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代码:000052属性:必修课类型:专业基础课专业:口腔医学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时:总82学时,其中理论39学时、实验33学时、自主学习10学时《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也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科学有效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起关键作用。其任务是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口腔专业基础学科。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本课程要为后续的口腔临床医学各学科奠定良好的形态学和机能学基础。因此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我校学生选用的是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口腔医学类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王美青主编,建议理论授课39学时,实验授课33学时,自主学习10学时。(二)教学目标要求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目标:1、熟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多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人体结构和功能之间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在学习时,应将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的观点和人体整体性的观点贯穿于整个学习中。2、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从培养口腔医学生的目标出发,掌握本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其有关的临床应用,为后继的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实验基本技能:1、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学习时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将学与用结合起来。通过雕牙、尸体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X线片及多媒体等的学习,既动脑又动手,由浅入深逐层剖析,从而使学生建立人体结构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通过反复观察和不断实践,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2、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腔解剖生理学内容繁多,教师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通过指导性和启发性地讲授重点、难点内容,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并完成自学内容及老师布置的作业。3、不断提高基本技能训练: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雕牙、绘图,提高同学们的雕刻技术和手的技巧功能。掌握实验方法、提高绘画水平,写出正确的实验报告。通过尸体解剖和标本制作,培养同学们辨识血管、神经及临床操作的能力,不断提高观察力、想像力和判断力。4、外语,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常用专业外语词汇,要求同学掌握并作为考核内容。引导学生查阅外文资料,指导和鼓励学生自学专业外语。(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学习目的和意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史,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学要求】熟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3.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发展史。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第一节牙的演化【教学内容】牙体形态的进化发展状况、演化学说。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牙附着在颌骨的方式及牙替换的次数。【教学要求】1.了解牙体形态的进化发展状况及其演化学说。2.掌握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3.掌握牙附着在颌骨的方式及牙替换的次数。【重点】牙附着在颌骨的方式及牙替换的次数。【难点】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二节牙的组成、分类与功能【教学内容】牙的组成及各部位的名称。解剖牙冠与临床牙冠的概念。3.牙的分类及牙的功能。【教学要求】1.掌握牙的组成及各部的名称。2.了解解剖牙冠与临床牙冠的概念。3.熟悉牙的分类及牙的功能。【重点】牙的组成及各部位的名称。[难点]牙的组成及各部的名称。[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三节临床牙位记录法【教学内容】临床牙位记录法:palmer记录系统与部位记录法的异同点。恒、乳牙的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及其与通用编号系统的区别。【教学要求】1.掌握各类临床牙位记录法。2.了解恒、乳牙的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及其与通用编码系统的区别。[重点]各类临床牙位记录法。【难点】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牙位记录法与通用编号系统牙位记录法的区别。[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四节牙的萌出和乳恒牙更替【教学内容】1.乳牙的萌出2.恒牙的萌出及乳恒牙的更替【教学要求】1.掌握乳牙的萌出时间2.掌握恒牙萌出时间3.了解乳恒牙更替时间[重点]恒牙萌出时间[难点]乳恒牙更替时间[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五节牙体解剖常用名词和表面标志【教学内容】1.牙体一般应用名词:中线、牙体长轴、接触区、线角、点角、轴面、外形高点、牙体三等份。2.牙体表面解剖标志:唇(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面、切嵴。牙尖、结节、轴嵴、边缘嵴、三角嵴、颊颈嵴、横嵴、斜嵴、舌面隆突、窝、沟、点隙。【教学要求】1.掌握以下名词概念:中线、牙体长轴、接触区、线角、点角、轴面、外形高点、牙体三等份。2.熟悉牙冠各面的命名和牙冠表面标志:唇(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面、切嵴。牙尖、结节、轴嵴、边缘嵴、三角嵴、颊颈嵴、横嵴、斜嵴、舌面隆突、窝、沟、点隙。[重点]名词概念:外形高点、唇(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面、切嵴、边缘嵴、三角嵴、颊颈嵴、横嵴、斜嵴、舌面隆突。[难点]边缘嵴、三角嵴、颊颈嵴、横嵴、斜嵴、舌面隆突。[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六节恒牙外形【教学内容】1.各恒牙的位置、数目、形态特点、牙根数目2.同组牙的区别点及各恒牙的应用解剖【教学要求】1.掌握各恒牙的位置、数目、形态特点、牙根的数目形态。2.掌握同组牙的区别点及各恒牙的应用解剖[重点]恒牙的位置、形态特点、牙根的数目形态及各恒牙的应用解剖。[难点]同组恒牙的区别点及各恒牙的应用解剖。[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牙模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七节乳牙外形【教学内容】1乳牙的数目、特点。2.乳牙应用解剖。【教学要求】1.掌握乳牙的数目、特点及其应用解剖。[重点]乳牙的位置、形态特点、牙根的数目形态及各乳牙的应用解剖。[难点]同组乳牙的区别点及各乳牙的应用解剖。[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牙模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八节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教学内容】牙根及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2.了解牙冠邻面突度的部位、邻面接触区、外展隙和邻间隙临床意义。3.熟悉牙冠、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重点]掌握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难点]牙冠邻面突度的部位、邻面接触区、外展隙和邻间隙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牙模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九节牙髓腔解剖【教学内容】髓腔各部名称及其形态。根管的类型及其分布。根管系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髓腔形态的变异及髓腔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髓腔各部名称及其形态。2.了解根管的类型及其分布。3.熟悉根管系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4.了解髓腔形态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重点】髓腔各部名称及其形态,根管系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难点】根管的类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三章牙列、牙合与颌位第一节牙列【教学内容】牙列的外形,牙列与面形、牙形的关系。牙齿排列概况,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纵曲线与横曲线的定义。【教学要求】1.掌握牙列的外形,牙列与面形、牙形的关系。2.了解牙齿排列概况3.熟悉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4.掌握纵曲线与横曲线的定义。[重点]牙列的外形及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难点]纵曲线与横曲线的定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二节牙合【教学内容】牙尖交错的名称和定义。前伸与侧的形成及临床意义。理想与生理与牙尖交错的关系。【教学要求】1.掌握牙尖交错的名称和定义。2.掌握牙尖交错的近远中向、唇舌向和垂直向咬合接触特征。3.了解前伸与侧的形成及临床意义。4.了解对颞下颌关节重建的影响。[重点]牙尖交错的名称和定义。【难点】对颞下颌关节重建的影响。[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三节颌位【教学内容】颌位的概念和基本颌位的确定。牙尖交错位的形成及生理意义。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教学要求】1.掌握颌位的概念和基本颌位的确定。2.了解牙尖交错位的形成、参考标志、特点及生理意义。3.掌握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重点]颌位的概念和基本颌位的确定。[难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四章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第一节骨【教学内容】颌面部各骨的位置、外形结构及重要的解剖标志。【教学要求】1.掌握上颌骨的位置、外形、解剖标志及结构特点。2.掌握上颌骨与咀嚼功能的关系及支柱、支架结构。3.了解上颌骨的血管分布及神经支配。4.掌握下颌骨的位置、外形,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管的解剖特点。5.了解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及临床意义。6.熟悉下颌骨的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7.了解下颌骨的血管分布及神经支配。8.熟悉鼻骨、颧骨、腭骨、蝶骨、颞骨和舌骨的位置、外形结构及主要的解剖标志。[重点]上颌骨与下颌骨的位置、外形、解剖标志及结构特点。[难点]上、下颌骨的解剖标志及结构特点。[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二节颞下颌关节【教学内容】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的起止位置及作用。颞下颌关节的三种基本运动形式。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及功能解剖特点。【教学要求】1.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2.掌握颞下颌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的起止位置及作用。3.了解颞下颌关节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与滑动运动、转动运动的关系。4.熟悉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及功能解剖特点。[重点]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形式。[难点]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及功能解剖特点。[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三节肌【教学内容】表情肌的位置、形态、功能特点及神经支配。咀嚼肌的位置、形态、功能特点及神经支配。腭、咽部肌、颈部各肌群的组成、位置及主要作用。口颌系统各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表情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颊肌和额肌的位置、形态、功能及神经支配。2.掌握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起止位置、功能及神经支配。3.了解腭、咽部肌的组成、位置及主要作用。4.了解颈部各肌群的组成、位置及主要作用。5.了解口颌系统各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重点]表情肌、咀嚼肌的位置、形态、功能及神经支配。[难点]腭、咽部肌的位置及主要作用。口颌系统各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四节唾液腺【教学内容】腮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腮腺鞘的特点及腮腺管的位置、开口。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形态、位置及开口部位。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教学要求】1.掌握腮腺的形态、位置、毗邻,掌握腮腺鞘的特点及腮腺管的位置、开口部位。2.掌握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形态、位置及开口部位。3.了解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重点]腮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腮腺鞘的特点及腮腺管的位置、开口部位。[难点]腮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五节血管【教学内容】1.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的组成、位置及主要的分支。2.头颈部的动脉吻合及其临床意义。3.面颈部浅静脉的概况,翼丛的位置、引流及临床意义。4.颅内外静脉的交通。【教学要求】1.掌握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的组成、位置及主要的分支。2.了解头颈部的动脉吻合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面颈部浅静脉的概况。掌握翼丛的位置、引流及临床意义。4.熟悉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临床意义。[重点]颈外动脉位置及主要分支的支配部位。[难点]颈外动脉位置及主要分支的支配部位。翼丛的位置、引流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六节淋巴结和淋巴管【教学内容】(本章内容以自学为主)1.环形组淋巴结群的组成、位置及收集部位。2.纵形组淋巴结群的组成、位置及收集部位。3.下颌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部位。4.胸导管颈段的行程及注入部位。【教学要求】1.掌握环形组淋巴结群的组成、位置,了解其收集部位。2.掌握纵形组淋巴结群的组成、位置,了解其收集部位。3.掌握下颌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部位。4.熟悉胸导管颈段的行程及注入部位。。[重点]下颌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部位。[难点]环形组淋巴结群与纵形组淋巴结群的位置及其收集部位。[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七节神经【教学内容】1.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分布、行程、主要功能及损伤的临床表现。2.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3.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的行程、主要功能及分布。【教学要求】1.掌握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分布、行程、主要功能及损伤的临床表现。2.掌握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3.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的行程、主要功能及分布。4.了解颈丛的位置及主要分支。5.了解颈交感干损伤的主要表现。[重点]三叉神经、面神经的行程、主要功能及损伤的临床表现。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难点]颈交感干损伤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五章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第一节口腔局部解剖【教学内容】口腔境界与分部,口腔前庭的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唇的解剖标志、层次及结构特点。颊的层次及结构特点。牙龈的位置、分布及结构特点。腭的解剖标志、层次及结构特点。舌下区境界和内容及毗邻关系。舌的形态、舌粘膜及舌肌的起止和作用。【教学要求】1.掌握口腔境界与分部,熟悉口腔前庭的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2.掌握唇的解剖标志、层次及结构特点。3.掌握颊的层次及结构特点。4.熟悉牙龈的位置、分布及结构特点。5.掌握腭的解剖标志、层次及结构特点。6.了解舌下区境界、内容及毗邻关系。7.掌握舌的形态、舌粘膜及舌肌的起止和作用。[重点]口腔的解剖标志。牙龈的位置、分布及结构特点[难点]舌肌的起止和作用。[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二节面部局部解剖【教学内容】面部的境界及分区。面部的表面标志、测量点及体表投影。面部比例的三停、五眼及黄金比。面部浅层软组织的特点。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境界、层次及内容。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教学要求】1.熟悉面部的表面标志、测量点及体表投影。2.了解面部的境界及分区。3.熟悉面部比例的三停、五眼及黄金比。4.掌握面部浅层软组织的特点。5.掌握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境界、层次及内容,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重点]面部浅层软组织的特点。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境界、层次及内容[难点]面部及口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第三节颈部局部解剖【教学内容】颈部的分区、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颈部的层次结构及颈深筋膜的配布特点。颈筋膜间隙的位置、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的位置、层次结构、内容及毗邻关系。气管颈段的解剖及气管切开的注意事项。【教学要求】1.熟悉颈部的分区、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2.掌握颈部的层次结构及颈深筋膜的配布特点。3.掌握颈筋膜间隙的位置、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4.掌握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的位置、层次结构、内容及毗邻关系。5.了解气管颈段的解剖及气管切开的注意事项。[重点]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的位置、层次结构、内容及毗邻关系。[难点]颈筋膜间隙的位置、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六章颅部局部解剖【教学内容】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颅顶骨的结构特点和板障静脉的位置。颞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颅底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教学要求】1.熟悉和了解与口腔颌面部有关的头部局部解剖。2.掌握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3.熟悉颅顶骨的结构特点和板障静脉的位置。4.熟悉颞区的层次、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5.掌握颅底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重点]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难点]颅底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本章内容以自学为主】【自学内容】一、什么是断面解剖,常用的三维平面和解剖基线。二、掌握口腔颌面颈部横、矢、冠状断层的基线,观察方法及器官结构的配布规律。三、熟悉咽部结构和腮腺咬肌区、颞区的层次结构及断层表现。四、断面观察:1、平颞下颌关节窝的横断面2、平下颌牙列咬合面的横断面3、经下颌第二磨牙的冠状面4、口腔颌面部的正中矢状断面第八章口腔功能【教学内容】咀嚼运动的研究方法。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下颌运动的形式。咀嚼周期的构成与特点。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作用。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咀嚼与牙磨耗之关系。吞咽的过程。发音器官与语音的形成。口腔器官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唾液腺的成分及功能。味觉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教学要求】1.熟悉下颌运动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言语功能、唾液功能、味觉功能。2.掌握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及下颌运动的形式。3.了解咀嚼周期的构成与特点。4.掌握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作用。5.了解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6.熟悉吞咽的过程。7.熟悉发音器官与语音的形成及口腔器官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8.熟悉唾液腺的成分及功能。了解味觉功能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及下颌运动的形式。[难点]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作用。[教学方法]1.多媒体大课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结合图谱、教具进行学习,并自学教科书相关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一牙体外形观察,描绘及牙体测量【教学内容】1.观察离体恒牙的外形及识别标志。2.测量牙体的径线。3.描绘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外形。【目的要求】1.掌握各组离体恒牙的解剖特点及牙体的鉴别要点。2.掌握前后牙牙体的测量方法。3.掌握牙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4.了解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5.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及步骤。【教学方法】讲授教学与实验操作实验二雕刻上颌中切牙【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使用。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3.结合雕刻牙观察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征。【目的要求】1.熟悉蜡块雕刻的方法、步骤、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2.熟悉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征及生理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教学与实验操作实验三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教学内容】1.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2.结合雕刻牙观察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特征。【目的要求】1.熟悉牙雕刻的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2.熟悉上颌前磨牙雕刻的方法及步骤。3.掌握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特征及生理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教学与实验操作实验四牙列与颌位【教学内容】口腔检查与牙合型观察。【目的要求】1、掌握牙列的外形2、熟悉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3、掌握纵牙合曲线与横牙合曲线的定义。4、掌握牙尖交错牙合的名称和定义。5、掌握颌位的概念6、了解牙尖交错位的形成、参考标志、特点及生理意义。7、掌握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教学与实验操作实验五颌面部骨及颞下颌关节【教学内容】1.观察上颌骨的形态结构特点。2.观察下颌骨体与下颌升支的结构特点。3.观察构成颞下颌关节的关节面及管接头的结构特点,进一步认识颞下颌关节负重面的位置。4.观察颅底有关解剖结构的位置、内容及意义。【目的要求】1.掌握上颌骨的位置、外形、解剖标志及结构特点。2.掌握下颌骨的位置、外形,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管的解剖特点。3.了解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及临床意义。4.熟悉鼻骨、颧骨、腭骨、蝶骨、颞骨和舌骨的位置、外形结构及主要的解剖标志。5.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6.掌握颞下颌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的起止位置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教学与实验操作实验六面部浅层和腮腺咬肌区【教学内容】1.解剖操作(1)面部浅层结构。(2)面动脉和面神经。(3)三叉神经在面部分布的终末支。(4)腮腺咬肌筋膜。(5)腮腺浅部及穿出腮腺边缘的结构。(6)腮腺深部及穿行腮腺的结构和“腮腺床”。(7)咬肌及其形成的间隙。2.标本观察(1)面部主要表情肌的位置、肌纤维方向及附着特点。(2)面动脉和面静脉的走行、分(属)支及分布。(3)眶上孔、眶下孔和颏孔的位置及通过结构。(4)腮腺的位置、形态、毗邻及腮腺咬肌筋膜。(5)面神经分支等神经、血管在腮腺边缘的排列关系。(6)腮腺内的穿行结构及其排列关系和“腮腺床”内的结构。(7)面神经主干与腮腺的关系和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分支的标志。(8)咬肌的起止、作用及形成的咬肌间隙。【目的要求】1.掌握表情肌的位置、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2.掌握面动、静脉及其分(属)支的行程及分布。3.熟悉眶下间隙、颊间隙和腮腺间隙的位置、境界、内容及交通。4.掌握腮腺的位置、形态及毗邻结构。5.熟悉腮腺咬肌筋膜的特点和腮腺导管的行程及开口部位。6.掌握腮腺内的穿行结构及其排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行业的创新应用-全面剖析
- 会议技术标准化-全面剖析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护理服务与保险数据共享-全面剖析
- Web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西咸新区金湾第六幼儿园招聘真题2024
-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用风险分析-全面剖析
- 混合编码策略在单细胞测序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语言表达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阅读理解策略解析
- 克里奥尔语的语言资源与语言技术开发论文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义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企业廉洁风险防控课件教学
- T-SDFA 047-2024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卡那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2025年管道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一模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妊娠期合理用药》课件
- 2025年单相电子电能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的实习报告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