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原卷版)_第1页
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原卷版)_第2页
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原卷版)_第3页
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考点基础练

考点一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1.能正确描述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句子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面坦荡,一望无际D.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

2.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B.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

C.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D.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巴西高原B.黄土高原C.西伯利亚平原D.青藏高原

考点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4.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地震频发D.寒潮明显

5.针对黄土高原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④实施修建梯田,修筑挡土坝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为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大力开垦耕地B.缓坡修筑梯田C.陡坡植树种草D.坡脚建挡土坝

综合提升练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

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第1页共4页.

A.①修筑挡土坝②修筑梯田③种植优质牧草

B.①修筑梯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

C.①开挖鱼塘②打坝淤地③种植山杏

D.①开挖鱼塘②种植谷子③建设人工草场

2.关于窑洞(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

B.具有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等优点

C.易于拆装,搬运方便

D.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结构均匀、富含钙质等特点,在坚实的黄土沟谷崖面上挖掘而成

3.下列你认为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是()

A.禁止采矿B.修挡土坝C.植树种草D.修建梯田

4.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已得到广泛支持的是()

A.水成说B.风成说C.风水两相说D.原生说

5.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A.塬B.墚C.峁D.川

6.黄土高原众多能源资源中,()资源尤为丰富。

A.煤炭B.石油C.铁矿D.天然气

7.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最有效的措施是()

第2页共4页.

A.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D.修建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8.下列哪项不是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情()

A.信天游B.窑洞C.吊脚楼D.安塞腰鼓

9.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风成说”得到广泛的认可。下列说法不能作为“风成说”证据的是

()

A.黄土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B.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C.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同

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

10.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不是水土流失成因的是()

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11.下图模拟实验中,影响烧杯中沙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植被覆盖率B.坡度的大小

C.土壤的紧实程度D.降水的强弱

12.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修坝挡土淤地,大量修建梯田

C.增加牧畜数量,发展林果业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13.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到南岭

第3页共4页.

B.塬、梁、峁、川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表形态

C.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根本的改善

D.黄土高原全部位于陕西省和山西省

14.读黄土高原区域图和治理措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为______________(山脉),④为____________(河流)

(2)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带;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属于____地区。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为了治理当地环境,采取了生物措施,如在甲处__________________,在乙处________还采取了工程措

施,如在丙处建________。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高原),B____(山脉)C____(山脉),D____河。

(2)从温度带看,该区属于____带,从气候类型看,该区属于____气候,从阶梯位置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