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758-2023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2758-2023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2758-2023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2758-2023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2758-2023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758—2023

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2023-04-17发布2023-07-14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2758—2023

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苏种子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

子采收、包装贮存运输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旱地紫苏种子繁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7414农作物种子包装标准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1瓜果作物种子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苏

紫苏(PerillafrutescensL.)是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m~2m,钝四棱形;叶阔,

卵形或圆形,正绿背紫,或双面绿色、紫色;开白花或紫花。种子为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具网纹。

花期一般为8月~9月,果期9月~10月。

4产地环境

紫苏种植的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规定。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通气保水性好,pH6.0~7.0

的沙壤土较为适宜。

5生产技术管理

播前管理

5.1.1品种选择

1

DB14/T2758—2023

选用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病虫、耐热、休眠期短,外观和内在品质良好的品种。

5.1.2种子质量

紫苏原种应符合GB16715.1规定,种子纯度≥92%,净度≥97%,发芽率≥70%,水分≤13%。

5.1.3种子处理

55°C~60°C温水浸种,待水温降至30°C时浸泡3h~4h,除去秕籽杂质,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5.1.4整地施肥

露地应翻耕晒垡,耕翻深度20cm~30cm。露地基肥施用应符合NY/T496规定,施腐熟有机肥5000

kg/667m2或生物有机肥200kg/667m2。

5.1.5播种量

播种量为0.3kg~0.5kg/667m2。

播种

5.2.1播种时间

直播播种于4月中旬~5月中旬。苗床播种于3月~4月在保护地内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

5.2.2直播播种

5.2.2.1人工播种

穴播行距45cm,株距25cm~30cm,浅覆土,每穴留3粒~5粒。

条播行距60cm,开沟深2cm~3cm,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

5.2.2.2机械播种

选用紫苏专用直播机或谷子等类似作物播种机以穴播或条播方式直接播种,也可覆膜播种。

5.2.3苗床播种

5.2.3.1苗床选择

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肥沙壤土。播前需耕翻土地,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

5.2.3.2苗床制备

精制有机肥和过筛田园土按体积1:10混合后(或直接使用育苗基质),苗床与大田之比1:40~1:50,

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可做覆膜小拱棚。

5.2.3.3育苗

播种前需浇水,整地,保持土表湿润,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覆1cm左右厚的细砂土。

5.2.3.4苗床管理

2

DB14/T2758—2023

播种后7d左右出苗。出苗后进行壮苗,壮苗一般为苗龄30d~35d,苗高15cm~20cm,具3对~

4对真叶,茎粗壮,叶片较厚,根系发达,无病虫。覆膜育苗移栽前需炼苗2d~3d。

5.2.3.5定植

栽植前1d,育苗地浇透水,行距40cm~60cm,株距30cm~40cm,密度3500株~5000株/667m2。

6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直播间苗要适时,以留匀、留齐、留良、去劣为原则,以长出第3对真叶时定苗,定苗需按预定种

植密度和株行距选留健壮幼苗,一般为单株。晋紫苏1号每667m2种植3500株左右,晋紫苏2号每667m2

种植5000株左右。

中耕除草

一般3次~4次。第1次于幼苗期,深度3cm~5cm,第2、3次于封陇前,深度8cm~10cm。

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病害有斑枯病等;虫害有茶黄螨和蚜虫等。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

地使用化学防治。

防治方法

7.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轮作换茬,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

肥,清洁田园。

7.3.2物理防治

7.3.2.1糖醋液诱杀

按糖、醋、酒、水按3:4:2:1比例配成溶液,每667m2放置1盆~3盆,随时增加,保持不干,诱杀

害虫。

7.3.2.2黄板诱杀

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黄板规格25cm×40cm,每667m2悬挂30块~40块。

7.3.3生物防治

3

DB14/T2758—2023

保护利用天敌,或使用印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和康壮素、Bt等生物源农药。

7.3.4化学防治

紫苏种植一般不施用化学农药。若有少量病虫害出现时,应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

行。

8种子采收

采收时间

一般在终花后30d左右采收,采收期7d~10d。

采收方法

8.2.1人工采收

可在籽粒九成熟时直接收割,也可分段收割,即八成熟时先整株收割,小捆晾晒1d~2d后再脱粒、

清选。

8.2.2机械采收

联合收割机采收应在叶片发黄、八成籽粒成熟时收割较好。

采收加工

8.3.1人工脱粒

小捆摔打、棍棒敲打或搓捻挤压均可。

8.3.2机械脱粒

采用专用脱粒机脱粒。

8.3.3清选分类

根据种子大小、比重,通过扇车或清选机将种子和杂质分离,种子检验应执行GB/T3543规定。

9包装贮存运输

包装

农作物种子包装应符合GB/T7414的规定,以每袋50kg规格包装。

贮存

农作物种子贮藏应符合GB/T7415的规定。种子尽快入库贮存,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时出圃的

种子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运输

4

DB14/T2758—2023

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雨淋。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

10档案管理

建立紫苏全过程管理档案记录,包括紫苏种子净度记录、田间种植基本情况记录、紫苏生育期及农

艺性状调查表、紫苏产量性状调查表和紫苏病虫害防治情况表,见附录A,该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5

DB14/T2758—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紫苏全过程管理档案记录

表A.1给出了紫苏种子净度记录相关指标。

表A.1紫苏种子净度记录

项目品种1品种2…

分取样品重量/g

杂质重量/g

净种子重量/g

净度后总重量/g

增失重量/g

增失/%

杂质/%

净种子/%

表A.2给出了紫苏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相关指标。

表A.2紫苏生育期及农艺性状调查表

品种播种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生育期苗叶株高穗长穗穗松倒伏

名称月/日月/日月/日月/日/d色色/cm/cm形紧度率/%

品种1

品种2

表A.3给出了紫苏产量性状相关指标。

6

DB14/T2758—2023

表A.3紫苏产量性状调查表

品种名称壳色粒形粒色粒质千粒重/g株粒重/g种植密度/667m2平均产量/kg/667m2备注

品种1

品种2

表A.4给出了紫苏病虫害防治需要登记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