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C/08/wKhkGWenEqaAdA_gAAGcbiZ3uQs006.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C/08/wKhkGWenEqaAdA_gAAGcbiZ3uQs0062.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C/08/wKhkGWenEqaAdA_gAAGcbiZ3uQs0063.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C/08/wKhkGWenEqaAdA_gAAGcbiZ3uQs0064.jpg)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C/08/wKhkGWenEqaAdA_gAAGcbiZ3uQs00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供应室标准
操作工作流程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流程
(十个环节)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一、回收:1、器械、物品包使用后,科室及时装入污物箱内密闭保存,避免干燥。并在箱盖记录包名称及数量。以便与供应室交接。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感染。2、供应室工作人员定时8:00AM、9:00AM、14:30PM带上清洁的污物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到临床科室回收污物箱回收到科内。并与临床科室人员交接、记录。3、回收后,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箱,干燥存放。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二、分类: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三、清洗:1、不同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目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2、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清洗(机洗+酶)---漂洗(自来水)---消毒(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终末漂洗(蒸馏水)(1)预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2)酶洗(2-5min):酶可以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20-40°C,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3)漂洗:用自来水冲洗(2-4min)。(4)终末漂洗:采用蒸馏水冲洗。四、消毒:我院选用含氯500mg/L消毒浸泡:(30分钟).五、干燥1、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我院现在供应室选择干燥设备对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干燥处理。2、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使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3、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六、器械检查与保养1、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六、器械检查与保养1、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2、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3、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七、包装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包装者首先检查包装质量,在灯光下检查准备好的清洁干燥的(纺织类)包布,无破损,方可使用。包装者再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拆卸的器械应进行组装。核对内容是否齐全。齐全才能包装。盘、盆、碗等器皿单独包装。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采取保护措施。
灭菌物品包装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单独包装器械。包装重量: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包装完后,每包外都应贴灭菌化学指示物。闭合式包装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包装完后,每包外都应贴灭菌化学指示物。闭合式包装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所需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八、灭菌1)检查灭菌前的准备、灭菌物品的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监测是否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2)每批次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无湿包现象及无无菌物品污染和损坏。以上都符合要求才视为质量合格。九、储存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十、灭菌物品储存有效期储存无菌物品间室内环境温度在﹤24°C、湿度<70°C。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7d;十一、无菌物品发放1、发放者按要求着装并洗手或手消毒,在按使用科室需要发放。2、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3、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4、发放的无菌物品都应具有可追溯性。如没有,不得发放。5、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备用工具&资料十一、无菌物品发放1、发放者按要求着装并洗手或手消毒,在按使用科室需要发放。2、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3、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九、储存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流程
(十个环节)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3、回收后,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箱,干燥存放。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三、清洗:1、不同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目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2、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清洗(机洗+酶)---漂洗(自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微信号合同范本
- 中介买卖居间合同范本
- 储售煤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坚果电影夜套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单位用工返聘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复古铜钟复刻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
- 2025-2030年史前遗迹考古模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复古铜质钥匙扣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鸡翅包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光缆线路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成本合约规划培训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交通法规教育课件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校长任期五年工作目标(2024年-2029年)
- 医院培训课件:《猴痘流行病学特点及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病例调查处置》
-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产科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