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常识》课件_第1页
《中暑急救常识》课件_第2页
《中暑急救常识》课件_第3页
《中暑急救常识》课件_第4页
《中暑急救常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暑急救常识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温升高,伴随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急性疾病。课程目标了解中暑的症状认识中暑的不同类型及症状表现,以便及时识别和采取措施。掌握急救常识学习轻度和重度中暑的急救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预防中暑发生了解中暑的诱因,学习针对不同人群和环境的预防措施。什么是中暑?高温环境当人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例如炎热的天气,就会导致体温升高。散热受阻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能力下降,导致体温持续升高。生理功能紊乱体温持续升高会导致身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引起各种中暑症状。中暑的原因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造成人体散热困难。炎热潮湿的天气,人体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体温升高。个人因素身体状况、年龄、体质等因素都会影响中暑风险。老年人、儿童、肥胖者、患有慢性疾病者更容易中暑。活动因素剧烈运动、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过度劳作等,都会增加身体热量产生,导致体温升高。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会影响体温调节机制,增加中暑风险。中暑的症状分类轻度中暑患者出现轻微头痛、头晕、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度中暑患者出现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皮肤潮湿等症状。重度中暑患者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情况危急。轻度中暑的症状11.疲劳身体感到疲倦,无力,精神不振。22.头痛头痛伴随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33.出汗大量出汗,但皮肤温度却不高。44.口渴口干舌燥,感到口渴难耐。轻度中暑的急救措施移至阴凉处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降低体温。补充水分饮用清凉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降温措施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休息和观察让患者休息,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立即就医。重度中暑的症状体温升高体温超过40℃,高烧不退,皮肤干燥、灼热。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昏迷,甚至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甚至出现休克。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重度中暑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救治。1立即拨打120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2移至阴凉通风处松解衣物,降温3头部垫高保持呼吸道通畅4冰敷降温冰袋或冷毛巾敷头部、颈部、腋窝等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患者昏迷时应注意观察其呼吸和心跳。如何预防中暑11.充足饮水多喝水,特别是淡盐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22.穿着清凉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阳光直射。33.避免高温环境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活动。44.适当休息高温天气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防暑降温。中暑高危人群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体温调节能力减弱,更容易中暑。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出汗机制尚未健全,更容易中暑。户外工作者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因体力消耗过大而中暑。运动员剧烈运动时,身体产热增加,容易发生中暑。中暑高危天气条件高温天气炎热的天气是中暑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当气温超过35°C时,人体更容易发生中暑。高湿度天气高湿度天气会阻碍人体汗液的蒸发,从而降低散热效率,增加中暑风险。无风或微风天气无风或微风天气会导致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利于散热,容易导致中暑。中暑的监测及时监测体温变化可以帮助及时发现中暑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或处理。37.5℃体温正常体温38℃轻度轻微中暑40℃重度严重中暑15-20分钟测量测量一次体温如果发现体温持续升高,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并及时就医。室内工作中防中暑空调温度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控制在25-26℃,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造成温差过大。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闷热。充足水分补充工作期间要多喝水,补充水分,尤其是饮用凉白开水或淡盐水,避免出现脱水现象。户外活动中防中暑提前准备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做好防暑准备。带足水分,选择透气排汗的衣服。注意时间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选择早晨或傍晚活动。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儿童中暑预防11.充足饮水鼓励孩子多喝水,特别是户外活动时。22.避免暴晒在阳光强烈时,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户外活动。33.穿着轻便给孩子穿透气吸汗的衣服,避免穿着厚重的衣服。44.休息充足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老年人中暑预防遮阳帽老年人外出时,要戴遮阳帽,防止阳光直射头部,减少热量吸收。补充水分老年人汗腺功能减退,更容易脱水,要多喝水,避免出现脱水症状。避免高温环境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尤其是在阳光直射下长时间活动。餐饮行业防中暑厨房通风厨房是餐饮行业最容易中暑的地方,应确保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提供凉爽饮品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凉白开水和绿豆汤等解暑饮品,保证水分补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工作,定期轮换岗位,安排员工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员中暑预防做好准备工作比赛前充分休息,补充水分,避免过度疲劳,选择合适的训练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根据气候条件和个人体质,科学制定训练计划,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环境。注意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可选择运动饮料。注意防晒户外训练时要做好防晒措施,戴帽子,涂抹防晒霜。医疗机构中暑防护11.工作环境保持通风,温度适宜,降低工作强度,预防医护人员中暑。22.患者管理关注高温天气患者,及时补充水分,预防因高温导致的病情加重。33.应急预案建立中暑应急预案,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和设施,确保及时处理中暑事件。中暑的后续康复补充水分多喝水或电解质饮料,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饮料,以免加重身体负担。休息和恢复在中暑后,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营养,帮助身体恢复体力。就医检查即使症状减轻,也应及时就医检查,确保身体完全恢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例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防止中暑再次发生。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暑措施,预防中暑复发。总结一:认识中暑中暑定义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的急性疾病。高温环境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体温调节人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总结二:轻度中暑急救移至阴凉通风处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补充水分让患者饮用大量水,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或冰袋敷于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降温。休息让患者平躺休息,并抬高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总结三:重度中暑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重度中暑危及生命,迅速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患者平躺,头部略微抬高,保持呼吸道畅通。降温措施使用冰块、冷毛巾或冰水进行降温,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密切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和脉搏。总结四:中暑预防措施户外活动选择凉爽的时间段,避免阳光直射,适量补充水分。室内活动保持室内通风,适度降温,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工作或活动。老年人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高温天气外出,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儿童避免儿童在烈日下长时间玩耍,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清淡饮食。总结五:重点对象预防儿童儿童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中暑。家长要注意儿童的活动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差。老年人外出应选择阴凉处,避免长时间暴晒,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慢性病患者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这类人群在高温天气应减少外出,注意防暑降温,并遵医嘱服药。孕妇孕妇体内血液循环发生变化,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中暑。孕妇外出应注意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