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鲁仲连,战国时学者、义士和著名辩士。他“新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愿仕宦任职,好持高节”,胸罗奇想,志节不凡,他为人解除患难、解决纷乱而一无所取。游于赵国,适秦师围赵,鲁仲连义不帝秦,面辩者。邯郸解围,平原君欲封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愿受”。他飘然远举、不受羁绁、放浪形骸的性格,为后世所传颂。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于长平大败赵军,坑杀赵卒四十余万,继而围攻赵都邯郸。魏国救赵部队驻扎荡阴不敢进兵,却派新垣衍说赵帝秦。平原君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形势奄奄一息。鲁仲连主动去见新垣衍,用详细的事例作比,生动、形象而又透辟地阐明抽象的道理,指陈帝秦的弊害,最终让“使事有职”不愿会见鲁仲连的新垣衍拜服,不敢复言帝秦。而“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一、字音倜傥(tì)(tǎnɡ) 恶能(wū)天崩地坼(chè) 东藩之臣(fān)烹醢梁王(pēnɡ)(hǎi) 怏然不悦(yànɡ)故脯鄂侯(fǔ) 喟然而叹(kuì)拘之牖里(yǒu) 摄衽抱机(rèn)赙襚(fù)(suì) 晏然而已(yàn)二、通假字①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颂,通“容”,从容②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上,通“尚”,崇尚③赴于齐曰赴,同“讣”,急走报丧④主子必将倍殡棺倍,通“背”,相反的方向⑤固不敢入于邹固,通“故”,所以三、一词多义(1)使eq\b\lc\{(\a\vs4\al\co1(①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动词,派,②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名词,使者,③使事有职动词,出访,④先生恶能使梁助之动词,让,⑤使梁睹秦称帝之害连词,假使))(2)其eq\b\lc\{(\a\vs4\al\co1(①其意欲复求为帝代词,它的,②今其人在是代词,这))(3)为eq\b\lc\{(\a\vs4\al\co1(①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动词,当作,②吾请为君责而归之介词,替,③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动词,认为,④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动词,施行))(4)而eq\b\lc\{(\a\vs4\al\co1(①而不愿仕宦任职连词,表转折,但是,②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连词,表承接,然后,③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连词,表递进,并且,④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连词,表修饰,⑤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连词,表并列,⑥而母婢也代词,你的))(5)于eq\b\lc\{(\a\vs4\al\co1(①止于荡阴不进介词,在,②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介词,对,③梁之比于秦若仆邪介词,跟,④献之于纣介词,给,⑤不得入于鲁介词,到,⑥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介词,比))(6)非eq\b\lc\{(\a\vs4\al\co1(①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副词,不是,②皆非也形容词,错误的))(7)乃eq\b\lc\{(\a\vs4\al\co1(①乃见平原君曰副词,于是,就,②则吾乃梁人也动词,是,③乃退而听朝也副词,才))(8)则eq\b\lc\{(\a\vs4\al\co1(①众人不知,则为一身连词,却,②则必助赵矣连词,就))(9)诚eq\b\lc\{(\a\vs4\al\co1(①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连词,表假设,假如,②诚不忍其求也副词,的确))(10)若eq\b\lc\{(\a\vs4\al\co1(①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动词,比得上,②梁之比于秦若仆邪动词,像))(11)好eq\b\lc\{(\a\vs4\al\co1(①新奇伟倜傥之画策动词,擅长,②九侯有子而好形容词,美丽))(12)恶eq\b\lc\{(\a\vs4\al\co1(①先生恶能使梁助之疑问副词,怎么,②纣以为恶形容词,丑))(13)之eq\b\lc\{(\a\vs4\al\co1(①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结构助词,的,②畏之也代词,他,③梁之比于秦若仆邪,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齐湣王之鲁动词,到))(14)固eq\b\lc\{(\a\vs4\al\co1(①齐、楚则固助之矣副词,原来,②固也,吾将言之副词,当然,③固不敢入于邹连词,通“故”,所以))(15)且eq\b\lc\{(\a\vs4\al\co1(①周贫且微连词,表并列,并且,②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副词,将要,③且秦无已而帝连词,况且))(16)以eq\b\lc\{(\a\vs4\al\co1(①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介词,把,②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介词,用,③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连词,表目的,来))(17)辞eq\b\lc\{(\a\vs4\al\co1(①鲁连辞让者三动词,推辞,②遂辞平原君而去动词,辞别))四、古今异义①新奇伟倜傥之画策奇伟:古义:奇妙。今义:奇异宏伟。倜傥:古义:卓异。今义:潇洒,不拘束。②则为一身古义:个人。今义:全身。③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古义:斩首之功。今义:头等功劳。④然后天子南面吊也古义:面朝南。今义:南边。⑤欲从而帝之古义:紧跟着就。今义:连词,表结果或目的。五、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①方今唯秦雄天下名词作动词,称雄②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名词作动词,朝拜③且秦无已而帝名词作动词,称帝④秦兵遂东围邯郸名词作状语,向东⑤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名词作状语,从前⑥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名词作状语,在国内⑦权使其士名词作状语,用权术⑧齐后往名词作状语,在后⑨虏使其民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那样⑩醢九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肉酱eq\o(○,\s\up1(11))故脯鄂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肉干eq\o(○,\s\up1(12))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帝(2)动词的活用①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②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③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拜见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①鲁仲连者,齐人也推断句译文:鲁仲连,是齐国人。②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状语后置句译文:都是对平原君有恳求的人。③此时鲁仲连适游赵省略句译文:这时,鲁仲连正好(在)赵国客游。④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省略句译文:而今,秦军深化国内围困邯郸,又不能使(秦)退兵。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省略句译文:我愿为(您)介绍,让他跟先生相见。⑥梁客新垣衍安在宾语前置句译文:魏国的客人新垣衍在哪儿?⑦曷为与人俱称王宾语前置句译文:为什么和人家同样称王?⑧卒为天下笑被动句译文:最终被天下人讪笑。⑨不果纳被动句译文:(齐湣王)没有被接纳。⑩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主谓倒装句译文: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eq\o(○,\s\up1(11))鄂侯争之强、辩之疾状语后置句译文:鄂侯犯颜直谏,言辞激烈。1.鲁仲连是从哪些方面陈述不帝秦的?[名师指津]从自己和世人的节义观念、暴秦的本质、“帝王”的历史教训,“帝秦”的后果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我的理解]鲁仲连在和新垣衍的辩论中首先指出:(1)表明自己的义节:有容为义;(2)指责世人的观念:则为一身;(3)揭露暴秦的本质:弃礼义、上首功、权虏士民;(4)亮明自己的立场:义不帝秦。其后,剖析秦臣服天下的利害:(1)“帝王”的历史教训:敬畏反被残害,接受教训。齐王朝周反遭辱,九侯献子而被醢,鄂侯争论而成脯,文王喟叹而遇拘;(2)“不帝”的典型例子:礼遇反被戏欺,敢于抗拒,鲁人投籥不纳,邹臣“不倍殡棺”;(3)“帝秦”的后果危害:有势却屈帝之,必受其害。变易诸侯,夺其贤爱,使其子妾。在这场论辩之中,鲁仲连紧紧抓住新垣衍在长平之战的余悸下,公然忘掉万乘大国的实力和合纵的有利条件而帝秦的心理。晓之以秦称帝之害的道理,并指明其导致的严峻后果,彻底断绝其退缩之路,最终凭其三寸之舌使魏赵联军而秦军退。2.为什么“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名师指津]从“说人”的技巧方面来考虑。[我的理解]《韩非子·说难篇》“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当说之。”假如不了解对方的内心所欲,不知其对于所欲陈述之事的好恶取舍,就不能很好地、有针对性地劝勉劝服。因此很须要进行一番揣情摩意,在事先跟对象的耐性有序的说话和对对方境况的了解中,抓住对方的地位、身份、须要、爱好、爱好、学问、阅历、性格、性情、心情等特点,还必需留意说话的场合、时机、人文背景等,进行有效的论辩,而且揣摩他人之意,了解其弱点。鬼谷子说:“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即“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当见鲁仲连深察其理。3.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核心是什么?[名师指津]是“义”。要结合文原来分析。[我的理解]鲁仲连不帝秦的核心就是“义”,这个“义”就是民族利益,就是符合仁政规范的正义,就是不甘向邪恶势力低头的气节。(1)在战国时代的士人看来,秦国的所作所为,是以强凌弱,是虎狼之国,根本不讲信用和仁义,假如让秦国称王称帝,和历史上的暴君没什么区分,“义不帝秦”,就是决不愿向邪恶势力低头的气节。在鲁仲连看来,不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都要有气节。首先要有坚韧的精神和坚毅的意志,不能因一时的失利而丢失了斗志。要尽最大的努力和邪恶势力拼搏究竟。假如的确力不能及,战败而亡,那是没方法的事,最至少在精神上仍是成功者。(2)鲁仲连主动地阻挠帝秦,也是为打击暴秦的嚣张气焰,魏派新垣衍劝赵王帝秦,事实上是劝赵向秦缴械倒戈,赵降秦国,魏也可能向秦俯首称臣,那么强大的秦国就会更加强大,其他诸侯国被歼灭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出于正义,他决不愿让暴秦的阴谋得逞。所以他作为一介布衣而不辞辛苦,主动地参加政事,劝服魏使决不帝秦。4.本文有什么艺术特点?[名师指津]从语言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来作答。[我的理解]这篇文章感情色调浓郁,语言的周回反复,使文势具有剧烈的节奏感,从而注入人物形象剧烈的感情,使人物清楚可辨而又活灵活现。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写道:“予每展读至《魏世家》、苏秦、平原君、鲁仲连传,未尝不惊呼击节,不自如其所然。……(鲁仲连)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鲁仲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是数者,重踏熟复,如骏马下注千丈坡,其文势正尔风行于上而水波,真天下之至文也。”eq\f(鲁仲连者,齐人也。新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愿仕宦任职,,鲁仲连,是齐国人。擅长奇异的计谋,却不愿做官任职,)eq\f(好持高节。游于赵。,情愿保持高尚的节操。他曾到赵国游学。)eq\f(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赵孝成王时,秦王派白起在长平前后击溃赵国四十万军队,)eq\f(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于是,秦国的军队向东挺进,围困了邯郸。赵王很胆怯 ,)eq\f(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各国的救兵也没有谁敢攻击秦军。魏安釐王派出将军晋鄙)eq\f(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营救赵国,因为畏惧秦军,(军队)驻扎在荡阴,不敢向前进军。)eq\f(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魏王派客将军新垣衍从隐藏的小路进入邯郸,)eq\f(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围赵者,,通过平原君的关系见赵王说:“秦军之所以急于围攻赵国,)eq\f(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是因为以前和齐湣王争强称帝,不久又取消了“帝”的称号;)eq\f(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如今齐国已然更加减弱,当今只有秦国称雄天下,秦国这样做)eq\f(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不肯定是为了攻占邯郸,而是希望赵王再尊奉秦王为帝。)eq\f(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赵国假如能派遣使臣尊奉秦昭王为帝,秦王肯定很兴奋,就会撤)eq\f(兵去。”平原君犹预未有所决。,兵离去。”平原君迟疑不能决断。)eq\f(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这时,鲁仲连正好(在)赵国客游,正赶上秦军围攻邯郸,)eq\f(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听说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奉秦昭王为帝,就去晋见平原君说:)eq\f(“事将奈何?”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这件事该怎么办?”平原君说:“我哪里还敢谈论这样的大事!)eq\f(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前不久,在国外损失了四十万大军,而今,秦军深化国内围困)eq\f(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邯郸,又不能使(秦)退兵。魏王派客将军新垣衍让赵国)eq\f(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尊奉秦昭王为帝,眼下,那个人还在这儿。我哪里还敢谈论这样的大事!”)eq\f(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鲁仲连说:“以前我认为您是天下贤明的公子,今日我才知道)eq\f(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您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魏国的客人新垣衍在哪儿?)eq\f(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我替您去责问他并且让他回去。”平原君说:“我愿为(您)介绍,)eq\f(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让他跟先生相见。”于是平原君见新垣衍,说:“齐国有位鲁仲)eq\f(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连先生,如今他就在这儿。我愿替将军您介绍,让他与您会面。”)eq\f(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新垣衍说:“我听说鲁仲连先生,是齐国志行高尚的人。)eq\f(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我是魏王的臣子,奉命出访身负职责。我不愿见鲁仲连先生。”)eq\f(平原君曰:“胜既已,平原君说:“我已经把您到邯郸来游说赵王尊秦为帝这件事)eq\f(泄之矣。”新垣衍许诺。,透露(给了鲁仲连)。”新垣衍只好应允了。)eq\f(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鲁仲连见到新垣衍却一言不发。新垣衍说:“我看留在)eq\f(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这座围城中的人,都是对平原君有恳求的人。而今,我看先生的尊容,)eq\f(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还许久地留在这围城之中)eq\f(而不去?”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而不离去呢?”鲁仲连说:“世人把鲍焦看作是由于心胸狭隘而)eq\f(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死去的人,都错了。人们不了解鲍焦,却认为他是为个人准备。)eq\f(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那秦国,是个抛弃礼仪而只崇尚战功的国家,用权诈之术来)eq\f(使其士,虏使其民。,运用他们的士人,像对待奴隶那样使唤他们的百姓。)eq\f(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假如让秦肆无忌惮地成为诸侯之长,以过恶施政于全天下,)eq\f(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去死,我不能忍受做它的百姓。)eq\f(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新垣衍曰:,我之所以来拜见将军,是准备帮助赵国啊。”新垣衍说:)eq\f(“先生助之将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先生怎么办呢?”鲁仲连说:“我要请魏国和燕国帮助它,)eq\f(齐、楚则固助之矣。”新垣衍曰:“燕则吾请以,齐、楚两国原来就帮助赵国了。”新垣衍说:“燕国嘛,我信任会)eq\f(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听从您的;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让魏国帮助)eq\f(之?”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赵国呢?”鲁仲连说:“魏国是因为没看到秦国称帝的祸害的原因,)eq\f(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才没帮助赵国。假如魏国看到秦国称帝的祸害后,就肯定会帮助赵国。”)eq\f(新垣衍曰:“秦称帝之害何如?”鲁连曰:,新垣衍说:“秦国称帝后会有什么祸害呢?”鲁仲连说:)eq\f(“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从前,齐威王曾经实行仁义,率领天下诸侯而朝拜周天子。)eq\f(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当时,周天子贫困又弱小,诸侯们没有谁去朝拜,唯有齐国去朝拜。)eq\f(居岁余,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逝世,齐王奔丧去迟了。新继位的周显王很生气,)eq\f(赴于齐曰:‘天崩地坼,,派人到齐国报丧说:‘天子逝世,犹如天崩地裂般的大事,)eq\f(天子下席。东藩之臣,新继位的天子也得离开宫殿居丧守孝,睡在草席上,东方属国)eq\f(因齐后至,则斮。’齐威王勃然怒曰:,齐国的臣田婴尽然敢迟到,当斩。’齐威王听了,勃然大怒,骂道:)eq\f(‘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呀呸!你母亲原先还是个婢女呢!’最终被天下人讪笑。)eq\f(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因此齐威王所以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死了就破口大骂,)eq\f(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实在是忍受不了周朝新天子的苛求啊!那些作天子的)eq\f(当然,其无足怪。”,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也没什么值得惊奇的。”)eq\f(新垣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新垣衍说:“先生莫非没见过奴仆吗?十个奴仆侍奉一个)eq\f(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主子,莫非是力气赶不上、才智比不上他吗?是胆怯 他啊。”)eq\f(鲁仲连曰:“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曰:,鲁仲连说:“唉!魏王和秦王相比魏王像仆人吗?”新垣衍说:)eq\f(“然。”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是。”鲁仲连说:“那么,我就让秦王烹煮魏王剁成肉酱。”)eq\f(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新垣衍很不兴奋地说:“哼哼,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先生又)eq\f(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怎么能让秦王烹煮了魏王剁成肉酱呢?”鲁仲连说:“当然能够,)eq\f(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我说给您听。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殷纣王的三个诸侯。)eq\f(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九侯有个女儿长得娇美,把她献给殷纣,殷纣认为她长得丑陋,)eq\f(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故,就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犯颜直谏,言辞激烈,(殷纣王)又把)eq\f(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鄂侯杀死做成肉干。文王听到这件事,只是长长地叹息,)eq\f(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于是)殷纣又把他囚禁在牖里的监牢内一百天,想要他死。)eq\f(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为什么和人家同样称王,最终落到被剁成肉酱、做成肉干的地步呢?)eq\f(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齐湣王前往鲁国,夷维子替他赶着车子作随员,他对鲁国)eq\f(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官员们说:‘你们准备怎样接待我们的国君?’鲁国官员们说:)eq\f(‘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我们准备用十副太牢的礼仪接待你们的国君。’夷维子说:)eq\f(‘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你们这是接受什么样的礼仪接待我们国君?我们国君,是天子啊。)eq\f(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籥,,天子到各国巡察,诸侯例应迁出正宫,移居别处,交出钥匙,)eq\f(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亲自撩起衣襟,支配桌案,站在堂下服侍天子进餐,天子吃完后,)eq\f(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才可以退回朝堂听政理事。’鲁国官员听了之后闭关落锁,)eq\f(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齐湣王没有被接纳,不能进入鲁国。准备到薛地,向邹国借道。)eq\f(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正值这时,邹国国君逝世,湣王想入境吊丧。夷维子)eq\f(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子必将倍殡棺,,对死去的邹君的儿子说:‘天子吊丧,丧主肯定要把灵柩转换方向,)eq\f(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在南面安放朝北的灵位,然后天子面对南吊丧。’邹国大臣们)eq\f(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固不敢入于邹。,说:‘肯定要这样,我们宁愿用剑自杀。’所以,湣王不敢进入邹国。)eq\f(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邹、鲁两国的臣子,国君生前不能够好好地侍奉,国君死后又)eq\f(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不能周备地助成丧仪,然而齐湣王却想要在邹、鲁行天子之礼,)eq\f(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所以)邹、鲁的臣子们最终拒绝齐湣王入境。如今,秦国)eq\f(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魏国也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eq\f(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秦、魏)都是万乘大国,又各有称王的名分,只看它打了一次胜仗,)eq\f(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就要听从地拥护它称帝,这就使得三晋的大臣比不上邹、鲁的奴仆了。)eq\f(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假如秦国贪心不足,最终称帝,那么,就会更换诸侯的大臣。)eq\f(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他将要罢免他认为不肖的,换上他认为贤能的人,罢免他憎恶的,)eq\f(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换上他所宠爱的人。还要让他的儿女和搬弄是非的姬妾,)eq\f(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嫁给诸侯做妃姬,住在魏国的宫廷里,魏王怎么能够安安定定)eq\f(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怎么能够得到原先的宠信呢?”)eq\f(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于是,新垣衍站起来,向鲁仲连连拜两次,谢罪说:“当时)eq\f(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认为先生是个一般的人,我今日才知道先生是天下杰出的高士。)eq\f(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我将离开赵国,再不敢谈让赵王尊秦为帝事了。”秦军主将)eq\f(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听到了这个消息,为此把军队后撤了五十里。恰好魏公子无忌)eq\f(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夺得了晋鄙的军权率领军队来援救赵国,攻击秦军,秦军也就)eq\f(引而去。,撤离邯郸回去了。)eq\f(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愿受。,于是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一再辞让,最终也不愿接受。)eq\f(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平原君就设宴款待他,喝道酒酣耳热时,平原君起身向前,)eq\f(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用千金作为礼物赠送给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之)eq\f(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解除祸害,消释灾难,)eq\f(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解决纠纷而不取酬劳。假如收取酬劳,那就成了做生意了,)eq\f(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终身不再相见。)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鲁仲连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鲁仲连见新垣衍,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又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这些语言都流露出人物剧烈的感情,从而使人物形象清楚可辨而又活灵活现。大到国家外交、商界谈判,小到人际交往,论辩艺术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都至关重要。智者能够一语千斤,冰释前嫌,愚者只会逞匹夫之勇,言语鲁莽,非但不能化解冲突,反而会加深仇恨。鲁仲连生活于战国后期,各国之间的军事械斗频繁,所以他虽然“新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愿仕宦任职”,云游四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眼视察天下大势,所以见识清明透彻,往往一语中的。封建士子,讲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志之士、哲人先知,对国家、对人民都充溢剧烈的责任感。他们有渊博的学识,有超群的思辩实力,自然也就娴熟运用论辩艺术,任何重大国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社会栋梁们的力排众异、力挽狂澜。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北宋的王安石,论战保守派,主持新政,富国强兵,千古流名。清末洋务派,辩倒守旧派,振兴实业,“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少不了论争,辛亥革命更少不了舆论基础。白话文运动更是唇枪舌剑,建国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做出改革开放的国策,更少不了之前的轰轰烈烈的“实践检验真理”的大争论、大探讨。[适用话题]“说辩”“论辩艺术”等。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途于邹 假:假如B.会秦围赵 会:恰逢C.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 亡:损失D.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责:责怪解析:选A。假: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请为君责而归之B.先生独不见夫仆乎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C.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D.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解析:选B。表反问的语气词;A.认为,当作;替。C.助词,用在表时间的词后;……的人。D.表推断语气;表感叹语气。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B.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C.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D.故脯鄂侯解析:选B。A.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B.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帝;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拜见;D.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肉干。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方今唯秦雄天下 B.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C.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D.欲从而帝之解析:选A。B.古义:斩首之功;今义:第一等的功劳,最高的功劳。C.古义:面朝南;今义:方位名词,南边。D.古义:紧跟着就;今义:连词,上文是缘由、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新垣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曰:“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曰:“然。”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籥,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子必将倍殡棺,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固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侯有子而好 子:儿子B.鄂侯争之强、辩之疾 疾:激烈C.假途于邹 假:借D.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夺:剥夺解析:选A。子:女儿。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eq\b\lc\{(\a\vs4\al\co1(①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eq\b\lc\{(\a\vs4\al\co1(①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C.eq\b\lc\{(\a\vs4\al\co1(①视膳于堂下,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eq\b\lc\{(\a\vs4\al\co1(①将之薛,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解析:选D。A.那么;就是。B.用;因为。C.在;从。D.到。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鲁仲连排患释难,在侠义的天下之士精神感召下,劝服了魏国,挽救了赵国。他论辩的主旨是指出诸侯国不应当向残暴专制、妄图称帝的强秦低头。B.鲁仲连是战国时学者、义士和著名辩士。他“新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愿仕宦任职,好持高节”,胸罗奇想,志节不凡,他为人解除患难、解决纷乱而一无所取。C.鲁仲连指陈帝秦的弊害,最终让“使事有职”不愿会见鲁仲连的新垣衍拜服,不敢复言帝秦。最终他接受了平原君的封赏。D.鲁仲连从大义上讲明抗秦救赵的道理,剖析帝秦的害处,以古论今论证秦称帝后使魏王“就脯醢之地”的后果。解析:选C。鲁仲连最终没有接受平原君的封赏。8.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译文:(2)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译文:答案:(1)为什么和人家同样称王,最终落到被剁成肉酱、做成肉干的地步呢?(2)正值这时,邹国国君逝世,湣王想入境吊丧。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允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擅长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担心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帝惜其能,遂不许之。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行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选自《后汉书·杜诗传》,有删节)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诗自以无劳/担心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B.诗自以无劳担心/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C.诗自以无劳/担心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D.诗自以无劳担心/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解析:选C。“以”是动词,意为“认为”,“诗自以无劳”,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解除B、D项。“功臣”是“避”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应在“功臣”后断开,解除A项。故选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始,指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创于秦始皇。B.棨戟,有缯衣的戟,古时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出行时作为前导,后亦列于门庭。C.玺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用泥封加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D.虎符,古代皇帝兴师动众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将帅持其中一半不能调遣军队。解析:选A。“始创于秦始皇”错误,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年轻有才,办事公允。担当侍御史时,因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民间暴虐横行且不听杜诗的劝告,杜诗杀掉萧广并向朝廷汇报,得到皇帝的召见。B.杜诗实干为民,清廉为官。担当汝南都尉时帮助百姓整顿农事;担当南阳太守时,使得南阳郡内家家殷实富足,被人们称为“召父杜母”。C.杜诗思虑周密,擅长谋划。进谏时用魏公子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的例子来说明建立虎符制度的重要性。皇帝认为有道理,接受了他的建议。D.杜诗一生清贫,家无余财。他生前没有田宅土地,致使遗体无处安葬。皇帝吩咐在郡守官邸里治丧,并赐绢匹作为治丧费用。解析:选B。“担当汝南都尉时帮助百姓整顿农事”错误,依据“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迁南阳太守……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可知,帮助整顿农事应是任南阳太守时所为。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帝惜其能,遂不许之。译文:(2)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实力。翻译文言句子,先回来原文,然后分析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依据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并逐字翻译。(1)句中:诚,实在;至愿,迫切的愿望;其次个“愿”是动词,希望;退大郡,省略介词“于”,应为“退于大郡”;受,接受;其,代词,他的。(2)句中:间者,近来;发,派遣;但,只;玺书,有皇上印章的书信;诈伪,欺诈作伪。答案:(1)(我)实在无法抑制迫切的愿望,希望从南阳太守的职位上退下来,接受低级的职务。光武帝疼惜他的才能,没有同意这个恳求。(2)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印章的书信,有时还用皇上的诏命。如有奸邪的人欺诈作伪,就无法发觉。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更始年间,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百姓中横行无忌,百姓惶恐担心。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悔改,于是击杀了萧广,回京后把这一状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一套棨戟。又派他巡察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黄河,于是与长史快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攻击贼兵,杀死杨异等人,贼兵最终被歼灭。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建武七年,杜诗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性节俭,施政清廉公允,因为惩处强暴树立起了威信,他还擅长支配谋略,顾恤和疼惜服劳役的百姓。又设计制作水排,用以炼铁,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从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担心,恳求降职,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书给皇帝说:我受到的恩惠特殊丰厚,依据义理,我不敢随意地假意请乞,又实在无法抑制迫切的愿望,希望从南阳太守的职位上退下来,接受低级的职务。光武帝疼惜他的才能,没有同意这个恳求。当时,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印章的书信发兵,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书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能够杀伤人的工具,圣人也很谨慎当心对待。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其他征调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了。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对方完全的信任,以此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吩咐,保持国家的威历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印章的书信,有时还用皇上的诏命。如有奸邪的人欺诈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叛乱的人没有灭亡。从下面的郡国中征兵,应当慎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杜绝奸诈事务的产生。从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历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假如没有如姬的仇事,那么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虽然烦琐但不能省却,虽然奢侈但不能不如此,也许说的就是发兵制度这类的事情吧。”谏书递给皇上,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忠心,正直的言论和有益的谋略,随着报告某事献给皇上。在任七年,政绩教化非常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被朝廷征召,正好他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安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并赏赐一千匹绢作为治丧费用。四、语言表达13.(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桂林”的特点。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多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很多喜闻乐见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斗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裕的文化。千百年来,桂林始终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四周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答:答案:文化底蕴深厚;古迹遗址众多;从古至今都是观光宝地。14.请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内容,使意思完整。要求:①必需从两个方面回答;②必需接受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有个妇人看到自己的前院里坐着三位长着白胡须的生疏老人。她对三位老人说:“我想我并不相识你们,不过你们应当饿了,请进来吃点东西吧。”在问清男主子在家后,其中的老人指着身旁的一个介绍说:“他的名字是财宝。”然后又指着另外一位说:“他是成功,而我是爱。你现在进去跟你丈夫商议商议,要我们其中的哪一位到你们的家里。”妇人和丈夫商议的结果是请爱进来。爱起身朝屋子走去。另外两位老者也跟着他一起进来。妇人惊异地问财宝和成功:“我只邀请爱,怎么连你们也一道来了呢?”老者齐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假如你邀请的是财宝或成功,那么另外两位都不会跟着进来;假如你邀请的是爱,那么无论爱走到哪儿,我们都会跟随他(分)哪儿有爱,哪儿就有财宝和成功(总)墨侠之风:鲁仲连鲁仲连,齐国人,又叫鲁连子,鲁仲子或者鲁连,是齐国稷下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著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