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十大题型总结)(考点清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34/wKhkGWen-PmAdOvsAAJF3xnFVtY675.jp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十大题型总结)(考点清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34/wKhkGWen-PmAdOvsAAJF3xnFVtY6752.jp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十大题型总结)(考点清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34/wKhkGWen-PmAdOvsAAJF3xnFVtY6753.jp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十大题型总结)(考点清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34/wKhkGWen-PmAdOvsAAJF3xnFVtY6754.jp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十大题型总结)(考点清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34/wKhkGWen-PmAdOvsAAJF3xnFVtY67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上期末复习—专题05:诗歌鉴赏
管考点透视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
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
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词名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主要题型】
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命题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
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
考查课外古诗词。
自拉乃愿结
诗歌鉴赏期末复习方法
一、了解诗歌基础知识
1.诗歌类型
回顾课本中出现的诗歌类型,如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和现代诗。古体诗如《观沧海》,篇幅
可长可短,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像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如《次北固山下》。
明确不同类型诗歌在形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整体风格。
2.诗歌意象
整理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这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关键。比如“月亮”常代表思念(“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柳树”有送别之意(“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菊花”象征高洁(“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通过课本诗歌实例来加深对意象的理解,同时注意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情境中可能有不同含义。
二、诗歌内容复习
1.理解诗句含义
逐字逐句解读诗歌,对于古体诗和近体诗,注意字词的古义。如“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
留”的意思。结合课下注释和译文,理解诗句所描述的场景和内容。
对于现代诗,理解诗句中独特的表达,如《天上的街市》中“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
有的珍奇”,体会诗人对美好世界的想象。
2.梳理诗歌情节(针对叙事诗)
如果是叙事类诗歌,梳理诗歌的情节发展,明确每个情节的关键内容和作用。分析情节之间的过渡和
衔接,理解诗歌叙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三、诗歌情感与主题把握
1.结合背景分析情感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例如,曹操创作《观沧海》时的雄心壮志与他的政治抱
负相关;了解杜甫创作《江南逢李龟年》时正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诗歌饱含对世事变迁、人生飘零的
感慨。
根据背景资料来深入挖掘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包括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友情、爱情、对大自然的喜
爱、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
2.从意象和内容推断主题
依据诗歌中的意象组合和诗句内容来确定主题。如诗歌中出现多个表示荒凉的意象,可能主题与衰败、
落寞相关;若有大量描写田园生活的内容,主题可能是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注意诗歌中情感的复杂性,有些诗歌可能同时表达多种情感,如《次北固山下》既有对家乡的思念,
又有对旅途的期待。
四、诗歌艺术特色鉴赏
1.修辞方法
识别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对偶(“海日生
残夜,江春入旧年”)等。
分析修辞在诗歌中的作用,比如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对偶增强
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2.表现手法
掌握常见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虚实结合(“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借景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
理解表现手法如何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服务,例如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色来烘托或暗示诗人的情感。
3.语言风格
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诗歌
的沉郁顿挫、王维诗歌的清新自然等。
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包括用词的精准、简洁、生动等,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
“争”“啄”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初春的生机。
五、复习与练习结合
L复习笔记与诵读诗歌
复习课堂笔记,包括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反复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韵律、情
感和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背诵诗歌来强化记忆,并且在背诵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妙处。
2.专项练习与模拟测试
进行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选择题可考查对诗歌基础知识、内容理解、艺术
特色的判断;简答题则重点训练对诗歌情感、主题、表现手法的分析。
完成模拟测试题,按照考试要求和时间规定来答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
查漏补缺。
诗歌鉴赏十大题型总结
一、分析主旨(情感)型题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这首诗寄托怎样的的情
怀?
答题格式:(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2)展现了……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
情。
注意要点:
①如果是咏物诗,不答步骤。②请大家注意归纳不同内容题材的诗歌的思想情感种类。
分析下面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形象型
1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XXX(人)”的形象。
2提问变体:①诗歌中的“XXX(物)”具有什么特点
3解答公式:
(1)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身份+性格);(2)描绘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句);
(3)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社会意义。
三、字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
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
①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公式
公式: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1运用了的手法,生动的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
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炼字常用的表现手法:拟人、渲染、烘托、对比、对偶、以动衬静,化静为动,情景交融等。
五、分析句意型
提问方式
①这句诗好在哪里?②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公式
公式:诗句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模式:某句诗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具有的优点—J
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思路: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公式
公式:诗句/诗歌有何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模式:某句诗有的语言特色,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思路: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歌中的证据。
③指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七、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公式
公式:诗句/诗歌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模式:某句诗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摘录诗中词语组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思路: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八、观点态度类
1.提问方式: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2答题范式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九、分析诗歌意象型(景物形象)
提问方式
①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②诗中某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
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式:
诗歌描绘了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
答题思路: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
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组合成什么画面+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题模式:
①诗歌描写了意象;②营造的氛围,组成一幅的画面;
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思路: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③表达了诗人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管知识清单
《观沧海》
主题思想:
本诗是诗人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含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
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
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问题解疑:
1、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诗。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峙”,是高高
屹立的样子。句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
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观。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何艺术特色?
诗人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
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
浪漫主义色彩。虽然高度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地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的特征来写,夸张也是合情合理的。
4、请你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的?
诗人登临碣石山,描绘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浩大景象,抒发其昂扬奋发的精神和渴望统一中原、
建功立业的抱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
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壮美的感觉。诗句呈现的远观之景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宏观浩大,不免使人眼界开
阔,胸怀宽广。
6、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景象阔大,想象奇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所吐纳。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
自大海广阔的胸间。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②情感豪迈,胸襟开阔: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的宏大抱负。
7、秋在大多数文人笔下是悲凉的、萧瑟的,但在曹操的笔下却充满生机,为什么?请结合诗歌背景简要分
析。
此时曹操北征乌桓胜利而归,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所以他笔下的秋
景是充满生机的。
《次北固山下》
主题思想
诗人描写了冬末春初时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画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赏析:(1)运用对偶的修辞,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以江面之阔映衬一帆之孤,展现了一幅雄伟壮观
的长江画面,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
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画面: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2)赏析:拟人、对偶的修辞,“日”和“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和“入”运用拟
人修辞,使景物富有生机,写出江南春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
物,暗含时光的流逝,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运用设问的修辞,直抒胸臆,点明主旨。用归雁捎书的古诗,寄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重点赏析:
L“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
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
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他总是悲哀凄惨的啼叫着,暗写诗人的悲痛之情。诗人选
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可谓“不看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诗人
的“悲痛之意”。
示例一:“闻道”写出诗人听闻友人破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暗含“悲痛之意”。示例二:“五溪”
(或过五溪),写出友人贬谪之地的荒远,暗含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悲痛之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最后一句还有人写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好?
为什么?
示例一:“随君直到夜郎西”更好。“我”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明月上。明月伴“君”西行,就像“我”
一直陪伴在“君”旁,关切而又无法陪伴之情尽显其中;同时,“君”是对人的敬称,也增添了李白对王昌
龄的情意。示例二:“随风直到夜郎西”更好。“风”更有飘摇感,这种流动之物能跨越距离的阻碍,传递
关怀、思念之情,同时“风”不拘于一地的特性也增添了漂泊之感,表达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
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
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主题思想
这首散小令运用映衬手法勾勒出一幅清冷凄绝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异地的游子的羁旅之苦
和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1、这首曲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图画,这九个细节是什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这首曲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请谈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通过对比,衬托出了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这一切不
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游子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4、《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
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这些景物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眼前,显得衰败荒凉,缺乏生气和活力,共同勾勒出一幅荒凉
的深秋晚景图,给人一种“断肠”的凄切之感。
5、有读者认为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或许更好,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阐述理
由。示例:不赞同。因为“瘦马”是以马之瘦衬托人之瘦,衬托游子漂泊无定、四处奔波的困苦和疲倦;而
“骏马”则显现出马的强壮、充满活力,衬托人的精神抖擞,与本曲的意境不符。
6、这首小令作为“秋思之祖”,游子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至少谈两点。
示例:①前三句用白描手法,写了九种景物,组成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孤寂愁
苦的思乡之情。②“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反衬出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③“夕阳
西下”将游子置于特殊的时间背景之下,又在眼前这些景物的触发下,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不禁涌上心
头。④“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抒发沦落天涯的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峨眉山月歌》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祖籍为甘
肃天水。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
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行船所见的描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江行思友之情。
名句理解: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乍离乡土的青年,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
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多是反映
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
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夜喜雨》等。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描写现实两人重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
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名句理解: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诗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但写到“落花
时节又逢君”时,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介绍: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
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
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
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
七卷。
主旨归纳:
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名句理解: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
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
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
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
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
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
作品赏析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
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①诗人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
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②对偶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
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
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
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
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秋词・其一》
主题思想:
诗人一反常人的悲秋情怀,描绘了白鹤冲天的动人图景。诗人虽然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但其愈挫愈
勇的豪壮情怀在本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
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
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筲”的情景。
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那凌云的白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3.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坚强不屈的化身,抒发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
《夜雨寄北》
主题思想:
这首诗既写出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快乐,抒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事故车维修技术与人才输出合同
- 如何进行有效的员工福利调研
- 2025年农产品害虫防治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真空断路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紫外固化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角钢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腈类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二手独立产权房产转让协议书
- 2025年商业店铺租赁转让协议
- 复产复工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售后服务经理的竞聘演讲
- 临床医技科室年度运营发展报告
-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课件
- 文件丢失应急预案
-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十)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云南华叶投资公司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ABB电子时间继电器CTMVS系列操作与安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