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题语文园地六课时3
文本分析语文园地六共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8个场所名称,分两组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博、馆”等9个生字,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字词句运用"共有两个题目,第一题提供两组易错字,让学生通过发现易错规律,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第二题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利用反义词猜猜词语的意思,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意思的能力。“写话”引导学生针对奇妙的自然现象,提出不懂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写下来。教材提供了示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多样,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展示台"内容上与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承接,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其一)》,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我爱阅读"编排的《最大的“书”》,通过地质勘探队员和川川的对话,将自然科学知识蕴于生动形象的讲述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了解化石的形态和成因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5.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6.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7.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8.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9.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2.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3.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2.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几个结构易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语文园地六。教师板书:语文园地六2.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地方?预设:博物馆体育馆3.教师提出要求:我们现在来学习像这样表示场所名称的词语。先借助拼音读准确。教师板书:识字4.开火车读词语,纠正字音。明确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来读词语,一人读一个词语,比比哪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认真听“小车厢们"读得对不对。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览”不能读成“nǎn”,“诊、哨”都是翘舌音。5.引导观察: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行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第一行词语都带“馆"字,第二行词语都带“所”字。6.出示识字游戏记忆。(1)熟字识记“馆"。(2)组词识记:博物馆博览科技体育(3)读一读,组个词语吧!7.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这些场馆吗?说说“馆”是干什么的地方?结合生活经验,引导说话: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预设:“馆"表示收藏陈列文献、文物,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8.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所”。预设:“所"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机构的名称。9.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其他的场所名称。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场所呢?预设:美术馆海洋馆招待所指挥所教师小结:看来,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好场所,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想,用心记,就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成为班里的“识字大王”。二、字词句运用1.教师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本81页“泡泡"中的提示,再观察方格中的两组汉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板书:笔画(1)引导观察:请同学们观察“含、留、迎”三个字,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师生补充:①“含"上部的“今”容易写成“令";②“迎”字的“卬"容易多写一点或一撇;③“留”上半部分容易漏第三笔的点。(2)再次观察:观察“荡、满、敬"三个生字,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容易错写成什么结构?师生补充。①“荡”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容易错写成左右结构;②“满”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容易错写成上下结构;③“敬”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攵”,容易错写成上下结构。(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结合平时的学习,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属于这两类的易错字,整理在生字改错本上。①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底值真鸟候具烧步②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药愿莲(4)教师提醒:同学们看,这些字在书写时也很容易出错,大家今后写字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笔画和结构,这样才能把字写正确。2.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题目中的3个句子,用学过的方法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预设1:由“明说”这个词可以推断“暗示"的意思。就是用含蓄的语言或举动使人领会意思。预设2:“保密”和“泄露"是一组反义词,由此可以推断“泄露”的意思是应该保密的东西被说出来了。预设3:“喧闹"可以和“安静”比较理解,也可以想象校园生活的场景理解“喧闹"的意思:喧哗热闹。3.教师小结方法:联系句中的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词的意思。教师板书:解词4.引导学生齐读三组反义词:喧闹—安静暗示—明说泄露—保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2.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3.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教学过程】一、写话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有关“大自然的秘密”这组课文,有的同学头脑中一下子冒出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吗?你们知道为什么下雨后天上会挂着彩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教师板书:写话2.读一读,说一说。出示疑问:刚才小刚提的这些问题和哪些事物有关?预设:气象植物动物地理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奇妙的大自然!3.教师提问:想想这些问题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引导交流“为什么”,这些叫什么呢?预设:疑问词。引导学生交流回答:针对现象产生的原因提问。4.教师再问:你们还能找出其他疑问词吗?又分别代表什么?预设:哪儿是地点,谁是人物,怎么是一种方式。5.教师小结:看来提问还真是一门学问,我们可以用上“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提出要求:“小蟋蟀在草地下挖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隧道"。请用上不同的疑问词从不同的角度对下面句子提出提问。预设1:小蟋蟀在哪儿挖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隧道?预设2:谁在草地下挖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隧道?预设3:小蟋蟀为什么在草地下挖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隧道?6.引导学生练写:大自然真是奇妙啊!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把它们写下来吧!7.注意要求:一行写一个问题,开头空两格;从不同方面用多种疑问词提问。预设: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黄?小鸟怎样繁殖后代?小燕子为什么站在电线上不会触电?小花猫和小鸭子的繁殖方式为什么不一样?二、日积月累1.回顾导入。(1)引导背诵: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那你会背《悯农》中的《锄禾》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2)导入新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古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也就是《悯农(其一)》。2.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悯"是前鼻音,“绅”是翘舌音,“粟"是平舌音,还要提醒“一”的变调。4.朗读古诗,读好节奏。5.借助插图了解大意。(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交流:春种、秋收写出了什么?预设:写出了一年的劳动过程。(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吗?预设: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6.教师提出问题:农民辛勤劳动,庄稼要丰收了,那他们是不是就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呢?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交流: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农民吃不饱饭,日子过得不好?预设:图中的人衣不遮体、瘦骨嶙峋7.引导学生理解古诗题目“悯农"预设:悯的意思是可怜、同情,所以悯农就是同情人民。8.出示诗意,学生齐读。教师小结:《悯农(其一)》描写了农夫们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况,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强烈愤慨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9.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读,男女生读,有感情地朗读。10.尝试背诵。11.拓展阅读《悯农(其二)》。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2.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学习展示台1.教师导入:在上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共同制定了班级的“图书借阅公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你觉得班上的图书角怎么样?管理得好不好?2.引导思考:对于图书角,图书数目多不多?图书种类是否丰富?图书摆放是否整齐?借阅图书的同学多不多?3.交流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为图书角的建立和管理所做的事情以及阅读图书的收获。小组交流,明确展示的内容。预设1: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按时归还,不拖延、爱惜书籍,不破坏。人人带书充实图书角预设2:主动整理图书:文学类、童话类、科幻类。二、走进阅读,感受魅力1.教师引导学习:从展示活动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喜欢读书,这是一个好习惯。书里面有文字、图片,通过阅读,可以学到知识、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本最大的“书”——2.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最大的“书"是什么?预设2:为什么加引号?预设3:这“书”中写了什么?预设4:这“书"有什么用?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问题。点击图片,播放《最“大”的书》。4.教师提出问题:最大的“书"是什么?你从哪里读明白的?把相关句子找出来。预设: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一层一层”说明外形像书。5.教师提出要求:在文中找一找“书"里面有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预设:书里面的字说明是雨痕,波痕和矿物,书里面的画说明是树叶,贝壳和小鱼。6.小组交流:这些有字有画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预设: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简单来说变化就是:陆地→高山→大海7.同桌交流:在文中找一找,这“书”有什么用?预设: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8.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感。(1)你喜欢川川吗?你要向他学习什么?预设1:川川爱动脑筋,很好学,也很有志向。预设2:我们也要像川川那样做个勤学好问的孩子。(2)你对这本最大的“书”感兴趣吗?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预设1:很神奇,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形成预设2:很神奇,和我们读的书一样有字有画预设3:这本“书”作用很大。(3)知识迁移:岩石是一本神奇的“书”,你知道吗?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书”呢?(4)引导学生齐读句子:美丽的胡杨林是“书”,顺着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可爱的小狗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在天热的时候为什么喜欢伸着舌头;天空中的云是“书”,读懂它就读懂了天气。(5)教师小结:大自然中的“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和延伸,并合理设计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练习的难度。还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识字加油站"板块,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自己了解的场所和拓展其它的场所名称,“字词句运用”部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组字的易错点和同类易错字,把课堂交给学生。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感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语文学科的根本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岗位实务 课件全套 谈小平 模块1-6 车辆段行车作业实务- 突发事件的行车处置作业实务
- 房屋屋面修缮合同范本
- 2025技术许可合同协议书模板
-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南方地区课件-1
- 2025关于农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中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签订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科技领域)
- 防汛安全培训课件
- 空压机每日巡检记录表-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验卷
- 10.2.2 加减消元法(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桩基工程技术标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高中数学说题比赛系列课件
- 2024年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外国刑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技安全课件
- 2024年屠宰场屠宰加工业务承包经营协议3篇
-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