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社区的概念—其由来F.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CommunityandSociety)1887年费孝通
Community→地方社会→社区1930年代社区工作社区的概念—其分歧F.滕尼斯(1887年)
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观,人口同质性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有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地缘、血缘、文化等自然造成的;这种共同体的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R.帕克(1936年)
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不同程度地与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生活在社区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相互以来的互动关系中。乔治·希勒里(1955年)
指包含着那些具有一个或更多共同性要素以及在同一区域保持社会接触的人群。社区工作社区的概念—其界定社区国家政治范畴;空间地理要素:“主权不可侵犯”社会学范畴;地理要素:自然的、人文区位的行政管理界限的反映城市相对于“乡村”的概念既可以坐落于城市也可以坐落于农村,两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社会群体一定的社会关系(血缘、地缘、业缘)联结起来的人类集体生活的共同体地域性鲜明的生活共同体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社区工作社区的概念—其要素1.地域要素—地理环境要件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2.人口要素—社区生活的主体要件社区构成的人口要素指居住在本区域内的居民,非居民人口(如商店营业员)应排除在外,而其他社会群体构成要素的人口划分可以是跨区域的。3.组织结构要素—居民交往和整合得以实现的客观机制社区组织结构主要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的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4.文化要素—居民交往和整合得以实现的精神要件社区文化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属与认同感等。社区工作社区的类型—其划分方法1.地域型社区(GeographicalCommunity)划分法根据地域条件和特征去比较、划分社区的类型(农村、集镇、城市等三大类型)2.功能型社区(FunctionalCommunity)划分法注重或强调社区的某些功能特征进行划分(经济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其他的分类方法:文化区分法、社会变迁区分法社区工作社区的分类—三种地域型社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地域特征1、土地资源2、地理位置3、地域范围1、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状况2、与城市和农村位置相比获得的地缘区位坐落于城市地表上的位置、范围和特点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和密度较低、同质性高、流动性低、人际交往范围小人口的规模·密度、质量(文化、身体素质)、结构、流动性数量多、密度大;质量高;流动性大;以机械增长为主;异质性强差别大组织特征社会群体和组织数量少、结构简单注重地缘讲究交往的平等性、组织结构较复杂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功能具备专业化;结构严密的科层制文化特征注重家庭邻里、血缘和宗族关系、排外与保守型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1、价值体系:理性与感性并存2、内容构成:现代性和传统性交融并冲突3、社会心理构成:开放性与保守性兼容具有城市文化的一般特征;具有城市社区文化自身特征;社区环境和质量决定居民的从“住所认同”到“社区认同”意识社区工作社区的功能1.社会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资助、政策的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社区内或介入社区的各种法人社团和机构以及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服务。2.人的社会化功能指作为生物体的自然人逐步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通过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经验、技能、社会规范。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3.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社区发展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区域社会的场所以及民主建设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同时,社区发展也有赖于居民的社会参与和民主管理。4.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功能指社区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教化、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结构、地位和作用。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涵义1.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2.社区工作的界定
M.罗斯、R.P.兰尼、布托一种介入方法;一项有计划的行动;一个过程;集体行动的方法;解决社区问题……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发展与社区组织社区发展概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社区组织
在社区内开展工作或活动,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社会组织。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发展与社区组织的异同英国美国香港社区工作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很少用,常用“社区组织”来指称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社区发展第三世界的发展工作及发展中国家的自助计划社会组织的一种工作模式等同于社区工作社区组织地区组织的联系统筹,合力为社区服务模式与过程等同于社区工作,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社区工作中的一个具体工作模式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目标—其分类(1)罗夫曼(Rothman)分类法(1)事工目标
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件具体事工,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的目标,满足社区需要,以至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2)过程目标
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事务的了解,以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目标—其分类(2)谭马士(D.N.Thomas)分类法1.分配资源(distributivedimension)社区工作在于组织居民,就市民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令市民的权益得到保障。2.发展市民(developmentaldimension)
(1)社区工作可促进公民权的发展,培养基层市民的“政治责任感”(政治能力和政治重性)。
(2)社区可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居民的“社区凝聚力”,增进居民间的交往,加强社区归属感。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相互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特征1.以社区为对象地域性:社区中的每个居民功能性:社区内群体性的问题,或居民所关注的社会共同事务2.宏观的分析角度与较广的介入层面其责任为拉近居民个人和居民群体及社会的关系,使居民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及其与自己的关系3.居民的群体参与性社区问题非个人问题,是集体问题4.事工目标和过程目标并重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素质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1.社会福利功能
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以解决社区的问题,改善社区的生活,促进社区的进步。如:社区计划、社区募捐、社区基金会、社区照顾、再就业辅导等。2.社会服务功能
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指国家无力或无法直接提供的、而企业又不愿意以非营利的途径去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那些非市场的,社会领域的服务。)。3.社会行动功能
达到合力解决社区问题,维权与增权,争取所需资源,改善社区环境及生活素质等目标。4.社会稳定功能
社区工作通过运用各类方法,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或者预防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实现社会稳定。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1.社区工作的渊源2.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3.英、美的慈善组织协会4.英、美的社区睦邻运动5.专业社区工作的形成6.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社区工作战后社区工作的内容的多元化1.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2.美国的社区发展合作组织3.英国的社区照顾4.德国的邻里之家5.其他国家的社区矫正6.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社区康复社区工作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1951年倡导开展社区发展运动1952年成立了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1954年更名为联合国社会署社区发展组1955年出版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1957年开始研究社区发展计划在发达国家的应用社区工作美国的社区发展合作组织社区发展合作组织(CommunityDevelopmentCorporation,简称CDC)亦称邻里发展组织或、经济发展公司。特征(1)社区居民自治(2)发展社区经济(3)确定工作目标社区工作英国的社区照顾(CommunityCare)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旨是动用社区资源对有需要的人进行服务。老年人服务:为没有依靠、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服务。(1)资金照顾、(2)院舍照顾、(3)日间照顾儿童服务:为残疾、受虐待和有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提供补救性服务。学习有困难者服务:对弱智或有精神障碍的人提供院舍服务。社区工作德国的邻里之家邻里之家主要是为当地居民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社区服务中心,其宗旨是为居民排忧解难,丰富居民的娱乐生活。内容分为两类:1.日常生活类、2.文化娱乐类经费来源:
1.自己经营
2.政府补贴
3.有关团体的资助社区工作其他国家的社区矫正社区矫正(CommunityCorrection)亦称之为“社区矫治”,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1)家中监禁制(2)周末拘禁制(3)劳动释放制(4)学习释放制(5)归假制社区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简称CBR)是指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1976年首次提出社区康复197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始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社区康复1981年国际残疾人年社区康复的全球计划得到重视1983年正式管理社区康复事业,修订再版了《社区残疾人训练》1985年首次开设“社区康复工作的培训与计划”专业课程1994年发表了《关于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规范了社区康复的组织、方法与目标。社区工作中国社区服务的历史沿革社区服务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受人民政府的指导和资助,依赖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有组织地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因地制宜兴办各种小型福利设施、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为居民,特别是有困难的家庭和居民,提供各种服务。1.倡导与探索阶段(80年代初—1989)2.推广和普及阶段(1989—1993)3.发展、巩固、提高阶段(1993—1998)社区工作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1)价值观指主体(个体、群体、社会)看待客体(认识或实践对象)及评价其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其分为基本价值和实务价值。基本价值:在既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中选择出的与社会工作事业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价值,居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实务价值:工作实践过程中根据基本价值而衍生的具体价值观念,居于中间层次。社区工作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2)1.人的价值与尊严价值→人的生命权尊严→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2.社会正义(1)社会资源根据需要原则进行分配(2)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机会是完全开放的,那些并非个人过错而遇到不公平障碍的人应得到适当的补偿(3)建立以人类发展和丰富人类经验为目标的社会机构和政策,并使其居于比其他机构和政策更优先的位置(4)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专制运作遭到革除(5)放弃作为建立特权、发展和分配社会与自然资源,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的压制政策3.助人自助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1.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2.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3.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4.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5.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其概述阿瑟·邓纳姆
(1)社区发展应以社区共同需要为主;(2)以“自助”为主要精神;(3)政府及社团应提供物质或技术的协助;(4)完整的多方面的各种专门性计划;(5)一切工作项目皆基于“切身需要”梅尔文·德尔加多
(1)促进社区参与,注重跨种族—民族关系;(2)将采纳和建设社区精神作为一个中心目标;(3)有系统地建设跨代际的活动;(4)实现跨组织(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目标;(5)将增进社区能力作为一个中心目标;(6)注重基层居民,以尽可能大的资助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唐忠新(1)社区需要本位原则;(2)大众参与原则;(3)党和政府主导原则;(4)协调有序发展的原则;(6)广泛合作原则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1.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1)以解决社区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目标;(2)以人的发展为目标;(3)以社区能力建设为目标;(4)以集体增权为目标2.根据实际条件制定工作计划3.强调居民参与4.尊重社区自决(1)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发展方式和行动策略;(2)由社区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5.开展广泛合作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若干理论学说基础理论与实务理论社会系统分析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相关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2)社会建构理论
(3)社会资本理论
(4)组织理论社区工作基础理论与实务理论基础理论是指揭示“社区”、“社区与社会”、以及“整个社会”的三个不同层次关系得力论架构。实务理论是指社区工作实务中的具体策略、方针、政策、原则和模式方式等。社区工作社会系统分析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沃伦—横向系统、垂直系统横向系统:在地方层次平行联系社区机构的系统垂直系统:在国家和地区层次跨社区机构的联系系统社区工作社会冲突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L.A.科瑟尔(美)、R.达伦多夫(德)、J.赖克斯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1)社会系统本身经常产生冲突,冲突是社会的普遍现象;(2)冲突产生于对立的利益,而对立的利益集团或群体是社会结构的必然组成部分;(3)对立的利益产生于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之间就稀缺资源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4)不同的利益趋向于形成两个冲突的集团;(5)冲突是辩证的,旧的冲突解决了,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新的冲突;(6)由于冲突的持续存在,社会变迁是普遍的和经常的社区工作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代表人物有霍斯曼(美)、布劳、埃默森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价值资源、交换、成本、报酬、成果、盈利、平等、不平等霍斯曼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以对等性解释了部分社会交换,以不对等性解释了另外一些社会交换关键观点:权力、依附性权力平衡策略:竞争、重新评估、互惠、联合、强压社区工作相关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2.社会建构理论3.社会资本理论4.组织理论社区工作37373737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假定:人类行为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习得的。个人自我效能认知集体效能认知低效能预期低成果预期37社区工作38383838社会建构理论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客观事实无法脱离人们所附加的主观意义所孤立存在,人们所经历的日常现实不简单是面对事实和物体,它也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社会建构理论的假设:(1)人们只能通过知觉来认识世界;(2)人们的知觉来源于习得的解释;(3)这种学习是社会性的;(4)传递文化涵义的主要载体有:符号、文化神话、制度结构和活动、行动规则;(5)以上文化载体共同建构了人们的世界观、自我观和意识形态;(6)人们自身、社会、体制通过互动而持续变化;(7)社会存在的“真实条件”不是主观38社区工作39393939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资源—社会网络及其产生的互惠、信任准则。社会资本的重要性(RobertPutnam)
1.社会资本使公民更容易相互合作,解决共同的问题
2.社会资本有利于增强公民间的“反复互动”,减少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中的成本
3.社会资本扩展人们的视野意识,培育和保持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性格特点39社区工作40404040组织理论财政资源、人力、物力和工作场所的提供者社区组织竞争者某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和接受者补充服务的提供者合法性和权威的提供者案主或顾客的提供者40社区工作影响社区工作的现代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新女性主义环境保护主义社区工作42424242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从生产方式或社会结构层次分析案主问题以及社会现象。
2.对传统社会工作进行批判。
3.提出改造社会的新的行动方式。
4.对社会工作功能和角色重新作出解释。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观点的不足处忽视个人的需求、无法兼顾不同利益的团体、缺乏具体的行动方案、难以验证其效果42社区工作43434343新保守主义其鲜明特征之一为“反国家主义”即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认为人人皆有自我照顾的责任,而行使自我照顾的机构便是家庭。其鲜明特征之二为“助人自助”43社区工作44444444社群主义社群强调社区联系、环境和传统的积极价值以及共同利益的理论,其类型有(1)地方社群,即基干地理区域的社群;(2)记忆社群,即具有共同文化遗产的“陌生人”社群;(3)心理社群,即由信任、合作和利他主义情感控制的面对面人际互动社群。社群主义的观点:任何个人都是许多个社群的成员,离开相互依赖、交叉的各种社群,无论是人类的存在还是个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维持很久。44社区工作45454545新女性主义自由派女性主义
主张两性并无根本的社会差异,是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对女性群体造成了歧视和不公。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着重于生产方式对家庭和女性地位的影响,认为在这些结构下女性承担家务劳动,却又不被视为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激进女性主义认为男女有先天差别,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是权利不平衡以及女性问题的根源。45社区工作46464646环境保护主义(绿色哲学)1.基于生态学的立场,“绿色”与代表工业文明的“灰色”和代表激进的左派思想的“红色”相鼎力,构成现代社会文化空间的重要维度2.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地球环境免遭破坏3.改变基于科学主义的知识狂妄带来的破坏性思维4.克服现代人的心态危机5.追求世界长久和平46社区工作47474747课题1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是社区吗?从社区的四大要素出发,举例论证。提交日期:2011年9月29日(周四课堂)47社区工作48484848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服务)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健康服务、再就业服务、婚姻服务)为青少年提供福利服务(生活照顾服务、校外教育、失足青年帮教)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服务(康复服务、安置服务、生活服务)为优抚对象提供福利服务(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为贫困者提供福利服务(助其再就业、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福利服务48社区工作49494949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服务)2.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的便利便民服务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为宗旨,开设多种服务项目。如:饭店、洗衣店、理发店、修鞋铺等家务劳动服务以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负担为目的,应家务劳动生活化的需求产生的服务。如:介绍保姆、钟点工、代看小孩、护理病人、代购物等文化生活服务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开展的活动服务。如:小区文化站、图书室、曲艺队、纳凉晚会、书画展等49社区工作50505050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就业)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2.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3.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4.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困难50社区工作51515151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教育)按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分类
1.补偿式教育
2.控制式教育
3.发展式教育按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分类
1.家庭生活教育
2.公民教育
3.成人教育
4.健康教育51社区工作52525252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治安)1.宣传教育工作法律政策、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2.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群防群治工作、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对刑事人员的监督管理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4.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52社区工作53535353社区工作的内容(社区卫生)1.社区疾病预防与康复工作2.社区精神健康工作
①为社区普通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②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③维护精神残疾者的合法权益,争取社会支持
④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减少社会歧视3.社区环境卫生
①社区环境改造
②社区环境卫生
③宣传教育工作53社区工作54545454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1)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1.创新改革模式2.改变习俗模式3.行为改变模式4.过程取向模式54社区工作55555555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2)社区组织的理论模式1.地区发展模式2.社会策划模式3.社会行动模式55社区工作56565656地区发展模式(localitydevelopment)介入目标
罗斯曼具体社区问题的解决;社区生活的改善(任务目标);居民通过参与的过程学会自决、自助,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居民及团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过程目标)。托马斯各种社会网络的重建;居民互动及交往的增加;邻里关系的改善;居民及团体间重建紧密的联系;居民觉悟到参与的重要,并愿意承担责任;居民对社区更加认同及投入。介入策略
注重与掌握资源的权利机构的合作,合作方式偏重和谐及互利;重视居民及地区团体广泛的参与,界定问题与需要,然后设计及采取行动去改善问题。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促进者、导师、中介人适用范围
较简单的社区56社区工作57575757社会策划模式(socialplanning)介入目标关注任务目标,以解决社区现存的各类主要问题为其工作重点。社会策划的内容和程序针对社会工作领域范围内的各种问题而制定的规划。程序:了解组织(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组织)的使命及目标、分析环境及形式、自我了解(自身机构的特点及能力等)、界定及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工作对象或社区的需要)、建立目标并确定实现目标的标准、选择可行方案、测试方案、执行方案、检讨结果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专家适用范围社会变迁急剧的社区57社区工作58585858社会行动模式(socialaction)介入目标任务目标:通过行动,震区本身利益,获取应得资源,改善生活环境,维护居民权益,并增强参与决策的权利及代表性。过程目标:通过行动,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的无能及无助感,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介入方法
①集体行动、②通过居民的切身问题及具体事件介入、③运用非制度化途径、④争取第三者支持介入策略及形式对话性行动、抗议性行动、对抗性行动、暴力性行动具体步骤酝酿期、宣传组织期、行动期、总结期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促进者、倡导者、并肩者、引导者适用范围社会群体之间矛盾突出且各方利益难以调和而使边缘或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的社区58社区工作595959社区工作各阶段及要求(1)准备阶段1.心理准备2.进入社区
了解社区及其周围环境的基本情况;获得社区中各社会组织的认可3.分析社区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社区的历史、社区的现状、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社区组织的制度和架构社区问题分析
描述社区现象、界定社区问题、分析社区问题的影响、探究原因和动力59社区工作60606060社区工作各阶段及要求(2)准备阶段社区需求分析
①社区规范性需求的分析、②社区感觉性需求的分析、③社区表达性需求的分析、④社区比较性需求的分析社区资源分析
①利用资源检查表,检查社区资源的情况;②根据资源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处理;③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现有资源;④将所获得的信息填写表格,建立资源档案60社区工作616161社区工作各阶段及要求(3)准备阶段社区动力分析1.社区体系分析信念、构成、资源、期望、其他相关信息2.社区互动分析交换关系、授权关系、权力依赖关系、联合组织关系、竞争关系4.制定计划目标、对象、形式、财力和人力安排、服务活动的安排、介入策略、社区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和任务、工作时间表工作要求
①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②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③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61社区工作626262资源检查表本社区必须运用的资源已存在的资源现未存在资源备注已用资源未用资源无法使用的资源可开发资源无法开发的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62社区工作636363收集资料的方法1.文献收集法2.实地观察法3.深入访谈法4.问卷调查法63社区工作64646464社会工作各阶段及要求(4)启动阶段1.建立联系2.形成组织3.开展活动行动方针及主要任务方针:发动资源、成立社区小组、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巩固社区居民的参与。任务:寻找和发现社区中的带头人,并对其进行培训,提升其对参与社区事物意义的认识,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加强社区中的互助合作气氛。介入策略及工作方法
①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
②开展互助合作,通过组织社区内的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③推动成立居民小组;提供服务64社区工作65656565社区工作各阶段及要求(5)巩固阶段1.加强组织内成员之间的关系2.明确组织内部的分工合作3.建立稳定的资源系统4.对组织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方针:成立或巩固居民组织,让社区工作系统化。任务:巩固居民组织,让居民支持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①互助合作、②社区教育、③争取资源65社区工作66666666社区工作各阶段及要求(6)评估阶段1.明确评估的目的2.确定评估的标准3.选定评估的内容4.确定评估方法评估的方法
评估内容:1.过程评估、2.成果评估、3.效益评估收集资料:1.问卷调查、2.面谈访问、3.观察方法、4.现存资料法评估阶段的工作要求主要任务
根据社区的变迁重新评估社区需要和问题;社区工作者对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决定未来专业工作方向;社区居委会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重新界定组织的方向,做出未来发展安排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策划、倡导66社区工作67676767练习某街道选调了三位社区工作者进入一个城乡结合部社区开展社区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发挥自助互助精神,共同解决社区面临的问题.社区工作者在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是().A与社区组织建立合作关系B推动成立居民小组C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D开展社区教育E培养社区带头人67社区工作686868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1)1.罗斯曼的定义
假定社区的变迁,可以乐观地通过当地社区居民在有关社区发展的目标决定和行动中的广泛参与来追求。2.联合国的定义
经由居民的努力,联合政府当局一起,来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把社区整合到国家生活当中,使他们对国家的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6868社区工作696969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2)3.参与式地区发展概念当地居民深度地参与决策、控制发展的方向和分享发展的利益;也可以是指比较深度地参与影响资源和管理部门的控制和计划;也可以是比较轻度地参与影响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的发展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向;还可以是配合参与到国家已经决定了的公众项目的执行过程,做贡献。4.我国地区扶贫的概念政府的指导、资助和总体规划,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地区的参与援助,引导贫困地区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经济。6969社区工作707070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社会发展策略
1.个体主义策略
2.政府主导策略
3.社区主义策略基本假设
1.关于个人的假设
2.关于社会构成的假设
3.关于行动动机的假设
4.关于发展和变迁的假设7070社区工作717171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任务目标
1.社区经济开发;2.社区社会发展;3.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4.社区文化发展过程目标(托马斯)
1.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2.居民互动际交往的增加;3.邻里关系的改善;4.居民及团体之间重建紧密地联系;5.居民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并愿意承担责任;6.居民对社区更加认同及投入社区发展目标(鲁宾夫妇)
1.通过解决共同的问题,来改善居民的生活;2.减少因为贫困、种族、性别等引起的社会不公平;3.执行和保护民主的价值,并作为社区组织的一部分和社区发展的结果;4.促使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发挥他们的潜能;5.创造社区意识,使人们从中可以感到,作为社区一员对大社会作出的有效贡献。7171社区工作727272地区发展模式的历史1.国际社会地区发展模式的历程第一阶段(20-30年代)第二阶段(40-50年代)第三阶段(60-70年代)第四阶段(80-90年代)2.我国地区发展模式的历程第一阶段(20-4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第二阶段(50年代-1978年)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第三阶段(1978-1986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阶段(1986年-)扶贫7272社区工作737373地区发展模式的的任务地区发展项目的选择原则1.当地居民应该是确定社区发展具体项目的主要决策者,外来的社区工作者应该是协助当地居民,分析、确定社区发展项目。2.社区发展项目的决策应该遵从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讨论、民主决策,而不能成为少数社区精英的集中垄断决策。3.社区发展项目不能为了当前的市场利益而破坏社区的生态平衡、资源再生。4.社区发展项目应尽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分享发展的收益,而不是形成阶层分化和利益集中。城乡不同社区的地区发展项目的差异农村城市73社区工作747474地区发展模式的策略基本的策略方针1.内部资源的动员、参与、行动为主,外界的资源帮助和技术引进是辅助2.内部以广泛的讨论、协商一致、团结合作为主,避免冲突,化解矛盾3.注重居民的组织和教育,培养居民的发展项目的能力比在社区引进成立一个具体的项目更为重要4.发动、动员居民、广泛讨论,自下而上地民主决定社区公共发展事务,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由精英决策具体的策略措施1.立足社区基层群众公共利益的扩大,通过沟通、对话和讨论促使成立不同居民小组2.社区组织之间的协商、妥协、合作3.对社区精英的争取、团结和支持4.对社区大众的争取、包容,并使其参与到发展项目中来74社区工作757575地区发展模式下的社工的工作角色1.启发催化的角色2.支持鼓励的角色3.协调联络的角色4.资源中介的角色75社区工作767676社工的工作方法亨德森、托马斯(邻舍层面)1.规划和协商进入;2.了解社区;3.规划下一步该做的事;4.建立联系和将人们集合在一起;5.组成和建立组织;6.帮助理清目标及其优先顺序;7.使组织继续进行;8.与朋友和敌人交往;9.离开和结束香港社区工作教育工作者联席会议社区分析技巧、社区建立关系和维护关系的技巧、社区组织技巧、参与议会政治的技巧、行政技巧鲁宾夫妇社区动员和社区行动部分、社区经济、社会服务发展部分徐永祥等对社区居民的动员、组织、联络、行动的方法;社区经济、社会项目的策划、筹资、管理、评估等方法76社区工作777777地区发展模式的方法(1)一、进入社区阶段的方法1.拜访关键人物
①事先准备
②学会倾听、同理反应等沟通技巧
③事后的回忆和总结,以及跟进联系2.和居民进行街头接触或深入访谈3.公共集会和公益活动4.事件的介入和焦点小组77社区工作787878地区发展模式的方法(2)二、社区研究调查的方法1.社区调查的基本原则
①当地居民参与调查的原则
②调查研究与居民动员相结合的原则
③选择适合当地居民掌握、使用的调查技术原则
④横向资料和纵向资料相结合的原则
⑤一般资料的调查和问题为本的焦点调查相结合的原则2.社区调查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①环境和资源
②社区规范、价值和动力体系
③社区中的焦点问题3.调查方法
①实地考察法、②文献分析法、③深入访谈法、④问卷调查法4.地区发展工作计划的组成结构
①社区问题的认定和评估
②社区发展的目标和工作任务
③社区发展中居民组织的策略选择
④社区发展项目的评估计划78社区工作797979地区发展模式的方法(3)三、建立和发展居民组织的方法1.清楚界定和大家共识组织的目标2.功能清楚的组织内部结构和岗位分工3.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和组织领袖的训练4.组织的财政资金支持外部筹资方式
①向基金会申请项目资助
②向政府的一些社区发展拨款机构申请资助
③向国际机构或外国政府的驻华机构申请资助内部筹资方式
①收集会费
②对外服务收费
③社区经济开发
④其他资金筹款方式5.对外关系和公共关系79社区工作808080地区发展模式的方法(4)四、社区项目管理的方法1.组织管理技巧
①建立组织结构
②修改管理技巧适应一个民主的组织
③为组织募集资金和财务管理2.项目管理技巧
①项目策划
②获取项目资金
③执行项目
④项目评估80社区工作818181地区发展模式的讨论一、地区发展模式的发展理念1.发展的方面经济水平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升级(传统)→社会的发展(教育、社会福利、人权保护、民主政治、文化遗产、生态平衡等)、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人际关系2.发展的过程线性的现代化过程→小社群主义发展观3.发展的目标和促进策略市场利润的增加→再当地社区文化条件下适当约束的需求满足
市场交易机制→小社区范围的合作经济、劳动交换二、地区发展模式的工作策略81社区工作828282地区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对我国农村扶贫发展的启示
农村地区的发展仅仅是经济吗?
市场化导向和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农村发展该采取怎样的方式?2.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①社区发展既是居民的生活环境,更是其合作生产的场所
②社区经济不是市场经济的延伸,而是社区居民合作生产、消费的经济形态
③社区发展主要靠居民的参与和合作,靠自治
④社区领袖产生于社区居民,而非社区工作者
⑤社区发展不仅仅是提供福利服务项目,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增能82社区工作838383社会策划模式的概念1.罗斯曼的定义社会策划模式强调了在社区范围里对实质性问题(如青少年违法、住房、精神健康)采取的理性程序化的服务设计和供应,以解决问题,满足需求。2.地区社会服务规划的定义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能最大实现决策者的价值方案,这个选择是在根据综合分析。3.城市规划的定义
对一个城市或城市中的一个区域,根据社会系统、功能理论,对社区的发展进行的规划设计。4.中国城市地域功能社区建设的定义在微型地域社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新问题,而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调居民的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体制,保证社会秩序稳定而开展的工作。83社区工作848484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1.关于人的假设理性原则的指导使人际互动带来社会活动效率的提高,个人满足手段的增多,个人需求的满足。2.关于社会的假设典型的系统功能主义的社会观3.关于行动动机的假设人是理性的,有认识和能动实践能力,人会在价值、利益等诱导下理性地追求个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增长。但是,人必须进行管理和规矩,这样才能带来社会的秩序和合力。4.关于发展和变迁的假设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认识,掌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然后统一计划、管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或者说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和引导社会发展的社会工程论。84社区工作858585社会策划模式的目标1.社区建设范围的规划目标
便于居民自治,便于城市管理,便于社区建设2.社区组织建设的目标
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发育民间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终结组织3.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规划目标街道(政府)→居委会(自治组织)→社区民间组织(经济、文化及服务组织)→社区成员(居民与驻在单位)4.社区服务项目的规划目标
卫生、环境、文化、福利服务5.社区建设人员队伍的规划目标协助居民进行居民组织和社区服务的基层政府或民间机构的受薪工作者85社区工作868686社会策划模式的发展一、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模式的变化1.19世纪前——自由放任模式2.20世纪30年代——需求管理政策干预经济发展3.二战后——计划策略
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性的变迁1.1949年—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2.197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6社区工作878787社会策划模式的功能1.开展工作前对社区总体状况的全面总结。2.培养工作者团队精神和居民社区认同感、归属感的载体。3.下一阶段社区发展的指路明灯和融洽专业关系的途径。87社区工作888888社会策划模式的任务内容1.社区资源开发的规划倡导社区资源开发规划,负责联合协调规划,组织居民提出需求和建议。2.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并提出需求和建议。3.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培养居民的深度参与,并在参与中学习项目的策划管理的程序和技巧,增加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4.社区组织建设的规划首先是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其次是社区居民自助团体建设和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的建设规划。5.社区文化价值建设的规划88社区工作898989社会策划模式的特征1.理性化
在选择与决策时明确目标和假设,运用一致的考量标准,全面系统地考虑事实,以客观的理由和逻辑去分析各种可行的方案及可能出现的后果,然后做出最理想、最优化的选择。2.自上而下的改变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科学决策的能力及其权威自上而下地介入社区,以推动社区的渐进改变。3.控制与指导未来通过分析目前与过去的资料,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设计应对之策,实现理想的目标。89社区工作909090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原则(1)一、传统流派①社会改革传统②政策分析传统③社会学习传统④社会动员传统90社区工作919191社会策划模式传统流派的区别工作者的角色工作策略社会改革传统专家、鼓励者理性原则、制度内的民主倡导原则、自下而上策略政策分析传统技术官僚理性主义、制度内的政策咨询原则、自上而下策略社会学习传统合作者、教育者理性主义和渐进主义的混合策略、自下而上的工作策略、合作协同策略社会动员传统组织者、启发催化者分析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欺骗性以及社会政策中隐藏的政治及经济意义,自下而上地启发居民反抗社会政策的不合理性,制度外的社会斗争91社区工作929292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原则(2)二、决策过程①理性—全面主义②渐进主义③最适宜性决策模式④混合扫描决策92社区工作939393社会策划模式的策略措施1.理性技术性措施
包括调查社区的问题,收集事实资料,比较分析方案的利益得失,选择最优方案,并学会组织管理,落实方案,监督方案的执行,最后评估方案的成效。2.社会关系措施
根据具体的情景选择冲突性措施(例:游说、谈判、竞争、示威、罢工等)或共识性措施(例:协商、沟通、对话、合作等)。93社区工作949494社会策划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1.项目规划者的角色2.项目经理的角色3.监督实施的角色4.协调专业人员的角色5.动员居民参与和反馈意见的角色94社区工作959595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步骤
(以项目策划为本)1.澄清规划机构的服务理念和规划者的能力2.社区问题的调查分析3.需求和目标的界定4.澄清自己可动员的资源5.服务方案的制定、分析和优选6.方案测试和调整7.方案的执行8.方案的反馈和调整9.方案的评估95社区工作969696社会策划模式下的工作方法(1)一、社区问题和资源调查方法二、服务方案制定和决策的方法1.服务方案的设计组成①目标②服务对象③服务的形式和手段④财力安排和人力安排⑤服务活动时间进度表2.服务方案的优选方法
被优选方案的设计标准
1.需求导向
2.资源约束为本96社区工作979797社会策划模式下的工作方法(2)三、方案的实施管理方法1.规划服务进度表业务的逻辑流程图、业务时间进度表2.监视服务进展3.反馈调整服务方案97社区工作9898活动项目时间进度表123456789活动1●☆活动2●活动3●☆98业务流程图开始结束顺次列出各种活动该步骤完成?检查流程图修改流程图是否时间进度表●:表示活动起点☆:表示完成:表示进行中98社区工作9999社会策划模式下的工作方法(3)四、方案的评估方法1.评估的种类(1)过程评估(2)结束评估
①服务投入评估(input)
②服务产出评估(output)
③服务结果评估(outcome)
④服务效率指标评估(output/input)
⑤服务效能指标评估(outcome/input)
⑥质量评估(quality)服务项目评估
①努力程度评估(evaluationofeffort)
②成果评估(evaluationofoutcomeoreffectiveness)
③效益评估(evaluationofefficiency)9999社区工作100100社会策划模式下的工作方法(4)2.评估方法(1)逻辑框架评估法(2)对比评估法(3)快速农村评估法(4)参与式评估法(5)综合评估法3.评估程序(1)确定服务项目的具体清晰的目的(2)建立成果量度标准(3)制定研究设计(4)选择合适的资料收集法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形成评估结论100100社区工作101101影响社会策划模式的主要因素(1)一、社区的经济状况1.社区经济状况是社区策划的基本出发点。2.经济实力是社区策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3.社区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社区策划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101101社区工作102102影响社会策划模式的主要因素(2)二、社区的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的定义
①政治文化属于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主观意识范畴;②政治文化是政治方面的某种主观取向,而且这一主观取向的集合体和沉淀物是社会传承下来的、相对固定的取向聚集和取向模式;③政治文化中的主观取向目标包括政治系统中的信仰、认识、感情、情绪、评价和态度。1.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自发形成的对于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行为等政治现象的认识、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2.意识形态中的政治价值观①影响政策目标的确定和方案的制定。②影响对策划方案的评估。③影响策划方案的选择。3.意识形态中的政治理想102102社区工作103103影响社会策划模式的主要因素(3)三、政府体制或架构政府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责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政府架构的特性的影响
1.社会经济制度
2.政府政体民主政体⇔
专制政体
3.政府意识形态保守主义政策⇔
民主社会主义政策
4.社会工作机构及工作者的特性103103社区工作104104社会策划模式的讨论一、社会策划模式的工作理念现代化理论→小群体主义发展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强调平衡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二、社会策划模式的工作策略技术性策略、社会关系性策略平衡管理策略和技巧与专业判断和专业自主性104104社区工作105105社会策划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一、对我国农村扶贫发展的启示①发扬和完善原有的宏观综合计划管理,保证把有限的扶贫资金使用到真正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②借鉴和吸收项目管理技巧,政府扶贫管理部门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论证、分析和选择,社区工作者要协助贫困对象学习项目策划技巧,学习撰写项目计划建议书③借鉴和本土化项目实施管理技巧,提高项目的落实成效④借鉴和推广西方的项目评估和检查的技巧,保证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05105社区工作106106社会策划模式对我国的启示(2)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1.中国城市建设的特征
①靠政府的行政系统推动和社区行政依附性的组织网络的落实
②社区服务项目的务实导向和市场导向2.启示
①明确中国社区服务机构的使命和远景,避免仅仅追求市场收费服务而忽视社区社会福利服务的使命
②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的交代性和居民可接近性,避免社区服务机构的自我利益最大化倾向
③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的的服务项目的内部流程优化和全面品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产出效率
④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的筹资能力和财政管理,提高资金的动员能力和分配利用效率
⑤做好社区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的评估106106社区工作107107社会行动的概念1.社会行动的对象(案主)
①经济上最缺乏市场价值的人士
②政治上最缺乏自我组织的人士
③社会上最缺乏选择权力的人士
④文化上最受身份歧视的人士2.社会行动的本质在承认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在建之内对社会作有限度的改革。其目的是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资源分配,改善他们的生活素质,和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使社会更趋公平、公正,消弭社会的隐患。3.定义罗斯曼:社会行动假定有一群处于不利的群体,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联合其他人去向整体社会争取资源及取得符合民主及公义的对待。107107社区工作108108社会行动产生的现实条件1.社会上存在着被压迫的少数群体2.个人自由及人权受到保障3.拥有自由的传播渠道4.群众缺乏政治参与渠道5.社会行动并不压制以冲突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108108社区工作109109社会行动的基本假设1.对问题成因的分析:利益冲突
①当权地位的群体对资源贫乏的群体缺少了解和关注
②彼此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无法反应各自的需要
③存在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及决策权分配不均2.基本假设:冲突假设
①社会问题产生于冲突,因此也要用局部冲突的方式来解决社区问题
②利益被忽视及受到剥夺的弱势群体,有权获得更符合社会公正与民主的资源及待遇
③因制度和政策不公正所形成的冲突和分歧,通过协商和正规途径不容易获得缓和109109社区工作110110社会行动的目标1.总体目标改变不公平的政策,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变革。2.任务目标争取权益及资源的重新分配。3.过程目标①提高自我意识:在争取的过程中,让参与者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平,了解自己应有的权益,学会争取的技巧。②提升社会意识:通过行动的过程,提升参与者自我的社会意识,改变其无能和无助感,加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认识团结的重要性:通过集体行动,使参与的居民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及居民组织的作用;行动过后,继续将他们组织起来,关注自身面临的问题。110110社区工作111111社会行动的历史1.孕育期(20世纪30年代)基本特征:①社会福利的责任有职员团体转移到政府部门;②公共福利大量运用“社区组织过程”来推行随着社区组织过程的推行,开始了组织社区基础民众的社会行动过程2.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反越战运动、福利权益运动、民权运动争取资源合理分配的主流工作模式3.衰落期(20世纪70~80年代)社会工作者对社会政策的批判使政府减少甚至停止了社会行动的支持,社工回归到正规的“社工范围”。以改革社会政策为目标的社会行动策略的衰落。111111社区工作112112社会行动的策略与形式1.对话性行动
弱势群体与当权的群体之间对解决办法有分歧,但尚未失去基本的信任。2.抗议性行动
①签名运动;②记者招待会;③请愿游行;④露宿及绝食;⑤群众集会3.对抗性行动①罢工、罢交租金、拖欠租金;②占用房屋及土地;③抗命4.暴力性行动弱势群体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作出的最后选择,向有关部门人员投掷器物、泼水、挥动武器或追打等。112社区工作113113运用社会行动策略的原则1.渐进原则2.争取让步而非破坏3.行动的连串性4.争取舆论支持,避免使用暴力5.认真考虑有关因素
①群众的资源
②群众的投入程度
③社会氛围
④事件的性质113社区工作114114社会行动的功能1.具体问题的解决2.提升居民的自我意识和能力①重塑参与者的形象、心态。②唤醒人们沉睡着的政治意识。3.推动社会全面进步4.测量个人自由和社会自主及社会进化的程度。114社区工作115115社会行动中工作者的角色一、社会行动中工作者的角色1.倡导者2.行动者3.教育者4.资源提供者二、对社会行动中社工专业角色的反思1.关于“当事人自决原则”的运用问题2.关于社会行动的界限问题115社区工作116116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1.集体行动2.由居民的切身问题及具体事件介入3.较多运用冲突策略及非建制的途径冲突策略:游行、示威、请愿、静坐非建制途径:非政府架构下的途径,如居民大会、记者招待会等。4.争取第三者116社区工作117117社会行动的介入步骤一、步骤一1.工作者觉察居民对某些问题特别关切2.利用这些问题为中心,发动居民参与及商讨对策3.将问题向外宣传,引起社会人士及政府的关注、同情和支持4.问题得以解决二、步骤二(见附表)117社区工作118118策划社会行动的考虑因素1.目标2.工作者及群众的取向3.组织考虑4.盟友及对手5.当权者6.战术118社区工作119119亚伦斯基关于社会行动的原则及权力战术一、亚伦斯基的社会行动哲学及原则二、亚伦斯基的权力战术1.权力的大小不在于你实际拥有多少力量,而在于敌人认为你有多少力量。2.威胁对方若部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将要进行某些事件往往比实际进行事件更可怕。3.绝对不要超越自己群众的经验,否则会乱了自己的阵脚。4.努力使“敌人”按照他们自己订下的规矩行动。5.尽可能速战速决。6.列出“敌人”方案的种种缺陷的同时,拿出自己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119社区工作120120社会行动的评价一、优点1.易于广泛吸纳群众2.易于培养领袖3.能够使问题迅速解决二、缺点1.易被政党或利益团体操纵2.可能激化矛盾3.长于挑战却不善于建设120社区工作121121社会行动在中国的适用性讨论一、反对派1.社会行动模式与国家政治体制不合。2.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取向局限冲突方式来解决问题。3.社区民众的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归属感不强,其凝聚力自然低下。二、赞成派基层民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所提高,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和体制内的途径,以及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等维护自身的利益。121社区工作122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1)一、正常化:对院舍化的反思1.院舍照顾的弊病(1)院舍化(2)官僚化2.正常化相对于院舍化而言,正常化肯定了需要照顾人士的个人权利:按照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使其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如何实现正常化?
①正确理解正常化
②为需要照顾人士的正常化提供合适的环境122122社区工作123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2)二、对福利政策的反思1.福利国家的弊病政府财政过重2.对福利国家的反思福利国家→社会投资型国家政府主导→全民担当“事后”分配→培养人的潜力123123社区工作124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3)三、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1.新保守主义的核心主张
①维护按价值取酬的市场制度,停止实行给予社会下层补偿利益的福利国家政策
②恢复个人自主精神,依靠私人自由市场来保证公民的机会均等
③依靠精英人物的智慧来拯救民主政治,摒弃“大众政治”2.新保守主义的社会问题思想主张“机会平等”,反对自由主义的“结果平等”反对过度地扩大社会福利,反对“福利国家”,主张消减社会福利支出,减少税收3.新保守主义对社区照顾的影响124124社区工作125社区照顾兴起的历史背景(4)四、社会对社区照顾的现实需求1.养老需求的增长①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需求的增长②养老需求的增长导致社会保障制度捉襟见肘,客观上要求更多的服务主体和社会资源介入养老服务2.居民需求更全面、周到的社会服务125125社区工作126社区照顾的概念1.社区照顾的内涵①行动照顾——起居饮食的照顾、打扫居所、代为购物等②物质支援——提供衣物家具和现金、提供食物等③心理支持——问候、安慰、辅导等④整体关怀——留意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以支援等2.社区照顾的概念
整合全部社会资源,运用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网络,为需要照顾人士在家庭或者社区中提供全面照顾,促成其过正常人生活的一种服务模式。126126社区工作127社区照顾的基本假设1.基本假设社区照顾在某些方面优于院舍照顾。2.具体假设①社区环境优于院舍环境②社区照顾可以有效利用非正式资源127127社区工作128社区照顾的分类1.社区内照顾careinthecommunity(正规照顾)需要照顾人士在社区内设的小型服务机构或家庭住所中,接受专业人员提供的照顾。院舍照顾转为社区照顾的方法
①将远离社区的大型院舍搬回社区
②将社区内大型院舍改造成小型院舍
③强化和充实社区原有的正规照顾2.社区照顾carebythecommunity(非正规照顾)社区内的人士,如家人、亲友、邻居或者志愿者等,为需要照顾人士提供的照顾。社会支持网络
①个人网络:强化需要照顾人士其现存的人际关系
②互助网络:将具有相同问题需要照顾的人士组成互助小组
③紧急支援网络:帮助个人或家庭应付突发事件的紧急支援服务系统128128社区工作129社区照顾的目标1.社区照顾的终极目标努力促成需要照顾人士留在社区内,尽可能保障其过正常人的生活。2.过程目标建立管怀社区(caringcommunity),即弘扬以人为本的社区精神,创造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社区生活。3.具体目标①协助需要照顾人士融入社区②培养需要照顾人士的参与意识③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④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129129社区工作130社区照顾的任务1.将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并需要长期照顾的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接受服务。2.使有困难的社区居民(个人或家庭)所需要的家庭照顾社会化,减轻家庭负担。3.挖掘社区的各种人力资源,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使社区居民建立起互助、互帮的责任意识,实现社区成员之间的高度互动,形成社区内居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130130社区工作131社区照顾的策略一、策略目标使用何种方式使服务的使用者和服务者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使用何种方法建立社区照顾的服务网络,以完成社区照顾的任务,实现社区照顾服务的目标。二、策略1.确定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群及居住所在,与之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并探索他们自身的潜能和资源,帮助其建立自信心。2.建立社区照顾网络和自助组织。
①直接服务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
②同类型服务对象的互助组织的服务系统
③社区危机处理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131131社区工作132社会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1)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 曲靖市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计量经济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绵阳富乐园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重点名校2025年中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原平市2025届小升初常考易错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有机波谱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绵阳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风帆中学2025届初三1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苏州市职业大学《数值代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时用电申请审批表
- 水库导流洞工程土建及安装工程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措施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地下室顶板预留洞口施工方案标准版
- 儿童常见病中医治疗
- 演讲与口才2.4劝慰与道歉
-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 GB/T 35856-2018飞机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