰。探险计划:从四川经过印度到大夏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三)海上丝绸之路:西汉: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宋元: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汉志商道:汉志指沙特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这里在古代也有一条著名的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路线: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沙漠之舟”骆驼沿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

商人定期组织大规模的商队,结伴而行。在鼎盛时期,商道沿途还出现了一些集市。后来,汉志商道逐渐淡出历史。作用:沟通了印度洋地区与地中海地区的商品贸易。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兴起时间鼎盛时期衰落时间主要贸易商品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小结西汉隋唐明清丝夏商蒙元明清夏商隋唐宋明之后(民族迁徙)茶、马春秋战国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之后瓷器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物质和技术交流传入地区表现中国①从中亚的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④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西方①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④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2.精神文化交流传入地区表现中国①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②袄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西方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养蚕和缫丝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四大发明、瓷器。也为中国带来了马匹、苜蓿、葡萄、带有“胡”字的物种、中亚、西亚、南亚的服饰、饮食,棉花、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佛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及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等传入中国。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向世界。沿着古丝绸之路物质技术精神文化特点:交流内容丰富,交流双方具有双向性、竞争性、互惠性。互学互鉴丝路精神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物质和技术交流方面精神文化方面

促进了中外物质技术交流,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国的冶铁技术的传播提高了西亚的社会生产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思想、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宗教的传入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西方产生哪些影响呢?

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丝路展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产生路线衰落古代的重要商路亚欧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张骞通西域▪推进了丝绸之路的通畅和贸易的繁荣北线中线南线唐汉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东西方贸易。丰富了东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商路海上丝绸之路唐中期以后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到东南亚、南亚的商路古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