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四总分

评分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抄写诗句,注意书写正确、居中、字距合适。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看拼音,写词语。

piaofuchaoshisongshiidezuifanzhi

3.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美差(chaicha)划归(hu直hu无)

硕果累累(leilei)强逼(qiangqiang)

4.查字典填空。

(1)“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画。

(2)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鞋;②踩,走;③脚步;④执行,实行。在“地履其黄”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西装革履”中,应选第种解释;在“步履维艰”中,应选第种解释;在“履

约”中,应选第种解释。

5.按要求填空。

(1)填空

负请举闻心神

星月臭远应不

(2)意思相近,感情色彩不同的一组词语是、0

(3)画横线词语是课文《》中三个故事之一。另外两个故事分别

、、O

6.按照要求写句子。

(1)把成语“难以置信”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2)用“粉碎”写句子。

大块变小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灭或摧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过很多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O

7.给句子排序。

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其父苏洵看见后,却担心他小小年纪狂妄自大,自满不前。

苏轼年少时,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轼见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于是,苏洵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8.积累填空。

(1)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示儿》)

(2)诗句“,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写的《》,其中,

“喑”的意思是o

(3)课文《白鹭》中说“白鹭是一首。";《渔歌子》中描写白鹭的句子是:

“,鳏鱼肥”。

(4)《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告诉我们学习要多读书,才能获得源源

不断的新知识;《古人谈读书》中说读书有三到:三到之中,;书,还被比喻成人类文明的“长

生果”、全世界的“营养品”等,我们还可以把书比喻成o

二'阅读理解(30分)

古诗文阅读

①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②敏而好学,O

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⑤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9.给①②句补充完整。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喜好)

B.敏以求之者也(聪敏)

C.诲人不倦(教诲)

11.句④,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原因是o(原文回答)句⑥,孔子认为

比更重要。

12.我们勤勉读书要像葛洪所说那样:,不弃功于寸阴,像岳飞诗句所说:“莫等

闲,,o”

课内阅读

①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

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

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

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3.除了运用列数字方法来说清楚事物,在第①段中,为了说清楚太阳

的特点,作者还运用了说明方法;第②段除了列数字,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我们还学过的说明方法有0

14.写出划线句子主要意思是:(不超过5个字)。

课外阅读

父亲

作者:梁晓声

①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这个三级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

人,令我惧怕的人。

②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照我

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③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期望孩子

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④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

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

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

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⑤我十岁那年,父亲随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中的开销。父亲第一

次探家,攒的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只剩下一百多元。

⑥为了节省,父亲始终三年才探一次家。父亲是很能攒钱的,母亲是很能借债的。我们家的生活,恰恰

特别需要这样一位父亲,也特别需要这样一位母亲。

⑦父亲第三次探家那年,哥哥正要考大学。父亲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反对。“我供不起你上大学!”父亲的

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他让哥哥去市场卖菜挣钱。卖十斤莱可挣五分钱,哥哥每天回家交给父亲五角

钱。那五角钱,是母亲偷偷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江边温习功课了。父亲发现后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

镜子。他气得当天就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去送父亲。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探出身说:“老大,听爸的话,

别考大学!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

庭担子啊!”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

⑧哥哥还是参加了高考,母亲和哥哥又一次欺骗了父亲,我“知情不举”,也欺骗了父亲,内疚(jiu)极

To哥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我去送哥哥,他没让我进站。他说:“省下买

站台票的五分钱吧。”又说:“二弟,家中今后全靠你了!先别告诉爸爸,我上了大学……”

15.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憧憬:o

16.文中对父亲进行了对生活不抱怨、、能攒钱养家、等场景

的描写,写出了父亲。(找出课文关键句子回答)

17.在第七自然段的场景描写中,通过作者对父亲进行了动作、、等细节上的刻画,我

们体会出父亲o

18.文中父亲和母亲对“出息”的理解不同,父亲认为是,母亲认为出息

是O

19.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内容,抓住妈妈和哥哥的不同表现,写一写你的分析和理解。

三、习作(25分)

20.请推荐一本你读过的书。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

要求:①把推荐理由写具体;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③分段叙述,字数350字左

右。

四、附加题(10分)

21.填空。

《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是描写,下一句“”则是静态描写。请再写几

句像这样运用了动态或静态描写的古诗句。⑴、;⑵、_

22.本学期我们读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的故事,请再各写出2个我们读过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外国

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解析】【分析】抄写诗句,要把每个字写正确。“厌”是厂字头,里面是“犬”;“读”是言字旁,右边是“卖”;

“熟”下面是四点底;“知”是矢字旁,右边是“口”,注意把汉字写规范、工整;

故答案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

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2.【答案】漂浮;潮湿;松鼠;得罪;繁殖

【解析】【分析】“漂浮”的“漂”是三点水,左右结构;“潮湿”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松鼠”的“鼠”上面是

“臼”,上下结构;“得罪”的“罪”上面是四字头,下面是“非”;“繁殖”的“殖”是歹字旁,右边是“直”;

故答案为:漂浮;潮湿;松鼠;得罪;繁殖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

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答案】chai;hua;le;qiang

【解析】【分析】“美差”应读chai,指“差事”;“划归”应读huA,指划分、划定的意思;“硕果累累''应读面;

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强逼”应读

qiang,强迫的意思;

故答案为:chai;hua;le;qiang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

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4.【答案】(1)尸

⑵②;①;③

【解析】【分析】(1)“履”是尸部旁,除去部首还有12画;结合汉字的笔顺进行作答;

(2)“地履其黄”的“履”是“踩着”的意思;“西装革履”的“履”是指“鞋子”;“步履维艰”中“履”指的是脚步;“履

约”意思是执行约定,“履”是“执行”的意思;

故答案为:(1)尸;13(2)②①③

【点评】题目考查查字典相关知识。根据平时查字典的要求,结合偏旁和剩余笔画数等概念的认识,即可作

答;字义的选择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和理解,选择最贴近句意的意思来做出选择。

5.【答案】(1)荆;罪;世;名;旷;怡;众;拱;名;扬;接;暇

(2)举世闻名;臭名远扬

(3)将相和;完璧归赵;海池之会;负荆请罪

【解析】【分析】(1)“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举世闻名”意

思是全世界都很有名;“心旷神怡”指心情愉快,精神舒畅。“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

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臭名远扬”指坏名声传得很远。“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

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2)结合词语的意思,“举世闻名”和“臭名远扬”意思相近,感情色彩不同;

(3)“负荆请罪”出自《将相和》,其他两个小故事是“完璧归赵”和“海池之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荆;罪;世;名;旷;怡;众;拱;名;扬;接;暇(2)举世闻名;臭名远扬(3)将相

和;完璧归赵;港池之会;负荆请罪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识记,同时书写时应注意同音

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把每个字写正确;结合成语意思,进行正确运用,便于顺利作答。

6.【答案】(1)一向调皮捣蛋的小明今天一天竟然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难以相

信。

(2)瓶子摔得粉碎;英勇的八路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过很多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解析】【分析】(1)“难以置信”意思是让人无法相信,结合词语的意思,运用具体情境进行描写;

(2)结合“粉碎”表示的不同意思,进行区别运用作答。

(3)这句中“很多”与“还有很多”意思重复,应该把“还有很多”去掉;

故答案为:(1)一向调皮捣蛋的小明今天一天竟然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难以相

信。(2)瓶子摔得粉碎;英勇的八路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3)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过很多耳熟能详的民

间故事。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

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7.【答案】②;③;①;⑤;④

【解析】【分析】“苏轼年少时,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这是第一句,写苏轼写下对联;

“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是第二句,对对联进行分析评价;“其父苏洵看见后,却担心他小小年纪

狂妄自大,自满不前。”这句讲父亲担心苏轼狂妄自大,“于是,苏洵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

读尽人间书。”这是第四句,讲苏洵帮助儿子修改对联;“苏轼见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更加发奋读书,终于

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这句讲苏轼在父亲的帮助下,发奋读书。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排序作答。

故答案为:②③①⑤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

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

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8.【答案】(1)但悲不见九州同

(2)九州生气恃风雷;己亥杂诗;沉默、不说话

(3)精巧的的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4)为有源头活水来;心到最急;知识的阶梯

【解析】【分析】(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

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

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喑”指沉默的意思;

(3)结合课文《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书写时“精”是米字旁,右边是“青”;”西塞山前白鹭飞,桃

花流水殿鱼肥”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

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结合对“书”的理解,进行

作答。

故答案为:(1)但悲不见九州同;(2)九州生气恃风雷;己亥杂诗;沉默、不说话;(3)精巧的的诗;西塞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4)为有源头活水来;心到最急;知识的阶梯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

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

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答案】9.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

10.B

11.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思

12.不饱食以终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

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

答。

9.结合《论语》中相关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书写时“耻”是

耳字旁,右边是“止”;

故答案为: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

10.结合词语的意思,AC两项中对加点的理解是正确的;B项中“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

识的人,“敏”指勤奋的意思;

故答案为:B

11.结合文中句子,因为孔子“好古,敏以求之者”,所以“我非生而知之者”,铐子认为学比思更重要;结合对

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思

1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意思是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读书用功时不要放弃任何可利用的时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

自悲切。

故答案为:不饱食以终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答案】13.距离地球遥远;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

14.太阳体积大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

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

答。

13.结合第①段,这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离我们很遥远;第②段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

说明方法,结合对说明方法的积累,进行描写作答。

故答案为:距离地球遥远;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

14.“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

句的意思是太阳大得很;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太阳体积大;

【答案】15.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16.对“出息”的理解;拒绝大哥考大学;是严厉的一家之主

17.语言;神态;是一位任劳任怨、辛苦劳作、性格强硬、对子女严厉的家长

18.靠自己的力气吃上饭;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19.母亲的表现是欣慰:因为母亲一直以来都是支持哥哥考大学的,她也期待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所以当哥

哥考上大学后母亲是欣慰的。哥哥的表现是哭了:因为父亲不支持哥哥上大学,哥哥一直以来不仅要顶着学

习的压力,更要顶着父亲的不支持去学习,还有父亲给予他养家的希望,他的内心也是挣扎的,这些情绪交

杂在一起,面对着来之不易的大学,哭了。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

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

答。

15.“憧憬”意思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16.结合文中描写,主要描写了父亲对生活不抱怨、对“出息”的理解、父亲攒钱养家、反对哥哥上大学,写出

了父亲的严厉的一家之主的特点。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对“出息”的理解;拒绝大哥考大学;是严厉的一家之主

17.结合第⑦自然段,根据文中对父亲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任劳任怨、辛苦劳作、性

格强硬以及对子女严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语言;神态;是一位任劳任怨、辛苦劳作、性格强硬、对子女严厉的家长;

18.结合文中描写,父亲对“出息”的理解是用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母亲对“出息”的理解是期望孩子长大后有

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结合文中有关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靠自己的力气吃上饭;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19.“哥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这句中母亲笑了是为孩子有出息而感到高

兴,哥哥哭了,是为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更是为父亲的不理解不支持感到伤心。结合自己的理解,进

行作答。

故答案为:母亲的表现是欣慰:因为母亲一直以来都是支持哥哥考大学的,她也期待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所

以当哥哥考上大学后母亲是欣慰的。哥哥的表现是哭了:因为父亲不支持哥哥上大学,哥哥一直以来不仅要

顶着学习的压力,更要顶着父亲的不支持去学习,还有父亲给予他养家的希望,他的内心也是挣扎的,这些

情绪交杂在一起,面对着来之不易的大学,哭了。

20.【答案】推荐一本好书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所以我要推荐给大家。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

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它描写了约有200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

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