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

1、单选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0测量值为分

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季节内最热月

C.最热月

D.最热天

本题答案:B

2、单选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应尽量远离其他—作业车间、行政区和生活

区。

A.非噪声

B.噪声

C.高温

D.振动

本题答案:A

3、单选防尘防毒工作对用人单位保护工作场所劳动者职业健康至关重要,

就防毒工作而言,用人单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防毒通风控制措施

B.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

C.高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D.生产工人轮岗操作

本题答案:B:对于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毒物的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

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

和粉尘、毒物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

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

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4、单选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

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局层

本题答案:D

5、多选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等。

A.隔离防护

B.场源屏蔽

C.距离防护

D.合理布局

E.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本题答案:B,C,D,E: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①防非电离辐射。非

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

施等。②防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的防护,也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和相应的防护措

6、多选冶金行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A.高温、热辐射

B.有毒气体

C.低温

D.粉尘

本题答案:A,B,D

7、单选篙?厂房的朝向,应根据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

风压作用确定。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8、单选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

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

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洗浴室外,一一一设置非生产用房。

A.可以

B.不得

C.应该

D.必须

本题答案:B

9、多选生产性粉尘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A.改革工艺过程

B.局部排气罩

C.湿式作业

D.密闭、抽风、除尘

E.个体防护

本题答案:A,C,D:1.改革工艺过程。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

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2.湿式作业。湿式作业防尘的特

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该方法已为厂矿广泛应用,如石粉厂

的水磨石英和陶瓷厂、玻璃厂的原料水碾、湿法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干法生产(粉

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可采取密闭、抽风、除尘的办法,但其基础是

首先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理顺生产流程,实现机械化生产。密闭、抽风、

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4.个体防护。

当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标准水平以下时,应佩戴防尘护具。另

外,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等。

10、单选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最热月

C.最冷月

D.最冷季节

本题答案:A

11、多选棉纺织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A.粉尘

B.高温高湿

C,噪声、振动

D.照明不良

E.毒物

本题答案:A,B,C,D

12、单选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是()。

A、通风

B、密闭毒源

C、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剧毒物质

本题答案:C

13、多选在采煤工业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A.不良气象条件

B.生产性粉尘

C.有毒气体

D.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E.电离辐射

本题答案:A,B,C,D

14、单选‘放最加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一作业。

A.干式

B.高温

C.低温

D.湿式

本题答案:D

15、单选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

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MB()的原则,确定其噪

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_dB()o

A.100

B.105

C.110

D.115

本题答案:D

16、单选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

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全面通

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_计算。

A.总和

B.最小量

C.乘积

D.最大量

本题答案:A

17、单选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管理

B.工程技术

C.个体防护

D.教育培训

本题答案:B: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

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18、多选《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T986)规定了生产性粉

尘按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包括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C.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D.作业场所中接尘人数

本题答案:A,B,C

19、单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本题答案:D: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

尘措施等也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常用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

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

20、多选生产性热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

A.生产设备

B.产品

C.高温天气

D.工件

本题答案:A,B,D

21、单选下列—措施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工程技术

B.个体防护

C.教育培训

D.加大处罚

本题答案:A

22、单选粉尘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

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直径小于。的粉尘对机体

的危害性较大,也易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A.5um

B.10um

C.20Mm

D.lmm

本题答案:A:粉尘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

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生产环境中,由于通

风、热源、机器转动以及人员走动等原因,使空气经常流动,从而使尘粒沉降变

慢,延长其在空气中的浮游时间,被人吸入的机会就越多。直径小于5Pm的粉

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易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23、多选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视觉疲劳

E.高温、低温、高湿

本题答案:A,B,C,E

24、单选石英砂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包括破碎、粉碎、筛分、分装等生产环

节,其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主要是()。

A.无机性粉尘

B.混合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植物性粉尘

本题答案:A:生产性粉尘分类方法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G将其分为无机性粉

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

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

砂等。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如皮

毛、丝、骨质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

人造纤维等。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种粉尘的混合存在,一一般包括两种以上的粉尘。

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25、多选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通风

D.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E.减少振动设备

本题答案:A,B,D:控制生产性噪声的3项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如钾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

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

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26、单选在承压类特种设备构件的内部,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中,适宜检验

厚度较大的工件是()。

A.射线检测

B.超声波检测

C.磁粉检测

D.渗透检测

本题答案:B

27、多选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B.金属的研磨切削

C.矿石的粉碎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等

D.物质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E.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本题答案:A,B,C,E: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

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等工业中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所产生的烟尘。此外,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

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28、多选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B.金属的研磨切削

C.矿石的粉碎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等

D.物质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本题答案:A,B,C

29、单选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

原料时,应强化—措施。

A.降温

B.密闭

C.㈣风排毒

D.隔离

本题答案:C

30、单选热源的布置应尽量布置在车间的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

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

—的下风侧;热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考试题库

1、单选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

法定尘肺有种。

A.10

B.12

C.13

D.15

本题答案:D

2、单选尘肺是由于吸人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

A.职业危害

B.职业病

C.职业危害因素

D.传染病

本题答案:B

3、多选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

方法有

A.时间防护

B.个人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E.除污保洁

本题答案:A,C,D: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

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统称为外防护三原则。

4、单选煤矿的采矿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煤工尘肺

本题答案:C

5、单选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

A.等于15min

B.小于15min

C.大于15min

D.不限时间

本题答案:B

6、多选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B.金属的研磨切削

C.矿石的粉碎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等

D.物质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E.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本题答案:A,B,C,E: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

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等工业中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所产生的烟尘。此外,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

粉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7、单选各类企业中的电焊工,以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

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A.铝尘肺

B.矽肺

C.电焊工尘肺

D.铸工尘肺

本题答案:C

8、单选、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季节内最热月

C.最热月

D.最热天

本题答案:B

9、单选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本题答案:A

10、单选车间内发热设冬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

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A.下风侧

B.侧风侧

C.上风侧

D.各风侧均可

本题答案:C

11、单选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

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引汽装置的工作地

点,可由车间一送人气体。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外部

本题答案:A

12、单选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是指作业人员在—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

计时间。

A.1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7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本题答案:A

13、多选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

A.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

B.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

C.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

D.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布置在一起

本题答案;A,B,C

14、单选高温厂房的朝向,应根据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

风压作用确定。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15、多选冶金行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A.高温、热辐射

B.有毒气体

C.低温

D.粉尘

本题答案:A,B,D

16、单选粉尘分散度与发生尘肺病密切相关,直径小于()um的粉尘易于

到达呼吸器官的深部。

A.5

B.10

C.15

D.25

本题答案:A:在生产环境中,直径小于5H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易

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17、单选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

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

A.下风侧

B.侧风侧

C.上风侧

D.各风侧均可

本题答案:C

18、多选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通风

D.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E.减少振动设备

本题答案:A,B,D:控制生产性噪声的3项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如钏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

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

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19、单选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的上风测。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B.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A

20、单选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

超过的一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A.15

B.20

C.25

D.30

本题答案:A

21、单选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在1200oC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即可出现()。

A.射频辐射

B.红外线辐射

C.紫外线辐射

D.激光

本题答案:C

22、多选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一般性中毒

D.亚急性中毒

本国页答案.ABD

23、多选‘棉%织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A.粉尘

B.高温高湿

C.噪声、振动

D.照明不良

E.毒物

本题答案:A,B,C,D

24、单选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的被保护对象的上

风测。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夏季主导风向

C.全年主导风向

D.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本题答案:A

25、单选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应尽量远离其他—作业主间、行政区和生活

区。

A.非噪声

B.噪声

C.高温

D.振动

本题答案:A

26、多选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

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B.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本题答案:A,B,C

27、单选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作业,

A.干式

B.高温

C.低温

D.湿式

本题答案:D

28、多选生产性毒物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的重要准则,而净化是无

害化排放的主要手段、生产性毒物中有害气体净化的方法主要有()。

A.洗涤法

B.吸附法

C.袋滤法

D.隔离法

E.燃烧法

本题答案:A,B,C,E: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

则。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

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

法。

29、单选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的上风侧,

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

外墙侧窗附近。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主导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A

30、单选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直径

小于0.1u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属于()。

A.蒸气

B.雾

C.烟

D粉生

本题答案:C: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1.气

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体,如氯、澳、氨、一氧化碳和甲

烷等。2.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和苯蒸气等。3.雾。

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喷漆时所形成雾滴,镀铝和蓄电池充充

电时逸出的铝酸雾和硫酸雾等。4.烟。直径小于0.1U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

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俊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

电焊烟尘等。5.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

lOumo固体物质机械加工、粉碎、筛分、包装等可引起粉尘飞扬。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必看考点

1、多选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生产性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

A.化学成分

B.分散度

C.溶解度与密度

D.形状与硬度

E.温度

本题答案:A,B,C,D

2、多选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视觉疲劳

E.高温、低温、高湿

本题答案:A,B,C,E

3、多选土.企证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

A.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

B.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

C.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

D.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布置在一起

本题答案:A,B,C

4、单选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是指作业人员在—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

计时间。

A.1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7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本题答案:A

5、单选、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

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_m3/h•人的标准规定。

A.20

B.30

C.40

D.50

本题答案:B

6、多选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等都有

影响。

A.心血管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E.运动系统

本题答案:A,B,C,D:生产性噪声一般声级较高,有的作业地点可高达120〜

130dB(A)o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永

久性听力阈移,临床上称噪声聋。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都有影响。

7、多选催化燃烧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苯、()、烷和酚类

等有机蒸气。

A.醇

B.酯

C.醛

D.醛

E.酮

本题答案:A,B,C,D,E: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其

中直接燃烧法是在一般方法难以处理,且危害性极大,必须采取燃烧处理时采用,

如净化沥青烟、炼油厂尾气等;催化燃烧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

苯、醇、酯、酸、醛、酮、烷和酚类等有机蒸气。

8、单选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最热月

C.最冷月

D.最冷季节

本题答案:A

9、单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本题答案:D

10、单选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

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高层

本题答案:D

11、单选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A.煤尘

B.石墨尘

C.水泥尘

D.矽尘

本题答案:D

12、单选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设计需要将这

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对振幅大、功率

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措施。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高层

本题答案:A

13、单选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_建厂。

A.上游

B.下游

C.中游

D.旁边

本题答案:A

14、多选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视觉疲劳

E.异常气象条件

本题答案:A,B,C,E: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

辐射和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

15、多选生产性热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

A.生产设备

B.产品

C.高温天气

D.工件

本题答案:A,B,D

16、多选‘密访一通风排毒系统是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由

()构成。

A.密闭罩

B.通风管

C.吸尘装置

D.净化装置

E.通风机

本题答案:A,B,D,E: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

通风机构成。采用该系统必须注意以下2点。①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

防爆问题;②正确地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

污染。

17、多选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

方法有()。

A.时间防护

B.个人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E.除污保洁

本题答案:A,C,D: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

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统称为外防护三原则。

18、单选热源的布置应尽量布置在车间的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

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

—的下风侧;热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19、单选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本题答案:A

20、多选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B.金属的研磨切削

C.矿石的粉碎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等

D.物质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本题答案:A,B,C

21、单选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在1200oC以」一的辐射电磁波谱即可出现()。

A.射频辐射

B.红外线辐射

C.紫外线辐射

D.激光

本题答案:C

22、单选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

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

A.下风侧

B.侧风侧

C.上风侧

D.各风侧均可

本题答案:C

23、单选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辐射源。

A.射频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本题答案:B

24、多选常用的工业毒物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

B.局部排气罩

C.个体防护

D.排除气体的净化

本题答案:A,B,C,D

25、单选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

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排气装置的工作地

点,可由车间0送入气体。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外部

本题答案:A

26、单选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管理

B.工程技术

C.个体防护

D.教育培训

本题答案:B

27、单选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地点尽可能—作业人员。

A.靠近

B.远离

C.不考虑

D.偏离

本题答案:A

28、单选解决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最有效途径是()。

A.加强通风措施

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

C.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

D.加强健康监护

本题答案:B: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

(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燃料使用

的苯等;

(2)中间产品,如用茶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练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

化硫;

(6)夹杂物,

29、单选从事工频高压电作业场所的电场强度不应超过_kV/m.

A.1

B.2

C.3

D.5

本题答案:D

30、单选下列关于高温作业分级依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工种,应以最热季节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B.接触高温作业工种,应以全年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分级依据

C.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季节内最热月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D.室外作业的工种,应以夏季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的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本题答案:B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考点巩固

1、单选在承压类特种设备构件的内部,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中,适宜检验

厚度较大的工件是()。

A.射线检测

B.超声波检测

C.磁粉检测

D.渗透检测

本题答案:B

2、单选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的上风测。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B.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A

3、单选工作条件是指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

的总和。

A.工资待遇

B.人事制度

C.娱乐活动

D.劳动强度

本题答案:D

4、单选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

术的工业企业,—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

A.可以

B.不得

C.应该

D.必须

本题答案:B

5、单选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

原料时,应强化—措施。

A.降温

B.密闭

C.通风排毒

D.隔离

本题答案:C

6、单选各类企业中的电焊工,以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

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A.铝尘肺

B.矽肺

C.电焊工尘肺

D.铸工尘肺

本题答案:C

7、多选棉纺织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A.粉尘

B.高温局湿

C.噪声、振动

D.照明不良

E.毒物

本题答案:A,B,C,D

8、单选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A.煤尘

B.石墨尘

C.水泥尘

D.矽尘

本题答案:D

9、单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放射性物质

B.有毒气体

C.有毒液体

D.强迫体位

本题答案:A

10、单选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1)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

得超过()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A.15

B.20

C.25

D.30

本题答案:A

11、单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本题答案:D: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

尘措施等也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常用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

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

12、单选热源的布置应尽量布置在车间的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

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

—的下风侧;热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13、单选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

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高层

本题答案:D

14、单选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

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

A.人行通道

B.安全通道

C.消防通道

D.应急通道

本题答案:D

15、单选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管理

B.工程技术

C.个体防护

D.教育培训

本题答案:B: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

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16、单选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的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

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

气次数不小于一次/ha事故排风装置的排出口,应避免对居民和行人的影响。

A.12

B.10

C.8

D.6

本题答案:A

17、单选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没置在空气清洁区,

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_m3/h•人的标准规定。

A.20

B.30

C.40

D.50

本题答案:B

18、单选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

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引汽装置的工作地

点,可由车间一送人气体。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外部

本题答案:A

19、单选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的被保护对象的上

风测。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夏季主导风向

C.全年主导风向

D.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本题答案:A

20、单选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管道材质应合格。容易凝结蒸汽

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物质的

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相互连通。

A.不得

B.可以

C.应当

D.必须

本题答案:A

21、多选催化燃烧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苯、()、烷和酚类

等有机蒸气。

A.醇

B.酯

C.酸

D.醛

E.酮

本题答案:A,B,C,D,E: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兀燃成分的条件,其

中直接燃烧法是在一般方法难以处理,且危害性极大,必须采取燃烧处理时采用,

如净化沥青烟、炼油厂尾气等;催化燃烧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

苯、醇、酯、酸、醛、酮、烷和酚类等有机蒸气。

22、单选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的被保护对象的上

风测。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夏季主导风向

C.全年主导风向

D.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本题答案:A

23、单选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在1200oC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即可出现()。

A.射频辐射

B.红外线辐射

C.紫外线辐射

D.激光

本题答案:C

24、单区评价作业场所高温控制是否满足要求的主要指标是()。

A.作业地点的气温

B.作业地点的温度与湿度

C.作业地点的风速

D.作业地点的WBGT指数

本题答案:D: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

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条件,通过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必要的组织措施,如减少生

产过程中的热和水蒸气释放、屏蔽热辐射源、加强通风、减少劳动时间、改善作

业方式等,使室内和露天作业地点WBGT指数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于劳动者

室内和露天作业WBGT指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

个人防护措施。

25、多选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

A.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

B.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

C.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

D.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布置在一起

本题答案:A,B,C

26、单选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地点尽可能—作业人员。

A.靠近

B.远离

C.不考虑

D.偏离

本题答案:A

27、单选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

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MB()的原则,确定其噪

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_dB()o

A.100

B.105

C.110

D.115

本题答案:D

28、多选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A.粉尘

B.毒物

C.高温和热辐射

D.噪声和振动

本题答案:A,C,D

29、单选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本题答案:A

30、单选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

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全面通

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计算。

A.总和

B.最小量

C.乘积

D.最大量

本题答案:A

安全工程师: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1、单选建设项目在(),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竣工睑收前

B.可行性论证阶段

C.竣工验收时

本题答案:A

2、多选《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T986)规定了生产性粉尘

按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包括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C.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D.作业场所中接尘人数

本题答案:A,B,C

3、单选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称为

A.矽尘

B.石棉尘

C.电焊烟尘

D.铸造尘

本题答案:A

4、多选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等。

A.隔离防护

B.场源屏蔽

C.距离防护

D.合理布局

E.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本题答案:B,C,D,E: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①防非电离辐射。非

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

施等。②防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的防护,也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和相应的防护措

5、单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

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一应当向有关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建设过程中

D.竣工验收阶段

本题答案:A

6、单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本题答案:D: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

尘措施等也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常用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

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

7、多选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视觉疲劳

E.高温、低温、高湿

本题答案:A,B,C,E

8、多选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的—将高温作业分级。

A.WBGT指数

B.高温作业时间

C.人数

D.定向辐射热

本题答案:A,B

9、多选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

方法有()。

A.时间防护

B.个人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E.除污保洁

本题答案:A,C,D: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

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统称为外防护三原则。

10、单选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

原料时,应强化—措施。

A.降温

B.密闭

C.通风排毒

D.隔离

本题答案:C

11、单选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

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的下风测。

A.最小频率风向

B.主导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A

12、单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本题答案:D

13、单选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

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A.下风侧

B.侧风侧

C.上风侧

D.各风侧均可

本题答案:C

14、多选控制噪声的措施包括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D.加强通风

本题答案:A,B,C

15、单选‘接后I高温作业时间,是指作业人员在—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

计时间。

A.1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7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本题答案:A

16、单选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

的法定尘肺有种。

A.10

B.12

C.13

D.15

本题答案:D

17、单选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A.煤尘

B.石墨尘

C.水泥尘

D.矽尘

本题答案:D

18、多选下列粉尘中,不属于无机粉尘的有0。

A.滑石粉尘

B.橡胶粉尘

C.农药粉尘

D.金刚砂粉尘

E.谷物粉尘

本题答案:B,C,E:生产性粉尘分类方法有几种,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

其分为3类。1.无机性粉尘,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

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

砂等。2.有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

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

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种粉尘的混

合存在,一般包括两种以上的粉尘。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19、单选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

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高层

本题答案:D

20、单选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是指作业人员在()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

计时间。

A.1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7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本题答案:A

21、多选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的与毒性小的应

隔开

B.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

C.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下层

D.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本题答案:A,B,D

22、单选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的上风测。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B.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A

23、多选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生产性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

A.化学成分

B.分散度

C.溶解度与密度

D.形状与硬度

E.温度

本题答案:A,B,C,D

24、单选‘生)&粉尘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水泥和金

刚砂属于()性粉尘。

无机

A.c有

d

c.加

D.

本题答案:A:粉尘的分类:①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

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

砂等;②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如

皮毛、丝、骨质粉尘等。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

药和人造纤维等。③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种粉尘的混合存在,一般包括两种以上

的粉尘。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25、多选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B.金属的研磨切削

C.矿石的粉碎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等

D.物质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本题答案:A,B,C

26、单选‘高椅厂房的朝向,应根据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

风压作用确定。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27、多选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

A.原料、辅助材料

B.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

C,废气、废液及废渣

D.设备

E.加热分解的产物

本题答案:A,B,C,E: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

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等工业中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所产生的烟尘。此外,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

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28、单选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

A.等于15min

B.小于15min

C.大于15min

D.不限时间

本题答案:B

29、单选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本题答案:A

30、单选机械通风装置的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相邻工作

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A.进风口

B.出风口

C.上风口

D.下风口

本题答案;A

31、多选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

A.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B.金属的研磨切削

C.矿石的粉碎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等

D.物质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E.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本题答案:A,B,C,E: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

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等工业中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所产生的烟尘。此外,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

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32、多选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一般性中毒

D.亚急性中毒

本题答案:A,B,D

33、单选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的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

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

次数不小于一次/ha事故排风装置的排出口,应避免对居民和行人的影响。

A.12

B.10

C.8

D.6

本题答案:A

34、多选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治理措施包括: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

排出气体的净化。下列方法中,用于排出气体净化的有()。

A.洗涤法

B.吸附法

C.袋滤法

D.辐射法

E.静电法

本题答案:A,B,C,E:排出气体的净化方法有: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

电法和燃烧法。

35、单选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

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

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洗浴室外,一一一设置非生产用房。

A.可以

B.不得

C.应该

D.必须

本题答案:B

36、单选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地点尽可能_作业人员。

A.靠近

B.远离

C.不考虑

D.偏离

本题答案:A

37、多选有毒物可通过()进入人体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化学反应

E.物理反应

本题答案:A,B,C

38、多选‘密访一通风排毒系统是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由

()构成。

A.密闭罩

B.通风管

C.吸尘装置

D.净化装置

E.通风机

本题答案:A,B,D,E: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

通风机构成。采用该系统必须注意以下2点。①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

防爆问题;②正确地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

污染。

39、多选生产性粉尘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A.改革工艺过程

B.局部排气罩

C.湿式作业

D.密闭、抽风、除尘

E.个体防护

本题答案:A,C,D:1.改革工艺过程。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

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2.湿式作业。湿式作业防尘的特

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该方法已为厂矿广泛应用,如石粉厂

的水磨石英和陶瓷厂、玻璃厂的原料水碾、湿法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干法生产(粉

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可采取密闭、抽风、除尘的办法,但其基础是

首先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理顺生产流程,实现机械化生产。密闭、抽风、

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4.个体防护。

当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标准水平以下时,应佩戴防尘护具。另

外,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等。

40、单选粉尘分散度与发生尘肺病密切相关,直径小于()um的粉尘易于

到达呼吸器官的深部。

A.5

B.10

C.15

D.25

本题答案:A:在生产环境中,直径小于5U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易

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41、单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放射性物质

B.有毒气体

C.有毒液体

D.强迫体位

本题答案:A

42、单选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在1200oC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即可出现()。

A.射频辐射

B.红外线辐射

C.紫外线辐射

D.激光

本题答案:C

43、多选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通风

D.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E.减少振动设备

本题答案:A,B,D:控制生产性噪声的3项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如钾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

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

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44、单选定向辐射热量是指生产性热源向工作地点的—辐射的热量

A.某一人

B.某一物体

C.某一方向

D.某一检测设备

本题答案:C

45、单选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应尽量远离其他—作业主间、行政区和生活

区。

A.非噪声

B.噪声

C.高温

D.振动

本题答案:A

46、单选喷漆车间欲处理其作业场所中散发的苯蒸气,宜采取()回收净化方

法。

A.洗涤法

B.吸附法

C.袋滤法

0燃烧法

本题*案:B:1.洗涤法也称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适用于净化

CO、S02、NOx、HF、SiF4、HC1、C12、NH2、Hg蒸气、酸雾、沥青烟及有机蒸气。

如冶金行业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冷化,化工行业的工

业气体净化,机电行业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蒸气净化,电力行业的烟气脱硫净

化等等。2.吸附法是使有害气体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接触,使有害物(吸

附质)黏附在固体表面上(物理吸附)。吸附法多用于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净化,

并实现其回收与利用。如机械、仪表、轻工和化工等行业,对苯类、醇类、酯类

和酮类等有机蒸气的气体净化与回收工程,已广泛应用,吸附效率在90%〜95%。

3.袋滤法是粉尘通过过滤介质受阻,而将固体颗粒物分离出来的方法。袋滤法

是一种高效净化方法,主要适用工业气体的除尘净化,如以金属氧化物(Fe203

等)为代表的烟气净化。该方法还可以用做气体净化的前处理及物料回收装置。

4.燃烧法是将有害气体中的可燃成分与氧结合,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C02和

H20,达到气体净化与无害物排放的方法。

47、单选热源的布置应尽量布置在车间的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

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

—的下风侧;热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C

48、单选根据《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

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福GT指数等于或大于

A.20

B.25

C.30

D.32

本题答案:B

49、多选常用的工业毒物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

B.局部排气罩

C.个体防护

D.排除气体的净化

本题答案:A,B,C,D

50、单选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

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上层

本题答案:D

51、多选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作业有()。

A.激光打孔

B.辐射育种

C.变压器维护

D.CT扫描

E.玻璃熔吹

本题答案:B,D:本题考点是识别有电离辐射危险的作业。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

展,核工业、核设施、放射性核素和射线装置在工、农、医和科研中广泛应用,

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也日益增多。正确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提供的选项作

业的原理。

52、多选毒物通过一进入人体。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眼睛

本题答案:A,B,C

53、多选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等都有

影响。

A.心血管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E.运动系统

本题答案:A,B,C,D:生产性噪声一般声级较高,有的作业地点可高达120〜

130dB(A)o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永

久性听力阈移,临床上称噪声聋。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都有影响。

54、单选防尘防毒工作对用人单位保护工作场所劳动者职业健康至关重要,

就防毒工作而言,用人单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防毒通风控制措施

B.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

C,高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D.生产工人轮岗操作

本题答案:B:对于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毒物的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

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

粉尘、毒物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

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

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55、单选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的上风侧,

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

外墙侧窗附近。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B.主导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本题答案:A

56、多选生产性毒物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的重要准则,而净化是无

害化排放的主要手段、生产性毒物中有害气体净化的方法主要有()。

A.洗涤法

B,吸附法

C.袋滤法

D.隔离法

E.燃烧法

本题答案:A,B,C,E: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

则。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

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

法。

57、单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无关。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本题答案:D

58、单选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并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D.应当

本题答案:B

59、单.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

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引汽装置的工作地

点,可由车间一送人气体。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外部

本题答案:A

60、单选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建厂。

A.上游

B.下游

C.中游

D.旁边

本题答案:A

61、单选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作业:

A.干式

B.高温

C.低温

D.湿式

本题答案:D

62、单选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辐射源。

A.射频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本题答案:B

63、单选解决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最有效途径是()。

A.加强通风措施

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

C.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

D.加强健康监护

本题答案:B: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

(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燃料使用

的苯等;

(2)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练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

化硫;

(6)夹杂物,

64、单选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季节内最热月

C.最热月

D.最热天

本题答案:B

65、单选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管道材质应合格。容易凝结蒸汽

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物质的

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一相互连通。

A.不得

B.可以

C.应当

D.必须

本题答案:A

66、单选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

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全面通

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计算。

A.总和

B.最小量

C.乘积

D.最大量

本题答案:A

67、多选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视觉疲劳

E.异常气象条件

本题答案:A/B,C,E: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

辐射和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

68、单选尘肺是由于吸人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

A.职业危害

B.职业病

C.职业危害因素

D.传染病

本题答案:B

69、多选冶金行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A.高温、热辐射

B.有毒气体

C.低温

D.粉尘

本题答案:A,B,D

70、单选‘常M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最热月

C.最冷月

D.最冷季节

本题答案:A

71、单选"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设计需要将这

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对振幅大、功率

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措施。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局层

本题答案:A

72、单选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_dB()o

A.75

B.80

C.85

D.90

本题答案:C

73、单选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

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

A.人行通道

B.安全通道

C.消防通道

D.应急通道

本题答案:D

74、单选粉尘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

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