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B卷·真题卷】(解析版)_第1页
第4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B卷·真题卷】(解析版)_第2页
第4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B卷·真题卷】(解析版)_第3页
第4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B卷·真题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B卷·真题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星球版)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真题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023·甘肃·中考真题)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②纬度最高的是欧洲

③面积最大的是非洲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⑤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非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2.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西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1.C2.D

【解析】1.读图可知,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地跨南北半球,①正确。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②错误。

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③错误。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④正确。南北回归线同

时穿过非洲,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⑤正确。①④⑤正确,故选C。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

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1页共19页

【点睛】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非洲:

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

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2020·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图为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地球不同高度地区的

面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最深的海沟深11034.38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高度是()

A.8844.43米B.11034.38米C.19878.81米D.2189.95米

4.各地形中最靠近陆地的是()

A.大洋中脊B.大陆坡C.大陆架D.海沟

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海水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

C.全球陆地有一大半地区海拔高度位于大陆平均高度之上

D.大陆架面积接近海洋面积的一小半

【答案】3.C4.C5.B

【解析】3.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43米,马里亚纳

海沟是-11034.38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者相减,约为19878.81米,故选C。

4.由图可知,各地形中,最接近陆地的是大陆架,大陆架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是海洋中最小浅的,故选

C。

5.全球陆地面积约为地球总面积的30%,故A错误。海水平均深度数值约为4000米,远远大于大陆平均

高度数值的1000米,故B正确。读图可知,全球陆地海拔高度位于大陆平均高度之上只约占1/3多,没有

占一大半,故C错误。大陆架占海洋面积小,故D错误。故选B。

第2页共19页

【点睛】本题考查相对高度及海陆分布。

(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022年1~3月,全球多座火山出现活动。下图为“六大板块及2022年1~3月全球活动火山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

A.环大西洋地带B.环印度洋地带

C.环太平洋地带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7.图中,甲为()

A.阿尔卑斯山B.喜马拉雅山C.乌拉尔山D.大分水岭

8.图中,乙山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9.据图推测,几千万年后可能出现()

A.地中海变小,红海变大B.地中海变大,红海变小

C.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大D.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小

【答案】6.C7.B8.D9.A

【解析】6.读图可知,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环太平洋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处于太

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

ABD排除。故选C。

7.由图可知,甲喜马拉雅山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地挤压,喜马拉雅山会不断增高,

第3页共19页

B正确;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乌拉尔山位于亚欧分界线上,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ACD排除。故选B。

8.由图可知,乙是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D正确,ABC排除。

故选D。

9.地中海处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的挤压抬升,地中海会不断缩小;红海正在非洲板块

与印度洋板块不断裂拉伸,面积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会形成海洋。故选A。

【点睛】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2023·广东·中考真题)【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土耳其是地震多发的国家。2023年2月6日,土耳

其发生7.8级强烈地震,人员伤亡严重。图为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土耳其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1.地震发生时,通常正确的做法有()

①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②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③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④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0.A11.B

【解析】10.由图可知,根据六大板块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第4页共19页

交界处,因此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结合所学知识,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当地震发生时会对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大

的威胁,但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来减轻地震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正确的做法主要有:在室外,迅

速跑到空旷场地;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等,②③④正确。在高楼,不

能乘坐电梯下楼,因为可能会突然停电,被困在电梯里,陷入更加危险的处境,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

选B。

【点睛】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

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

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图示意北京某月2日一5日天气观察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2日一5日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2日与3日B.3日与4日C.4日与5日D.2日与5日

13.下列关于北京这几天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2日,雾霾严重B.3日,沙尘天气

C.4日,多云天气D.5日,晴转多云

14.5日这一天气温明显下降可能是()

A.受来自较低纬度的东南风影响B.出现了降雪天气

C.受来自较高纬度的西北风影响D.云层太厚,阻挡了太阳辐射

【答案】12.B13.D14.C

【解析】1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据图可知,2日的最高气温的6℃,最低气

温是0℃,气温日较差是6℃;3日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4℃,气温日较差是10℃;4日最高气温

第5页共19页

是4℃,最低气温是﹣6℃,气温日较差是10℃,5日最高气温是﹣4℃,最低气温是﹣8℃,气温日较差是

4℃,所以2日—5日气温日较差大的是3日与4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由图中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北京2日这一天的雾霾严重,A正确,不符合题意;3日这一天有沙尘天

气,B正确,不符合题意;4日这一天是多云天气,C正确,不符合题意;5日这一天的天气是晴,西北风

6级,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4.据图可知,5日这一天的天气是晴,西北风6级,那么5日这一天气温明显下降可能是受来自较高纬度

的西北风影响,西北风寒冷干燥,A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该地5日并没有出现降雪天气,B错误;5

日是晴天,云层少,D错误。故选C。

【点睛】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

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2023·甘肃·中考真题)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

16.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地形类型D.植被状况

【答案】15.D16.A

【解析】15.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

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读图可知,因此世界年平

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6页共19页

16.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世界的平均气温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其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

高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相反纬度低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A正确;地势高低、地

形类型、植被状况都不是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排除BCD,故选A。

【点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

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

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①~④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③~⑤纬度相近,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④>③B.④>⑤>③C.③>④>⑤D.③>⑤>④

【答案】17.B18.C

【分析】17.读图可得,②地的纬度最低,该地在图中①~④四地中,气温最高,该地的气温范围是10﹣

20℃。故选B。

18.读图可得,③地气温范围是0~10℃,④地的气温是0℃,⑤地的气温范围是﹣20~﹣10℃,气温由高

到低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⑤。故选C。

【点睛】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

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第7页共19页

(2024·新疆·中考真题)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丁地最可能是()

A.亚马孙平原B.地中海沿岸C.华北平原D.南极地区

【答案】19.B20.D

【解析】19.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乙地中海气候,B正确;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排除ACD。故

选B。

20.丁地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最可能是南极地区,D正确;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

甲,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乙,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丙,ABC排除。故选D。

【点睛】一个地方的气候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判断气候类

型是看该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对该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B.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2.该气候条件下能看到的景观是()

第8页共19页

A.B.

C.D.

【答案】21.B22.C

【解析】21.该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高于15℃,为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B

正确,排除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排除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排除D;故选B。

22.热带草原气候的植被以以稀树高草为主,对应C图,C正确;A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以温带大

陆性气候为主的内蒙古地区,排除A;B为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代表动物,排除B;D

为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熊,排除D;故选C。

【点睛】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

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

形柱状的数值。

(2021·陕西·中考真题)读“亚欧大陆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欧大陆中纬度甲、乙、丙三地“气

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9页共19页

23.自西向东,三地位置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

24.三地气候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相对位置D.地形地势

【答案】23.B24.B

【分析】23.据图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温带大陆性性气候,根据所学知

识,亚欧大陆中纬度西侧为对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部对应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对应温带季风气候,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根据上题可知,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的西部、东部和内部,西部和东部距海较近,受

海洋水汽影响大,降水较多,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故三地气候存在差异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甲乙丙三地纬度位置和地形地势差别不大,相对位置不是其影响因素,ACD

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

风);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锋面:冷锋锋后降水,

暖锋锋前降水;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

陆降水少;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

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2020·黑龙江·中考真题)读某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第10页共19页

25.图中2处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式气候

26.图中5处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终年温和湿润

【答案】25.B26.D

【分析】根据图中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该大陆是亚欧大陆,该大陆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进

行分析解答。

25.图中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该大陆是亚欧大陆,图中②位于亚欧东部,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

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正确。故选B。

26.图中⑤处位于大西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亚欧大陆的气候分布及特点。

(2023·海南·中考真题)下图示意“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砂土和水的起始温度等条

件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通过实验可得出:砂土比水()

①升温幅度大②升温幅度小

第11页共19页

③降温幅度大④降温幅度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8.由实验推断,同纬度陆地温度变化的差异是()

A.夏季陆地增温慢,气温高B.夏季海洋增温快

C.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D.冬季海洋降温快,气温低

【答案】27.C28.C

【解析】27.据图可知,在“砂土和水的起始温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白天砂土温度为30℃,水的温度

为23℃,可推知砂土比水升温幅度大,①正确,②错误;夜晚,砂土温度从30℃降为15℃,水的温度从

23℃降为17℃,可推知砂土比水降温幅度大,③正确,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对应的C正确,

②和④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28.根据模拟实验可推知,砂土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

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高,海洋增温慢,气温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

快,气温低,海洋降温慢,气温高,陆地气温低于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受海陆热力学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气压比海洋低,空气受大气压影响从高

压流向低压地区,表现出来就是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相反,这就是季风。

(2021·湖北宜昌·中考真题)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29.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0.影响丁地降水量各月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答案】29.A30.B

【分析】29.读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分布图可知,甲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A正确。乙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B错误。丙是温

第12页共19页

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潮湿,C错误。丁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错

误。故选A。

30.读图可得,丁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北的亚洲东部地区,该地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最大的大陆,因此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导致

该地冬夏季受不同季风影响,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控制,降水少,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

控制,降水多,因此丁地降水量各月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与纬度、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关

系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

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

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地球的

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

非常大的影响。

二、解答题(40分)

31.(2020·新疆·中考真题)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主人公菲利亚•福格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读

图“环游地球路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菲利亚•福格从E洲的伦敦出发,环游航行依次经过了A洲;B洲;C洲(填大洲名称)。

(2)菲利亚•福格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分别是①、②、③(填大洋名称)。

(3)E洲与B洲的分界线是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海峡;A、B两洲

的分界线是,C、D两洲的分界线是。

第13页共19页

【答案】(1)非亚北美

(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分析】本题以“环游地球路线略图”为切入点,考查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线,需要学生具备

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大洲轮廓,A是完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C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

北美洲。

(2)依据位置,①大洋是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西部,②大洋是印度洋,位于亚洲南部、非洲的东部,

大洋洲的西部,③大洋是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3)依据位置,E洲是欧洲,B洲是亚洲,它们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和土耳其海峡。A是非洲,B是亚洲,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

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②代表板块。

(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填序号)

(3)板块①与板块⑤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处,此处地壳比较(填“稳定”/“活跃”),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

第14页共19页

带是。

【答案】(1)美洲

(2)③

(3)喜马拉雅

(4)交界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六大板块的分布及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主要考

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详解】(1)读图,根据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图中①是亚欧板块,②是美洲板块,③是太平洋板块,

④是南极洲板块,⑤是印度洋板块,⑥是非洲版块。

(2)读图可知,在六大板块中,③是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

(3)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

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读图可知,①亚欧板块和⑤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

拉雅山脉。

(4)板块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

震带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即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33.(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北半球不同数值的等温线共有____条,其中最大数值是____℃,该地位于____洲。

(2)甲地气温在0℃____(填“以上”或“以下”),其影响因素为____。

(3)从走向、数值变化、疏密三个方面描述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总体规律。(2分)

第15页共19页

【答案】(1)530非

(2)以下地形因素

(3)南半球等温线总体呈东西走向,自北向南数值变小,海洋上等温线分布稀疏,南极大陆等温线分布

稠密。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气温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

和综合思维。

【详解】(1)据图可知,北半球不同数值的等温线有30°C,20°C,10°C,0°C,-10°C,共5条不同数值等

温线,最大数值是30°C,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之中。

(2)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在0°C以下,故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从走向上看,图示南半球等温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陆地分布较少;从数

值变化上看,南半球越往南等温线数值越小;从疏密程度上看,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分布较稀疏,南极洲

大陆上等温线数值较低且分布较稠密。

【点睛】

34.(2019·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

(2)A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B附近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说明这种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

第16页共19页

环境的关系。

(4)图中C大洲是,该大洲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填“迎风”或“背风”)坡降水多。

【答案】(1)多

(2)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气候湿热,住竹楼通风散热

(4)亚洲迎风

【分析】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到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体上呈赤道地区多、两极地

区少,中纬度沿海地区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附近东岸多、西岸少。

【详解】(1)由图可知,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A(撒哈拉沙漠)干旱的荒

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3)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住竹楼通风散热。

(4)由图可知,C位于亚洲,南亚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