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A.朱熹的主见B.李贽的主见C.陆九渊的主见D.黄宗羲的主见解析“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意指圣人(之所以)不按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是因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主见,故选B项。答案B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精确理解应当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提倡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解析李贽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行侵扰的理论,他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故选D项。答案D3.黄宗羲指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表明他()A.主见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D.留意实学答案C4.顾炎武治学,“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可见顾炎武主见读书()A.应专攻儒家经典B.不要学习六经以外的书籍C.应旨在经世致用D.六经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解析题干材料主见读书应关乎六经,能解决现实问题,即经世致用。故选C项。答案C5.“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上述言论出自()A.老子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解析材料王夫之的思想包含古代朴实的唯物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闻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解析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朝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闻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故选A项。答案A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顾亭林文集》材料二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顾亭林文集》(1)顾炎武以挽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学问,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挽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参考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风俗”。(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力提升一、选择题1.李贽认为,“人必有私”“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虽盗跖不能无仁义之心”。其观点()A.是对程朱理学人性观的补充B.突破了传统人性理论的局限C.是对孔子人格的污蔑与否定D.明显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解析题干中,李贽明确确定了人的私欲的正值性,这是对程朱理学“灭人欲”的否定而不是发展。李贽突破了传统人性观的束缚,直面现实的人性。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2.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姓名历史评价生卒年1527—1602“发挥天真自心,扫荡酸腐之气,慨然醒世,勃然通民。”“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称号思想家A.黄宗羲 B.李贽C.王夫之 D.顾炎武解析“务反宋儒道学之说”“狂悖乖谬,非圣无法”说明该思想家挑战儒家权威,否定孔子是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由此可知选B项。答案B3.据《万历十五年》载,李贽在麻城的时候曾招收梅家女学生并与其他女眷接触,引得众人侧目。但是李贽对舆论不加理睬,还说:“梅澹然是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然男子未易及之。”由此可见李贽()A.主见“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C.提倡男女同等 D.强调“三纲五常”解析“招收梅家女学生并与其他女眷接触”体现了李贽男女同等的学说,故选C项。答案C4.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为孔孟与程朱判然两途,不愿作道统中乡愿矣”。据此可知当时()A.程朱理学抛弃了孔孟传统B.孔孟思想日益衰落C.存在不务实际的空疏学风D.程朱理学受到批判解析颜元认为“孔孟与程朱判然两途”,说明其认为程朱理学有违反孔孟传统之处,这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故D项正确。答案D5.清代思想家唐甄指出:“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行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该观点()A.是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B.找到了中国长期动乱的根源C.否定了中心集权制的作用D.是一种阻滞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析唐甄把历代帝王看作与盗贼一样狠毒,这是对君主专制的大胆批判,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衰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故选A项。答案A6.孟子虽然称颂汤武革命,并对桀、纣的暴政大力批判,但他只是停留在对君主个体的批判上,而黄宗羲则并不仅仅批判某个君主,他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全部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据此可知,黄宗羲()A.思想超出传统儒学范畴 B.推崇西方民主政治C.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主见废除君主制度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全部君主都提出了质疑”“有乱无治”,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发展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答案C7.黄宗羲认为,“自三代以后,乱天下者无如夷狄”,而“夷狄”之所以能够“乱天下”,又在于秦以后“废封建之罪”。这反映出他()A.极力主见复原古代的分封制B.具有同等的民族观C.批判锋芒直指君主专制制度D.力主建立民主政权解析黄宗羲认为,秦朝以后废除分封制,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是少数民族能够入主中原的重要缘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他是在找寻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理由。A项不符合史实,解除。故选C项。答案C8.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A.维护儒学的独尊地位 B.反对文人参与科举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学习的目的是要“明道”“救世”,即学习是为了明白事理,为了济世救民,假如只是为了吟诗作赋,玩文字嬉戏,那就成了所谓的雕虫小技,又有什么用处呢。这说明顾炎武主见经世致用,故C项正确。答案C9.王夫之提出“天理”存在“人欲”之中,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见()A.反映了当时封建经济接着发展B.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有所动摇C.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D.反映了工商业发展后市民阶层的一些要求解析题干中思想主见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的要求,故选D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明末清初中国的早期资产阶级还未产生,故A、B、C三项均可解除。答案D10.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见“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白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减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解析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和剧烈批判,带有早期启蒙性质,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表现,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此时儒家思想仍旧占据主流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C项不符合史实;C项发生在宋代。答案A1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驾驭“道”B.宣扬民主革命思想主见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解析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他们面对当时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大胆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这是与宋明理学家的思想所不同的,故选D项。答案D12.明清时期,李贽主见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显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的命题,戴震亦认为“凡事之经纪于官府,恒不若各自经纪之责”。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A.反对重本抑末,主见“工商皆本”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主见对外开放C.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D.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解析依据材料“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不如其自谋”“不若各自经纪之责”,可知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主见自由竞争,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商皆本”,故解除A项。主见对外开放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解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故解除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材料三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训也。——顾炎武(1)结合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相识的共同点。(2)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上述相识产生的社会根源。(3)上述相识对我国经济思想的改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留意把他们的思想主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第(3)问留意经济思想,从对原有经济思想的冲击及新经济思想产生的角度分析说明。参考答案(1)都确定了人的私欲。(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对物质财产的占有欲望日益剧烈;封建统治的腐朽。(3)确定了人的私欲,使人们渐渐抛弃旧的重农抑商的观念,产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14.历史叙述、历史说明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参照上图,结合所学学问,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参考答案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上产施工设备租赁合同
- 外籍专家聘用合同
- 押运员聘用合同书
- 企业合同管理台账介绍
- 家庭装饰装修服务合同
-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装运条款
- 代理经营冰淇淋合同
- 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岗位实务 课件全套 谈小平 模块1-6 车辆段行车作业实务- 突发事件的行车处置作业实务
- 房屋屋面修缮合同范本
-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技术综述
- 自然辩证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特种设备检验申请单
- 养老院新员工安全培训
- 马渭丽《月光下的中国》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DLT 5175-2021 火力发电厂热工开关量和模拟量控制系统设计规程-PDF解密
- Q-GDW 11711-2017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
- DB21-T 2808-2017郁金香种球扩繁技术规程
- 全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
- 路边小吃摊食品安全问题探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