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1.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炬基以八条水脉为文明之脉,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炬冠以礼器玉琮的外形为特征,象征着天圆地方。该火炬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2.遂公盈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内有铭文记载道:“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该铭文可以用来印证(
)A.尧、舜的禅让 B.夏朝的建立C.大禹的功绩 D.西周的统一3.史学家陈梦家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中指出:“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政治领袖的“王”作为最大的“巫”,来沟通神界与人世,以最终作出决断,指导行动。由此可知,商朝(
)A.实行内外服制 B.王权和神权相结合C.强化中央集权 D.政治强调血缘关系4.西周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耕作方法盛行“耦耕”,即两人并肩而耕。《诗·周颂·载艾》有“千耦其耘”的描述。与“耦耕”紧密结合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均田制 D.屯田制5.平王东迁以后,诸侯和卿大夫等人开始频繁地主持和参加盟誓。盟誓的使用范围不仅用于维系周王室的统治,而且更普遍地用于调解诸侯国之间以及各诸侯国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春秋时期(
)A.产生华夏认同 B.道德信仰缺失C.政治局势动荡 D.兼并战争剧烈6.里耶秦简的文书中记载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八月,南郡竟陵县汉阴乡一名叫狼的人来到洞庭郡迁陵县(里耶),借用了一条公船未归还,迁陵县函告地方官员命令此人退船。该文书可用于研究秦朝的(
)A.官员考核 B.地方治理 C.抑商政策 D.贵族政治7.河西走廊嘉峪关的魏晋墓砖壁画中,有大量的《牛耕图》,内容多为民间农耕,耕田者既有汉族,也有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这些壁画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
)A.民族交融加深 B.铁犁牛耕技术成熟C.政局稳定统一 D.边疆治理臻于完善8.如表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影响表中人物等级排列的主要因素是(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荀子子贡、范蠡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秦始皇、李斯宋襄公夏桀商纣A.人物的历史功绩 B.史家的个人好恶C.儒学的正统地位 D.史书的编撰体例9.正如人们习惯将隋唐两朝连起来称呼一样,隋代是唐代的先驱,承前启后。隋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中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10.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地区在墓葬、窖藏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5世纪至7世纪外国钱币,如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尼泊尔银币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隋唐时期(
)A.丝路贸易的繁荣发展 B.开始对西域有效管辖C.金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D.民族间交往交流频繁11.镇江儒里古镇有一座朱氏宗祠,由朱熹的第八世孙始建于元末明初。中厅有楹联“数行仁义事,长存忠孝心”,南北两厢门头分别刻有匾额“明伦”、“养心”,均为朱熹遗墨。由此可知(
)A.理学保障了社会稳定 B.朱熹是理学的创始人C.理学强调“发明本心” D.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12.辽代大臣耶律俨所撰《皇朝实录》称“辽为轩辕后”,辽太宗从后晋末帝手中获取“秦传国玺”后,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入主中原、绍继正统就是理所当然。上述材料反映出辽朝(
)A.学习汉族制度 B.尊奉华夏正统C.实行因俗而治 D.民族矛盾缓和13.史书记载,某王朝“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该王朝是(
)A.北魏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4.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空前,但是与他下西洋的相关原始资料却寥寥无几。据说有大臣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了这些资料。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明朝(
)A.财政难堪其负 B.实行海禁政策C.出现资源危机 D.皇权受到制约15.明末顾炎武这样记载徽州人:“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这一现象促进了(
)A.自然经济的瓦解 B.商人群体的聚集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抑商政策的松弛16.康熙三十年(1691年),工部等衙门奏请整修长城,康熙指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坚固。”这一主张(
)A.折射出边疆危机的加剧 B.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17.“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上述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虎门条约》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到:“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反映了清朝当时(
)A.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开始全面学习西方C.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 D.外交向近代化转型19.1851年中国人口大约4.3亿,到1865年左右,总人口减少了约四分之一。在之后的将近50年,苏州府——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依然有10万亩良田处于荒芜之中。导致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清朝统治腐败 D.大量华工出国20.如图为1866年法国《世界画报》刊出的《清朝使团参观巴黎邮政局的境外业务部》一图。该材料可直接用于佐证(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21.“在激战中,致远舰中弹累累,受伤甚重,管带邓世昌鼓轮猛冲敌方吉野舰拟同归于尽,不幸途中为鱼雷击中沉没。全舰250余名官兵只有7人遇救。”与上述描述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镇南关大捷 B.平壤战役 C.反割台斗争 D.黄海海战22.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写道:“中国对棉纺厂的投资很快就与国际投资结合,最终被国际投资所取代。……条约签订两年后,第一家外资工厂开业,到1898年,上海已经有4家这样的工厂。”该“条约”的相关条款是(
)A.“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B.“中国民人,概不准在(使馆)界内居住”C.“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D.“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23.“甲午战后(六年间),(中国人)反应有两种类型:一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与以上两种反应对应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24.“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是蔡元培先生于1925年写的一副挽联,此挽联悼念的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孙中山 D.胡适25.如图为20世纪20年代成都民俗画家俞子丹创作的《摩登女郎》,画中的女子身着流行服装、留着新式发型。此画反映了(
)A.民国时期的社会风气 B.晚清时期的经济变迁C.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 D.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26.出生于镇江的陈光甫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银行家。1909年,他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15年银行存款仅为18800余元,到了1921年就达到170万元。这主要得益于(
)A.上海开始开埠通商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C.封建制度彻底终结 D.民族工业迅速发展27.1919年3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3号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我的儿子》的诗,提出“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这表明胡适(
)A.反对封建礼教 B.提倡社会主义C.追求科学真理 D.宣传民主革命28.如表为民国初期的相关数据统计,造成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1914-1918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减少2600万亩军费1916-1918增加5000多万元A.自然灾害严重 B.第一次世界大战C.清朝统治腐朽 D.军阀割据混战29.某同学在阅读《党史故事100讲》时,为其中一讲内容制作了一副插画(如下图),根据插图推测,该讲的标题应是(
)A.《开天辟地》 B.《五四风雷》 C.《遵义决策》 D.《延安灯塔》30.陈云在《随军西行见闻录》写道:“去年十月中突围西走,由湘粤边而入黔,逗留于黔川滇三省一个时期,最后竟冒险突过金沙江、大渡河而入川。”这一军事行动(
)A.沿途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31.下表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1924—1927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4—1927:1927—1937:国共对峙,走向抗战1945—1949:争取民主,全面内战A.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B.国民革命,分道扬镳C.抗日烽火,救亡图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32.“残历碑”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碑上铭刻的文字是:“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该碑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33.如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漫画题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该漫画旨在(
)A.揭露日本侵华带来的灾难B.表达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C.宣传正面战场的抗战成果D.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34.如图是某部文学作品的目录摘编,结合目录可推测第十章描写的是(
)第十章一、高粱红了高粱红了二、攻战锦州是个大问题三、塔山不是山四、“大门”的关闭……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35.1949年任弼时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现在从党员成分上来看,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是农民。……我们计划,经过五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在产业工人中发展一百万党员。”这一决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C.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 D.土地改革的全部完成36.朱德在某次会议上致闭幕词:“我们全体一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制定了国旗,决定了国都、国歌和纪年。我们所作的这一切工作,都符合于人民的意志。”该会议是(
)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37.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二十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进行集会庆祝。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出席大会,接受北京市工商界、农民、手工业者代表的报喜信。他们报的“喜”是(
)A.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B.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就C.中国工业化完全实现D.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38.1953年至1962年,舞蹈在我国的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甚至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外交”。中国舞者通过学演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舞蹈,得到了很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回应。这一“舞蹈外交”(
)A.体现了“一边倒”方针B.标志着中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C.契合了“万隆精神”D.有利于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39.1958—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在1962年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周恩来强调说:“可以写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党中央强调“综合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A.改造农村生产关系 B.推动国民经济调整C.促进工业布局优化 D.推进“一五”计划40.1964年至1980年,西部地区的机械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基地;在西北地区则建成了汉中、天水、银川、西宁等工业城市,在汽车、重型机器、仪表、机床、农机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这主要得益于(
)A.“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B.外交环境的改善C.三线建设的实施 D.经济体制的改革二、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41.钱穆曾经说过“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宋时期,西蜀四川是全国的主要造纸中心,生产的黄、白麻纸为朝廷指定的官方用纸,此外还能生产一种叫“竭纸”的高级皮料水纹纸。四川的印刷业也相当发达。在彩色印刷上,宋代出现了一项关键技术——“水纹”。同时成都是西南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外地来成都从事大宗贸易的商户,往往将大批沉重的铁钱存放于成都专门进行铜钱和铁钱交易的某个铺户,待需用时再去取现,而双方的手续凭证便是“交子”。——摘编自谢天开《交子,世界第一张纸币飘临成都》材料二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土地买卖、典当频繁,基本不受官府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在田宅每每易主的历史环境中,不少地主连自身财产状况都鲜能长期保持不变,又怎能牢固建立累世相承的主仆名分呢?所以宋代的家奴更多来自于雇佣。法律不再将人民划分为“良民”与“贱民”两个完全不平等的阶级,而是根据有无不动产,划分为“主户”与“客户”。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摘编自吴钩《从身份关系到契约关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子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42.一代人的歌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游击队之歌》(1938年创作)材料二
家里日子没法过,借了地主的几块钱。本加本来利加利,加来加去还不完,还不完。共产党来解放军,艰苦奋斗为人民。咱们都有吃和穿,咱们穷人翻了身,翻了身。人民兄弟过新年,咱们大家多喜欢。加紧学习努力赶(干),学好本领下江南,下江南。——《解放歌》(1948年创作)材料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0年创作)材料四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小燕子》(1955年创作)(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四首歌曲创作的历史时期。(2)任意选择其中的两首歌曲,结合歌词内容及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其承载的时代记忆。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镇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测历史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D简析: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的炬冠以玉琮外形为特征,玉琮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所以其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良渚文化。A选项仰韶文化以彩陶为代表;B选项大汶口文化主要代表是红陶等陶器;C选项龙山文化主要代表是黑陶,均与火炬设计灵感来源不符。2答案:C简析:遂公盈铭文记载“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明确提到大禹治水的功绩,可印证大禹的相关事迹。A选项尧、舜禅让是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与铭文内容无关;B选项铭文中未涉及夏朝建立;D选项铭文主要说的是大禹治水,并非西周统一。3答案:B简析:商朝的王既是政治领袖,又是群巫之长,能沟通神界与人世,这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相结合。A选项内外服制是商朝的地方管理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C选项商朝尚未形成中央集权;D选项材料未体现政治与血缘关系。4答案:A简析:西周盛行“耦耕”,这是一种集体化耕作方式,与井田制相适应。井田制将土地规划成方块状,便于组织集体劳动。B选项分封制是政治制度,与耕作方式无关;C选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中叶实行的土地制度;D选项屯田制主要用于解决军队粮食供应等问题,与“耦耕”结合的土地制度不符。5答案:C简析: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和卿大夫频繁主持和参加盟誓来调解矛盾,这表明当时政治局势动荡。A选项材料未涉及华夏认同;B选项不能从盟誓得出道德信仰缺失;D选项春秋时期主要是争霸战争,且材料未体现兼并战争剧烈。6答案:B简析:里耶秦简记载了地方官员处理公船借用未归还的事件,反映了秦朝地方治理的实际运作。A选项材料未涉及官员考核;C选项该事件与抑商政策无关;D选项秦朝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7答案:A简析:魏晋墓砖壁画中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参与农耕,体现了民族交融加深。B选项铁犁牛耕技术成熟是在唐朝曲辕犁出现后;C选项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并非稳定统一;D选项材料未体现边疆治理情况。8答案:C简析:东汉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受儒家思想影响,将孔子等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人物列为上等,而商鞅、秦始皇等虽有历史功绩但不符合儒家某些标准的人物排在中等,这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对人物等级排列的影响。A选项个人历史功绩不是主要依据;B选项史家个人好恶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D选项史书编撰体例与人物评价角度无关。9答案:D简析: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被后世沿用,成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影响深远。A选项中朝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B选项刺史制度是西汉为加强地方控制而设;C选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隋朝创立科举制正是为克服其弊端。10答案:A简析:洛阳出土5-7世纪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等外国钱币,说明当时国际贸易活跃,这些钱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见证了隋唐丝路贸易的繁荣。B选项西汉已开始对西域有效管辖;C选项材料未表明金银是主要流通货币;D选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外贸易往来,不是民族间交往。11答案:D简析:镇江朱氏宗祠的楹联和匾额体现了朱熹的思想,说明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A选项“保障”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不是创始人;C选项“发明本心”是心学主张,不是理学。12答案:B简析:辽代大臣称“辽为轩辕后”,获取“秦传国玺”后认为入主中原、绍继正统理所当然,这反映出辽朝尊奉华夏正统。A选项材料未体现学习汉族制度;C选项因俗而治在材料中未体现;D选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矛盾。13答案:C简析:材料描述的王朝疆域辽阔,“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符合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及疆域特点。A选项北魏疆域没有如此广阔;B选项唐朝疆域与材料描述不符;D选项清朝的统一过程和疆域特征与材料不完全一致。14答案:A简析:郑和下西洋耗费巨大,明朝中后期财政逐渐困难,大臣恐皇帝再有此举加重财政负担,所以藏匿并销毁相关资料。B选项海禁政策主要针对民间海外活动;C选项资源危机与大臣行为无关;D选项明朝皇权强化,大臣此举不能说明皇权受制约。15答案:B简析:明末徽州男子婚后多外出经商,形成浓厚的经商风气,大量徽州人投身商业,促进了商人群体的聚集。A选项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C选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D选项明代仍实行抑商政策,这种风气不能直接导致政策松弛。16答案:C简析:康熙认为守国之道在于修德安民,施恩于喀尔喀蒙古比修筑长城更能巩固边疆,这一主张有利于凝聚民心,巩固国家统一。A选项材料未体现边疆危机加剧;B选项材料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D选项材料强调的是巩固国家统一,不是君主专制强化。17答案:A简析:材料内容“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符合《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B选项《黄埔条约》是中法签订的,主要涉及教堂建设等内容;C选项《望厦条约》是中美签订的,增加了美国兵船巡查贸易等条款;D选项《虎门条约》主要涉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内容。18答案:C简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表明当时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体现了“开眼看世界”。A选项从称呼“夷”可知当时未摒弃“天朝上国”观念;B选项此时只是学习西方器物,并非全面学习;D选项材料未涉及外交近代化转型。19答案:B简析:1851-1865年期间,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在江南地区进行,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或流离失所,土地荒芜。A选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为打开中国市场,不是人口锐减和土地荒芜的直接原因;C选项清政府腐败统治不是直接原因;D选项华工出国不是南方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20答案:B简析:1866年清朝使团参观巴黎邮政局境外业务部,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会有出国访问考察活动。A选项鸦片战争在1840-1842年;C选项戊戌变法在1898年;D选项清末新政在20世纪初。21答案:D简析:材料中“致远舰”“邓世昌”“鼓轮猛冲敌方吉野舰”等信息,表明该事件是黄海海战。A选项镇南关大捷领导者是冯子材;B选项平壤战役是陆战;C选项反割台斗争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22答案:D简析:材料提到条约签订后外资工厂开业,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符合这一情况。A选项是《辛丑条约》内容;B选项也是《辛丑条约》内容;C选项是《天津条约》内容。23答案:B简析:甲午战后,“政治改制运动”指戊戌维新,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暴力反洋运动”指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A选项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在甲午战争前;C选项太平天国运动在甲午战争前;D选项辛亥革命不符合“昧视时代,与外界绝缘”的描述。24答案:C简析:挽联中“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三民”指三民主义,“五权”指五权宪法,这是孙中山的主张,且孙中山于1925年逝世。A选项林则徐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B选项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选项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去世于1962年。25答案:A简析:20世纪20年代成都民俗画家创作的《摩登女郎》,画中女子身着流行服装、留新式发型,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B选项晚清在1912年已结束;C选项传统文化并未消亡;D选项妇女解放真正实现在新中国成立后。26答案:D简析:1915-1921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存款大幅增加,这一时期处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A选项上海开埠通商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B选项民主思想传播与银行存款提升无直接关系;C选项封建制度彻底终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27答案:A简析:胡适提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反对封建礼教中强调的绝对孝顺和等级制度,提倡个人独立和尊严。B选项材料未体现宣传社会主义;C选项材料未涉及追求科学真理;D选项材料与民主革命无关。28答案:D简析:1914-1918年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军阀混战导致农民流离失所,耕地荒废,军费增加。A选项自然灾害无法解释军费增加;B选项一战主要战场在欧洲,对中国农户和耕地减少影响不大;C选项1912年清朝已灭亡。29答案:B简析:插画中“废除卖国二十一条”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所以该讲标题应是《五四风雷》。A选项《开天辟地》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C选项《遵义决策》与遵义会议相关;D选项《延安灯塔》与中共在延安的革命斗争有关。30答案:A简析: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符合红军长征路线,长征沿途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B选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开始开辟的;C选项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D选项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的标志是遵义会议。31答案:B简析:1924-1927年是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后大革命失败,国共分道扬镳。A选项“星星之火,力挽狂澜”是1927-1937年国共对峙时期;C选项“抗日烽火,救亡图存”是1937-1945年抗战时期;D选项“民族独立,获得新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32答案:A简析:材料中“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等信息,符合九一八事变的经过。B选项西安事变发生在陕西西安;C选项华北事变发生在华北地区;D选项七七事变发生在北京。33答案:D简析:1938年漫画“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以大树自比中国,体现了中华民族虽遭日本侵略,但不屈不挠的精神。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精神,不是揭露灾难;B选项漫画主要为抗战服务,不单纯是热爱山河;C选项材料未涉及正面战场抗战成果。34答案:A简析:材料中“攻战锦州”“塔山”等信息,与辽沈战役中锦州战役的关键环节相符,锦州战役切断国军退路,形成“关门打狗”局面。B选项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C选项平津战役使华北地区获得解放;D选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35答案:A简析: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材料中提到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产业工人主要在城市,反映了工作重心的转移。B选项此时民主革命未彻底胜利;C选项一五计划在1953年出台;D选项土地改革1952年底完成。36答案:D简析: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艺演出场地租赁免责协议
- 建筑工程大包合同
- 场站防爆灯安装施工合同(3篇)
- 家装工程设计及施工承包合同
- 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协议
- 电能行业智能电网建设与管理方案
- 居间买卖协议合同
- 物业收费管理合同
- 环境监测评估咨询服务合同
- 房子抵押还款协议书
- 怀念战友混声四部合唱简谱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投诉与举报处理培训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word版
- 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三管三必须”
- 印刷包装行业复工安全培训课件
- 蜜蜂的社会结构和功能
- 电气八大管理制度
- 财政投资评审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审计技术方案
- 中国电信应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 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