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2025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2025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2025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2025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2025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2025九年级历史一模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史实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1853年英国公使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但太平天国的领袖不仅没有承认,还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A.建立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C.信仰民间宗教 D.反抗外来侵略2.鲁迅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该材料突出反映了()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旧道德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旧文学,反对新文学,反对新道德3.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A.《北伐往事》 B.《西安事变新探》C.《血战台儿庄》 D.《重庆谈判纪实》4.雷雷同学收集到部分宝安籍烈士信息,他们都牺牲于()蔡树(1910-1944)陈炳辉(1909-1943)陈树根(1923-1943)石就(1911-1945)谢平(1926-1940)刘权(1924-1943)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5.下图反映的内容是()A.实行根据地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B.实行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C.实行全国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6.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7.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材料中“后继者”的含义是()A.拿破仑加冕称帝 B.1799年发动政变C.拿破仑远征俄国 D.传播自由民主思想8.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A.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D.新航路开辟第二次工业革命9.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C.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10.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C.罗斯福新政 D.国际联盟建立11.2023年伊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外务大臣林芳正等重要内阁成员接连出访,在经贸、外交和军事层面同时发力,与欧美多国展开密集协调,为日本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棋手”腾挪空间。这说明日本()A.积极寻求民族独立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D.强化睦邻友好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24题9分,25题10分,26题9分,27题12分,28题30分,共70分。)12.世界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资产阶级通过法律手段来巩固革命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改编自《图说天下》(1)“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制度?该制度是在什么文献颁布后形成的?(2)材料二中涉及“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伟大的总统”的功绩是什么?(3)哪一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的“革命烈焰”?拿破仑创造的奇迹有哪些方面?(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国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13.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年级下册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变化的基本形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冷战,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材料四:1914年,当战争在欧洲爆发,相当一部分部队仍然骑在马背上。但当战争要结束时,速射机枪、空中轰炸、坦克攻击和化学武器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任何关于战争的浪漫想法,都被射程超过20英里的大口径炮弹、机枪的弹雨、致死性的毒气给毫不留情地打个粉碎。战争双方都穷尽最大的努力来利用现有的技术,或发明新的武器,以期能够取得哪怕一点点相对于敌人的优势。大规模的听音器让他们能更早地发现敌方飞机,装甲车辆使他们能防御轻武器的打击,坦克能轻松地突破铁丝网和壕沟,电话和日光反射信号器让他们跨越遥远距离通信,飞行器打开了战争的全新立面。新的技术产生了更具杀伤力的武器,新的战术让旧的进攻方式过时,这些让前线的战士们更加强大,也更容易受到伤害。——摘自华声军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轴心国把控着局面”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什么?“转折点开始出现”源于哪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4)根据材料四,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4.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疫病流行带来的严重挑战。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党和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国军民响应号召,把卫生防疫提高到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卫生防疫机制:成立疾疫防控决策领导机构、建立卫生防疫队、确立疫情报告制度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地方病等发生与蔓延的情况逐步降低甚而绝迹,全国城乡人口逐步上升,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身体及精神素质。——摘编自光明日报《新中国国家卫生防疫机制的建立》(2020年03月11日16版)材料二将卫生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伟大创举。卫生是个人的事,关乎健康;卫生也是国家的事,关乎国运。把卫生工作与发动群众有机结合起来,户户动员、人人参与,就能化被动救治为主动预防,用制度优势弥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总体比较落后的劣势,开创了中国特色防疫模式和公共卫生发展道路。——吴继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后,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82年,“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此确立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律地位。2017年5月12日,党中央提出了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42字方针,即“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摘编自王玥《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的演进轨迹》(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病工作的时代意义。(2)根据材料二,归纳“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伟大创举”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国卫生运动内涵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1.D据题干“太平天国的领袖不仅没有承认,还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反抗外来侵略,D正确;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没有建立农民政权,A错误;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没有反对清朝的统治,B错误;

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义和团是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都信仰民间宗教的说法错误,C错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点是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解题方法:结合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基本知识分析表格中的两个运动相同的部分得出结论,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2.B3.A4.C观察图表可知,表中英烈牺牲的时间是在1940-1945年间,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C项正确;

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国民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5.BB: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B项符合题意;

A:实行根据地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

C: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实行全国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C项不符合题意;

D: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B据所学知,面对近年来南海、东海的相关问题,中国一直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同时我国也应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只有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才能为和平解决创造条件。我国一直反对以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提倡当事国通过直接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故选B。本题考查了我国应对海上挑战的措施。7.D根据所学可知,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传播自由民主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拿破仑加冕称帝说明拿破仑思想中封建落后的一面,严重伤害了法国人民的近代公民意识,体现了他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排除A项;

“后继者”的含义是传播自由民主思想,1799年发动政变,拿破仑开始上台执政,排除B项;

“后继者”的含义是传播自由民主思想,拿破仑远征俄国是为了打击反法势力,排除C项。

故答案为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传播自由民主思想的相关史实。8.D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5~17世纪,potato(马铃薯)、maize(玉米)等美洲新词开始进入欧洲人的生活,这些美洲物种的传播得益于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据所学知识可知,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的出现有关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成为新能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本题主要考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哥伦布、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的相关史实。9.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反映的一系列事件均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A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不符合题意;

B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是题干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符合题意;

C项材料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而不是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不符合题意;

D项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拓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拓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10.A11.B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在经贸、外交和军事层面同时发力,与欧美多国展开密集协调,为日本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棋手”腾挪空间”可知日本政要密集出访欧美等国,在经贸、外交和军事层面同时发力,这是在提升与国际社会联系,谋求成为政治大国,B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不出日本寻求外交独立,日本外交是依附于美国的,排除A;

二战后日本没有反省历史,排除C;

材料内容体现不出日本强化睦邻友好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战后日本崛起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战后日本崛起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12.(1)制度: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2)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功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3)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奇迹”:颁布《拿破仑法典》(或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4)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趋势:从人治到法制,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英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制度;该制度是在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后形成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2)根据材料“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两次革命战争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这两次战争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伟大的总统是指林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保护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废除了奴隶制度。

(3)根据材料三中的“革命烈焰”指的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颁布《拿破仑法典》(或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个国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是从人治到法制,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

故答案为:

(1)制度: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

(2)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功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奇迹”:颁布《拿破仑法典》(或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回答一项即可)

(4)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趋势:从人治到法制,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的共同影响、林肯的贡献、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英法美三个国家的人民的共同追求、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等知识。13.(1)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帝国主义争霸战争(2)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3)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地位或使欧洲逐渐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4)观点:新技术、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更残酷。论述:第一次世界是两大军事集团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在战争中,战争双方都穷尽最大的努力来利用现有的技术,或发明新的武器,飞机、坦克、远程大炮、毒气等用于战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新技术、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更残酷。(1)根本原因:依据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照实力对比的变化,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军事集团:依据所学知识,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先后形成了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集团和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集团。性质:依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对双方主要参战国来说,都没有正义性可言。

(2)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轴心国把控着局面”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战役:依据材料二“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和所学知识,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主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胜利而结束,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或者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合作。

(3)影响:依据材料三“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是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地位或使欧洲逐渐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4)论述:本问是开放性小短文题。首先依据材料四“新的技术产生了更具杀伤力的武器,新的战术让旧的进攻方式过时,这些让前线的战士们更加强大,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可拟定一个观点“新技术、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更残酷。”,然后结合材料“当战争要结束时,速射机枪、空中轰炸、坦克攻击和化学武器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任何关于战争的浪漫想法,都被射程超过20英里的大口径炮弹、机枪的弹雨、致死性的毒气给毫不留情地打个粉碎……”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如第一次世界是两大军事集团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在战争中,战争双方都穷尽最大的努力来利用现有的技术,或发明新的武器,飞机、坦克、远程大炮、毒气等用于战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新技术、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更残酷。

故答案为:

(1)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2)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

(3)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地位或使欧洲逐渐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4)观点:新技术、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更残酷。论述:第一次世界是两大军事集团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在战争中,战争双方都穷尽最大的努力来利用现有的技术,或发明新的武器,飞机、坦克、远程大炮、毒气等用于战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新技术、新武器的使用使战争更残酷。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相应世界格局的认识。14.(1)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群防群治的防疫局面(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卫生防疫机制的建立。时代意义:提升国人的身体及精神素质;为巩固人民政权及开展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的信赖与拥护。(2)表现:卫生与爱国相联系,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从被动救治转为主动预防;建立较为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弥补我国卫生条件总体落后的不足;结合国情实施中国特色的卫生防疫措施。(3)新发展:明确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律地位;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明确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方针)。作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利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1)原因:据材料一“党和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国军民响应号召,把卫生防疫提高到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可知,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材料一“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可知,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群防群治的防疫局面;据材料一“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卫生防疫机制……”可知,我国逐步建立了卫生防疫机制。

意义:据材料一“全国城乡人口逐步上升,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身体及精神素质”,结合所学可知,防病工作提升国人的身体及精神素质;为巩固人民政权及开展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的信赖与拥护。

(2)表现:据材料二“将卫生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可得出卫生与爱国相联系;据材料二“卫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