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898-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2898-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2898-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2898-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2898-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1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898—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

2023-12-04发布2024-03-04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XXXXX—XXXX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玉米垄膜沟播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

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玉米覆膜复合种植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

大豆和玉米采用宽窄行间作种植,玉米带采用地膜覆盖,形成垄和沟,并在膜侧垄沟中播种玉米的

生产方式。

4产地要求

选择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上、无霜期120d以上的区域种植。产地环境要求土壤耕层疏松深厚、土

质肥沃、周围无污染源,符合GB15618的规定,具有较好的排水、保水性能,且不重茬、迎茬。

5品种选择

大豆选用耐荫抗倒、高荚位、宜机收、早熟的高产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耐密抗倒、抗旱性强、

宜机收的高产品种。

6播前准备

1

DB14/T2898—2023

6.1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开展深耕或深松作业,耕深25cm~30cm,一般2年~3年进行一次。大豆玉米播种

前进行旋耕作业,旋耕深度12cm~15cm。对墒情较差、刮风频繁的干旱田块,可免耕播种。

6.2精选种子

用粒选机或人工除杂籽、病斑籽、虫食粒、秕粒或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大豆种子质量符

合GB4404.2的规定,玉米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6.3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含有精甲·咯菌腈、噻虫嗪·噻呋酰胺等成分的大豆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也

可用0.05%~0.1%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与根瘤菌剂混合后拌种,拌好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晾干

后播种。玉米选用高效、低毒、病虫兼防的包衣种子。

7播种

7.1播期

土壤表层5cm~10cm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大豆玉米可同时或分期播种。

7.2种植模式

7.2.1大豆玉米3:2宽窄行种植模式

每带宽2.2m~2.4m,其中:种3行大豆、2行玉米。玉米带行距40cm,株距11cm~13cm,起垄覆

膜、膜侧播种。大豆带行距30cm,穴距14cm~18cm。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0cm~70cm。见图1。

图1大豆玉米3:2宽窄行种植模式

7.2.2大豆玉米4:2宽窄行种植模式

每带宽2.5m~2.7m,其中:种4行大豆、2行玉米。玉米带行距40cm,株距10cm~12cm,起垄覆

膜、膜侧播种。大豆带行距30cm,穴距14cm~18cm。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0cm~70cm。见图2。

2

DB14/XXXXX—XXXX

图2大豆玉米4:2宽窄行种植模式

7.3播量

大豆双粒播种,玉米单粒播种:

——大豆玉米3:2模式:

大豆每667m2留苗5500株~7800株;

玉米每667m2留苗3800株~5000株。

——大豆玉米4:2模式:

大豆每667m2留苗6500株~9200株;

玉米每667m2留苗3700株~4800株。

7.4播种方式

地膜选用符合GB13735的规定,选用大豆玉米施肥覆膜专用播种机,大豆播深3cm~4cm,玉米播

深4cm~5cm,播种方式如下:

——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铺膜、覆土、播种等环节;

——或选用鸭嘴式玉米播种机和鸭嘴式大豆播种机一前一后组合播种;

——或分期播种。

8田间管理

8.1施肥

8.1.1一次性施肥

8.1.1.1玉米带施用高氮缓控释肥或稳定性肥料,播种时将玉米所需全部肥料在玉米带两侧15cm~25

cm处开沟施入,每667m2施用50kg~65kg。

8.1.1.2大豆带施用大豆专用低氮缓释肥或稳定性肥料,播种时将大豆所需肥料在大豆带内行间开沟

施入土层,每667m2施用15kg~20kg。

8.1.2三段式施肥

8.1.2.1不施缓控释肥或稳定性肥料的地块,采用基肥、种肥与追肥三段式施肥。

8.1.2.2基肥选择低氮复合肥,每667m2施用25kg~30kg,结合整地深翻施入。

8.1.2.3播种时仅对玉米施种肥,选用玉米专用复合肥40kg~50kg。

8.1.2.4对后期长势较弱玉米可利用简易式追肥器在玉米两侧每667m2追施尿素10kg~15kg。

3

DB14/T2898—2023

8.2控旺防倒

8.2.1大豆在分枝期至初花期每667m2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g~50g,对水40kg~50kg喷施

茎叶实施控旺。

8.2.2玉米6片~9片展开叶时,每667m2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22.5ml~25ml,对水15kg~30

kg均匀喷施。

8.3防除杂草

8.3.1中耕除草

在大豆、玉米苗期,采取机械中耕培土,防除行间杂草。

8.3.2化学除草

8.3.2.1播种后2d内选择晴天无风时段,喷施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

(或噻吩磺隆)等完成土壤封闭处理。

8.3.2.2玉米3叶~5叶期、大豆2片~3片复叶期、杂草2叶~5叶期,选用噻吩磺隆、嗪草酸甲酯、

灭草松等禾豆兼用型除草剂茎叶喷雾,或选择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隔离定向喷雾除草。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采取“一施多治、一具多诱”的防治原则,以大豆玉米主要病虫害协调防控为重点,综合应用物理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防控措施。

9.2物理防治

9.2.1每667m2布设黄、蓝可降解色板20张,防治蚜虫、灰飞虱、蓟马、跳甲等害虫。

9.2.2每667m2安装智能集成波段LED杀虫灯3套~5套,诱杀玉米螟、棉铃虫、斜纹夜蛾、金龟子

等害虫,减少田间落卵。

9.3生物防治

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点蜂缘蝽等,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

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制剂,每667m2用药剂量100g~200g,对水30kg~45kg,均匀喷施防治。

9.4化学防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杀虫

剂统一喷施,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和大豆锈病、霜霉病、豆荚螟、食心虫

等。药剂使用量及方法符合GB/T8321、NY/T1276的规定。

10收获

10.1大豆玉米分别收获

4

DB14/XXXXX—XXXX

大豆叶片全部落净、颗粒归圆时收获,先收大豆时选用的大豆收获机整机宽度不大于玉米带间距离,

留茬高度低于最低结荚高度。玉米在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先收玉米时选用的玉米收获机整

机宽度不大于大豆带间距离。

10.2大豆玉米同时收获

大豆玉米成熟期一致时可选用现有大豆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具一前一后同田收获。

11生产档案

应及时建立生产档案,对大豆玉米垄膜沟播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记录,《大豆玉米垄膜沟播生产

档案表》见附录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档案应保留2年以上。

5

DB14/T2898

附录A—

(规范性)2023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生产档案表

大豆玉米垄膜沟播生产档案表见表A.1

表A.1大豆玉米垄膜沟播生产档案表

耕作整地种子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

施肥控旺除草化学防治

种种物生

项目密度

时方品子时植方数中化学除草理物时方

间式种处间模式量方名数药用耕防防药用间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