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A.十四年抗战的起先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D.抗日斗争取得最终的成功A[题干材料分别反映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这是中国抗日斗争的起先,故选A项。]2.据记载,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最先提出了“中国民族”,1902年他又改称为“中华民族”,抗日斗争期间“中华民族”这一称谓成为最流行的时代语。由此可知“中华民族”一词()A.反映了民族民办法识B.开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征程C.消退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D.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峻的现实D[改称中华民族不能反映民办法识,故A项错误;鸦片斗争后中国人民起先追求民族独立,故B项错误;称谓不能消退民族隔阂,故C项错误;称谓反映了民族意识的增加和民族危机严峻的现实,故D项正确。]3.美国闻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成功。一个统一的中国……最终在慢慢诞生。”这里的“统一”指()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西安事变下的“统一”主要指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选D项。]4.齐涛在《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说:“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这将赐予中国革命以广阔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确定作用”。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D.全国性抗战局面已经形成D[依据“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可知这个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可知该战线已经形成,并将对全国抗日斗争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A、C两项不符合题意;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在题干中无从体现,解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标记着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故选D项。]5.1940年9月,《大公报》载文说:“宜昌(枣宜会战)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材料中所说的“捷音”指的是()A.淞沪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气焰B.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的成功C.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D.徐州会战的成功激励了抗战信念C[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并取得了重大成功,此文正反映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激昂了全国人心,故选C项。]6.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反映了当时()A.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路途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日C.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牵制了日军的力气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坚持敌后抗战成为中流砥柱C[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故B项错误;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说明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牵制了日军的力气,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国民党军队的游击战,与中国共产党军队无关,故D项错误。][等级过关练]7.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做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的讲演,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亲密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自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依据地”的思想。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A.起先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做长久抗战打算D[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由蒋介石明确、公开地提出四川“自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依据地”的思想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的长远战略规划,D项正确。]8.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长久抗战,其最终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阔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受严峻失利的缘由、长久抗战成功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论述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相识。对上述资料所供应的信息相识较为精确的是()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B.在抗战相持阶段中报纸凸显国共两党起先合作抗日的精神C.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强调了全民抗战、长久抗战的决心D.中国共产党深化敌后开展游击战成为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C[依据材料中“中国长久抗战,其最终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阔强固之民心”“长久抗战成功的因素”可得出“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强调了全民抗战、长久抗战的决心”的结论。]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斗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赐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终成功》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达通过,确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摘编自新华网快讯(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列举日军侵华罪行。(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此决议中把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纪念日”的相识。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石方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报告
- 2025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合同范本
- 2025柴油销售渠道拓展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环保型新劳务派遣合同范本大全
- 中国夹心饼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建筑胶水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普通型燃烧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海鲜餐饮连锁加盟管理合同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
-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小学督导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2024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务数据分析》课件-商务数据的分析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最新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套教材分析解读》外研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