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六遗传与进化
专题15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对接教材:溯本追源,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突破重难点。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情概览
课标学业
考点考向考法
要求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内容,运用生物学、考法1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
真实情境物理、技术、工程学等学科概念,以及考向一模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
中的问题“结构与功能”“尺度、比例和数量”“系型制作类跨考法2制作实验装置,模拟吸烟有害
解决,通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选择恰当的学科实践活健康。
当目争匣;4士
m而专■izF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地表征相动考法3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
合运用科应的结构与功能,提升探究实践能力。衡的生态瓶。
学、技术、考法1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物理
工程学和和化学环境条件。
数学等学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可以综合运用多考向二植考法2探究植物无土栽培条件的控
科的概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考虑“结构与功物栽培和动制。
念、方法能”“物质与能量”“因果关系”等跨学科物饲养类跨考法3探究影响杆插植物成活的生物
和思想,概念,设计恰当的装置,以满足生物生学科实践活和非生物因素。
设计方案长的需要。动考法4饲养家蚕,收集我国养蚕的历
并付诸实史资料。
施,以寻考法5制作水族箱,饲养热带鱼。
求科学问发酵食品的制作可以运用传统的发酵考法1收集当地面包酵母菌种,比较
考向三发
题的答案技术来完成;发酵食品的改良需要好的发酵效果。
酵食品制作
或制造相创意,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发考法2设计简单装置,制作酸奶。
类跨学科实
关产品。酵的条件控制、装置的改进、食材的选考法3制作泡菜,探究影响泡菜亚硝
践活动
择等方面不断尝试。酸盐浓度的因素。
新,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J
1.(新情境)(2023•枣庄)将若干相同的蝌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在乙组
饲料里添加一定量X制齐I]。在较短时间内,乙组蝌蚪发育成小型青蛙,甲组蝌蚪正常发育。该实验能得
出()
A.X制剂可能是胰岛素制剂
B.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制剂
C.甲组蝌蚪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
D.X制剂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的X制剂后,能缩短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那么X制
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故选:Bo
2.(新设问)(2023•长沙)如图为某同学在校园科技节上的参赛作品一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单向阀
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据图回
答:
单向阀A
橡
橡
皮
皮
球
球
12
单向阀B
演示过程
1.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
2.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
(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
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填“打开”或“关闭”),
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指导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及应补充的位置
是:O
【答案】(1)收缩主动脉
(2)关闭
(3)心房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
【解析】(1)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观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主动脉。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表示心脏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回心房,这时,房室瓣打开,
动脉瓣关闭。因此,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因此,模型中应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加上心
房。
3.(跨学科)(2023•泰安)微塑料污染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
同的幼鲫鱼,分组饲养在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
计算增幅平均值,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751.15
体长增幅
体
体5595
重
o.长
增
.飞、■体重增幅增
O.0.
幅35S75
幅
((
厘
克55
)0.15米
0.0.
218)
O.)6O.O.124
微塑料浓度(克/升)
A.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
B.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鲫鱼体长不再增长
D.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答案】C
【解析】A、此实验的实验变量为微塑料的浓度,为控制单一变量,故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
量相同的多条鲫鱼,A正确。
B、微塑料浓度为。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B正确。
C、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体长增幅下降,但鲫鱼体长仍然在增长,C错误。
D、微塑料浓度越高,体长和体重的增幅都下降,说明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D
正确。
故选:Co
4.(新设问)(2023•陕西)世界上唯一一株完全野生的普陀鹅耳杨生长在浙江省普陀山上。科学家历经半
个世纪成功培育了108粒种子,之后又成功地用枝条进行托插繁殖,大大降低了普陀鹅耳物灭绝的风险。
关于其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杆插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答案】D
【解析】科学家培育了108粒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杆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生
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可见普陀鹅耳物既能进行无性生殖,也能进行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D。
真题透视
A考向一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
考法1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
1.(2023•广西)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为了理解眼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成像原理
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眼球结构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向内推
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改变成像的焦距。如图表示正常眼球的成像。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光屏模拟视觉形成的神经中枢
B.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C.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
D.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
【答案】B
【解析】A、光屏模拟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地方,A错误;
B、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反之。B正确;
C、看近处时的晶状体曲度变大,因此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C错误;
D、课间远眺时,晶状体曲度变小,因此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D错误。
故选:Bo
2.(2023•陕西)图1是显微镜及遮光器的放大图;图2是眼球结构模型;图3的①〜④是从眼球模型中依
次取出的结构。遮光器上的光圈可以控制显微镜的进光量,①〜④中相当于遮光器的是()
①②③④
图3
C.②D.①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光圈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功能,大光圈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多,小光圈进入显微镜的光
线小。眼球的结构中①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②瞳孔是光线的通道,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光
线强时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少些,光线弱时,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就多些;③晶状体有折射光线的功能;
④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o
3.(2023•云南)为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模型。图甲为眼球结构示
意图,图乙为该模型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不变,注射器注水可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增大。此时,图
乙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③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B.配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的曲度(凸度)
C.若光源形状为“p”,则光屏上形成的物像应为“p”
D.若向水透镜内注水,物像应向靠近水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D
【解析】A、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是视觉形成的部位。A错误。
B、配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是因为调节外界物像反射的光线投影在视网膜上。B错误。
C、若光源形状为“p”,则光屏上形成的物像应为“d”。C错误。
D、若向水透镜内注水,使水透镜的曲度变大,物像应向靠近水透镜方向移动,才能投影在光屏上。D
正确。
故选:D„
考法2制作实验装置,模拟吸烟有害健康。
4.(2023•包头)为模拟观察香烟烟雾对气管的危害,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吸烟动作进行如下实验:打开
止水夹,用洗耳球抽取排水管中的空气使空气泵中的液面下降,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
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关于
该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6000m:抽气管—香烟放置处
止水夹
在三一草履虫培养液
排水管乳胶管上的小孔
清水一乳胶管(下端封闭)
空气泵洗耳球烟雾收集器
A.该过程模拟了人的呼吸运动
B.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
C.草履虫的纤毛模拟了气管中的纤毛
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答案】A
【解析】A、如图的装置,点燃烟雾收集玻璃瓶上的一支香烟,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将排水管内的空
气吸出,塑料桶中的清水就会沿着排水管流出,塑料桶内产生吸力,使玻璃瓶内的气体沿抽气管抽出,
这时可以看到玻璃瓶中的胶管内微气泡进入草履虫培养液内。当烟燃尽后,再用止水夹夹紧排水管,故
上述实验装置所模拟的吸烟过程类似于人体呼吸运动中的吸气过程,而人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吸两
个过程,A错误;
BD、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故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
雾影响草履虫纤毛摆动,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BD正确;
C、草履虫的纤毛模拟了气管中的纤毛,当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后就不能再起作用,C正确;
故选:Ao
5.(2023•西藏)科学研究表明,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
从一包香烟中提炼出来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水蚤为研究对象,探究“烟草浸出液
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烟草浸出液的配制方法:①将两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②将四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
浸泡一天。用其浸出液做实验。
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水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清水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
水蚤个数555
10秒内心跳次数353741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在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o
(3)该兴趣小组的尼玛同学认为还需要增加两个组别,即用一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和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
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
(4)根据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5)该兴趣小组在显微镜下发现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请你推测水蚤属于下列选项中的0
A.节肢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扁形动物
(6)请写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对照
(3)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4)促进
(5)A
(6)诱发肺部疾病(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对照实验应该根据变量来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故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
的是形成对照。
(3)增加两个组别,分别用一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和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可以增加两组不同浓度烟草浸
出液的实验组,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随着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升高,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增加,由此可以判断: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
(5)显微镜下发现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解,身体和附肢都分解是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故推测水蚤属于
节肢动物,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6)烟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直接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诱发肺部疾病、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考法3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
6.(2023•新疆)某同学尝试利用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制作小生态瓶,主要材料:容积1.5L的透明带盖玻
璃瓶、金鱼藻数棵、生命力旺盛的小金鱼两条、泥沙和河水(池塘水)适量。
制作过程:
步骤一:把适量泥沙装入玻璃瓶中,加河水(池塘水)到玻璃瓶容积约名的位置。
5
步骤二:用镶子将适量金鱼藻的根部固定在泥沙中,放入小金鱼后盖上盖子。
步骤三:将玻璃瓶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结合上述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泥沙中的等属于分解者,阳光、空气属于
该生态系统的部分。
(2)小生态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的主要原因是-
(3)生物圈n号也是模拟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但实验最终失败。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A.生物圈II号中缺少分解者
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人类能够脱离生物圈而生存
D.生物圈II号失败的原因是组成成分太复杂
【答案】(1)细菌、真菌非生物
(2)防止生态瓶温度过高,影响瓶内生物的正常生活
(3)B
【解析】(1)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
动物(蚯蚓、屎壳郎和白蚁)。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
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结合分析可知,小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生
态系统,泥沙中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阳光、空气属于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
(2)小生态瓶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瓶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死亡。因此,
为了保持生态瓶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的正常生长,生态瓶的采光要选择较弱的散射光,减少光照强度,
避免阳光直射。
(3)A、生物圈n号中缺少分解者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启示,A错误;
B、生物圈II号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唯一家园,我
们应该保护它,B正确;
C、人类无法脱离生物圈而生存,因为我们需要食物、水和氧气等资源来维持生命,这些资源都来自于
生物圈,C错误;
D、生物圈II号的组成成分相对于生物圈来说,是太简单了,因此生物圈H号的自动调节能力太弱,D
错误。
故选:Bo
7.(2023•济宁)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尝试制作一个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透明玻璃瓶内依次加入河
泥、清水、水生植物、小鱼(肉食性)、小虾(草食性),密封并置于散射光下。请利用所学知识,完
成以下问题。
(1)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从生物成分上分析,水生植物称为,加入河泥的目的
是为了增加o
(2)写出该生态瓶中的食物链:o若清水受到重金属铜的轻度污染,
则经过较长时间后,瓶内铜浓度最高的生物为o
(3)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如图为该小组绘制的生态瓶中碳循环模式图,当d
通过从e中获取碳的速率与(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呼吸作用(或
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时,该生态瓶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动态平衡。
(4)虽然环境条件适宜,但该生态瓶只维持了25天,从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物成分相对简单,能
力弱。请为该生态瓶提出改进建议:o
(5)生活中有机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的过量使用等不良现象,造成淡水水体中氮和磷等元素含量过多,
水中浮游藻类大量增殖,水体严重污染的现象叫做水华。请写出一条“保护淡水资源,避免水华发生”的
做法:。
d
【答案】(1)生产者分解者
(2)水生植物—小虾一小鱼小鱼
(3)二氧化碳光合作用a、b、c、d
(4)自我(动)调节合理增加生物种类(或增加生物多样性、或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合理即可)
(5)不使用含磷洗衣服(或农田减少施肥,合理即可)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从生物成分上分析,水生植物能够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河泥中的细菌、
真菌属于分解者。
(2)由图可知,d与e之间为双向关系,对应生产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且图中d在食物链中,
则d表示生产者(水生植物);a、b、d都有箭头指向c,c表示分解者(河泥),a表示初级消费者(小
虾),b表示次级消费者(小鱼)该生态瓶中的食物链为:水生植物—小虾—小鱼。若该生态系统受到
重金属铜的污染,则污染物会在最高营养级富集,瓶内铜浓度最高的生物为小鱼。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动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通过分解作用分
解为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利用;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
燃烧的方式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生态系统中碳参与碳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d生产者通
过光合作用从分解者e中获得二氧化碳的速率与消费者a、b、d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c的分解作用释放
二氧化碳的速率大致相等。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
就会遭到破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组成成分越复杂,其自我(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反之就越弱。若想延长生态瓶的保持时间,应该合理增加生物种类,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
(5)分析题干可知,有机污水随便排放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不
使用含磷洗衣服以及减少化肥的使用。
解题技巧
1、跨学科实验活动一般都是探究实验,答题过程中要结合探究实验过程及原则完成相关习题。
2、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根据水生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尺度、比例与数量”“稳定
与变化”“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透明材料制作装置,装入水、塘泥和不同的
水生生物,制作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生态瓶。
A考向二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跨学科实践活动
考法1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
8.(2023•呼和浩特)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检测一昼夜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
并绘制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细胞都能以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C.在曲线bd段对应时间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D.比较a点和f点可以推测,长此以往对植物生长是不利的
【答案】D
【解析】A、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故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
都能以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筛管只能运输有机物,B错误。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曲线bd段,二氧化碳浓度
下降,说明对应时间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
D、f点与a点相比,密闭玻璃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说明在24小时内,植物总的呼吸作用强度
要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故长此以往对植物生长是不利的,D正确。
故选:D。
9.(2023•绵阳)夏季,小明同学栽培了一盆绿萝,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都有所萎蕉。初步判定该盆植物
最可能是缺少()
A.无机盐B.水C.光D.氧气
【答案】B
【解析】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的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
才能舒展。夏季,小明同学栽培了一盆绿萝,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都有所萎菁,原因是绿萝缺水。
故选:Bo
考法2探究植物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
10.(2023•赤峰)无土栽培技术为花卉、蔬菜及其他作物生产的工厂化、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该技
术能使植物从营养液里获得足够的()
A.水和无机盐B.无机盐和有机物
C.水和有机物D.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答案】A
【解析】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
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
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而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不
能从营养液里获得。
故选:Ao
11.(2023•重庆)为改善队员的膳食结构,我国南极科考站科技人员克服困难,实现了蔬菜的无土栽培。
其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
A.糖类和维生素B.水和无机盐
C.脂肪和淀粉D.蛋白质和葡萄糖
【答案】B
【解析】无土栽培不用天然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和水按
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
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所以,蔬菜的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的主要
成分是水和无机盐,B正确。
故选:Bo
12.(2023•南充)小明利用所学无土栽培的知识,成功培育出了菜豆种子的幼苗。如图是他所选的菜豆种
子及其发育成的菜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的1发育成乙图中的7
B.菜豆种子的胚由甲图中1、2、3、4、5组成
C.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D.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答案】B
【解析】A、种子萌发时1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7根,正确;
B、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菜豆种子的胚由1胚根、3胚轴、4胚芽、5子叶组成,错误;
C、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正确;
D、植物生长所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有含氮、含磷和含钾的,因此,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含
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正确。
故选:B。
考法3探究影响杆插植物成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13.(2023•呼和浩特)小或同学为自家花园的月季修剪枝条上枯萎发黄的叶片,松土并施肥,又挑选一部
分枝条准备按照杆插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进行托插繁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修剪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成的
B.松土为根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气
C.施肥的目的是为月季提供有机物
D.需将杆插茎段下方剪成斜向的切口
【答案】C
【解析】A、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
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A正确。
B、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
C、肥料能提供一种或几种植物必需的无机盐。是能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因此给栽培的月季施肥,目的是为月季的生长提供无机盐,C错误。
D、将杆插茎段下方剪成斜向的切口可以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更容易生根,从而提高杆插的成活率,
D正确。
故选:C«
14.(2023•长沙)绿萝是一种室内观叶花卉,常用水培托插进行繁殖。为找到绿萝水培杆插的最好方法,
研究小组将若干长势良好的绿萝插条用不同溶液处理后,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水培,定期测量并记
录根的数量和长度。一个月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某生根粉溶液
处理方式清水
10毫克/升20毫克/升40毫克/升80毫克/升
平均生根数量(根)4.44.55.64.34.2
根平均长度(厘米)6.136.507.325.404.92
(1)用绿萝插条进行水培杆插,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2)实验中有一组用清水处理的目的是。光照培养箱在通风条件下需设置好恰当的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湿度等条件,满足绿萝正常的生长需求。
(3)实验结论:该生根粉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绿萝生根,在毫克/升左右效果最好,
但浓度过高会绿萝生根。
【答案】(1)无性生殖
(2)进行对照温度
(3)20抑制
【解析】(1)绿萝插条进行水培杆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
生殖。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因此,实验中有一组用清水处理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光照培
养箱在通风条件下需设置好恰当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满足绿萝正常的生长需求。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生根粉溶液浓度在20毫克/升左右效果最好,根平均生长长度是7.32;且
随着浓度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可见浓度过高会抑制绿萝生根。
考法4饲养家蚕,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
15.(2023•荆州)某同学在饲养家蚕时,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雄性变异个体。科研人员将这只黑色斑个体
与普通斑个体杂交,得到了867只黑色斑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上述子代个体又进行了三
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子代数目(只)
组别亲本
黑色斑普通斑
甲普通斑X普通斑01432
乙黑色斑X普通斑691690
丙黑色斑X黑色斑1062351
A.家蚕的普通斑与黑色斑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根据上表甲组实验数据推断,普通斑是显性性状
C.若用字母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的基因组合是Aa和aa
D.丙组子代个体中,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理论上为工
4
【答案】B
【解析】A、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A正确。
B、根据上表丙组数据推断:亲代黑色斑x黑色斑,后代有黑色斑和普通斑,说明黑色斑是显性性状,普
通斑是隐性性状,B错误。
C、乙组后代有普通斑(aa),可见亲代黑色斑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所以乙组亲代杂交组合是:Aaxaa,
C正确。
D、丙组实验中,亲代均为黑色斑,子代中出现普通斑,这种亲子间及子代间的个体差异,在遗传学上
称为变异。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丙组子代出现了普通斑(aa),
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黑色斑,所以丙组亲本的基因组合是Aax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_1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代中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理论上为W,D正确。
故选:Bo
16.(2023•吉林)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早在三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饲养家蚕,生产蚕丝。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
(1)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发育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这样
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O
(2)某同学在饲养家蚕过程中,观察到家蚕幼虫通常每5〜6天蜕皮一次,其蜕去的“皮”实际是体表
的-
(3)该同学饲养的普通斑家蚕子代中出现了黑色斑个体,这种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
称为。家蚕体色的黑色斑和普通斑是一对。
【答案】(1)②④③①完全变态发育
(2)外骨骼
(3)变异相对性状
【解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
的形态图,其发育的先后顺序是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发育。
(2)家蚕属于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所以它的发育过程中有褪去外骨
骼的现象,即蜕皮。某同学在饲养家蚕过程中,观察到家蚕幼虫通常每5〜6天蜕皮一次,其蜕去的“皮”
实际是体表的外骨骼。
(3)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做相对性状,
所以家蚕体色的黑色斑和普通斑是一对相对性状。
考法5制作水族箱,饲养热带鱼。
17.(2023•苏州)研究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戊二醛(消毒剂)对水族箱内的香蕉草(沉水植物)
进行处理。7天后测量其所处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量,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10
戊二醛浓度/mg-L
A.黑暗条件可避免光照对实验的干扰
B.香蕉草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体溶解氧
C.戊二醛浓度越高溶解氧减少量越低
D.戊二醛可能增强了香蕉草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A、黑暗条件可避免香蕉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对实验的干扰,正确;
B、呼吸作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香蕉草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体溶解氧,正确;
CD、观坐标曲线图可知:戊二醛浓度越高溶解氧减少量越低,由此可得出戊二醛可能抑制了香蕉草的呼
吸作用,C正确,D错误。
故选:D»
解题技巧
1、探究栽培一种植物所需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土壤,
在土壤中栽培一种植物,定期浇水、适时施肥、松土。观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设计表格,
记录和交流株高、叶片数量、叶片大小、开花结果的时间和数量等信息。
2、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选择或设计恰当的装置,利用营养液无土栽培一种植物,定期补
水、更换营养液、通气。观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设计表格,记录和交流株高、叶片数量、叶
片大小、开花结果的时间和数量等信息。
A考向三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
考法1收集当地面包酵母菌种,比较发酵效果。
18.(2023•渝北区)馒头是中国传统的面食,制作馒头时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青霉菌
【答案】B
【解析】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
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B正确。
故选:Bo
19.(2023•重庆)河南贾湖遗址发现距今约9000年前酿酒痕迹,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酵母菌。关
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后代
C.酵母菌能通过发酵作用产生酒精
D.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制作馒头、面包等食物
【答案】A
【解析】A、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抱子生
殖。B正确。
C、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C正确。
D、酵母菌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遇热会膨胀。所以利
用酵母菌发酵可以制作馒头、面包等食物。D正确。
故选:Ao
考法2设计简单装置,制作酸奶。
20.(2023•陕西)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将牛奶发酵后制成的。下列关于酸奶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应处于密封条件下
B.牛奶煮沸后立即加入乳酸菌
C.发酵时应提供充足的光照
D.0℃以下利于乳酸菌发酵
【答案】A
【解析】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
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
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1天即可,可见选项A正确。
故选:Ao
21.(2023•内江)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制作酸奶时,在新鲜的牛奶中加入适量的
蔗糖并煮沸后,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立即加入乳酸菌并密封
B.立即加入乳酸菌不密封
C.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并密封
D.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不密封
【答案】C
【解析】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的生活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
酵,产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要密封。乳酸菌的生活还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
酸菌杀死,因此要在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C正确。
故选:Co
22.(2023•长沙)自制酸奶时,需在牛奶中加入带活菌种的酸奶。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
A.接种乳酸菌B.制成培养基
C.防止变质D.调节味道
【答案】A
【解析】制酸奶的步骤包括:灭菌、冷却、接种、发酵。自制酸奶时,需在牛奶中加入带活菌种的酸奶。
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接种,即接种乳酸菌。A正确。
故选:Ao
考法3制作泡菜,探究影响泡菜亚硝酸盐浓度的因素。
23.(2023•河南)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
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
C.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
D.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
【答案】C
【解析】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乳酸菌的发酵,A正确。
B、密封坛口可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以促进乳酸菌发酵,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
动,影响泡菜的质量,B正确。
C、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故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乳酸菌,C错误。
D、温度会影响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D正确。
故选:Co
24.(2023•宜宾)泡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但食用了腌制不当的泡菜可能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国家
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含量不能超过20mg/kg)o某校课后服务的生物社团同学对“食盐浓度对泡菜中
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探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亚
硝
酸
盐
含
量
gB
k'
)g
腌制时间(d)
A.本实验中食盐浓度越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
B.本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符合要求的食盐浓度为15%
C.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
D.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A
【解析】A、结合图示可知,较高盐浓度(15%)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最低,较低盐浓度(5%)
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最高,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较高盐浓度(15%)条件下,泡菜产生的亚硝酸盐小于20mg/kg,是腌制泡菜最适宜
的浓度,B正确。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故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
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C正确。
D、结合图示可知,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D正确。
故选:Ao
25.(2023•江西)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泡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发酵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
A.霉菌B.醋酸菌C.酵母菌D.乳酸菌
【答案】D
【解析】泡菜是美味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还不降低菜的品质。
故选:D。
解题技巧
发酵技术的应用,一般和化学联系比较多,常考的相关知识点如下:
①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用于制作馒头、面包;酵母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分解葡萄糖
产生酒精,用于酿酒。
②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在无氧情况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③甲烷菌生产清洁能源:甲烷菌在无氧情况下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
④验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一、“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的理念原则
1、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坚实的
生物学科内容基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聚焦生物学大概念:追求“少而精”的原则,优化内容体系,提炼大概念,精选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切
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学习要求,力求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获奖投票合同范本
- 房屋招租合同范本
- 锆基非晶微小齿轮铸造成形工艺研究
- 社区公园的生态保护与休闲设施建设
- 汇报的艺术如何制定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
- 两类含广义Logistic项的趋化系统解的稳定性
- 核心素养背景下APOS理论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科技产品创新与市场调研的紧密结合
- 陆地棉PYL基因家族的分析及GhPYL8D2调控棉花抗旱性的功能鉴定
- 2025年地震数据集合工作站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单元备课
- 妊娠和精神疾病课件
- 全新人教精通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册 )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精品污水处理厂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完整版)泄洪渠施工方案
- 幼儿园厨房人员培训计划
- 博士、博士后简历模板
- 《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GJ32TJ131-2022
- 毕业设计-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