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第03讲句子排序、病句辨析修改与标点符号(L3分)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范围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句子排序
考点二病句辨析与修改
考点三标点符号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选择题
题型二基础知识综合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素养创新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考直频次命题预测
>近10年偶浙江中考近几年的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
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有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与标点符号或者单
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
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独成题,或者与字音字形等放在具
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表体的语境之中,以基础知识综合题
病句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
力和良好的语感。>近10年偶的形式呈现,排序题多以选择题的
辨析与
>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有考查形式进行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题、
修改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
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标点符号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
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
点和意图。和问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尽管这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三种题型在近两年的浙江省中考中
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近10年偶
未曾出现,然而,在浙江省各地的
标点符号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
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有出现中考模拟考试中,仍不时作为考查
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
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内容。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不应忽视对这些题型的复习。
考情分析
年份地区考查内容考试题型考试分值
2022杭州句子排序选择题3分
2021杭州句子排序选择题2分
2020杭州句子排序选择题2分
2022舟山病句辨析与修改填空题1分
2021杭州病句辨析与修改填空题2分
2020舟山病句辨析与修改填空题1分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找中心:确定材料或文章的中心思想
定首尾:找到总结性的句子确定首尾
探逻辑: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答题技巧一
找标记:利用标记词语确定句子关系
理顺序:初步确定句子顺序
验语感:通读检查段落通顺性
确保句子内容相关
厂不偏离主题
不引入无关信息
r-保持话题一致性一
使用一致性的词汇
L避免词汇跳跃
保持专业术语统一
句子间逻辑清晰
句子排序r-因果关系明确
时间顺序合理
一注意内容连贯性
使用过渡句或词
1-如"此外"、"另外"等
确保段落间衔接自然
答题注意事项一
保持句式结构一致
r-前后句子结构相似
使用并列、排比等修辞手法
-关注句式对称性
调整句子长度与节奏
1-避免长短句混杂
保持整体节奏感
正确使用关联词
厂理解关联词含义
避免误用或滥用
注意关联词语运用-
检查关联词搭配
J是否搭配合理
是否符合语境
P紧缩句子找主干,确定主谓宾位置
一分解句子理枝叶——理清定语、状语与中心语
r~看关联词位置
语序不当一
一看修饰语位置
重,,四看,一
一看并列词语或短语
匚看分句关系
「审结构确定主谓宾
厂检查主谓搭配
----------检查动宾搭配
搭配不当一
---------1-查搭配辨析错误一一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
-检查两面性与一面性搭配
匚检查关联词搭配
「缺主语辨析——介词开头是否缺主语,省略是否导致缺主语
L成分残缺-缺谓语辨析——使令动词后是否缺谓语,句子是否缺少动作描述
匚缺宾语辨析——动词后是否缺宾语,句子是否缺少结果描述
病句辨析与修改
(~词义是否重复,句子是否啰嗦
成分残缺或赘余一
一介词是否导致成分赘余,句子是否因介词冗长
1-重复累赘-关联词是否导致冗余,句子是否因关联词复杂
-否定词是否导致赘余,句子是否因否定词重复
匚约数是否导致成分赘余,句子是否因估量词冗长
厂初步阅读并理解——理解句子大致意思,分析句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素是否一致
一辨析指代对象——代词避免歧义,名词避免混淆
不合逻辑|一一检查数值关系——检查倍数、比例关系
-检查否定词使用
匚综合判断逻辑正确性
P两个分句是否糅合,单句是否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工拆分句子成分,重组句子结构
结构混乱|一
匚中途易辙j-主语是否替换,句子是否表达不清
工明确句子主语,保持句子连贯
问号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与衔接题答题技巧
1.找中心:首先要明确材料或文章的中心思想,以便围绕中心进行排序。
2.定首尾:明确语段中心后,可以找到总结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借此可以
确定首尾句。
3.探逻辑:句子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明确了语段的首尾句后,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内容,理清它们之间
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时间顺序、递进关系等。
4.找标记:标记词语如转折词、连接词、指代词等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句子之间的关系,如递进、转折等。
5.理顺序:根据逻辑关系和标记词语,可以初步确定句子的顺序,使整个段落或文章更加通顺。
6.验语感:完成排序后,要通读整个段落或文章,检查是否通顺、合理,如果感觉不对,则需要进一步调
整。
句子排序与衔接题注意事项
1.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2.注意内容的连贯性。
3.关注句式的对称性。如果空白处前后的句子使用了相似的句式结构,那么填入空白处的句子也应该保持
相应的句式结构,以保持整体语言风格的一致性。
4.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
通读检查是否通顺、合理。
针对训练
(2024•浙江温州•二模)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未经过大脑思考的表达是无力的,未经过思想冶炼的语言是
没有生命力的。A。
①青春话语应该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样子,不卑不亢,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既有优雅的谈吐,又有真挚的
温情,还有灵动的智慧。
②时尚表达不应是各种梗堆在一起的语言文字游戏,不应只有耍宝炫酷、标新立异的语言外壳。
③青春话语既不应是老气横秋的故作深沉与附庸风雅,也不应是奶声奶气的哗众取宠与讨巧卖乖。
④时尚表达应是真情实感与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合,并承担起创造文化、引领思想的时代重任。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阅读语段可知,①中“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样子”和“真挚的温情,还有灵动的智慧”分别照应③中“不应是老气
横秋的故作深沉与附庸风雅”和“不应是奶声奶气的哗众取宠与讨巧卖乖”,故③在①前;同时,“温情”“智慧”
从思想层面解释青春语言的特点,所以,③①为第一句和第二句;④中“应是y”紧承②中“不应是”和“不应”,
所以②为第三句,④为第四句,两句话共同总结“时尚表达”应具备的特点。故正确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B。
考点二病句辨析与修改
类型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顺序不正确,导致句子意思不清或者不流畅。常见的语序不当包括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词语或短语的顺序不正确。
例如,”在文学创作中,以淡然的人生态度创造美、传播美、发现美、表现美,于寻常中见精神,这才是
真正的‘大美'。"(“创造美、传播美、发现美、表现美”应该改为“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
美”。)
辨析和修改的方法
(1)先紧缩
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中心语)。
如果主干存在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句子的语序不当。
(2)后分解
理清枝叶,即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
注意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的位置关系,避免位置颠倒或错置。
(3)重“四看”
看关联词:检查关联词位置是否失当,确保关联词连接的句子或短语语序合理。
看修饰语:检查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的语序是否不当,确保修饰语与被修饰的中心词位置正确。
看并列词语或短语:注意并列词语或短语的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检查其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排
序。
看分句关系:检查分句间语序是否不当,确保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合理。
类型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秋天”是“地方”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林间,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处处弥漫着雨露泥土的气息与花草树木的身影。”(“弥漫”不能和
“身影”搭配)。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聪明”不能修饰“手”)
(4)两面对一面
例如,“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在“能否取得优异成绩”是两面性的,“取
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是一面性的。)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低温尽管会使海面结冰,而且会影响船舶主机的正常运行。”(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尽管”改为“不
但“)
辨析和修改的方法
(1)先审结构:
确定主谓宾:浏览句子,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划分句子成分:进一步划分句子的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
(2)后查搭配:
检查主谓搭配:确认主语和谓语之间是否搭配是否合理。
检查动宾搭配j查看动词和宾语之间是否搭配得当,动词是否适合支配该宾语。
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审视修饰语(如形容词、副词)与中心语(如名词、动词)之间的搭配是否恰
当,修饰语是否准确地描述了中心语的特性或状态。
检查两面性与一面性搭配:如果句子中出现两面性的表述(如“能否”、“是否”等),要检查其后是否有相应
的一面性或两面性的表述与之匹配。
检查关联词搭配:验证句子中关联词的搭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和语境。
类型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
例如,“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应删去
“通过”或“让”。)
(2)缺谓语
例如,“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应加上谓语中心语“奋斗”)
(3)缺宾语
例如,“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可在“人生”后添加“舞台”)
(4)重复累赘
例如,“北极东北航道目前的通航时间约为3个月左右。”(“约”和“左右”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辨析和修改的方法
成分残缺
介词开头审主语法:“介词当头审主残”,即当句子以“在”、“对”、“从”、“通过”、“经过”、
“由于”、“根据”等介词开头时,检查是否因介词的使用而导致主语残缺。
使令动词检查法:滥用“使”、“令”等使令动词可能导致句子主语残缺,需检查句子主语是否明确。
省略检查法二检查句子中是否因省略不当导致分句主语或其他关键成分缺失。
定语长度审查法:定语过长可能掩盖中心词,导致主语或宾语残缺,需仔细审查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确
保句子成分完整。
句子成分分析法: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明确主语、谓语、宾语等关键要素,检查是否因句子结构不完整或
成分缺失而导致语病。
成分赘余
语义重复检查法:检查句子中是否存在词义重复的情况。
介词滥用检查法:滥用介词可能导致句子表意啰唆或成分赘余。
关联词滥用检查法:检查句子中是否滥用关联词,导致句子结构冗余。
否定词滥用检查法:滥用否定词可能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或成分赘余。
约数与估量词检查法:检查句子中是否因滥用约数或估量的词导致成分赘余。
易混易错
常见成分赘余举例
报刊杂志(“报刊”已包含“杂志”的意思,应改为“杂志”或“报刊”)
多年夙愿(“夙愿”指一向怀着的愿望,已包含“多年”的意思,应改为“夙愿”)
目的是为了(“目的”和“为了”意思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
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指作者第一次发表的作品,已包含“第一部”的意思,应改为“处女作”)
提出质疑(“质疑”即提出疑问,已包含'提出”的意思,应改为“质疑”)
破天荒第一次(“破天荒”已包含“第一次”的意思,应改为“破天荒”或“第一次”)
凯旋归来(“凯旋”即胜利归来,已包含“归来”的意思,应改为“凯旋”)
过于多虑(“多虑”即过分担心,已包含“过于”的意思,应改为“多虑”)
非常巨大(“巨大”已表示非常大,应去掉“非常”)
免费赠送(“赠送”即无偿给予,已包含“免费”的意思,应改为“赠送”)
过分溺爱(“溺爱”即过分宠爱,已包含“过分”的意思,应改为“溺爱”)
十分罕见(“罕见”即很少出现,已包含“十分”的意思,应改为“罕见”)
胜利的捷报(“捷报”即胜利的消息,已包含“胜利”的意思,应改为“捷报”)
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见,已包含“亲眼”的意思,应改为“目睹”)
非常酷爱(“酷爱”即非常喜爱,已包含“非常”的意思,应改为“酷爱”)
连续蝉联(“蝉联”即连续不断获得,已包含“连续”的意思,应改为“蝉联”)
公开宣称(“宣称”即公开声明,已包含“公开”的意思,应改为“宣称”)
过去的往事(“往事”即过去的事,已包含“过去的”的意思,应改为“往事”)
拼命殊死搏斗(“殊死搏斗”即进行激烈的搏斗,已包含“拼命”的意思,应改为“殊死搏斗”)
偶然邂逅(“邂逅”即偶然遇见,已包含“偶然”的意思,应改为“邂逅”)
还记忆犹新(“记忆犹新”即记忆深刻,已包含“还”的意思,应改为“记忆犹新”)
津津乐道地说(“津津乐道”即很感兴趣地谈论,己包含“说”的意思,应改为“津津乐道”)
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口若悬河”即说话滔滔不绝,已包含“说个不停”的意思,应改为“口若悬河”)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即忍不住要发笑,己包含“笑起来”的意思,应改为“忍俊不禁”)
类型四: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
个”呢?)
(2)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那么他同意的
主张是“接受”还是“反对”呢)
(3)主客倒置
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4)乱用倍数
例如,“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减少”“缩短”不能
与倍数搭配,“一倍”应改为“一半”)
(5)否定词滥用
例如,“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不再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了指导意见。”
(“预防”“不再”都表示否定,否定不当,删掉“不”)
辨析和修改的方法
(1)初步阅读并理解句子,理解其大致意思和表达的内容。
(2)分析句子中的各个部分,检查句子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
(3)辨析句子中的代词、名词等指代对象是否一致。如果存在指代不明的情况,需要明确指代对象,以避
免产生歧义。
(4)检查句子中是否涉及倍数、比例等数值关系,以及这些数值关系是否准确、合理。特别注意“减少”
“缩短”等词不能与倍数搭配。
(5)检查句子中是否存在否定词,以及否定词的使用是否恰当、合理。如果存在否定不当的情况,需要删
除或替换否定词。
(6)在完成以上步骤后,综合判断句子的逻辑正确性。
类型五: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即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
例如:”优质的服务使宴宾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使……”和“……的重要
原因”都是讲原因。两个单句杂糅在一起)
(2)中途易辙
指在句子中,前半部分的主语在后半部分被替换或省略,导致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
例如,“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
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依据整个句子的意思,“研究发现”的是后面的三种情况,“引起广泛关注”
的主语是这三种情况。但“三种情况”已经是“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是“引起”的主语,可去掉
最后一句,或者把它改为“对此现象应广泛关注”)
易混易错
常见的句式杂糅类型
错误: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
错误:是为了……为目的的正确: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
正确: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
错误: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正确: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的原因是……/……是因为……
错误:大多是以……为主
错误:是因为……的原因正确:大多是……/以……为主
正确:是因为.../是.....的原因
错误:有……组成
错误:原因是……造成的正确:有……/由……组成
正确: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错误L靠的是一取得的
正确: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错误:是由于……的结果
正确:是由于……/是……的结果错误:本着……为原则
正确: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错误:并非是……
正确:并非……/并不是……
针对训练
.........
(2024•浙江衢州.模拟预测)学校学生处准备拟写主题板报布置通知书,请协助完成。
通知九年级各班:
翻开古诗词画卷,闻着沁人的墨香,一首首古诗词自历史深处(pidn)_®_然而至,(zhU)_®_足就
能看见古人“爱国忧民”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古人“报国建功”的铿(qiang)反之音。(2)古
典诗词是我们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最好教材,(3)对于我们认识和吸收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民族文
化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有举足较重的作用。
(4)请各班务必以“读先贤经典,咏华彩篇章”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校学生处
2024年5月
(1)请根据拼音,在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①(pian)然②(zhU)足③铿(qiang)
★(2)画线(2)处语句词序不当,请你帮助修改。
★(3)画线(3)处语句词语搭配不当,请你帮助修改。
★(4)画线(4)处语句用词不当,请你帮忙修改。
【答案】⑴翩驻锵⑵把“弘扬”和“继承”交换。⑶把句中的“和”去掉,把“吸
收“移至r'民族文化的智慧”前面。(4)把“务必”去掉。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翩然(pidnrAn):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②驻足(zhuzii):停住脚步或立足;
③铿锵(kEngqiang):形容乐器声音响亮有力,也用于形容人声洪亮或深沉坚定,同时用来形容诗词文曲
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古典诗词是我们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最好教材”中并列的两个动词语序不当,应该是先“继承”,再“弘扬”,
因此应把“弘扬”和“继承”交换位置。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对于我们认识和吸收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认
识和吸收”的宾语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动宾搭配不当,应该
是“认识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三者是并列的关系,因此
修改为:把句中的“和”去掉,把“吸收”移到“民族文化的智慧”前面。
(4)本题考查通知的语言表达。
“请各班务必以‘读先贤经典,咏华彩篇章'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中“务必”一词含有命令的语气,过于强硬,
不符合通知的语言表达的要求,因此要把“务必”去掉。
考点三标点符号
考点一:问号
1.句子中含有疑问词(如“谁”“什么”“怎么样”等)但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例如:
“谁都不知道他是谁。”这种情况下,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是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的,所以句末不用
问号。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例如:“明天
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这种情况下,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
3.成分倒置的问句和含有称呼语的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例如:“怎么啦,你?”这种情况下,问号用在
句末。
4.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例如:“怎么啦,你?”这种情况下,问号也用
在句末。
5.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语气缓和,可看作陈述句,
末尾可用句号。例如:“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种情况下,反问句的末尾可以用叹号。
6.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商量、建议等。通常都是祈使句用感叹号,疑问句用问号。例如:“你能不能
快点啊!”这种情况下,祈使句的末尾用感叹号。
7.表示含有疑问词的主谓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例如:“怎么还不来人啊?”这种情况下,问号也用
在句末。
8.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或正反问、选择问结构,但已充当了句子的某一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
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是问号。例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这种情况下,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
气,所以句末用句号而不是问号。
考点二:冒号
1.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
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
表示提起下文。
2.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部分。例如:“他的晚年想起了故乡:一个人如果过了中年,仍不为国
家、为社会建功立业,那就是枉费了人生。”在这种情况下,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部分。
3.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例如:”今天开会的宗旨是:讨论并通过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在这
种情况下,冒号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4.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例如:“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是组织实施,第三阶段是验收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冒号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
是解说。
5.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不能中间停顿换用逗号、分号。例如:“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
建议很有价值,都表示赞成。”这种情况下,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不能中间停顿换用逗
号、分号。
6.同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两个冒号。例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
环境和教育。”这种情况下,同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两个冒号。
7.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如:“大会主持人宣布:今晚的演出到此结束。”这种
情况下,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8.部分引用前不能用冒号。例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
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这种情况下,部分引用前不能用冒
号。
考点三:分号、逗号、顿号
1.分号:分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分号,
只用逗号。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分号,只用逗号。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
不能再用分号。
2.逗号:逗号是句子内部最大的停顿,常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动词与宾语之间、状语后边。如果复句内
各分句之间的停顿要用逗号。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逗号。
3.顿号: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
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
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考点四:引号
1.引号的基本用法: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2.引文末尾的标点: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且必须放在后引号之
前;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是引文作为话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符号。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
4.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如果只是转述别人的话,而不是直接引用,则不用引号。
加引范围要清:如果引文是独立的,则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不能改动;如果引文在句子中间,则标点符号
放在引号外面。
考点五:括号
1.括号的基本用法:括号分为大括号和小括号,主要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补充和说明。
2.括号的书写格式:括号一般紧挨着被注释、补充和说明的词语或句子,放在该词语或句子之后,并占一
个字格。如果需要,可以在点号前使用括号,这种情况通常用于注释语。
括号的运用:括号可以用于表示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也可以用于表示注释性的文字。在使用括
号时需要注意括号内的注释语是否完整,如果注释语不完整或者是注释语作为话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
用标点符号。
考点六:破折号
1.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例如:“今天我买了----啊!今天的太阳真美啊!”
2.表示话题的转换。例如:“我在家里,看电影----听收音机-----帮妈妈做家务。”
3.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啊---”那是多么愉快的声音啊!
4.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例如:“我----我------我怎么成车夫了?”
5.表示引出对话。例如:”----您好!见到您很高兴。”
6.用于副标题之前。例如:“语录---青年生活百科”
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考点七:书名号
1.书名号应使用在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上。例如:《中学生》、《语文报》、《涛声
依旧》。
2.当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例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
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为双引号)。
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例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
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针对训--练--------
(2024•浙江嘉兴•三模)【改编微剧】
同学们拟将唐诗《长安遇冯著》改编为课堂微剧,请助力完成脚本设计。
微剧脚本
长安街头,韦应物遇到衣裳沾雨的冯
著。
长安遇冯著①唐•韦应物韦应物(表情:①一)冯兄远
客从东方来,衣上潘陵②雨。道而来,所为何事?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冯著唉!
冥冥③花正开,场飓燕新乳。韦应物冯兄,你是来长安谋发展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口[注释]①冯著:韦应物友人,大历四年到的吧!可惜前路布满荆棘,你还得买
广州做幕僚,十年仍未获官职,再次回到长安。②陵:长安东郊山区,斧砍除呢!
汉代曾是著名的隐逸地。③冥冥:这里形容默默无语的情态。冯著韦兄莫要打趣了。
韦应物(轻拍冯著肩头)冯兄你
看,②—冯兄啊!昨别今已春,丝
生几缕口
(1)请在①处补充符合人物心理的舞台说明=
(2)对诗歌颈联展开合理想象,完善②处的人物台词。
(3)在查找资料时,同学发现这首诗的末句标点有“。”和“?”两个版本。你认为哪种标点更合适?请结
合诗歌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1)惊喜(惊讶、疑惑)
(2)漫山遍野的花朵正在悄然盛开,一簇一簇,把春日装扮得娓紫嫣红,雌燕轻快地飞回巢中,将捕获的虫
子喂给刚刚孵化出来的雏燕。
(3)示例1:用“?”,反问,有一种调侃的味道,“上次春日一别,此次再见,你鬓边的白发并不曾多几缕,
还不算老呀”,表达韦应物对友人求仕不顺的劝导、慰藉,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盛年未逾,
未来大有可为。
示例2:用“?”,疑问语气,鬓边白发又多了几缕?用反衬手法,充满生机的新春景色和冯著的失意沉沦形
成鲜明对照,使人不禁发出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昨别今己春,鬓丝多几缕?”一缕淡淡的愁绪油然
而生。这是对友人失意不遇的唱叹,也抒发了作者伤时感世的苦闷情怀。
示例3:用“。”,陈述,感慨的语气,表示两人上次春日一别,此次再见,你的白发又增添了几缕。景物依
旧,而人世己改,你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是诗人对友人求仕不顺遭遇的同情,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和冯
著有相同的疲累和期盼,真正想要去隐居的是诗人自己而已。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
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
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
动作、上下场等。
由注释可知,冯著是韦应物的友人,两人许久未见,故韦应物在长安街头遇到衣裳沾雨的冯著,内心应感
到惊讶和喜悦。所以①处表情可以是:惊喜或者疑惑。
(2)本题考查画面描述。由“冯兄你看”可知,划线处部分内容应该是看到的景物。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颈
联“冥冥花正开,%飓燕新乳”是景物描写,把该联内容进行细致描述即可。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
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冥
冥”是默默无语,“阚阚”形容鸟儿轻快飞翔的样子。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
们刚哺育了雏燕。
示例:那边花团锦簇,春意正浓,花儿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散发着阵阵芳香;天空中,燕子轻盈地飞翔,
它们正忙着哺育新生的雏燕,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情感主旨。不同的标点表达的语气和情感也是不同的。“。”表示陈述句,“?”
表示问句。先确定标点符号,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示例一:使用句号。首先,“昨别今己春,鬓丝生几缕"意思是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句号的使用意味着这句话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表达的是诗人对时光匆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它更侧重
于一种深沉的、略带伤感的自我反思,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怀,因为两人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所以,不光表达对友人的期盼,也委婉表达出诗人自己想要隐居的情怀。其次,从全诗来看,前面部分主
要是叙述和对话,而末句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情感的升华。使用句号可以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连贯,
从叙述到感慨,自然而然地过渡。
示例二:使用问号。问号表示问句,问句既可以表示疑问语气也可以表示反问语气。当表示疑问语气时,”鬓
丝生几缕"译为鬓边白发又多了几缕呢?鬓生白发容易催人生出时光易逝人易老的感慨,这种愁苦之情和颈
联“冥冥花正开,飓陶燕新乳”描绘的充满生机的新春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作者对友人失意沉沦的同情
和理解,也抒发了作者伤时感世的苦闷情怀;当表示反问语气时,“鬓丝生几缕''译为鬓边有生出几缕白发吗?
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你看,我们好像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
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冥冥花正开,场阚燕新乳”而来,末句以反
问勉励友人,虽然你仕途不顺,但是正值盛年,大有可为。作者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
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选择题
(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小许同学准备将活动主题贴在宣传栏上,请你帮她排出正确的顺序:()(3
分)
A.保护传承非遗震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B.麋续历史文脉保护传承非遗谱写时代华章
C.保护传承非遗谱写时代华章震续历史文脉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本次宣传活动是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行的,再对三个短语的含义及关系进行分析可知,“保护传承非
遗”是本次活动的主题,也是“鹰续历史文脉”和“谱写时代华章”的前提,“震续历史文脉”和“谱写时代华章”
是“保护传承非遗”的影响,所以“保护传承非遗”应排在第一位;而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应该是“麋续
历史文脉”在前,“谱写时代华章”在后。
故选Ao
题型二基础知识综合
此类型的题目通常由题目给定一段材料,作为其中的小题,以选择、填空或问答的形式出现,题目中
等偏易,属于基础题。
(2024・浙江绍兴.一模)阅读《春•归》,完成小题。
浣水泱泱,游子h<ln_牵梦萦;陶山苍苍,亲人翘一(A.qiaoB.qiao)首企盼。那山乡的高远,是我们
共同的家园。她烙下了儿时的记忆,也锁住了年少的轻狂。感受过寒意,耕耘过岁月,经历过繁花,那承
载—(A.zaiB.zai)着温情与记忆的家乡,永远是心中的港湾。春天的暨阳大地,因为游子归来绽放出
无与bin—比的美丽,我们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1)根据拼音与语境填写合适的汉字。
①(hUn)牵梦萦②无与(lun)比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翘首(A.qiaoB.qiao)②承数(A.zaiB.zai)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答案】⑴魂伦(2)AB
(3)那高远的山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①魂牵梦绕:hunqianmengrao,形容万分思念,牵动很大的情绪。
①无与伦比:wuyulunbi,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2)本题考查字音。
①翘首:qiaoshou,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故选A。
②承载:ch6ngzAi,指承受支撑物体;也指承担或担负。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该句语病搭配不当,应将“山乡”和“高远”的位置交换。
下框中是一位同学听诗歌创作讲座时所作的笔记。课后,这位同学将笔记整理成文,请协助他完成任务。
怎样写诗(1)直抒胸臆+借助形象抒情
(2)语言简洁,言简义丰
(3)注意节奏,朗朗上口
分行写出(诗的模样)+联想想象(诗的
味道)
【笔记整理】怎样写诗呢?首先,在抒情方式上可以直抒胸臆;其次,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
写情志,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做到言简义丰;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冶金工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啤酒及饮料酒酿造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树木淘汰施工方案
- 2025年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考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1 库、函数、变量、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 护理二线班汇报
- 2025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志愿者行为规范
- 封神榜讲解课件
- 第6章 三维标志设计
- ESG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中医内科学总论》课件
- 2024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1教案
- DB45T 2012-2019 太阳能路灯组成与配置规范
-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4篇)
- 法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育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可编辑范本
- DB3502-T 141-2024 城市道路开口设置指引
- 工厂车间生产工艺培训
- DB4202T 39-2024 城市桥梁与隧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