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苏州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3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22题,满分为13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丙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20分)为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共同参与。1.某同学拟写了如下开场白,请你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同学们,在学业的道路上,①不要惶恐迷wǎng(
),也不要徘徊犹豫!因为现在的我们,正经历着最好的年华。总有那么些时日,我们怀chuāi(
)着急切被他人检阅的激情,对路途有着单纯的幻想和执著的回忆。②青春,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它带给我们的,不该只是坚rèn()、宽厚与温柔,还有答案。(1)根据拼音,在空格处填写汉字。(3分)①迷wǎng()
②怀chuāi()
③坚rèn()(2)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①徘徊()
A.(huái)
B.(huí)②猝不及防()
A.(cuì)
B.(cù)(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3分)2.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光彩照人。请根据你的理解填空。(8分)ㅤㅤ“长风破浪会有时,(1)”是李白在《行路难》中积极乐观的精神;“(2),肯将衰朽惜残年!”是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老而弥坚的忠君之心;“但愿人长久,(3)”是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4),况乃未休兵”是杜甫在《(5)》中的忧虑:“(6),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在《无题》中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7),(8)”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抒写的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的心情。3.宣传组根据活动内容设计了宣传海报,请你完善。(4分)(1)宣传组海报两侧加上一副对联。上联是“阅水读山,清风展卷书声远”,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的下联。()(2分)A.书林漫步,读书展卷志高远B.吟今诵古,妙笔生花名士多C.读书悟理,书海求真贵在勤(2)为更好地营造阅读氛围,吸引同学参与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宣传标语。(2分)第二部分(50分)(一)名著阅读,完成4-5题。(6分)4.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2分)班刊栏目:青春榜样人物特点名著内容“红小鬼”坚韧不拔,一心向党①保尔刚强不屈,奋斗不止②A.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B.他以稍微带点激动的语调回答说:“……我是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的,现在如此,而且,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5.策划组拟举办“名著联读”活动,请你参考以下示例,帮助策划组拟定阅读主题,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要求:所选书目与示例中的书目不重复。(4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11题。(21分)【甲】五人墓①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②冢亦孤。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阘冗③朝廷党,峥嵘里巷夫。田横④岛中士,足敌五人无?【注释】①五人墓:指明朝天启年间,为保护忠臣周顺昌,参与反抗阉党暴动而被杀害的颜佩韦等五位苏州普通市民的墓,在山塘街。②要离:春秋时刺杀吴王僚的刺客。③阘(tà)冗:形容品格卑鄙。④田横:齐国贵族,齐亡,率部逃至海岛,后耻于事汉,率部自杀。【乙】周忠介公①遗事汪琬①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②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遗官旗②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③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好语谢之。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②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折阑楯④,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④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死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选自《尧峰文钞》,有删改)【注释】①周忠介公:周顺昌(1584年—1626年),字景文,谥号忠介,南直隶吴县(今江苏州)人。②官旗:明代锦衣卫。③擿:同“掷”。④阑楯(shǔn):栏杆的横木。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比宣旨公廨课内迁移法:比至陈(2)姑为好语谢之参考成语法:闭门谢客(3)足敌五人无查阅词典法:①敌人。②敌对的。③对抗;抵挡。④同等;相当(填序号)(4)窜公姓名其中语境推断法:联系前后文“追劾起元”“遂遗官旗②逮公”7.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8.下列对【甲】诗和【乙】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中要离和田横岛上的壮士都是人们熟知的忠臣义士的代表人物,诗人把他们和五人相比,强调了五人之死意义重大。B.【甲】全诗语言精警简拔,以诗论史,表现了诗人赞美正义、鞭挞丑恶的正义感。C.【乙】文中公顺昌在明万历中进士,“万历”是年号纪年法,中“进士”说明周顺昌没有参加殿试。D.【乙】文中官旗先是“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后“抱头东西窜”“皆战栗乞命”,反差巨大,讽刺了官旗的色厉内荏、外强中干。9.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2)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10.你对【甲】诗中的“阘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11.网络上热传“江苏十三市彪悍民风排行榜”,其中苏州民风彪悍值排名全省垫底,网民给予苏州人以下评价,小语和小文对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语境,结合【甲】诗和【乙】文,补写小文的话。(4分)NO.13苏州现实中,苏州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惹事,自个过自个的生活。小语:苏州人性格温和,说话都是吴侬软语,这个排名也算恰当吧。小文:我以前对这个排名就有点怀疑,今天读了【甲】诗和【乙】文,我更不相信这个排名了。因为。(三)现代文阅读◎“抖音”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议,小姚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请你参与讨论。(10分)【编者】近年最火的应用软件10个人有9个都会说是抖音。抖音的本质,就是以算法为内核的娱乐APP。你感兴趣的短视频,会以信息流的形式成百上千地推到你的面前。每次短短几十秒,你不停地刷,每一个都是你感兴趣的,不断刺激着你的脑垂体分泌多巴胺,缺乏自制力的人,一刷几个小时是常事。现实中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在玩抖音的朋友,他们有公共同的特点:对着屏幕呵呵傻笑,中间只是简单变化姿势,不一会儿2小时就过去了。朋友戏谑地说“中了抖音的毒”。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儿童开始沉迷于抖音。【调查】日前,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而数据则令人惊讶,超过两成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刷短视频,超过四成的青少年每天都会刷短视频,这个沉迷比例已经超过了网络游戏。有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短视频”迅速崛起和音乐一起成为青少年的“心头好”。短视频直摇音乐游戏电影/电视几乎总是20.49%7.41%29.04%14.40%19.33%每天几次9.52%4.43%12.89%8.07%9.83%每天一次11.32%6.95%16.80%11.75%13.60%每周一次30.24%29.64%29.35%38.95%41.68%从不28.44%51.57%11.92%26.82%15.56%【帖子】最近,一篇题为《孩子,我为什么不让你玩抖音》的文章刷屏网络,这位妈妈的回答引无数人点赞。这位妈妈图文并茂地列举了抖音里的有害信息:扭曲的审美、炫富、无底线的恶搞、虐待动物、自虐和苦情戏、欺骗广告……这位妈妈发出了这样的警告:孩子们,你要警惕啊!抖音,这个让上到80岁大爷下到8岁孩子都疯狂参与的软件,正在腐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逐渐失去思考力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当你看多了这样的东西,面对一些需要动脑思考和理解的文字时,你会望而却步,你会本能逃避。人,就是这样废掉的。我不希望你沉溺在围观者的点赞和打赏里,满足生存这种最低级的欲望。我更不希望你稚嫩的心灵全部沉浸在欢愉的影像里,抖音里得到的自我实现撑不起你全部的人生。【跟帖】透过抖音,体验社会的脉动。到底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不是我们家长说了算的。很多现象,最开始是非主流,就是关注、参与的人多了,就是主流了,比如当年的摇滚。孩子也是如此,他现在做的事可能很不靠谱,但到了10年后,就不一定。(1)。——听松闻涛书中学到的也不一定是好的,关键是教会孩子如何认识,比如《水浒》看了拳打镇关西,就会出去惩恶扬善么?关键还是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吧?这正是教育孩子辨别是非的机会。(2)。——红袖添香要让孩子尝试各种新事物,我家孩子也对抖音着迷。这是人的天性,连大人都忍不住吃鸡、斗地主,所以没有理由苛求孩子。科技进步到现在,好玩的东西层出不穷。虽然现在,你能强迫孩子不玩,等他上了大学,离开父母的视线,只能反弹得更强烈。(3)。——天道酬勤12.下列三句话分别选自上述三位网友的帖子,请把它们放到最恰当的位置。(3分)A.所以阻止不是好方法,陪伴和讨论才是解决之道。B.只有放开手脚,多多体验新事物,才能和社会合拍,未来更轻松地参与社会中去。C.所以玩什么根本不是问题,教他怎么玩才是关键。(1)
(2)
(3)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抖音的本质是一个娱乐APP,虽说每次短短几十秒,但会以信息流的形式成百上千地推到你的面前,常常一刷就是几小时。B.从图表中可见,有30%左右的青少年,每周一次去刷短视频。C.《孩子,我为什么不让你玩抖音》的文章列举了抖音里的有害信息,担心孩子稚嫩的心灵全部沉浸在欢愉的影像里,逐渐失去思考力和理智判断的能力,最终面对需要动脑思考和理解的文字却无法独立思考和理解。D.听松闻涛认为不要对孩子玩抖音横加干涉,若干年后抖音一定会像现在的摇滚一样成为社会的主流。14.(5分)同学们围绕“孩子玩抖音,到底行不行”这一话题展开了辩论。现在到了总结陈词阶段。结合选文,请你选择正方或反方辩题,写下你的总结陈词。知识卡片:辩论的总结陈词即重审己方观点。总结时可以指出对方观点的漏洞,予以反驳,再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阐述理由。【正方辩题】青少年可以玩抖音【反方辩题】青少年不可以玩抖音我方的观点是:请你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5-18题。(13分)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山坡上的庄稼地,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燥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因三分之差而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的沉重打击下,我不仅没得到安慰和鼓励,反而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庄稼田里拼命劳作。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这片地浪费了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盛开的荞麦花。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⑦我心灰意冷,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很多苦,希望我能有出息,能走出大山。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甲】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⑨一天傍晚,发现母亲没在家。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乙】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沉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我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⑭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15.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16.有感情地朗读利于融入文本,请仿照示例,完成朗读设计。(3分)17.(3分)标题《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含义丰富,意味隽永,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18.(3分)天下的母亲都是相似的,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篇文章中母亲形象的相同点,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作者是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链接材料】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第三部分(60分)19.作文(60分)。《寻味之旅》的三个栏目正在征稿。请根据对栏目导语的理解,选择一个进行投稿。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美味篇美食意义在于吃前的期待、吃后的回味;在于滋味的美好、过程的有趣……能够真切感受到“味道”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情味篇一草一木,一行一走,一经一历,即是一生一世。人间有情亦有爱,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浓浓真情味。兴味篇人生有没有兴味,全在于自己的体会;兴味索然与否,全在于自己的经历。酸甜苦辣皆是人生滋味,要活出自己的态度和境界。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苏州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3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22题,满分为13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丙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20分)为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共同参与。1.某同学拟写了如下开场白,请你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同学们,在学业的道路上,①不要惶恐迷wǎng(
),也不要徘徊犹豫!因为现在的我们,正经历着最好的年华。总有那么些时日,我们怀chuāi(
)着急切被他人检阅的激情,对路途有着单纯的幻想和执著的回忆。②青春,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它带给我们的,不该只是坚rèn()、宽厚与温柔,还有答案。(1)根据拼音,在空格处填写汉字。(3分)①迷wǎng()
②怀chuāi()
③坚rèn()(2)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①徘徊()
A.(huái)
B.(huí)②猝不及防()
A.(cuì)
B.(cù)(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3分)【答案】1.(1)(3分)惘揣韧(2)(2分)A
B(3)(3分)将“坚韧、宽厚与温柔”与“答案”调换位置【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迷惘:míwǎng,因为分辨不清楚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办。怀揣:huáichuāi,胸怀里藏着。坚韧:jiānrèn,坚指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2)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徘徊:páihuái,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故选A。猝不及防:cùbùjífáng,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故选B。本题考查病句错误类型。句中“不该只是……,还有……”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其所领起的内容要有由小到大的层次关系。2.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光彩照人。请根据你的理解填空。(8分)ㅤㅤ“长风破浪会有时,(1)”是李白在《行路难》中积极乐观的精神;“(2),肯将衰朽惜残年!”是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老而弥坚的忠君之心;“但愿人长久,(3)”是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4),况乃未休兵”是杜甫在《(5)》中的忧虑:“(6),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在《无题》中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7),(8)”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抒写的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的心情。2.【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2)欲为圣明除弊事(重点字:弊)(3)千里共婵娟(4)寄书长不达(5)《月夜忆舍弟》(6)春蚕到死丝方尽(7)浊酒一杯家万里(8)燕然未勒归无计(重点字: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3.宣传组根据活动内容设计了宣传海报,请你完善。(4分)(1)宣传组海报两侧加上一副对联。上联是“阅水读山,清风展卷书声远”,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的下联。()(2分)A.书林漫步,读书展卷志高远B.吟今诵古,妙笔生花名士多C.读书悟理,书海求真贵在勤(2)为更好地营造阅读氛围,吸引同学参与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宣传标语。(2分)3.【答案】(1)B(2分)(2)示例一: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求知丰富精彩人生。示例二:生命因阅读而精彩!示例三:遨游书海,淋浴墨香。(评分标准:共2分,围绕主题阅读活动,语言流畅,语意合理即可)【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对联知识,选取对联时要考虑紧扣主题、字数相同、结构一致、仄起平收,所以选择B。本题考察宣传标语的拟写,要求围绕主题阅读活动,语言流畅,语意合理即可。如示例一: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求知丰富精彩人生。示例二:生命因阅读而精彩!示例三:遨游书海,淋浴墨香。第二部分(50分)名著阅读,完成4-5题。(6分)4.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2分)班刊栏目:青春榜样人物特点名著内容“红小鬼”坚韧不拔,一心向党①保尔刚强不屈,奋斗不止②A.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B.他以稍微带点激动的语调回答说:“……我是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的,现在如此,而且,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答案】4.CA【解析】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A.“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写的是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开启了新的生活。B.“他以稍微带点激动的语调回答说:‘……我是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的,现在如此,而且,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出自《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之口,突出了他有着为被压迫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从“小号手”“红军”等信息可知,语句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据此可知,第一空填C;第二空填A。5.策划组拟举办“名著联读”活动,请你参考以下示例,帮助策划组拟定阅读主题,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要求:所选书目与示例中的书目不重复。(4分)5.【答案】示例一:【磨难与成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面对瘫痪、失明,选择勇敢面对一切,并完成了小说《暴风雨中所诞生的》。苦难磨砺了保尔的意志,让他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简爱》中的简爱在经历了失去双亲、被送到寄宿学校以及爱情等各种坎坷、困苦,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性格,并最终与罗切斯特走到一起,寻得了自己的幸福。两部作品主人公都在磨难中成就了自我,符合主题。示例二:【责任与担当】《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肩负历史使命,带领红军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暴躁顽劣、缺乏耐心变为有责任心、有担当,在取经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两本书的主人公都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精神,符合主题。示例三:【讽刺与隐喻】《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而疯,匡超人日渐堕落,周进撞贡门而哭,讽刺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聊斋志异》中马骥游历罗刹国,讽刺隐喻了现实世界黑白不分,善恶颠倒。两本书都借讽刺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符合主题。(评分标准:共4分,主题提炼与所选名著匹配给2分,结合名著具体分析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察名著联读,提炼作品主题,寻找共同点,并且答题时要参照示例,注意格式。如保尔经历各种磨难仍意志顽强地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简爱经历一系列的坎坷后,仍保持自我追求,并获得幸福,两人都用切身经历证明了在磨难中获得成长的道理,所以提炼主题为【磨难与成长】。示例一:【磨难与成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面对瘫痪、失明,选择勇敢面对一切,并完成了小说《暴风雨中所诞生的》。苦难磨砺了保尔的意志,让他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简爱》中的简爱在经历了失去双亲、被送到寄宿学校以及爱情等各种坎坷、困苦,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性格,并最终与罗切斯特走到一起,寻得了自己的幸福。两部作品主人公都在磨难中成就了自我,符合主题。示例二:【责任与担当】《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肩负历史使命,带领红军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暴躁顽劣、缺乏耐心变为有责任心、有担当,在取经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两本书的主人公都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精神,符合主题。示例三:【讽刺与隐喻】《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而疯,匡超人日渐堕落,周进撞贡门而哭,讽刺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聊斋志异》中马骥游历罗刹国,讽刺隐喻了现实世界黑白不分,善恶颠倒。两本书都借讽刺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符合主题。(评分标准:共4分,主题提炼与所选名著匹配给2分,结合名著具体分析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11题。(21分)【甲】五人墓①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②冢亦孤。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阘冗③朝廷党,峥嵘里巷夫。田横④岛中士,足敌五人无?【注释】①五人墓:指明朝天启年间,为保护忠臣周顺昌,参与反抗阉党暴动而被杀害的颜佩韦等五位苏州普通市民的墓,在山塘街。②要离:春秋时刺杀吴王僚的刺客。③阘(tà)冗:形容品格卑鄙。④田横:齐国贵族,齐亡,率部逃至海岛,后耻于事汉,率部自杀。【乙】周忠介公①遗事汪琬①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②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遗官旗②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③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好语谢之。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②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折阑楯④,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④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死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选自《尧峰文钞》,有删改)【注释】①周忠介公:周顺昌(1584年—1626年),字景文,谥号忠介,南直隶吴县(今江苏州)人。②官旗:明代锦衣卫。③擿:同“掷”。④阑楯(shǔn):栏杆的横木。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比宣旨公廨课内迁移法:比至陈(2)姑为好语谢之参考成语法:闭门谢客(3)足敌五人无查阅词典法:①敌人。②敌对的。③对抗;抵挡。④同等;相当(填序号)(4)窜公姓名其中语境推断法:联系前后文“追劾起元”“遂遗官旗②逮公”7.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8.下列对【甲】诗和【乙】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中要离和田横岛上的壮士都是人们熟知的忠臣义士的代表人物,诗人把他们和五人相比,强调了五人之死意义重大。B.【甲】全诗语言精警简拔,以诗论史,表现了诗人赞美正义、鞭挞丑恶的正义感。C.【乙】文中公顺昌在明万历中进士,“万历”是年号纪年法,中“进士”说明周顺昌没有参加殿试。D.【乙】文中官旗先是“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后“抱头东西窜”“皆战栗乞命”,反差巨大,讽刺了官旗的色厉内荏、外强中干。9.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2)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10.你对【甲】诗中的“阘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11.网络上热传“江苏十三市彪悍民风排行榜”,其中苏州民风彪悍值排名全省垫底,网民给予苏州人以下评价,小语和小文对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语境,结合【甲】诗和【乙】文,补写小文的话。(4分)NO.13苏州现实中,苏州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惹事,自个过自个的生活。小语:苏州人性格温和,说话都是吴侬软语,这个排名也算恰当吧。小文:我以前对这个排名就有点怀疑,今天读了【甲】诗和【乙】文,我更不相信这个排名了。因为。6.(4分)(1)等到(2)谢绝,拒绝(3)④(4)改动7.(2分)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8.(3分)C9.(4分,各2分)(1)大人为什么不暂缓宣读圣旨,依据实情把(这里的情况)奏告给朝廷。(2)众人于是愤怒地说:“那么这圣旨原来是假的!”10.(4分)①这两句诗把卑劣的朝廷阉党与高尚的里巷百姓做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为正义而牺牲的五位百姓的敬仰,也嘲讽了朝廷阉党。②【乙】文里太监李实诬陷周公,巡抚都御史毛一鹭等是非不分,镇压百姓:官旗狐假虎威,色厉内荏,都是朝廷党“阘冗”的表现,小民围观为公呼冤,诸生王节直前诘责一鹭,百姓争折阑楯,奋击官旗,都表现了里巷夫的“峥嵘”。11.(4分)苏州人性格温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大与人争强斗狠,这是事实。但是,明朝年间,为了保护忠臣周顺昌,苏州的百姓们聚集官府,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打死了阉党派来抓人的官差、为了维护正义,苏州人的血性不输要离、田横,所以苏州人也有彪悍的一面。【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比至陈”的“比”解释为等到,课内迁移到“比宣旨公廨”中的“比”,同样解释为“等到”。(2)参考成语“闭门谢客”中“谢”的解释,翻译为谢绝、拒绝。(3)“足敌五人无”意思是“能够与这五个人价值相当吗”,所以选择④。(4)根据语境推断为“窜改”“改动”的意思。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由易到难,由大到小,层层划分。句意:围观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争相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大得如雷震一般。故断为“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故选择C。9.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得分点有:宣,闻。随,然则。10.考察诗歌内容的理解。先分析甲文中句子的意思,再用乙文例子来作证。这两句诗把卑劣的朝廷阉党与高尚的里巷百姓做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为正义而牺牲的五位百姓的敬仰,也嘲讽了朝廷阉党。【乙】文里太监李实诬陷周公,巡抚都御史毛一鹭等是非不分,镇压百姓:官旗狐假虎威,色厉内荏,都是朝廷党“阘冗”的表现,小民围观为公呼冤,诸生王节直前诘责一鹭,百姓争折阑楯,奋击官旗,都表现了里巷夫的“峥嵘”。11.考查课文内容在具体语境中是使用。用甲乙两文的内容例证苏州人也有彪悍的一面。具体如下:苏州人性格温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大与人争强斗狠,这是事实。但是,明朝年间,为了保护忠臣周顺昌,苏州的百姓们聚集官府,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打死了阉党派来抓人的官差、为了维护正义,苏州人的血性不输要离、田横,所以苏州人也有彪悍的一面。参考译文: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求回乡居住。当时,太监魏忠贤扰乱国政,御史倪文焕逢迎魏忠贤的意旨,弹劾先生,先生就此被削除官籍。恰好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和曾任应天巡抚的周起元及先生有怨仇,追查周起元罪状弹劾他,把先生的名字也加进去一起弹劾,(魏忠贤)就派官差去逮捕先生。先生知道这件事,却不放在心上,一点也不为其所动。等到在府衙门宣读圣旨的那一天,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以及道、府以下各级官员全部到场。围观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争相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大得如雷震一般。秀才王节等人走上前去,责问毛一鹭,并说:“众怒不可犯。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毛一鹭实际上无心答应这要求,假意说好话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差役看到商议了好久没有结果,又惊奇于巡抚、巡按等官吏不按法度治秀才们的罪,就“当啷”一声把镣铐往地上一丢,大喊:“犯人在什么地方?”又说:“这是魏大人的命令,可以缓办吗!”许多人被他们激怒了,说:“那么这圣旨原来是假的!”大家抢着翻上栏杆,用力打那些差役。差役个个抱住头,东逃西躲,有的爬上大树,有的跑进公堂,有的躲进茅厕,个个吓得哆哆嗦嗦叫饶命,说:“魏公害了我!”有死了的人。毛一鹭很害怕,召来骑兵穿上铠甲来保护自己,夜里要换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命令主管官员逮捕颜佩韦等十几个百姓并关起来。八天以后,先生最终被逮捕。不久到了京城,被关进牢狱,(阁党)诬指(周顺昌)犯了贪污罪,受严刑拷打,伤重病死在狱中,而且魏忠贤再次枉下旨意杀害了颜佩韦等五人。(三)现代文阅读◎“抖音”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议,小姚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请你参与讨论。(10分)【编者】近年最火的应用软件10个人有9个都会说是抖音。抖音的本质,就是以算法为内核的娱乐APP。你感兴趣的短视频,会以信息流的形式成百上千地推到你的面前。每次短短几十秒,你不停地刷,每一个都是你感兴趣的,不断刺激着你的脑垂体分泌多巴胺,缺乏自制力的人,一刷几个小时是常事。现实中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在玩抖音的朋友,他们有公共同的特点:对着屏幕呵呵傻笑,中间只是简单变化姿势,不一会儿2小时就过去了。朋友戏谑地说“中了抖音的毒”。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儿童开始沉迷于抖音。【调查】日前,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而数据则令人惊讶,超过两成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刷短视频,超过四成的青少年每天都会刷短视频,这个沉迷比例已经超过了网络游戏。有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短视频”迅速崛起和音乐一起成为青少年的“心头好”。短视频直摇音乐游戏电影/电视几乎总是20.49%7.41%29.04%14.40%19.33%每天几次9.52%4.43%12.89%8.07%9.83%每天一次11.32%6.95%16.80%11.75%13.60%每周一次30.24%29.64%29.35%38.95%41.68%从不28.44%51.57%11.92%26.82%15.56%【帖子】最近,一篇题为《孩子,我为什么不让你玩抖音》的文章刷屏网络,这位妈妈的回答引无数人点赞。这位妈妈图文并茂地列举了抖音里的有害信息:扭曲的审美、炫富、无底线的恶搞、虐待动物、自虐和苦情戏、欺骗广告……这位妈妈发出了这样的警告:孩子们,你要警惕啊!抖音,这个让上到80岁大爷下到8岁孩子都疯狂参与的软件,正在腐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逐渐失去思考力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当你看多了这样的东西,面对一些需要动脑思考和理解的文字时,你会望而却步,你会本能逃避。人,就是这样废掉的。我不希望你沉溺在围观者的点赞和打赏里,满足生存这种最低级的欲望。我更不希望你稚嫩的心灵全部沉浸在欢愉的影像里,抖音里得到的自我实现撑不起你全部的人生。【跟帖】透过抖音,体验社会的脉动。到底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不是我们家长说了算的。很多现象,最开始是非主流,就是关注、参与的人多了,就是主流了,比如当年的摇滚。孩子也是如此,他现在做的事可能很不靠谱,但到了10年后,就不一定。(1)。——听松闻涛书中学到的也不一定是好的,关键是教会孩子如何认识,比如《水浒》看了拳打镇关西,就会出去惩恶扬善么?关键还是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吧?这正是教育孩子辨别是非的机会。(2)。——红袖添香要让孩子尝试各种新事物,我家孩子也对抖音着迷。这是人的天性,连大人都忍不住吃鸡、斗地主,所以没有理由苛求孩子。科技进步到现在,好玩的东西层出不穷。虽然现在,你能强迫孩子不玩,等他上了大学,离开父母的视线,只能反弹得更强烈。(3)。——天道酬勤12.下列三句话分别选自上述三位网友的帖子,请把它们放到最恰当的位置。(3分)A.所以阻止不是好方法,陪伴和讨论才是解决之道。B.只有放开手脚,多多体验新事物,才能和社会合拍,未来更轻松地参与社会中去。C.所以玩什么根本不是问题,教他怎么玩才是关键。(1)
(2)
(3)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抖音的本质是一个娱乐APP,虽说每次短短几十秒,但会以信息流的形式成百上千地推到你的面前,常常一刷就是几小时。B.从图表中可见,有30%左右的青少年,每周一次去刷短视频。C.《孩子,我为什么不让你玩抖音》的文章列举了抖音里的有害信息,担心孩子稚嫩的心灵全部沉浸在欢愉的影像里,逐渐失去思考力和理智判断的能力,最终面对需要动脑思考和理解的文字却无法独立思考和理解。D.听松闻涛认为不要对孩子玩抖音横加干涉,若干年后抖音一定会像现在的摇滚一样成为社会的主流。14.(5分)同学们围绕“孩子玩抖音,到底行不行”这一话题展开了辩论。现在到了总结陈词阶段。结合选文,请你选择正方或反方辩题,写下你的总结陈词。知识卡片:辩论的总结陈词即重审己方观点。总结时可以指出对方观点的漏洞,予以反驳,再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阐述理由。【正方辩题】青少年可以玩抖音【反方辩题】青少年不可以玩抖音我方的观点是:【答案】12.(3分)BAC13.(2分)D14.(5分)示例一:青少年不可以玩抖音。一些网友认为抖音也许会成为社会的主流,不玩抖音会和社会脱节。我认为抖音它不像微信一样能高效办公,也不像微博一样能看到有效信息流,只有无穷无尽的视频展示,纯粹的娱乐,极致的消遣。而且这种视频充斥着扭曲的审美、炫富、无底线的恶搞、虐待动物、自虐和苦情戏、欺骗广告,不仅很难成为主流,而且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抵制。虽说有的孩子会得到父母的指导,但出于这个年纪的孩子追求新奇、好玩是重点,万一指导不够或无效,沉迷于其中,对孩子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应防患于未然。
示例二:青少年可以玩抖音。这位妈妈认为抖音里有很多虚假、负面的内容,这个不可否认,就像市场里有伪劣过期产品,影像资料里有暴力色情是一样的。并不是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去市场,不能看电视了。这是一个信息时代,靠防是行不通的,不迷失在今天,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迷失。关键还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指导孩子,如何使用,提高孩子辨别是非,去伪存真,让孩子的内心足够强大,才不至于在这信息潮流的冲击下迷失自我,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体验社会的脉动。【解析】1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1)听松闻涛的观点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B项说“要放开手脚,多体验新事物”,是对孩子们玩抖音持支持的态度,符合语境,衔接自然;故选B。(2)红袖添香的观点“关键是教会孩子如何认识,教育孩子辨别是非”,而不是一味地阻止,用陪伴和讨论的方式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故选A。(3)天道酬勤的观点是:要让孩子尝试各种新事物,不能强迫孩子。所以,接C项,不限制孩子玩,关键是教会他怎么玩;故选C。13.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原文说:“孩子也是如此,他现在做的事可能很不靠谱,但到了10年后,就不一定。”“不一定”的意思是:抖音有可能成为主流,也有可能被淘汰,不能成为主流。原文是一种对未来的推测,语气并没有肯定。但是在选项中却说“抖音一定会像现在的摇滚一样成为社会的主流”,与原文不符;故选D。14.本题考查辩论词。本体是一个开放性试题,站在正方或者反方都可。示例:我方的观点是:短视频观看过多,会影响我们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稚嫩的心灵过多地沉浸在欢愉的影像里,就会对时间的流逝会没有感知。在生活中,看抖音就很容易在“下一条看了我就停下来”的错觉中浪费大量时间。这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学习十分不利,所以不要看。示例2:我方的的观点是:短视频创新的表达形式、叙述方式,对青少年群体更有吸引力,大大高了青少年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效率。短视频还是可以进行观看的,不过我们应该选择优质的短视频,特别是那种科普类或者有关于学习方法的那种短视频,或者可以陶冶我们情操的一些艺术的短视频。比如物理教授吴姥姥的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物理知识。所以只要控制好度,看短视频的行为不应被完全否定。请你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5-18题。(13分)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山坡上的庄稼地,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燥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因三分之差而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的沉重打击下,我不仅没得到安慰和鼓励,反而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庄稼田里拼命劳作。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这片地浪费了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盛开的荞麦花。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⑦我心灰意冷,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很多苦,希望我能有出息,能走出大山。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甲】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⑨一天傍晚,发现母亲没在家。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乙】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沉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我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⑭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15.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16.有感情地朗读利于融入文本,请仿照示例,完成朗读设计。(3分)17.(3分)标题《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含义丰富,意味隽永,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18.(3分)天下的母亲都是相似的,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篇文章中母亲形象的相同点,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作者是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链接材料】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答案】15.(4分)①暴怒无常
②心情烦乱,心灰意冷
③失魂落魄,心灵空虚
④心酸,感动16.(3分)应该用舒缓的语气读,“雪白”“淡淡的”“氤氲”要重读,突出了荞麦花颜色的雪白,花香的淡雅,景色的诗意美好,要读出作者对月下美景的陶醉和享受之情。17.(3分)内容上:“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写母亲为了让我早日吃上饸饹面,在月色中拔草,并坚信荞麦会有好收成,母亲的自信和乐观就像在我心灵上播撒出一片美丽的荞麦花,播撒出浓浓的爱;结构上:“荞麦”贯串全文,是文章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8.(3分)母亲形象的相同点:两位母亲都深爱孩子,展现出伟大无私的母爱;两位母亲的生活都很艰难,但她们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走出人生困境。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都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如本文母亲兴奋地说“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母亲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作者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坚强自信的母亲形象。《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自己病入膏肓,心里却只有生病的儿子和还未成年的女儿,作者为我们刻画出一个伟大无私,深深关爱孩子的母亲形象。如果写到其他人物刻画手法,且能结合文章进行合理分析,也可以。【解析】15.本题考查梳理情感脉络。(1)根据第②段举句子“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可得出答案:暴怒无常。(2)根据第③段句子“我心情烦乱地嚷道”,第⑦段句子“我心灰意冷,摇摇头说”可得出答案:心情烦乱,心灰意冷。(3)根据第⑧段句子“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可得出答案:失魂落魄,心灵空虚。(4)根据第⑩段句子“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第⑫段句子“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可得出答案:心酸,感动。16.本题考查朗读技巧。作者有意强调的内容需重读;停顿可依据句中标点和语意进行设计。这个句子在第⑨段中,将眼前的美景与母亲的劳作形成对比,烘托出母亲勤劳美好的形象。“雪白”“淡淡的”“氤氲”强调了荞麦花的颜色之美,气味之香,景色之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生物合成药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织物产品结构与工艺(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国外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源广东河源紫金县专门学校驻校教官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农业大学《工作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缅甸语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冻土共振柱试验机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Unit 5 In the Park Lesson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上册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结构与平法识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心理评估与诊断简介课件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复审换证考试重点题库(180题)
- 小班安全《汤姆走丢了》PPT课件教案反思微视频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