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易错题专项复习(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8/01/wKhkGWeoFXaAeMP-AAIYEo3UkbE100.jpg)
![酸碱中和滴定(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易错题专项复习(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8/01/wKhkGWeoFXaAeMP-AAIYEo3UkbE1002.jpg)
![酸碱中和滴定(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易错题专项复习(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8/01/wKhkGWeoFXaAeMP-AAIYEo3UkbE1003.jpg)
![酸碱中和滴定(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易错题专项复习(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8/01/wKhkGWeoFXaAeMP-AAIYEo3UkbE1004.jpg)
![酸碱中和滴定(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易错题专项复习(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8/01/wKhkGWeoFXaAeMP-AAIYEo3UkbE1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专题11酸碱中和滴定
聚焦易错点:
A易错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操作
A易错点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曲线和误差分析
典例精讲
易错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操作
【易错典例】
例1(2023上•安徽芜湖•高二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
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
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叙述母氓的是()
A.④⑥⑦B.①⑤⑥⑦C.③⑤⑦D.①③⑤⑦
【解析】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①错误;石蕊变色不明显,不易观察颜色,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作指示
剂,③错误;滴定管使用前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⑤错误;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⑦错
误。答案:D
【解题必备】
1.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OJT之
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H+)="(OH-);若用参加反应的c(H+)、c(OJT)来表示,其关系式为,3+a丫瞰二式。}1一)'
碱,由此可计算c(H+),其表达式是c(H+)=c。),,;也可计算c(OH)其表达式是以(汨-)=月卢。由
V酸V碱
c(H+)、C(OIT)可分别求出相应酸、碱的浓度。
2.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
锥形瓶滴定管
(1)滴定管的上端都标有规格大小、使用温度、0刻度,滴定管的精确读数为0.01mL。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
管和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包括玻璃活塞、长玻璃管,可盛放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性
溶液及氢氟酸;碱式滴定管包括长玻璃管、橡皮管、玻璃球,可盛放碱性溶液。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线以上2〜3mL处。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
其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①洗(洗涤):洗涤仪器并进行检漏、润洗。
②取(取液):向酸(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加入2〜3滴指示剂。
③滴(滴定):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向锥形瓶中先快后慢地加入标准液(后面逐滴加入),至指示剂发生明
显的颜色变化(如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红色变为橙色、无色变为粉红色等)且半分钟内不变时,停止滴定。
④读(读数):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最低点,读取溶液体积。
⑤记(记录):记录滴定前和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中标准液的刻度,重复滴定2〜3次将数据记入表中。
⑥算(计算):以(V终一V始)为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取2〜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依据。得=啜(一元酸碱)
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滴定终点判断: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完全的时刻),其方法是在待测液
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其颜色的变化,指示剂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变色明显、灵敏,而且要选择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突跃范围相吻合,这样就能准确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即酸碱恰好中和时的pH),常
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醐或甲基橙,不用石蕊试液的原因是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变式突破】
1.(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校考期中)某学生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已
知该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20.5g,在烧杯中加蒸储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的标准H2s。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溶液变为橙色为止,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写字母)--T->o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o
(3)E步骤的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o
(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填字母)。
a.A步操作中未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C步操作中,称量药品时,祛码放在左盘,NaOH放在右盘
D步操作中酸式滴定管在装入标准H2s04溶液前未用标准液润洗
读取硫酸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
(5)硫酸的初读数和末读数如图所示。末读数为mL,初读数为—mL,用量为mL。按滴
定所得数据来计算出的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o
【答案】(1)CABDE(2)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齐平,读数精确到0.01mL(3)使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
色变化更明显,易于分辨⑷bd⑸24.000.3023.7092.49%
【解析】(1)正确顺序应是称量一溶解一定容一滴定,所以应是C、A、B、D、E。(2)观察滴定管液面高度
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齐平,读数估读到0.01mL。(3)滴定终点时,白纸起衬托作用,更易于分辨颜色变
化。(4)a项,会使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偏大,从而使质量分数偏高;b项,会使所称药品小于20.5g,而
使样品质量分数偏低;c项,会稀释H2so4而使V(H2so4)偏大,从而使样品质量分数偏大;d项,会使V(H2SO4)
偏小,从而使计算所得样品质量分数偏小。所以应选b、do(5)注意读数估读到0.01mL,滴定管“0”刻度在
上,末读数为24.00mL,初读数为0.30mL,用量为23.70mL。c(NaOH)=结旦2黯罂©=
=1.896mol/L。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w(NaOH)
易错点二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和误差分析
【易错典例】
例2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并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
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醐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
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imLo
④重复以上过程2次,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储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zmL、V3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②缺少的操作是—。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观察―-
(3)滴定终点确定:_o
(4)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其读数为—o
三22
=23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为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0.000.5025.40
第二次20.004.0029.10
第三次20.001.2028.80
(6)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未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储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答案】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滴最后一滴盐酸溶液后,溶液由红色
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22.600.1250mol/LADE
【详解】(1)将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则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所以缺少的操作是: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2)为了及时判断滴定终点,滴定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3)滴定结束前溶液为红色,滴定结束溶液为无色,则滴定终点现象为:滴最后一滴盐酸溶液后,溶液由红
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故答案为:滴最后一滴盐酸溶液后,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
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
(4)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根据图示可知,滴定管中溶液体积为:22.60mL,故答
案为:22.60;
(5)三次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40mL-0.50mL=24.90mL、29.10mL-4.00mL=25.10mL,
28.80mL-1.20mL=27.60mL,其中第三次偏差较大,舍去不用,则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24.90mL+25.10mL0.1000mol/Lx0.025L
=25.00mL,根据关系式HCl~NaOH可知,c(NaOH)==0.1250mol/L,
20.020L
故答案为:0.1250mol/L;
(6)A.未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标准液被稀释,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符合
题意;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B不符合题意;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储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操作方法合理,不影响测定结果,故C不符合题
思;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D
符合题意;
E.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说明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
定结果偏高,故E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E。
【解题必备】
1.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
用标准O.lOOmol/LNaOH溶液滴定待测20.00mL0.100mol/L盐酸为例:
①开始时加入的碱对pH的
影响较小
②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
鼠(0.04mL,约一滴)减
引起pH的突变,导致指示
剂的变色即反应完全.达到
终点
3终点后,加入的碱对pH的
影响较小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是以所滴入的酸或碱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以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为纵坐标体现中和滴定过
程的曲线图。强酸与强碱互相滴定的曲线图,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形状变化不大,但中间突跃大(即酸或碱溶液一
滴之差,溶液pH变化大,出现突变),分析强酸与强碱互相滴定时的离子浓度大小,只要关注水的电离平衡即可,
没有其它平衡影响;强酸滴定弱碱或强碱滴定弱酸的曲线图,突跃小,较平缓;强酸滴定弱碱的起点低(因弱碱pH
相对较小),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强碱滴弱酸的起点高(因弱酸pH相对较大),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分析强碱滴
定弱酸或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离子浓度大小,不仅要考虑生成盐的水解平衡,而且还要考虑过量弱酸或弱碱的电离
平衡与水的电离平衡,注意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声溶液呈中性。
2.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待测=臂"整,
卜待测
C标准、V待恻均为定值,C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准的大小。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步骤操作c(NaOH)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偏高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偏高
洗涤
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偏低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储水无影响
取液取碱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且取液结束前气泡消失偏低
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变红偏低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偏高
滴定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偏低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储水无影响
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偏低
读数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偏高
【变式突破】
2.(2023・四川・广安二中高二期中)配制O.l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
会引起测量结果偏高的是
①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在配制烧碱溶液时,将称量后的NaOH固体溶于水,立即移入容量瓶,将洗涤烧杯的液体注入容量瓶后,
加蒸储水至刻度线
③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内有少量水
④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⑤滴定终点仰视刻度线读数
A.①②④B.①⑤C.②③⑤D.②③④
【解析】①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所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①符合题意;
②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变小,导致NaOH的浓度偏大,所用的标准液体积偏小,
测量结果偏低,②不符合题意;
③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内有少量水,不影响标准液的用量,对结果无影响,③不符合题意;
④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量取的待测液偏少,则所用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量结果
偏低,④不符合题意;
⑤滴定终点仰视刻度线读数,由于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所以会导致所读取的数值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⑤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习题精练
1.(2023上•浙江杭州•高二校联考期中)名称为“滴定管”的仪器是
2.(2023上•宁夏石嘴山•高二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校考期中)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O.lmol/1的NaOH溶液,
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2.1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2.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
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00mLB.小于10.00mLC.等于10.00mLD.等于11.00mL
3.(2023上•福建莆田•高二莆田一中校考期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
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酚酬代替指示剂
B.滴定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
D.可用量筒量取25.00mLNaOH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
4.(2023上•北京顺义•高二校考期中)用Q1000mol-L?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有关该实验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选用酚献作指示剂
B.用酸式滴定管盛装O.lOOOmoLI^HCl溶液
C.锥形瓶装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前必须保持干燥
D.滴定时眼睛看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5.(2023上•辽宁•高二校联考期中)用酚酸作指示剂,以0.1000mobI?的NaOH溶液测定锥形瓶中一定体
积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
A.标准液液面在“0”刻度线以上,未调整就开始滴定
B.滴定过程中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滴溅出
C.滴定后仰视刻度线读数
D.酚酰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
6.(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
量实验。若要配制ImoLL-的NaOH标准溶液,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下列有关说法埼误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都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需用490mL的NaOH标准溶液,配制时可选用500mL容量瓶
C.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D.锥形瓶用蒸储水洗涤后,再用待装稀硫酸润洗,使测定浓度偏大
7.(2023上•山西太原•高二校考期中)下列关于酸与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溶液润洗2~3次;②在锥形瓶中加入25.00mL待测NaOH溶液;③向锥形瓶中加入2滴石蕊试液作
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后直接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HC1溶液,进行滴定;⑤左手控
制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⑥两眼注视滴定管内的盐酸液面的下降。以上操作有错误的
是
A,④⑤⑥B,①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④⑥
8.(2023上•北京朝阳•高二北京八十中校考期中)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浓度,下
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取一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两次;
②用量筒准确量取20.00mLNaOH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③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作指示剂;
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查漏后用蒸储水洗涤干净,注入标准酸溶液,调节起始读数;
⑤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⑥两眼注视滴定管内标准酸溶液液面的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A.1句B.2句C.3句D.4句
9.(2023上•广东深圳•高二校考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图1装置进行KMnO,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C\溶液的实验
B.如图2所示,记录滴定终点读取的体积为19.90mL
C.图3为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水洗,不需要用酸溶液润洗
D.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方法如图4,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充满碱液
10.(2023上•江西上饶•高二上饶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小组拟用标准KMnO”溶液滴定某浓度的草酸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KMnO,溶液和草酸溶液分别用滴定管I、II盛装或量取
B.检漏后即可将标准KMnO4溶液直接倒入滴定管中
C.滴定后液面(图IV)读数约为21.30mL
D.本次实验消耗标准KM11O4溶液的体积约为21.30mL
11.(2022上•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二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校考期中)下图曲线a和b是常温下盐酸与氢氧
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
B.P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甲基橙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1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04溶液的浓度,如图甲、乙,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f
甲乙
序号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
①碱酸石蕊乙
②酸碱酚醐甲
③碱酸甲基橙甲
④酸碱酚醐乙
A.①②B.②③C.只有③D.③④
13.(2023上•广东河源•高二龙川县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如图是常温下向20.00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0.10mol/L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mL)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所得的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PH
4
2
0
8
7
6
4
2
1
0T
V/mL
A.原盐酸的浓度为l.Omol/L
B.当NaOH滴入10.00mL时,溶液依然显酸性,且c(H+)=0.05mol/L
C.x的值为20.00
D.只能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不能用酚麟
14.(2023上•江西景德镇•高二统考期中)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
点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ERC)也产生突跃,进
而确定滴定终点。现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碳酸钠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一表示电极电位曲线图;…-表示电极电压曲线图;)
A.该滴定过程中不需任何指示剂B.b点溶液呈酸性
C.a到b之间存在:c(Na+)<c(Cr)D.a点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两种盐
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室温下,向20.00mL0.1000mol・L」盐酸中滴加O.lOOOmoM/iNaOH溶液,溶
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5N).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V(NaOH)=30.00mL时,pH=12.3
16.(2023上•重庆•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i["Na2c。3
溶液和40mL0.2moLL」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强传感器检测,所得
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K(HCl)/mL
K(HCl)/mL
已知:常温下,酚醐的变色范围是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4.4。
A.曲线甲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在b点无气体产生,此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c
C.Na2cCh溶液或NaHCCh溶液中均有c(Na+)<2c(COj)+c(HCO;)
D.滴定分析时,a点可用酚献、c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17.(2022上•江西景德镇•高二江西省乐平中学校考期中)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
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下列有关几种具体的
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酸性KMnCU溶液滴定Na2s。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B.禾烟“Ag++SCN-=AgSCN反应,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浓度时可用Fe(NO3)3溶液
作指示剂
C.利用“2Fe3++2[=l2+2Fe2+”,用FeCb溶液测量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
剂
D.用标准NaOH溶液测量某盐酸溶液的浓度时,若用酚酰作指示剂,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且半分钟不恢复时达到滴定终点
18.(2023上•重庆•高二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学生用O2OOOmolU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
知浓度的盐酸,操作如下:
①用蒸储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存有少量蒸储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醐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若测定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储水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锥形瓶用蒸储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o
r——<Z^|
:22
_^-23
(3)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的浓度:mg-L-'o
标准烧碱溶液体积(mL)
滴定次数待测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0.000.4020.30
第二次20.002.0024.10
第三次20.004.0024.10
(4)拓展:某同学学习了中和滴定,将该原理又应用到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测定
准确量取100.00mL葡萄酒样品,加酸蒸储出抗氧化剂成分,取储分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物
质的量浓度为OOlOO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2.50mL。(已知滴定
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是I2+SO2+2H2O=2H1+H2SO4)。
①滴定前需排放装有U溶液的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填字母)。
②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所测100.00mL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计算)
为mg-L1„
19.(2023上•陕西西安•高二统考期中)25℃时,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弱电
H2cO3H2c2O4HCNHC1ONH3H2O
解质
%=5.6x10-2
电离降=4.5x10-7
(=6.2x10-7(=4.5x1070Kb=1.8x10-5
常数(2=4.7x1。-“储?=1枭101
(1)常温下,O.lmoLL-NaHCzOa溶液的PH(填“>”或“<")7;等体积、等浓度的HCN溶液和氨水混
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或“碱”)性。
⑵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过程中,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某同学用O^OOOmol-L-1的盐酸标准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平行滴定三次所得的实验数
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
消耗标准液体积/mL20.0223.4519.98
a
abed
a.图中需用到的仪器为(填标号),所选仪器在使用前需要。
b.NaOH溶液的浓度为molU1,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填标号)。
A.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未润洗
B.装标准液的仪器水洗后直接装液
C.滴定过程中,部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
20.(2023上•广东揭阳•高二统考期中)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
浓度的盐酸,有关数据记录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所消耗烧碱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消耗的体积
125.000.5025.1224.62
225.00
325.005.0029.5824.58
(1)配制480mL0.2500mol-L-iNaOH标准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2)实验室中有石蕊和酚麟两种指示剂,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o
(3)如图表示第二次滴定时50mL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前后液面的位置。该次滴定所用烧碱溶液体积为
滴定前滴定后
(4)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0
(5)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大的是(填标号)。
A.摇动锥形瓶时溶液溅出B.碱式滴定管滴定前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未干燥有水D.滴定终点俯视
参考答案
1.B【详解】A.该仪器为直行冷凝管,一般用于蒸储,A不符合题意;
B.该仪器为酸式滴定管,是滴定分析时用于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量器,B符合题意;
C.该仪器为梨形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C不符合题意;
D.该仪器为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详解】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看到的读数偏大,读数为2.10mL,实际小于2.10mL,假设为2.00mL;
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10mL,实际比12.10mL大,假设为12.20mL,
所以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是12.20mL-2.00mL=10.20mL,大于12.10mL-2.10mL=10.00mL;故选A。
3.D【详解】A.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终点时溶液为中性,可选甲基橙或
酚醐作指示剂,选项A正确;
B.滴定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否则待测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大,影响测定结果,选项B正确;
C.氢氧化钠吸收少量二氧化碳后变为碳酸钠,当甲基橙做指示剂时,反应后都生成氯化钠,不影响盐酸的
体积,所以不影响滴定结果,选项C正确;
D.量筒只能准确到0」量筒,不可用量筒量取25.00mLNaOH待测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4.C【详解】A.用O.lOOOmoH/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终点时生成NaCL溶液呈中
性,酚麟变色范围为8.2~10,可选用酚酸作指示剂,选项A正确;
B.HC1溶液呈酸性,中和滴定时,需要用酸式滴定管盛装O.lOOOmoHJHCl溶液,选项B正确;
C.锥形瓶中有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所以锥形瓶装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不一定要保持干燥,选项C错
误;
D.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以便及时判断滴定终点,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5.C【详解】A.由c(HCl)=WO*;:aOH)可知,标准液液面在“0,,刻度线以上,未调整就开始滴定,导致
V(NaOH)偏小,测定值偏低,选项A错误;
B.锥形瓶中液滴溅出,导致V(NaOH)偏小,测定值偏低,选项B错误;
C.滴定后仰视刻度线读数,V(NaOH)读数偏大,测定值偏高,选项C正确;
D.酚醐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可能HC1并未完全反应,V(NaOH)偏小,测定值偏低,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C【详解】A.容量瓶有瓶塞,配制时需要摇匀,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有旋塞或者橡胶
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
B.由于实验室中没有490mL容量瓶,所以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lmol/L的溶液,故B正确;
C.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颜色变化为:红一橙一黄,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硫酸,
滴定前溶液为红色,当甲基橙由红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故C错误;
D.锥形瓶用蒸储水洗涤后,不需要再用待装稀硫酸润洗,若润洗,造成被滴定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增大,所
以标准液用量偏大,则使测定浓度偏大,故D正确;
故选Co
7.D【详解】①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①错误;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25.00mL待测NaOH溶液用于滴定,②正确;
③不宜用石蕊溶液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为它的显色效果不明显,③错误;
④滴定管需用标准液润洗后才能注入标准液,④错误;
⑤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⑤正确;
⑥两眼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⑥错误;
故选D。
8.A【详解】①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错误;
②用量筒精确度只能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错误;
③用石蕊试液做指示剂,变色不明显,不便于观察判断滴定终点,错误;
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查漏后用蒸储水洗涤干净,然后需用标准液进行润洗,再注入标准酸溶液,调节起
始读数,错误;
⑤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正确;
⑥滴定过程中目光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错误。
答案选A。
9.D【详解】A.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KMnC>4标准溶液,A错误;
B.滴定终点读数:18.10mL,B错误;
C.图3为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水洗,再用酸溶液润洗,C错误;
D.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通常在橡皮管内,只要将滴定管下方的玻璃尖嘴朝上,并挤压橡皮管中的玻璃球,
就可将气泡排出,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D正确;
答案选D。
10.D【详解】A.标准KMnO,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或量取,选项A错误;
B.在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之后用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然后才加入相关溶液,
选项B错误;
C.滴定管读数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点,滴定后液面读数为22.70mL,选项C错误;
D.根据滴定前和滴定后的读数可知本实验消耗标准KMnO,溶液的体积约为21.30m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C【详解】A.根据曲线a可知,起点盐酸的pH=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选项A正确;
B.P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质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选项B正确;
C.曲线a的pH逐渐升高,所以a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选项C不正确;
D.强酸、强碱相互滴定,指示剂可选择酚猷或甲基橙,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2.D【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时,酸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液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酸碱指示剂一
般不能用石蕊,其变色范围大,会引起较大误差,图示甲为酸式滴定管,乙为碱式滴定管;
①石蕊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中和滴定中一般不用石蕊做指示剂,故①错误;
②甲为酸式滴定管,NaOH为强碱溶液,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放碱性溶液,滴定管应该选用乙,故②错误;
③甲为酸式滴定管,用酚配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并且滴定管使用合理,
故③正确;
④乙为酸式滴定管,用酚酬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而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且滴定管使用
合理,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C【详解】A.NaOH溶液的体积为0mL时,溶液pH=l,说明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即
原盐酸的浓度为O.lmol/,故A错误;
B.当NaOH滴入10.00mL时,溶液依然显酸性,
c(H+)=(01m〃L」x0.02L)T0.1m°l-L-x0.01L)/oo5mol.L」,故B错误;
C.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时,等浓度的盐酸和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常温下
pH=7,故C正确;
D.强酸强碱的酸碱中和滴定,酚猷或甲基橙均可作指示剂,故D错误;
故选Co
14.C【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第一个计量点,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b
点为第二个计量点,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A.由于可根据指示电极电位(ERC)是否产生了突跃来判断终点,因此该滴定过程中不需任何指示剂,A正
确;
B.由分析可知,b点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的饱和溶液,碳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使溶液呈酸性,B正确;
C.从a点到b点,溶液由氯化钠、碳酸氢钠混合液变为氯化钠、碳酸混合溶液,b点处有c(Na+尸c(Cl)
则a点到b点溶液中c(Na+)>c(Cl),C错误;
D.由分析可知,a点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D正确;
故选Co
15.C【详解】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呈中性,室温下pH=7,故A正确;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利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可减小实验误,B正确;
C.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外,误差更大,故C错误;
D.V(NaOH)=30.00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且c(NaOH)=
30x10-3Lx0.1OOOmol-L1-20x10-3Lx0.1OOOmol-C1,
1
-----------------------------------------------3--------------------------=0.02mol-L,即溶液中c(OH-)=0.02mol・LT,贝U
+3U)x1U\—t
c(H+)=5xl0-i3moi・L-i,pH=-lgc(H+)-12.3,故D正确。
故选Co
16.C【分析】Na2cCh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Ch,则0.4mol・LT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0.2moHJNaHCCh
溶液,Na2cCh与HC1反应先生成NaHCCh,NaHCCh再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NaHCCh直接与HC1反
应生成C02气体,并且n(Na2C03)=n(NaHC03)=0.008mol,分别加入20mL0.4mobL-'HC1时Na2cCh恰好转
化为NaHCCh,容器中压强不变,随着HC1的加入,容器中压强逐渐增大,加入40mLHC1时容器的压强达
到最大值,NaHCCh直接与HC1反应生成CO2气体,容器中压强增大,并且加入20mLHC1时容器的压强达
到最大值、一直保持不变,所以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zCCh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HCCh溶
液中滴加盐酸,据此分析解答。
A.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甲线表示向Na2c。3溶液中滴加盐酸,A正确;
B.在加入20mLHC1时Na2CO3转化为了NaHCCh,NaHCO3与HC1反应生成了CCh气体,则b点当V(HC1)
>20mL时,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由图中曲线丁可知,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CO;+H+=H2co3,B
正确;
C.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Na2c03溶液或NaHCCh溶液均显碱性,且两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式:
+
c(Na+)+c(H+)=c(OH)+2c(CO;)+c(HCO3),故Na2cCh溶液或NaHCO3溶液中均有c(Na)>
2C(CO^)+C(HCO3),C错误;
D.由图可知,滴定分析时,a点的pH在9左右,在酚酷的变色范围内,可选择酚酰作指示剂;c点的pH
在4左右,在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内,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D正确;
故答案为Co
17.C【详解】A.用标准酸性KMnCU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KMnCU本身就是指示剂,溶液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为终点的到达,故A正确;
B.Fe(NCh)3为指示剂,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为终点的到达,故B正确;
C.利用“2Fe3++2[=l2+2Fe"”,由于一开始就生成了单质碘,溶液呈蓝色,无法判断终点,故C错误;
D.使用酚酬试液,在强碱滴定强酸时,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故D正确;
故选C。
18.(1)①BCD
(2)22.60
(3)0.2000
⑷C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蓝色,且30s内不再褪去144
【详解】(1)碱式滴定管水洗后,需选标准液润洗,则①错误,故答案为:①;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镭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测定结果不变,故A不选;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其他操作正确,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B选;
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储水洗过后,再用待测液润洗,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
选;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初始读数偏小,滴定后无气泡,终点时读数正确,所以两者之差偏大,会
使得结果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D选;
故答案为:BCD;
(2)滴定管的小刻度在上方,每个刻度为0.01mL,图中读数为22.60mL,故答案为:22.60;
(3)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19.90mL、22.10mL、22.10mL,第二次实验数据偏差大舍弃,消耗平均
V(NaOH)=20.00mL,则盐酸的浓度为%W^^&=0.2000mol・L」,故答案为:0.2000;
(4)①L溶液具有较强氧化性,能腐蚀胶管,需要在酸式滴定管中,则排放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的方法为
C,故答案为:C;
②1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该实验用标准12溶液滴定含有SO2的储分溶液,起始时溶液无色,当滴入最后
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蓝色,且30s内不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反应为
l2+SO2+2H2O=2HI+H2SO4,则
1
n(S02)=n(I2)=cV=0.0100mol-Lx0.0225L=0.000225mol,m(S02)=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业机械购置担保合同纠纷起诉状撰写要领
- 散伙协议书(20篇)
- 2025年债权转让协议综述
- 2025年公司变革资产接收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实习生接收单位协议格式
- 2025年软泡聚醚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物流服务商战略联盟策划协议
- 2025年公司职员车辆共享合同
- 2025年社交APP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儿科用药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公文写作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简易施工方案模板范本
- 2019统编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课件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五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高等无机化学理论—原子参数及元素周期性
- 《神笔马良》阅读测试题(5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