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1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2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3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4页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字,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3.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4.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了解内容,感受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字。

2.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字,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导入: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它。

揭示谜底:字典

教师引导: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查字典。当我们知道一个字的读音,而不知道它怎么写,也不知道它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二、勇闯第一关——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1.教师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ɑbcdefɡhijklmnopqrstuvwxyz

2.采用多种形式熟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1)指名读。

(2)男生读。

(3)女生读。

(4)全班齐读。

3.引导学生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1)学生自由背诵。

(2)指名学生背诵。

三、勇闯第二关——回顾音节,了解音序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厨"这个字怎么读吗?

预设:chú。

教师继续引导: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从字典里找答案吧!

教师提问:谁知道“厨”这个字的音节和音序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音序就是这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预设:“厨"的音节是chu,音序是“C”。

四、勇闯第三关——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1.教师引导:你们能找到“厨"在字典中哪一页吗?

2.教师演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1)定音序。“厨”的音序是C,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面找到大写字母“C”。

(2)找音节。在“C"下面找到音节“chu”,在字典正文第64页。

(3)寻页码。翻到正文第64页,找到“chu”,接下来看清楚声调往下找,就可以查到“厨”字在第65页。

3.学生练习查字典。

(1)出示学习单:

生字音序音节页码组词

母(mǔ)

页(yè)

止(zhǐ)

斤(jīn)

寸(cùn)

丁(dīng)

千(qiān)

全(quán)

元(yuán)

(2)学生自主练习查字典,完成学习单。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3)指名一位学生上台,通过投影演示查“母"和“页”字,校对这两行的填写,教师相机点评。

(4)根据查字典的情况,进一步学习“止、斤、寸、丁、千、元"的书写。

4.引导学生熟记《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方法是首先要定音序,然后找音节,从而在汉语拼音索引中找到页码。最后要看清声调,才能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要查的字哟。

五、学习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导入: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古朗月行》,诗歌的作者是李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赠汪伦》。

2.朗读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学生读,指导读准后鼻音:赠(zèng)、汪(wāng)、乘(chéng)、将(jiāng)、情(qíng)。

3.学习诗歌第一、二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

①出示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了解,站在船头的是李白。

②出示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从这句中得知,岸边来送别的是汪伦.

(2)引导学生了解“踏歌”:踏歌是古代的一种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边歌边舞的歌舞形式。

(3)了解第一、二句的意思:我坐上小船刚要起程,忽然听到岸上有人用脚踏着拍子唱歌为我送行。

(4)指导读好第一、二句。

4.学习诗歌第三、四句。

(1)指名读第三、四句。

(2)简单讲解“桃花潭"。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是一处历史名胜。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桌练说: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要分别了,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说些什么?

预设:伤心、难过、不舍。

(4)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5)了解第三、四句的意思: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一片真情。

(6)指导读好第三、四句。

5.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汪伦来送别的时候李白是什么心情,试着读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指名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3)同桌合作练习背诵古诗。教师请三组同桌上台展示背诵。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了解内容,感受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打电话的?下面请打过电话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打电话的经历。

教师板书:打电话

2.教师继续引导:你认为打电话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呢?

预设学生发言说步骤。

教师进行总结:

(1)拿起电话先拨号。

(2)电话拨通讲事情。

(3)电话结束说再见。

3.教师出示根据打电话要点编成的儿歌,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打电话,先拨号,

电话号码拨准确。

拿起电话说“您好”,

告诉对方你是谁。

明明白白说事情,

通话结束说“再见”,

注意电话要放好。

二、依托情境,明确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1.依托情境一,实践基本过程,明确要把表达的事情说明白。

(1)出示教材中提供的情境一: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指名学生朗读。

(2)小组合作用玩具电话打电话。

小组讨论应该怎样打电话,确定两名组员进行打电话实践,其他组员评议指导。

(3)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打电话,其他学生观看。

教师在学生拿起听筒时,播放拨号音频;在学生拨号后,播放接通音频。

(4)评议交流,教师强调要把表达的事情说清楚,尤其要说清楚时间和地点。

教师相机在板书中添加: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2.依托情境二,再次实践,明白出现忙音或他人接电话的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1)出示教材中提供的情境二: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指名学生朗读。

(2)指名一位学生用玩具电话模拟打电话向老师请假,教师在学生拨号后,播放忙音的音频。

提问:这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办?

讨论明确:这是忙音,可以过几分钟再打。

(3)请学生再次拨号,老师扮演自己的爱人接电话,看学生如何应对。

(4)评议讨论:这个小朋友刚才做得对不对?

预设1:学生应对不出。

请另外两名学生扮演李中与张阳妈妈,读读教材中李中与张阳妈妈的对话,然后请学生讨论:应该怎么做?

通过讨论明确:如果接电话的不是你要找的人,问好之后,告诉对方自己要找谁。如果要找的人不在,可以请接电话的人转告。

预设2:学生应对正确。

小结:如果接电话的不是你要找的人,问好之后,告诉对方自己要找谁。如果要找的人不在,可以请接电话的人转告。

3.依托情境三,实践接电话,明确要点。

(1)出示教材中提供的情境三: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指名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3)根据讨论结果,教师与一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打电话。

模拟内容:叔叔请孩子转告爸爸,明天上午的会议取消了。

(4)请学生复述叔叔的话。

若学生复述正确,则予以肯定:能够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记住了主要内容,很好。

若学生不能正确复述,则提醒认真倾听,并记住主要内容;如果没听清楚或者没记住,可以请对方重复。

教师补充板书: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中。

(5)教师与学生再模拟一次,直到学生记住要点为止。

李军:喂,您好,我是李军。请问您找谁?

王叔叔:李军,你好。我是你爸爸的同事王明,你爸爸在吗?

李军:王叔叔好,我爸爸有事出去了,不在家。您有什么事吗?我可以帮您转达。

王叔叔:好,那麻烦你和你爸爸说一声,明天上午的会议取消了。

李军:好的,王叔叔,我记下了,等爸爸回来后我就告诉他。

王叔叔:那谢谢你了,李军,再见。

李军:王叔叔,再见。

(6)读读根据打电话要点编成的儿歌。

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拨准确。

拿起电话说“您好”,告诉对方你是谁。

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中。

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放好。

三、提供多种情境,自由实践

1.出示下面的情境,请学生从中选一个,小组合作打电话。根据儿歌中的打电话要点互相评议指导。

情境一:到叔叔阿姨家玩,叔叔阿姨留你吃饭,你要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情境二:因为生病请假,不知道当天的作业,打电话问同学。

情境三:有一个阿姨打电话找妈妈,妈妈不在家,阿姨请你转告妈妈一些话。

情境四:老师打电话来,说晚上要来家访,你不知道晚上父母能否准时回家。

2.请几个选择不同情境的小组展示打电话及互相评议指导的过程。教师注意对学生互相评议及帮助的过程进行评价。

四、和大人一起读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和哪些小朋友关系好呢?除此之外,你还知道谁和谁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谁和谁好》。

教师播放范读,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努力将儿歌读正确、通顺。流利。

教师请同学朗读:谁能把这首儿歌流利地读出来吗?

指名读,相机指导“谁、藤、蜜蜂、仰脸”的读音,提醒学生读好疑问的语气。

教师指导: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预设:藤和瓜、蜜蜂和花、白云和风、我和同学。

教师指导: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物都是好朋友,向同学们都能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查字典"环节,主要内容是学习音序查字法。我先复习巩固音序,再利用“厨”字分步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音序查字法,最后通过总结口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