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巩固提升案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巩固提升案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巩固提升案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巩固提升案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三首巩固提升案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9元曲三首一、基础考查eq\a\vs4\al(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蒯通(kuǎi)凭阑(lán)銮舆(luán)B.糨来(jiànɡ)银铮(zhēnɡ)抬头觑(qù)C.田契(qì)豆几斛(hú)揪捽住(cuì)D.耽酒(dān)拂袖(fú)一(diū)解析:选C。C项,“捽”读“zuó”。eq\a\vs4\al(2.)下列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柯:即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方一场空高兴。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C.胡阑:合音为“环”,即圆圈的图案,月亮的形态。D.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有,全部。推故,推给故交挚友。解析:选D。D项,“推故”意思是借故推辞。eq\a\vs4\al(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双调】蟾宫曲·叹世》意在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但全篇并无一字针砭当世,而是通过“咏史”达到“叹世”的目的。B.《【南吕】四块玉·别情》写离别相思之苦,通篇采纳直抒胸臆的方法,“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给人以无限联想。C.《【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突出体现了元曲特点,运用口语、俚语,读起来明白、流畅、生动,与唐诗宋词用语力求高雅不同。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嘲讽刘邦傲慢丑态,揭露他的老底,数落他的无赖行径,表现对他的蔑视,思想富于进步性。解析:选B。《【南吕】四块玉·别情》写的是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且不是通篇采纳直抒胸臆的方法。eq\a\vs4\al(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B.“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则诚所作。C.“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得此名。D.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闻名。解析:选A。“元曲四大家”指元曲作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立刻》《汉宫秋》。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5~6题。【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张可久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际,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明珠暗投,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踪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三句,写作者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明珠暗投的苦闷。B.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作者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厚感慨。C.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D.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高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解析:选A。A项“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作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6.作品末尾三句化用宋代词人秦观《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答:答案:作者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清景象:回首茫茫天际,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始终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云一举到天关”意思是从山下远望,风卷云烟,一下子冲上了山顶。B.“快意生平有此观”是说此次看到泰山美景为生平最快意之事。“此观”,详细指颔联所写的景色。C.“五更沧海日三竿”描写出泰山五更时刻太阳从云海涌出的壮丽美景。D.这首诗既写出登山所见之景,也写出登山感受;既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思想的启迪。解析:选A。A项,此句意思是:我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8.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①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而本诗是登山后亲眼所见之景。②杜诗标题中的“望”字、诗中的“会当”表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张诗标题中的“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作者登上泰山亲眼所见。(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9~10题。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掌管人才举荐、选拔、考试诸事。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C.其次联中“官有程”三字,干脆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D.本诗采纳了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选A。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犹如飞鸟一般的迅疾。10.本诗流露出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答案:①希望终老田园:岂不怀归的心情和此生只应与田园相伴到老的感慨。②心念国事:官府文书到了,半夜三更奔赴邓州幕府。③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冲突无奈之情:“官有程”与“只合田间老”的冲突(“岂不怀归”与“官有程”的冲突)。三、语用创新1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分条概括《天净沙·秋思》胜利的缘由。《天净沙·秋思》的小令,成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马致远意境。对于在暮色苍茫中,那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而言,他的形象凝合着典型的中国落魄文人气质——潦倒失意,惆怅无奈,鬓先秋,泪空流,等待江山都老,颓唐带愁归……这样一幅年头久远,画在那种宣或绢上的水墨国画,具有自然的颓废之美,很适合骚客雅士乃至达官贵人的品位。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用一处显明、开阔、辽远、逼真的形象境界,使游子情思和天际沦落人的苦楚充溢其内,覆盖其外,使景的世界与人的情感融合,达到了古代诗词曲令的极致。时至今日,马致远依旧是秋风肃杀,黄尘漫漫,红日西沉时那条天际归路。大多数中国人都想上去站一站,使乏累无羁的灵魂稍稍休憩……答:解析:此题考查压缩文段的实力。本则材料共两段,仔细阅读原文,可明确:第一段重要信息为“他的形象凝合着典型的中国落魄文人气质”,其次段重要信息为“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用一处显明、开阔、辽远、逼真的形象境界,使游子情思和天际沦落人的苦楚充溢其内,覆盖其外,使景的世界与人的情感融合”。这两点是《天净沙·秋思》胜利的缘由。依据要求,概括即可。答案:①小令的形象凝合着典型的中国落魄文人气质。②小令用一处显明、开阔、辽远、逼真的形象境界,使游子情思和天际沦落人的苦楚充溢其内,覆盖其外,使景的世界与人的情感融合。eq\a\vs4\al(12).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按要求答题。从我国京剧到地方戏曲曲艺,千百年来始终是由方言传承的,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在当下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境况,特殊是地方戏曲曲艺,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尤其是广阔青少年观众,过去,我们总是指责戏曲的题材老、人员老、剧本老等等,其实,最重要的缘由不是戏曲本身,而是方言地位的沦丧。方言处于语言的边缘位置,________________。与其说青少年是“看”不懂地方戏曲,不如说是“听”不懂。母语水平的匮乏,造成了母语文化的苍白,听不懂方言,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地方戏曲。(1)上面的文字材料在表述方面存在两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①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给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答:解析:此题考查修改语病和语句表达精确、连贯的实力。“我国京剧”和“地方戏曲曲艺”是并列关系,不能用“从……到……”的表述方式;“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句子主干是“忧患是观众”,明显搭配不当,应当改为“其最大的忧患是观众的流失”。解答其次问时,要抓住关键语句,如“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境况尴尬”“不是戏曲本身,而是方言地位的沦丧”,所以“方言处于语言的边缘位置”后面连接内容应当是“地方戏曲也就随之衰落”。答案:(1)①“从我国京剧到地方戏曲曲艺”“我国京剧和地方戏曲曲艺”②“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其最大的忧患是观众的流失”(2)(示例)地方戏曲也就随之衰落13.在马嵬,有一座杨贵妃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请你以该景区导游的身份为杨贵妃墓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意连贯,150字左右。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