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考试总复习_第1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考试总复习_第2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考试总复习_第3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考试总复习_第4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考试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机械能守恒定律

明晰学者要求

1、了解功;

2、了解功率;

3、了解重力势能;

4、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5、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6、了解实验仪器、数据处理、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功

L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①力;②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功是标量,虽有正负之分,但却无方向,功的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5)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o另外还有电子伏、千瓦时等。它们之

间的换算关系leV=1.6xlO-19J,lKWh=3.6xl06Jo

2.功的计算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cosa,这是计算功的一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公式表明:力尸对物体做的功只与R/和a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应用公式注意:①式中的/一定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即此式是求恒力做功的公式。

②式中的位移/一般是相对地面而言的。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时,/是物体的位移;当物体不可以看作

质点或力的作用点与物体有相对运动时,/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不一定是物体的位移。大多数情况下,在

力尸对物体做功时,力F的作用点相对于物体静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把物体的位移当作了力F的作用

点的位移了。/cosa即为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合力功一总功的计算

两种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要考虑各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

有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当合力厂为恒力时,先求合外力尸行,再用血备=厂合/cosa求功,a是合力厂与物体位移/的

夹角。

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再应用W杳=Wi+W2+...=/Vicosai+B/2Cosa2+…求合外力做的功。

3.正功和负功

(1)对公式W=Fscosa讨论得知:

①当ga<90。时,cosa>0,W>a,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做功的力是动力。

②当a=90。时,cosa=0,W=0,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力与位移方向垂直)。

③当90。<aW18()。时,cosa<0,W<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做功的力是阻力。

可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①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既不表示功有方向,也不表示功的数量的大小。既不能

说“正功和负功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

②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动力,对物体起推动作用,则外界向

物体提供能量,即使受力物体的能量增加。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

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则物体要消耗自身的能量,即使物体的能量减少。

③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等同的。

如:一个力对物体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6J的功。

④比较做功多少时,只比较功的绝对值,不看功的正负号。例如,-8J的功要比5J的功多。

(3)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正、负功的方法

①看力尸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间的夹角Gto

②看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间的夹角a—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

知识点二、功率

1.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标量,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w

(3)定义式:P=-pP为时间r内的平均功率。

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一般用来求平均功率;当时间r-0时,可由定义式确定

瞬时功率。

(4)单位:国际单位是瓦特,符号是亚,常用的单位还有kW。

2.平均功率

(1)定义: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过程的功率。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快慢。

(3)计算:①利用7=十w。②利用7=BUcosa,其中U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4)类比物理量: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

3.瞬时功率

(1)定义: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功率。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

(3)计算:①利用公式尸=_Fvcosa,其中v为f时刻的瞬时速度。

②P=FVF,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尸方向上的分速度。

③P=Kv,其中居为物体受到的外力F在速度v方向上的分力。

尸=八仅适用于产与V同向的情况,一般用来求瞬时功率。

(4)类比物理量:瞬时速度、瞬时均加速度。

4.额定功率

(1)定义:发动机正常条件下长时间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2)特点:不同机械额定功率可能不同,但同一机械额定功率不变。

5.实际功率:

(1)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求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2)同一机械实际功率随工作情况而变。

为了机械的安全尸般P实。

6.功率与速度——公式尸=Fv的运用有三种情况

由功率速度关系式知,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

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

(1)当厂一定时,尸与v成正比,v越大,功率P也越大。汽车在高速路上,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

可以提高速度。

(2)当v一定时,尸与尸成正比,尸越大,P越大。汽车上坡时,要使速度不变,应加大油门,增大

输出功率,获得较大牵引力。

(3)当尸一定时,尸与v成反比,如汽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要增大牵引力,则必须降低行驶速度;

反之则必须减小牵引力。

知识点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一、重力势能

1.重力做的功

(1)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位置和末位置高度差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

(2)表达式:WG^mgh^mg(加一后),其中加、必分别表示物体起点和终点高度。

2.重力势能EP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用符号弓表示。

(2)表达式:EP=mgh,即物体重力势能“等于物体重量机g和它的高度〃的乘积。

(3)特点:与物体相对地球的位置或高度有关。

(4)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无方向,但有正负之分。当物体在参考平面上方时,心为正值;当

物体在参考平面下方时,心为负值。注意物体重力势能的正负是表示比零势能大,还是比零势能小。重力

势能是状态量。

(5)特性

①系统性: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这个系统共同具有的,平时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的

说法。

②相对性:重力势能/=机g/z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式中的耳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高度。

参考平面可以任意选取,视处理问题的方便而定,一般选择地面或物体运动时所达到的最低点为零势

能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它的变化量是绝对的。

3.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1)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即WG>0,Epl>Ep2,且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功;重

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即WG<0,Epl<Ep2,且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定量关系式为:W^-\EP=EP^EP2,即重力对物体所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的负值。

二、弹性势能

1.定义:发生理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火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

(1)弹性势能跟形变大小有关:同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在弹性限度内,不同的弹簧发生同样的形变,劲度系数

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知识点四、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表达式:&=提加。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焦耳。lkg-m2/s2=lN-m=1J

3.特性

(1)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2)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瞬时性:动能具有瞬时性,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率相对应。

4.动能是状态量。动能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

应。

【注意】物体速度变化(如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不一定变化。而动能变化,

则速度一定变化。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Ek2~Eu=^mv2_2mvi°

其中:(1)Eki=%所表示物体的初动能;(2)送表示物体的末动能。

(3)W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做的功,或者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3.表达式的理解

(1)公式卬=&2-&1中卬是总功,是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或者是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

和。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力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小。

(2)反2、及1分别是末动能和初动能,反2可能大于为1,也可能小于&1。

(3)物理意义: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4.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

(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

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

(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5.适用范围: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者是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动能定理应用广泛,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同时做功、分段做功等各种情况均

适用。

知识点五、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

(1)定义: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叫机械能。用符号E表示,它是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

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2)表达式:E=EK+EP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

保持不变。

(2)表达式:EKI+E^EKX+EPX或者E2=EI,式中功、郎、昂分别是初状态时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殊2、EP2、场分别是末状态时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表示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3.应用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

(2)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弄清各力做功情况,判断机械能

是否守恒。

(3)选取恰当的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选取恰当的表达式列方程求解。常见的表达式有三种(见上面表达式)。

(5)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说明。

知识点六、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机械能

守恒。

若物体由静止下落高度〃时,其瞬时速度为v,则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根g/z,动能的增加量为:9巴

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子),纸带数条,复写纸片,导线,

毫米刻度尺。除了上述器材外,还必须有学生电源(交流4〜6V)。

【注意】重锤应选体积小、质量大者,以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又因无需测其质量,所以本实验不用

天平。

3.实验步骤

(1)按图(甲)装置竖直架稳打点计时器,并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接在4〜6V交流电源上。

(2)将长约1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

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换几条纸带,重复上面的实验。

(5)在取下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第一点0

的位置,再任意取五个点1,2,3,4,5,用刻度尺测出距0点的相应距离,如图(乙)所示。

(6)计算出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l,V2,V3……o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并和动能增加量:相言进行比较。

4.数据处理

(1)求瞬时速度:记下第1个点的位置O,在纸带上从离O点适当距离开始选取几个计数点1、2、3...

并测量出各计数点到。点的距离/7卜后、加…再根据公式",='="'1,计算出1、2、3、4、…九点的瞬

时速度也、也、V3>V4...V„o

(2)机械能守恒验证:从起始点到第〃个计数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加动能增加量为计算

g队和宗,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7”=宗,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5.注意事项

(1)应尽可能控制实验条件,即应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这就要尽量减少各种阻力,采取的措施有:

铁架台应竖直安装,可使纸带所受阻力减小;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

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2)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再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

(3)选取纸带的原则是:点迹清晰;所打点呈一条直线。

(4)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实验只需要验证自就行了。

6.误差分析

(1)测量长度时会存在偶然误差,所以测长度时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即可减小此误差。

(2)由于本实验中有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力(主要因素)和空气阻力(次要因素)的影响,这是系

统误差,它使增加的动能小于减小的重力势能,要减小影响,采用增加重锤质量的办法,因为当重锤的重

力远大于阻力时,可忽略阻力的影响。

(3)为了减小相对误差,选取的计数点最好离第一个点远一些。

(4)若第一、第二两点间的距离小于2mm,则这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不到0.02s或阻力过大。

考点精讲精练a

考点一、功

|【典型例题I】曲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e角的恒定拉力厂作

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雪橇

受到的()

A.支持力做功为

B.重力做功为相g/

C.拉力做功为尸/cos。

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一卬“g/

【答案】C

【解析】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i=F/cos

9,跖=一〃(mg—Fsin0)I,C正确,D错误。

蔗丽丽词图甲为一男士站立在倾斜履带式扶梯上匀速上楼,图乙为一女士站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

匀速上楼。关于两人受力以及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支持力对男士不做功

B.图甲中摩擦力对男士做负功

C.图乙中支持力对女士不做功

D.图乙中摩擦力对女士做负功

【答案】A

【解析】图甲中支持力方向与倾斜履带垂直,即支持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支持力对男士不做功,故A

正确;图甲中,根据受力平衡可知,摩擦力方向沿倾斜履带向上,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摩擦力对男士

做正功,故B错误;图乙中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支持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支持力对女士做正功,

故C错误;图乙中,根据受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为零,故D错误。

【对点训练1】收口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根的两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且分别在同样

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

设此过程中R对A做的功为M,6对B做的功为题,则()

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匹=匹

B.若水平面光滑,则皿1>卬2

C.若水平面粗糙,则例>卬2

D.若水平面粗糙,则Wi<W2

【答案】A

【解析】设两物块的位移均为I,则Fi对A做的功为Wi=Fi/cosa,3对B做的功为W2=F2/cosa,因

F1=F2,则W1=W2,故B、C、D错误,A正确。

【对点训练21|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液压机的作用下,车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缓慢增大到一定角度,此过程中货物相对车厢一直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做正功

B.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C.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

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做正功

【答案】A

【解析】车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6缓慢增大的过程中,支持力垂直车厢向上,支持力与速度方向相同,

故支持力做正功,A正确,B错误;摩擦力沿车厢向上,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摩擦力不做功,故C、D错

误。

考点二、功率

【典型例题11]某人用同一水平力厂先后两次拉同一物体,第一次使此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光滑水平面

上前进/距离,第二次使此物体从静止开始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I距离。若先后两次拉力做的功分别为叼

和卬2,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和2,则()

A.跖=刖,P1=P2B.=P1>P2

P1>PW1>W,

C.W1>W2,2D.2Pi=P2

【答案】B

【解析】两次拉物体用的力都是尸,物体的位移都是/,由W=f7cosa可知跖=卬2;物体在粗糙水平

1W

面上前进时,加速度a较小,由/=为产可知用时较长,再由P=7可知外>「2,选项B正确。

【典型例题2】|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输给运动系统,一般赛车的变速箱有1挡到5挡5个逐

次增高的前进挡位,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时,挡位越高车速越快,加大油门可以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如图所示是赛车越野比赛时正在爬坡的情形,为了能够顺利爬上陡坡,司机应该()

A.拨1挡,减小油门B.拨1挡,加大油门

C.拨5挡,减小油门D.拨5挡,加大油门

【答案】B

P

【解析】赛车爬坡时还要克服重力做功,因此需要较大的牵引力,由功率尸=打得牵引力尸=不,为了

能够顺利爬上陡坡,应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减小速度口才能获得更大的牵引力尸,因此应拨1挡,加

大油门,故选B。

【对点训练1】以图所示,汽车停在缓坡上,要求驾驶员在保证汽车不后退的前提下向上启动,这就是

汽车驾驶中的,,坡道起步,,。驾驶员的正确操作是将变速杆挂入低速挡,徐徐踩下加速踏板,然后慢慢松开离

合器,同时松开手刹,汽车慢慢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杆挂入低速挡,是为了能够提供较大的牵引力

B.变速杆挂入低速挡,是为了增大汽车的输出功率

C.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让牵引力对汽车做更多的功

D.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让汽车的输出功率保持为额定功率

【答案】A

【解析】根据P=人可知挂入低速挡是为了增大牵引力,A正确,B错误;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

保持/恒定使车匀加速运动,C、D错误。

【对点训练21质量为2kg的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经3s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o

则()

A.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900W

B.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450W

C.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600W

D.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300W

【答案】D

【解析】小球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则3s末速度为丫=8/=10乂3向$=30向$,所以落地时重力

的瞬时功率P=%gv=20x30W=600W,故A、B错误;3s内小球下落的高度为%=%於=45m,所以3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犷=5=呼=300亚,故C错误,D正确。

考点三、重力势能

|【典型例题1】|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质量为根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

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8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

B.从A到2过程中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

C.从A到B重力做功mg(”+/?)

D.从A到8重力做功加gH

【答案】D

【解析】重力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从A到2的高度差是

H,故从A到8重力做的功是帆gH,选项D正确。

【典型例题21|关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数值大小也随之确定

B.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一5J变化到一3J,重力势能变小了

C.当物体向高处运动时,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答案】D

【解析】重力势能的大小和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故A错误;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一5J变化到一3J,

重力势能增加了2J,故B错误;当物体向高处运动时,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故D正确。

【对点训练1】牧口图所示,质量关系为附>m2>侬的三个小球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1、2、3由离地高

人的A点滑到同一水平面上,轨道1、3是光滑的,轨道2是粗糙的,重力对小球做的功分别为Wi、乱、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W2=W3B.W!=W3>W2

C.W1=W2=W3

D.Wi>W2>W3

【答案】D

【解析】重力做功卬=〃Zg/?,八相等,由于皿>机2>机3,所以卬1>卯2>跖,故D正确。

【对点训练2】|一个100g的小球从1.8m的高处落到一个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m的高度,则整个过

程中重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及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是(g取10m/s2)()

A.重力做功为1.8J

B.重力做了0.55J的负功

C.小球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0.55J

D.小球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1.25J

【答案】C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小球下降的高度为〃=1.8m—L25m=0.55m,该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正功,

为W=mg/z=0.1xl0x0.55J=0.55J,故A、B错误;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故小球的重力势

能一定减少0.55J,故C正确,D错误。

考点四、动能和动能定理

|【典型例题1原质量10g、以0.80km/s的速度飞行的子弹与质量62kg、以10m/s的速度奔跑的运动

员相比()

A.运动员的动能较大

B.子弹的动能较大

C.二者的动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它们的动能

【答案】B

【解析】子弹的动能及1=]加1疗=暧<0.01*8002J=3200J,运动员的动能用2=/加2V22=展<62'102J=3

100J,所以子弹的动能较大,故B正确。

【典型例题2】|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kg的足球,使球由静止以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

球平均作用力大小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3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20JB.200JC.300JD.6000J

【答案】B

11

【解析】人对足球所做的功等于足球动能的增量,则=5义1义2。2J=200J。故选B。

【对点训练11]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动能像重力势能一样有正负

C.质量一定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因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均有关,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A错误;动能没有

负值,B错误;质量一定的物体,动能变化,则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所以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

如果只是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则动能不变,比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C正确;动能不变的物体,速度

方向可能变化,故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

【对点训练2】]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o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上抛、

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个球落地时的动能()

A.上抛球最大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设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根据动能定理得根g/i=Ek—三个球质量相同,初速度相同,

高度相同,所以三个球落地时动能相同,D正确。

考点五、机械能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1】|下列各种运动过程中,物体(弓、过山车、石块、圆珠笔)机械能守恒的是(忽略空气

阻力))

A.将箭搭在弦上,拉弓的整个过程

B.过山车在动力作用下从轨道上缓慢上行的过程

C.在一根细线的中央悬挂着一个石块,双手拉着细线慢慢分开的过程

D.手握内有弹簧的圆珠笔,笔帽抵在桌面放手后圆珠笔弹起的过程

【答案】D

【解析】将箭搭在弦上,拉弓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对弦做功,故弓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过山车

在动力作用下从轨道上缓慢上行的过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在一根

细线的中央悬挂着一石块,双手拉着细线慢慢分开的过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故机械能不守恒,

故C错误;笔帽抵在桌面放手后圆珠笔弹起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圆珠笔弹力做功,故圆珠笔机械能守恒,

故D正确。

【典型例题2】加图,在地面上以初速度w抛出质量为机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7的海平

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地面

N、海平面

A.物体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势能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一根g/z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Wf?+mg/?

【答案】C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海平面低于地面的高度为h,所以物体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势能为一,"g/z,

故A错误;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抛出点与海平面的高度差为h,并且重力

做正功,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功为根g/z,故B错误;由动能定理得7咫%=&2—苏m)2,则物体在海平

1

面上的动能为后口=57")2+„^/7,故C正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等于抛出时

的机械能,为E=2mv()2,故D错误。

【对点训练11|运动员参加撑竿跳高比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对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越过横杆后下降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B.起跳上升过程中,竿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D.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答案】A

【解析】运动员越过横杆后下降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运动员起

跳上升过程中,竿的形变量越来越小,弹性势能越来越小,故B错误;运动员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所

受竿的弹力做功,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心高度几乎不变,

重力不做功,重力势能不变,故D错误。

【对点训练2M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倾角为30。、长为2m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

始下滑,若选初始位置为零势能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4,则它滑到斜面中点时具有的机械能和动能分

别是()

A.5J,5JB.10J,15JC.0,5JD.0,10J

【答案】C

【解析】物块的机械能等于物块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选初始位置为零势能点,则物块在初始位置

的机械能E=0,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物块滑到斜面中点时的机械能为0,故

有一mgx/sin30。+飞-=0,所以动能是5J,选项C正确。

考点六、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1】|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同常是否等于mghn(”为计数点的编号

0、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0时,重物的速度为零

B.总是计数点n到起始点0的距离

C.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可以用计算用,其中==(71-1)T(T为打点周期)

【答案】D

【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时,重物的速度应为零,A正确;/7“与分别表示打第〃个点时重物

1

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瞬时速度,B正确;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因为公式,咫/?=为7正的两边

11

都有相,故只要g/?=,v2成立,m8//=为2科就成立,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就被验证了,C正确;实验中应用公

式v”=2T来计算必”D错误。

【典型例题2】|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干电池作为电源

B,需用刻度尺测出重锤下落的高度人并通过v=d丽计算出瞬时速度

C.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图丙及一〃图线纵轴上的截距表示重锤经过参考平面时的动能

【答案】D

【解析】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不可用干电池作为电源,故A错误;重锤由静止开始

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v=4丽是自由落体运

动的公式,故B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C错误;题图丙Ek—力图线纵轴上的截距表

示重锤经过参考平面时的动能,故D正确。

【对点训练1】|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上7切2是否等于〃密自("为计数点的编

号0、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

B.总是计数点w到点1的距离

C.必须测量重物的质量

D.可以用%=计算Vnf其中tn=(几—1)T(T为打点周期)

【答案】A

【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时,重物运动的速度应为零,A正确;自与y〃分别表示打第〃个点时

重物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瞬时速度,故总为点九到起始点。的距离,B错误;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

!11

的质量,因为公式机的=加/的两边都有相,故只要g/z=]俨成立,加g/z=»ny2就成立,机械能守恒定律也

hn+\-hn-\

就被验证了,C错误;实验中应用公式为=—2T—来计算w,D错误。

实战能力训练04

i.关于功和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则物体位移一定为0

w

B.由尸=学可知,做功越多,则力做功的功率越大

C.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一定越大

【答案】D

【解析】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可能是力与位移的方向垂直,而物体位移不一定为0,选项A错误;由尸

w

=学可知,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则力做功的功率越大,选项B错误;摩擦力既能做负功,也能做正功,

也可以不做功,选项C错误;由可知,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一定越大,选项D正确。

2.跳伞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可以将跳伞运动分为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B.空气阻力始终对运动员做负功

C.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运动员和降落伞整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相等

D.运动员和降落伞整体所受重力做的功始终大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答案】B

【解析】运动员在加速下降过程处于失重,运动员在减速下降过程处于超重,故A错误;空气阻力始

终与运动员运动方向相反,始终对运动员做负功,故B正确;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竖直方向上下降的高度不等,故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运动员和降落伞整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相等,故C错

误;运动员和降落伞整体所受重力做的功始终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故D错误。

3.质量为加=1kg的小球,从图中A点下落到地面上的8点,已知⑶=1.2m,/z2=0.8m,重力加速

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

A.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12J

B.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8点的重力势能为8J

C.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增加量为12J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20J

【答案】D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EpA=,wg(〃1+力2)=20J,以桌面为参考平面,

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为EpB=—感近=—8J,A、B错误;从A点到8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可知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AEk=%g(团+后)=20J,C错误,D正确。

4.如图,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恒定的水平外力尸

作用于弹簧右端,在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厂做了10J的功。在上述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10J

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10J

C.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J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C

5.单杠项目对体力和技巧要求高,需要注意安全。如图(a)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李双臂平行,静

止倒立在单杠AB上。随后小李绕杠旋转至最低位置,如图(b)所示。若把小李看作质点,小李从静止到

最低位置过程的运动可看作半径为1.2m的圆周运动,不计各种阻力,g=10m/s2。小李在最低位置时,一

只手对单杠AB的拉力大小为()

(a)(b)

A.1000NB.1250N

C.2000ND.2500N

【答案】B

,1

【解析】转动半径r=1.2m,设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2加8厂=产,,F—mg=m—,解

得P=2500N,则一只手对单杠AB的拉力大小为1250N。故选B。

6.物体受到两个互相垂直的作用力而运动,已知力为做功6J,物体克服力改做功8J,则力B、F2

的合力对物体做功

A.14JB.10JC.2JD.-2J

【答案】D

【解析】合力做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6J—8J=—2J。

7.如图所示,一小孩和一大人都以水平的力匀速推动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走同样的位移(推箱的

速度大小如图中所注),比较此过程中两人分别对木箱做功的多少

v=Im/sv=3m/s

A.大人做的功多B.小孩做的功多C.大人和小孩做的功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因为木箱匀速运动,小孩和大小所用的推力相等,又所走的位移相同,所以做功一样多,C

选项正确。

8.质量为根的小物块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斜面体和小物块一起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s。斜面体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A.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正功

B.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

C.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

D.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不做功

【答案】B

【解析】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受到重力施g、摩擦力好和支持力人的作用。物体相对斜面静

止,物体相对地面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这些力均是恒力,故可用W=F/-cosa计算各力的功。

WFf=FfSCOs3>0WFN=FN-SCOS(9O0+6>)<0所以选项B正确。

9.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优的小球,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人,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人

则从抛出点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为零

B.空气阻力做的功为0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加

D.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一fflg/7

【答案】A

【解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得:WG=0Wf=f-2h-coslSQ°=-2fh所以选项AB正确。

10.如图所示,稳站在商店自动扶梯水平踏板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A.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作用

B.人受到的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D.支持力对人做功为零

【答案】C

【解析】人随扶梯向上加速运动时,受踏板支持力、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和重力作用,人处于超重

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B错误;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支持力对人做正功,选项C

正确,D错误。

11.一个质量是5kg的物体被人用手匀加速向上托高Im,g=1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50J

B.合力对物体做功0J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50J

D.手对物体做正功,且等于50J

【答案】C

【解析】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手对物体的作用力Q/"g=50N且为恒力,故手对物体做的功M=

Fh>mgh=50Jo合力做功卬合=(F—mg)h>0,选项A、B、D错误;重力做功W2=—"g/z=-50J,选项

C正确。

12.在距地面高处,分别以速度V1和V2(V1<V2)水平抛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8,则两球在落

地时重力对两球的功率PA和PB的大小关系为

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别

【答案】B

【解析】两球质量相同,故抛出后两球的受力均为尸=7"g,落地时重力瞬时功率P=%gvcosa,

vcosa为球落地时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分量因两球是在同一高处被水平抛出,所以落地时竖直方向的末速

度Vy相同I,且Vy=72gho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象,那么甲物体的功率尸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z.

相比

A.2甲>尸乙B.尸甲(尸乙C.尸甲=P乙D.无法判定

【答案】B

U7_

【解析】根据功率的定义式可知,在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该物体的功

率.因此,由图线斜率可知P甲〈尸乙,选项B正确。

14.2012年2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的组.网又向前迈进了一

步。卫星发射上升过程中,其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为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D

【解析】卫星发射时高度逐渐上升,卫星的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15.某同学用200N的力将质量为0.44kg的足球踢出,足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草坪滚出60m后

静止,则足球在水平草坪上滚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A.4.4JB.22JC.132JD.12000J

【答案】B

22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W=^V=^X0.44X10J=22JO

16.一个100g的球.从1.8m的高处落到一个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m的高度,则整个过程中重力对

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是(g=10m/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