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古诗8篇_第1页
竹里馆古诗8篇_第2页
竹里馆古诗8篇_第3页
竹里馆古诗8篇_第4页
竹里馆古诗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里馆古诗8篇

竹里馆古诗一:学校生必背古诗词鉴赏——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简单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由于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射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伴侣,显示出诗人新奇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竹里馆古诗二:古诗汇总——诗中月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宝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关阅读:

古诗四季山水日月风

古诗汇总诗中月

古诗汇总诗中冬

古诗汇总诗中日

古诗汇总诗中秋

古诗汇总诗中水

古诗汇总诗中夏

古诗汇总诗中山

古诗汇总诗中春

竹里馆古诗三:中学校生必背古诗分类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酷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降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

竹里馆古诗四:学校生必背古诗100首(2)

11、塞下曲(之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塞下曲(之四)

卢纶

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13、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4、悯农(之一)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悯农(之二)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7、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8、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19、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0、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古诗五:王维《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便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会和观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

竹里馆古诗六:《竹里馆》原文及解释译文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释

⑴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四周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竹里馆》草书(崔国伟)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悦耳的声音。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偏僻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竹里馆古诗七:学校生必背古诗词鉴赏——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的一位伴侣。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早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方心的纯净。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方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叮嘱伴侣,假如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愿传达给他们。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叙述自己的纯净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伴侣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伴侣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伴侣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伴侣。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旧纯净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奇妙的相互衬托的比方,来形容一种纯净完善的品行,显示出

非常身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竹里馆古诗八:关于雨的古诗17首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