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变化(讲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变化(讲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变化(讲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变化(讲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变化(讲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物态变化

目录

考情分析.....................................................................2

知识建构.....................................................................3

考点一温度与温度计.........................................................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5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8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8

考法01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8

考法02熔化与凝固的特点与应用............................................8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0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0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4

考法01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规律...................................14

考法02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与应用...........................................14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5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6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19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9

考法0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特点与应用.....................................19

考法02水循环...........................................................1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0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20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

考查物质三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

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

用。命题点有: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物

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变化在生活

物质三态1.1.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中的应用,物态变化图像等。考试题型主

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界和日

要有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简答

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题。考题题干常用常见的物态和自然现象

的形式呈现出来。

1.1.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主要考查温度的估测,温度计的测温原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理、读数和使用方法等。难度较小,通常

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温度与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导致液柱自动

温度计“只升不降”,对于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

计的这一区别的考查近几年有增加的趋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

1.1.3势。难度较小,通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

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

查,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少。

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

探究物态变化规律属于实验探究题,命

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

题点有:探究固体熔化、凝固时温度随时

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间变化的规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

探究物态特点,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时也会

变化规律出现。考查方向主要是:考器材与装置、

1.1.4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

考实验过程、考实验图像表格的分析、考

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

归纳结论的能力、考应用等。命题情境源

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

于教材或生活实践。

环境的意识。

水的三态与水循环命题点有:水在自然

界呈现的三态、水的物态变化特点、水循

水循环

环、水资源等。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

填空题和综合题。

温度FC

BC

48

40

32,温度单位

熔点甲024时间/min

规律熔化

眄…靠

晶体与非晶体1

熔化和凝固

凝固点

凝固J

规律物态变化沸点

沸腾

汽化特点

吸热升华

蒸发影响因素

放热凝华-[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的“规律

液化方法

水的三态变化

水循环水循环

考点一温度与温度计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1.(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A.10℃B.20℃C.28℃D.40℃

2.(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曹、、

3.(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

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1.掌握常见温度值轻松解决温度估测题

(1)把握好考点:中考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的估测,及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几个特殊温度值。

(2)把握好解答方法:解答时从已知的、常见的温度值或熟悉的温度值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际得

出答案。

2.做好五会,轻松搞定温度计的使用

会选首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会拿在手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侧壁

会读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会记记录被测物体的温度,包括数值和单位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知识概念理解

(1)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把标准大

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沸水

(1)℃是摄氏温标单位。

温度与的温度规定为—℃o

(2)体温计的量程

温度计(2)记住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温度值。

为―℃;分度值为_℃。

(3)温度计的使用。(五会)

(4)体温计的使用。(注意甩一下)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下列对温度的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42℃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西安冬天的温度约为-30℃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气温升高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升高

B.乙图是实验小组自制温度计,若想提高测量精确度,可将图中长细管换成粗一点的长管

C.丙图是寒暑表,寒暑表中的测温物质可选用凝固点为-39℃的水银

D.丁图所示的温度计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测量体温的

3.图是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的情景,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4.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o

5.(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

量范围为35.0℃到42.0℃,最小刻度为℃»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填写操

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

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

|||||||||||||||||||||||||||||||||||||||||||||||||||||||||||||||||||||||°C

3536373839404142

6.小华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当周围温度变化时,液柱会在玻璃管中左右移

动,这是利用了气体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玻璃管上8处标记的温度值______(高于/低于/等

于)A处。

7.(2023•北京・中考真题)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

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

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8.【学科综合】(1)在野外万一遇上高压线掉在地上,要迅速离开现场且避免跨步电压触电,人

应该0(选填“大步走开”“双脚并拢跳离”)

(2)①人体体温保持在37℃左右;②生物体内有电流,例如人体心脏的跳动就是由电流来控制的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人每天进食,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转化为人的哪些能量?、

o(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3)两位同学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瓶塞密封良好。其中,乙容器装满水,而甲容器混有少部分

空气,只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是—(选填“甲”或“乙”)。把它分别放进

20℃、50℃的恒温水中,液面稳定时在液面处记下a、b两条刻度线,则a刻度线表示的温度

为℃o

9.【学科综合】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中国杭州开赛:

(1)比赛现场数万观众齐声呐喊为选手加油鼓劲,欢呼声响彻全场。欢呼声主要是通过传

入现场观众耳朵,它是由声带产生的;

(2)10月3日的4X1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不负众望成功摘金,取胜的关键是交接棒

时。中国选手陈佳鹏在最后一棒冲刺阶段看到日本选手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他以.

作为参照物,由此现象可推断(选填“中国”或“日本”)选手的速度更快;

(3)亚运会期间,组委会用保温箱准备了必要的病毒疫苗保障参会人员的健康,为监测保温箱是

否满足疫苗8℃以下的存放要求(选填“甲”或“乙”)温度计放在保温箱内,并且在工作

人员观察箱内温度时,(选填“能”或“不能”)取出温度计读数。

-,|||||||||||||||||||||||||||||||||||||||||||||||||||

10010203040「中

J-7|I||IHH|IHI11ni|iiii|iiii|iITTI।iii|iiii|ini|

10010203040

10.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o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一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

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C,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温

度计。

熔点沸点

酒精-107℃78℃

水银-39℃357℃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2023・湘潭・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室温下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c

(1)将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2)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所示图像,可知,段该物质是态,8c段(选填

“需要”或“不需”)吸热;由实验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研究表明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图,在温度较低的环境

中,将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金属丝下方与冰接触处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

小”),从而使冰的熔点(选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熔化而成

的水又很快凝固,金属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

2.(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

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考法02熔化与凝固的特点与应用

1.(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

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

粒,这种颗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特点。

lr-o

))

,快速变温杯

-T5—55°

3.(2023•黄冈中考题)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

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3.(2023・辽宁阜新•中考题)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4.(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lO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1.三点应对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究题

中考中关于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考查:

(1)对实验装置的理解,如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加热方式及其原因、温度计的放置要求及读数等;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或根据实验数据、图像分析得出结论,判断是否属于晶体及晶体熔

点的确定;

(3)对实验设计或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及改进等。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知识概念理解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

熔化化。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热量。点,非晶体—确定的熔

(2)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熔点)。点。

(3)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o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

固。液体凝固时都要___热量。度叫做凝固点,非晶体没

(2)晶体溶液凝固时放热,—保持不变(凝固有固定的凝固点。

凝固

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3)非晶体溶液凝固时吸热,温度―o固点相同。

(1)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

体。

晶体如冰、蔡、海波、

晶体与食盐、金属等。

[温度[温度

非晶体非晶体如松香、玻璃、

沥青、石蜡等。

o'-------------------►o'------------------->,

时间时间

甲晶体乙非晶体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

间的摩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升华D.凝华

2.(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

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A.10℃B.30℃C.50℃D.60℃

3.【传统文化】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

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

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

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

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4.(2023・湖北恩施•中考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5.如图,“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1000。。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

不断熔化、升华带走热量,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升华过程中()

A.熔化吸热、升华放热B.熔化、升华都吸热

C.熔化、升华都放热D.熔化放热、升华吸热

6.【新科技】航天航空事业对人类太空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先进战机机身会采用一种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其原理是在金属内部埋植固态合金,当机身出

现裂纹,系统会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使微胶囊内的合金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流出并填

充裂纹,然后(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固态合金从而实现损伤修复;

(2)飞机飞行速度超过340m/s时必须突破一个屏障,此时飞机周围空气会形成音爆云,同时机

身周围常会有白雾出现(如图)。音爆是因为的(选填“空气”或“飞机”)振动产生的,

而白雾的出现则是因为飞机接近音速时,压缩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水珠的现

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雪的形成原理与此(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由于太空接近于真空,所以在太空中水的沸点很(填“高"或“低”),若在空

间站的夜间(太阳光照不到空间站的时间),将水排入太空,水会瞬间(填物态变化名称)

然后又立即凝华成冰晶。整个过程中,两种物态变化相比,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

“多”或“少”)。

7.【学科综合】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

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填“行星”或“恒星”);

(2)“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是的(填“运动”或

“静止”);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

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___________放热释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7题图

8.(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

烧杯内的温水中,冰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冰在

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9.(2023・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

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o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

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

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

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10.(2023•宜昌中考题)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

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

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cc

=

11

=-三

-

=

_

_

-oo

=

!=!

一11

图1图2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

在乙罐中相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o当两罐内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

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

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

(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

(选填“甲”或“乙”)罐。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规律

1.(2023•山西・中考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和小伟用相同的实

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实验。

(1)图甲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答案合理即可)。

(2)观察气泡可判断图甲中水处于(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

(3)小兰和小伟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42所示。由

图像可知,小兰和小伟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机AmB。

2.(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图示烧杯中水的温度为—℃o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现象,此过程需要

(3)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你观察到烧杯中水的现象是o

考法02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与应用

1.(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

雾,这是喷水系统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仅液化B,仅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2.(2023•兰州•中考真题)冬天,室外佩戴口罩,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下列现象与上述“白

雾”的成因相同的是()。

A.吃冰棒时常出现冰棒粘舌头的现象

B.冬天,大巴车窗内侧出现冰花

C.放置在冰箱外的蔬菜水果容易变蕉

D.水烧开后,壶嘴上方有大量白气冒出

3.(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

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1.“白气”与水蒸气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人眼是看不到的,在平时我们看得到的从壶嘴冒出的“白

气”、雪糕周围的“白气”,其实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凡是看得见

的“白气”、“白雾”都不是水蒸气。

2.掌握五点,轻松解决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题

(1)实验装置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2)温度计读数:结合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水的沸点不是100C的原因:外界大气压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

(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水的质量、用温水、在烧杯上加盖、加大酒精灯的火焰。

(5)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知识概念理解

沸腾的条件:温度达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

到——;继续—热。

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热。

温度FC

汽化(2)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7

52-4/-

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

//

(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的/

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01234567891。时间/min

(1)液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

液化化。液化放热。

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2)液化有两种方式:—和压缩体积。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有时会在病人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A.酒精蒸发会放热B.酒精蒸发会吸热

C.酒精升华会放热D.酒精升华会吸热

2.【新科技】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其原理中有一步骤是

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动并迅速变为气态。这一步骤中发生的物态

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液化D.汽化

3.《诗经•国风》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流传甚广。形成“露”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D.升华

4.(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

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5.今年我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6.(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

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能沸腾B.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7.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一一液氮冰激凌,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其制

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使周围“烟雾缭绕”。“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热。

8.【学科综合】2023年12月18日晚,我国甘肃发生6.2级地震,西安有轻微震感。此次地震给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不分昼夜迅速

赶往灾区。

(1)地震产生的(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

损失;西安市民的手机收到了地震波即将抵达西安的通知,通过监测声波来预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

传递;

(2)12月份正值冬季,夜晚救援车内外温差大,车(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

碰到较冷的车窗时,会(填一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

(3)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

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由于汗水(填一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收”或

“放出”)热量而造成人体能量的损失;

(4)地震前一些动物会接收到地震波并做出反应,而人却完全没有反应,请简述原因。

9.(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

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其熔点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

“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0.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纸锅烧水来观察水的沸腾,如图甲所示。

4-n

测温物质凝固点QC沸点/℃

-EE-100

水银-39357

*酒精-11778

IF

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甲乙

(1)由上表可知,本实验应选用(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

(2)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变化,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3)为了验证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纸的着火点为183℃,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500℃,纸锅却不会被点燃,其原因主要

是:O

11.(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先调整铁圈A的高度,确保用酒精灯的加热。接着将铁

圈B向移动,调节温度计到恰当的位置;

(2)每隔I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分析表格

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图丙所示情形可能为表中第min时气泡上升的状态;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90.092.393.896.197.198.098.098.098.098.0

(3)沸腾后撤去酒精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持续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特点与应用

1.(2022•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如图甲,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

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低于0℃.这时观察易

拉罐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乙。白霜的形成属于()

甲乙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2.(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雪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D.铁块变成铁水

3.(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下列四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樟脑丸“消失”B.水结冰C.草叶上形成露珠D.树枝上出现雾淞

考法02水循环

1.(多选题)(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

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1.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升华、凝华应用的实例,轻松解答相关问题

(1)凝华放热应用实例:可以用来解释“下雪不冷”等现象。

(2)升华吸热应用实例:利用升华干燥或保鲜食品;利用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利用干冰升华

实施人工降雨;飞船外壳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利用特殊材料的升华吸热来防止飞船温度过高。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知识概念理解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和升华—0列举常见的升华、

凝华(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现象。

凝华—0

(1)水循环与三态变化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发

水的三态:固态、

水循环生物态变化,形成了—、—、雪、冰雹等。

液体和气态。

(2)地球上的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提高节

水意识。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2023・成都中考题)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

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