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运动和力、物态变化、透镜》综合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2.关于物理量的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年、光年都是时间单位 B.5m/s读做“每秒5米”
C.1ms比1μs大 D.lnm比1μm3.与一只粉笔的直径和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的值分别是(
)A.1cm
和4.5km/ℎ B.1dm和1.2m/s C.1m和1.5m/s D.lmm和1.2m/s4.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5.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力只要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力是使物体形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6.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出现(
)A.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到地面 B.汤水能倒进嘴里
C.人轻轻一跳就会跳的非常高 D.河水就不会流动了9.如图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D.球体的重心在球心1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稍后沸腾
B.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C.同时沸腾
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12.晚上,人从马路边一盏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13.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水中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到鱼身上,则激光怎样射出(
)A.对准B
B.对准B上方
C.对准B下方
D.对准B′14.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 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无法确定15.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二、非选择题:16.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17.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18.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______,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______的改变或运动______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______.19.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____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20.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21.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0______;
(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______;
(3)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______m
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为0.1mm=______nm
(2)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为40ms=______
s.22.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和______。2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24.一个小球的重力为1.47N,它的质量为______克.25.下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
第一步,改变_____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
实验结论是:______;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______.
实验结论是:______.26.为测量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记为1.78cm,然后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记下页码为356,于是他算得每张纸得厚度为:1.78cm/356=0.005cm.
(1)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2)这种测量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请举一例:______.27.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重104N的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8.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千克的酱油?(ρ矿泉水29.一根弹簧受到3N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当它受到6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在弹性限度内,这根弹簧受到12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多少cm?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解:A、有力作用的两物体间既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直接接触,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施力物体就不会有力产生,物体不会受力,故D错误。
故选:B。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独立存在。根据物体的位置关系,力可分为接触力与非接触力两种。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应熟记基础知识,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独立存在。2.【答案】C
【解析】解:A、时、年是时间单位,光年是长度单位,故A错误;
B、5m/s读作5米每秒,故B错误;
C、1ms=1000μs,1ms比1μs大,故C正确;
D、1nm=0.001μm,lnm比1μm小,故D错误;
故选C.
A、时、年是时间单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B、5m/s读作5米每秒;
C、1ms=1000μs,1ms比1μs大;
D、1nm=0.001μm,lnm比1μm小.3.【答案】A
【解析】解:一支粉笔的直径大约是1cm左右;
人步行的正常速度约为1.2m/s=4.3km/ℎ。
故选:A。
根据平时对所学长度、速度单位的了解,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估测。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一些物理量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4.【答案】D
【解析】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就不发生改变;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可能会使得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能会使得其形状发生改变,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若物体受到的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如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就不发生改变;
(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该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等知识点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5.【答案】D
【解析】解:
A、一个力只能有一个施力物体,故A错误;
B、力只要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因为虽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但是受力物体不同,作用效果就不相同.故B错误;
C、力可以使物体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物体发生形变是受到力的作用的结果,因此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力就是作用,自然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本题要求学生对力概念做到熟练的记忆和正确的理解.6.【答案】C
【解析】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m,b=6m,ℎ=3.5m
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ℎ=10m×6m×3.5m=210m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kg/m3×210m3=270.9kg。
故选:7.【答案】B
【解析】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其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地方g值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地方重力有变化,故重力不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质量。
故选:B。
解答本题要明确重力产生原因,明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明确重力方向的不同说法。
对重力的理解要从产生、大小、方向及决定因素几个方面把握。8.【答案】B
【解析】解:A、飞扬的尘土能够落回地面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尘土不会落回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
B、汤水能倒进嘴里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水不会倒入嘴里,故B符合题意;
C、人能够站在地面上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人轻轻一跳就会跳的非常高,甚至离开地球,故C不符合题意;
D、河水能流动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河水不会流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生活在重力的世界里,如果重力消失,只有不利用重力的才可以存在,利用重力的都将不存在。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重力现象去分析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会出现哪些现象的能力,类似的题还有:如果没有摩擦力,如果没有光,如果没有磁性等,解答这类题时,要会运用逆向思维。9.【答案】B
【解析】解:A、方向重直于接触面,而非竖直向下,所以错误;
B、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正确;
C、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错误;
D、方向竖直向上,所以错误。
故选:B。
分析重力的三要素可知,重力应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图中的示意图的对错。
重力的方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因此,这是判断该题的重要依据。10.【答案】A
【解析】解:A.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圆环状和空心状的物体的重心就不在物体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所在的地理位置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重心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只有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确定物体的重心.
本题考查对重心的理解能力,要紧紧抓住一般物体的重心与两个因素有关: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11.【答案】B
【解析】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B。
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对于这类在锅内或烧杯内放置容器的问题,要搞清里外的不同点,外部因为有加热装置,所以可以继续吸热,可以沸腾,而内部的液体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12.【答案】A
【解析】解:人从马路边向一盏路灯下靠近时,光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当人到达路灯的下方时,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变成一个圆点,当人再次远离路灯时,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人在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所以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将在物体的后方形成影子。影子的长短与光传播的方向有关。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人从马路边一盏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何变化。13.【答案】A
【解析】解: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根据鱼的位置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来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要懂得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关。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关,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反之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一者发生改变,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解答】
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在此过程中,因为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发生改变,故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15.【答案】D
【解析】解: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故A说法错误;
B、松香和玻璃是非晶体,萘和明矾是晶体,故B说法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说法错误;
D、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
(3)对于同一晶体来说,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该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熟练掌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6.【答案】桌子;相互
【解析】解:用手排桌子时,手对桌子有一个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桌子对手有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所以手感到疼.
故答案为:桌子;相互.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17.【答案】支持
桌面
书
压力
书
桌面
【解析】解: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
受力物体是书。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书,受力物体是桌面。
故答案为:支持;桌面;书;压力;书;桌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特别要注意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时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18.【答案】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方向;快慢;施力
【解析】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的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力.
故答案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方向,快慢,施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的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力.
本题目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学生明确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19.【答案】形变;方向
【解析】【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答】
(1)力能改变物体形状;人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此题中,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
故答案为:形变;方向。20.【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
【解析】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掌握力的三要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21.【答案】m/s;μm;3;105;0.04【解析】解:
1.(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在108km/ℎ=108×13.6m/s=30m/s;
(2)一张纸的厚度在70μm左右,人的头发直径与一张纸的厚度差不多,约为70μm;
(3)三层教学楼的高度在10m左右,一层的高度在3m左右;
2.(1)∵1mm=106nm,∴0.1mm=0.1×106nm=105nm;
(2)∵1ms=10−3s,∴40ms=40×10−3s=0.04s.
故答案为:m/s22.【答案】汽化;
液化
【解析】解:将烧红的铁件插入水中,水的温度会升高,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白气”。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23.【答案】同一高度
a
d
e
变大
变大
【解析】解:要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根据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个高度。
光屏上能呈实像,不能用光屏呈接的像是虚像。
根据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1)a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大,像最小。
(2)d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小,像最大。
(3)e点在一倍焦距以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4)烛焰从a点移到d点,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1)a;(2)d;(3)e;(4)变大;变大。
(1)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的结论。24.【答案】150
【解析】解:由G=mg可得,小球的质量:
m=Gg=1.47N9.8N/kg=0.15kg=150g.
故答案为:150.25.【答案】入射光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反射角也会减小(或增大);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
【解析】解:在实验中通过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的变化.将会发现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会靠近(或远离)法线.所以可以得出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反射角也会减小(或增大).
在实验过程中,为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在第一图的基础上,将反射面沿法线方向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结果反射光线不见了,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故答案为:入射光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反射角也会减小(或增大);反射光线;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集体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代理全转让合同范本
- 临时材料购买合同范本
- 包人工电缆合同范本
- 第二单元第11课《while循环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农村闲置小学出租合同范本
- 出口尿素销售合同范本
- 企业团队建设合同范本
- 出售旧材料合同范本
- 人事调动合同范本
-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表
-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课件
- 队列训练教程ppt课件(PPT 86页)
- 第三章-农村公共管理组织课件
- 《医古文》教学全套课件580页
-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技术要求
- 胜利油田压驱技术工艺研究进展及下步工作方向
- 依恋理论之母婴依恋
- 电气CAD-电气图基本知识
- 电气成套设备及元件知识汇总.
- 锯齿形螺纹强度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