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乙肝护理查房_第1页
2015年8月乙肝护理查房_第2页
2015年8月乙肝护理查房_第3页
2015年8月乙肝护理查房_第4页
2015年8月乙肝护理查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肝护理查房2015年8月六安市中医院肝病科

张丽目录病史介绍二辅助检查三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四肝炎的健康教育五疾病相关知识一一、疾病相关知识1、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发热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庚型。2、乙肝简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于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所引起的,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由于机体过强的免疫反应而造成肝脏炎症及坏死为主的法定乙类传染性疾病。3、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均可传播乙型肝炎,慢性病人和HBsAg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染源,其中以HBeAg、HBVDNA阳性的病人传染性最强。一、疾病相关知识3、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①血液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不洁注射(如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刺、输注含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手术、拔牙、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虽然目前供血者进行严格筛查,但不能筛除HBsAg阴性的HBV携带者。②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生活上密切接触是次要的传播方式,主要与接触各种体液和分泌物有关,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均可存在HBV。性接触传播不容忽视,多个性伴侣及同性恋者是高危人群。③母婴传播:主要经胎盘、产道分娩、哺乳和喂养等方式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3)人群易感性HBsAg阴性者均易感。婴幼儿期是获得HBV感染最危险的时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同住者中有HBsAg阳性者、反复输血或血制品者、多个性伴侣者、血液透析病人、静脉药瘾者及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职业献血员等均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经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的比例增加。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出现抗-HBs抗体者具有免疫力。一、疾病相关知识4、临床表现1)急性乙肝肝炎:起病急,大多数病人不伴有发热,消化道症状明显。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少数病人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黄疸型肝炎病人可有皮肤、巩膜黄染,部分病人有肝肿大、脾肿大。2)慢性乙肝:如果感染乙肝病毒后6个月内仍无法清除病毒,将成为慢性感染。发生率随感染年龄不同而具有很大差异,新生儿为90%,5岁以内感染的儿童为25%至30%,成年人为<10%。3)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厌油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肝区不适等,亦可伴有关节不适、皮疹等肝外表现。常见的慢性肝炎还有肝病面容(面色晦暗、毛细血管扩张),肝掌阳性,蜘蛛痣阳性,脾大,部分患者可进展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一、疾病相关知识4、临床表现4)进展为肝脏损伤①失代偿性肝硬化-正常的健康肝细胞被无功能的纤维组织所代替,肝脏不能再正常发挥功能。虽然当前的治疗措施能够减慢疾病进展,但无法治愈。出现肝硬化的患者合理治疗能够正常存活数年。②肝细胞癌-肝癌,可以在患者慢性乙肝感染后很长时间才发生。肝癌可由肝硬化发展而来,也可由HBV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导致细胞癌基因活化而引发。一、疾病相关知识5、治疗要点

肝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综合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避免使用肝脏损害的药物,不同类型肝炎的治疗侧重点不同。急性肝炎以一般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强调早期卧床消息,急性期应隔离,辅以适当的护肝药物,一般不主张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除了休息和营养外,还需要保肝、抗病毒、对症及防止肝纤维化和癌变等综合治疗。重型肝炎以支持、对症治疗为基础,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争取肝移植。二、病情介绍姓名:罗行年年龄:52岁性别:男入院时间:2015年8月17日9时16分中医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西医诊断:乙型重度病毒性肝炎二、病情介绍因“身目尿黄伴纳差、乏力一月”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身目尿黄伴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厌食油腻,偶有肝区不适,未予重视,2015年8月16日在椿树卫生院查肝功能示:AST:1544.7U/L,TBIL:63.9umol/L,DBIL:10.6umol/L,ALP:199.6umol/L,GGT:507.7U/L,HBsAg阳性,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腹平软,上腹部压之不适,肝区叩之不适。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濡。既往史:否认“结核病”病史,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输血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二、病情介绍中医辨病辨证:四诊合参,辨病属“黄疸-阳黄”,证属“热重于湿”,虑其感受湿热之邪,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而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食欲减退,腹胀,小便黄等,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濡亦为佐证。三、辅助检查化验结果:检验项目日期总胆红素(TBIL)umol/L直接胆红素(DBIL)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r-谷氨酰基转移酶z(GGT)U/L白细胞(WBC)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109/L8月17日62.69↑51.11↑3506.8↑1671↑419.9↑2.59↓1.47↓8月21日24.21↑18.15↑793.2↑130.8244.7↑2.991.56↓8月2522.49↑14.9↑337.7↑46.3↑205.3↑3.93↓2.07三、辅助检查2015年8月17日,化验乙肝七项定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46.38IU/mL↑

乙肝e抗原(HBeAg):33.23ncu/ml↑乙肝e抗体(抗-HBe):1.49(阴性)2015年8月18日,乙肝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1.28*104copies/ml2015年8月19日,上腹部CT示:肝左叶低密度灶,脾大,腹腔未见明显积液。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I2015-8-171、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肝脏的血容量,有利于肝细胞恢复。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日常活动及工作,但仍应避免重体力劳动。2、饮食:指导增加进食量,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3、生活护理:关心病人疾苦,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及时解决病人所需。4、环境:保持病室清洁舒适,定时消毒病室,做好晨晚间护理,及时更换床单位,使病人有良好的休息环境。O2015-8-22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活动量明显增加。P2015-8-17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P2015-8-17黄疸-与湿热郁蒸,胆汁外溢有关I2015-8-171、观察患者黄疸的消长变化,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情况,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色质量,若患者出现黄染迅速加深、发热,腹水、烦躁等急黄症状,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2、遵医嘱予保肝退黄降酶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3、急性期可吃茵陈茶(粥),清热褪黄,恢复期宜吃赤豆红枣汤、黑木耳鱼汤、甲鱼汤补益肝脾。4、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口服通便药物,禁止使用碱性液体灌肠。5、并发皮肤瘙痒时,指导患者着棉质宽松透气衣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用力抓挠,防止皮肤破溃。O2015-8-23患者皮肤及巩膜黄染情况较入院时好转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I2015-8-171、饮食上应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2、嘱患者半卧位休息,减轻腹部不适。3、皮肤瘙痒勿用力抓挠,防止抓破皮肤,若有破溃应及时处理。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温水擦浴,勤换内衣,洗澡时避免使用肥皂及浴液等碱性用品。4、调畅情志,避免忧虑过度,导致七情内伤。5、顺四时,增减衣物,防止外邪入侵,使疾病加重。P2015-8-1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胆盐沉着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有关O2015-8-21皮肤瘙痒较前好转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P2015-8-17焦虑-与病情缠绵,担心愈后有关I2015-8-171、“久虑伤脾”均直接或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对于这类患者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要遵循医患结合的原则,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及时的排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尤其对性格内向,肝郁型黄疸患者,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鼓励患者树立坚强的战胜疾病的决心,使患者从自身疾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不为某些症状而显得惶惶不安,忧虑不宁。从而使全身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无阻,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2、指导患者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调和情志。3、指导饮食有节,勿过饱饥,三餐规律,根据病情适当增加营养。O2015-8-25目前患者情绪平稳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I2015-8-171、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疾病的特点、适当隔离的意义和愈后,鼓励患者多与医务人员、家属、病友等交谈,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对病人所关心的问题,耐心解答。2、护士在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都应向患者讲解疾病及药物的相关知识、护理的必要性和治疗目标,促进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3、关心患者的生活起居,身体及精神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4、鼓励患者及家属参加医院组织的知识讲座,提高对疾病的深入认识。P2015-8-17知识缺乏-与缺乏肝炎的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有关O2015-8-28目前患者对自身疾病已经基本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I2015-8-171、遵医嘱予合理使用抗生素应用,防止菌群失调。2、病室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探视,指导正确洗手消毒,做好血液隔离,病室开窗通风,物品表面每天消毒液擦拭。3、防止口腔与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肠道感染:饮食卫生及餐具清洁消毒。4、防止医源性感染:执行无菌操作。5、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安心静养。P2015-8-17有感染的危险-与肝脾失调,抵抗力下降有关O2015-8-22目前患者无感染发生。四、护理诊断、措施及评价I2015-8-171、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如消化道症状、黄疸、腹水等的变化和程度。2、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志有无变化,有无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和危险因素。3、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护肝药物、抗病毒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等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4、观察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反应,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处理。O2015-8-28目前患者无并发症发生P2015-8-17潜在并发症:肝硬化、肝性脑病五、肝炎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部分乙、丙、丁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

甲型病毒性肝炎

1.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则,定期复查l~2年。

3.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5.适当辅以中药治疗。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五、肝炎的健康教育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1.及早诊断,早治疗,注意休息(体力与脑力)。

2.重型肝炎需住院以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中、轻型肝炎适当休息,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