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考题猜想)(5大题型)解析版_第1页
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考题猜想)(5大题型)解析版_第2页
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考题猜想)(5大题型)解析版_第3页
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考题猜想)(5大题型)解析版_第4页
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考题猜想)(5大题型)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题型1实验室制备氯气题型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题型3物质的检验题型4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题型5测定气体摩尔体积

■题型1实验室制备氯气

利用如图的装置(省略部分加热装置)制备NaBiOs(铀酸钠),已知NaBiC>3不溶于冷水且在酸性溶液中迅

速分解,Bi(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为使Bi(OH[完全转化为NaBiOs,反应过程中应向装置C通入过量C4

C.拆除装置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关闭K1、K3,打开K?

D.上述反应中若消耗22.4LC4则理论上可制得280gNaBiO3

【答案】C

【分析】装置A中首先生成氯气,装置B盛放饱和食盐水可除去中的HCI,净化后氯气进入C,装置C中氯

气在碱性条件下和Bi(OH)3反应生成NaBiC>3,氯气有毒,装置D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拆除装置前必须进

行的操作是关闭K1、K3,打开K?,使用氢氧化钠吸收滞留在装置中的氯气,防止污染;

【解析】A.碳酸氢钠会和氯气反应,由分析可知,装置B应放入饱和食盐水,A错误;

B.已知NaBiC>3不溶于冷水且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而过量氯气和水生成盐酸,导致NaBiOs分解,故不

能通入过量氯气,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拆除装置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关闭K1、K3,打开K2,使用氢氧化钠吸收滞留在装置中的

氯气,C正确;

D.没有标况,不能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不能接受生成NaBiC)3的量,D错误;

故选C。

【变式1-1]有两组学生根据不同的反应原理在实验室制取氯气

⑴请按要求填表:

实验组实验原理发生装置(填编号)

MnO+4HCl(^)匚MnCl+ClT+2HO

第一组2222—

第二组2KMnO4+16HCl(^c)=2MnCl2+2KC1+5C12+8H2O—

(2)有同学建议第一组使用下图所示装置作为氯气的发生装置,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该装置改用恒压滴液漏斗,利用恒压滴液漏斗可平衡上下气压,便于液体滴下,解决了使用分液漏斗开

始时会有氯气从分液漏斗中逸出的问题等

【解析】(1)①MnO2+4HC1(浓)=MnCl2+Cl2T+2H2O该反应为固液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应选用③装置;

2KMnC)4+16HCl(浓)=2MnClz+2KCl+5c1?T+8H2O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反应,应选用④装置;

(2)由图可知,该装置改用恒压滴液漏斗,利用恒压滴液漏斗可平衡上下气压,便于液体滴下,解决了使

用分液漏斗开始时会有氯气从分液漏斗中逸出的问题等。

【变式1-2]氯气和亚氯酸钠(NaCIOz)都是重要的漂白剂。

⑴某小组以KMnCU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⑴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为0

⑵制备氯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选择上述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玲玲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F装置所盛溶液是(填溶液名称)。

(II)工业上NaCQ可由。。2、出。2和NaOH溶液混合制得,实验流程如下:

HANaOH

]]]过海|.T1

CIOj--.收塔-----*|[_*NaCIO»JII>O

O1

⑷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⑸已知力。2(沸点150。0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将少量30%H2O2溶液浓缩至40%,B处

应增加一个设备。该设备的作用是

(6)NaCIO2可用于消除烟气中的NO。其他条件相同时,以NaCICh溶液为吸收剂,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

率随NaCICh溶液的起始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IS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的原因

%

/

^

7

y

M

O

N

起始NaClC)2浓度/(mmol/L)

【答案】(l)2MnO;+10C「+16H+=2Mn2++5Cl2个+8氏0

⑵Ahgdcef

(3)饱和食盐水

⑷2CIO2+H2C)2+2NaOH=2NaCIO2+O2个+2力0

(5)减压

⑹随着NaCKh溶液的起始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增大

【解析】(1)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为2MnO;+10Cr+16H+=2Mn2++5Cl2个+8出0;

(2)①KMnO4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氯气时,常温即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②其连接装置:发生装置好吸收盐酸好干燥氯气好收集,其连接顺序为hgdcef;

(3)F装置得作用是吸收盐酸,可以用饱和食盐水;

(4)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IO2+H2O2+2NaOH=2NaCIO2+O2个+2出0;

(5)为避免温度过高H2O2分解,采用减压蒸储的方法,故B处应增加减压设备;

(6)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ICh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随着NaCKh溶液的起始浓度增大,反应速

率加快,故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增大。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O中混有的CO: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

B.分离Fe和Cu固体:加足量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检验Na2cOs溶液中混有NaCI: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白色沉淀

D.鉴别(NHjSO,、NH4NO3两种氮肥:取样,分别加入Ba(OHk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D

【解析】A.CO中混有的CO: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由「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的

含量也较低,无法将其点燃,即使能点燃,也难以控制氧气用量而不能提纯,故A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只能得到铜,无法分离铁和铜,故B错

误;

C.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由于碳酸钠、氯化钠溶液分别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氯化银,产物均为

白色沉淀,故无法确定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C错误;

D.取样,分别加入Ba(OH)2溶液到(NHJzS。“、NH4NOs两种氮肥中,前者可产生白色硫酸银沉淀、后者

不反应,则观察到不同现象,故可鉴别(NHJSOQNH4NO3两种氮肥,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1-1]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

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

【答案】A

【解析】A.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A正确;

B.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错误;

C.t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故饱和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小£1。。%,C错误;

D.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

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D正确;

故选A„

■题型3物质的检验

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的实验任务是(夹持装置省略)

0

nr

A.粗盐提纯B.分离泥水中固体杂质

B.C.用CC14提取碘水中碘D.从海水中提取蒸储水

【答案】C

【解析】A.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需要漏斗、蒸发皿等仪器,A错误;

B.不溶于水的泥与水通过固液分离分开,分离泥水中固体杂质,需过滤操作,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仪器,B错误;

C.用CCI4提取碘水中碘,萃取分液操作,使用该装置,c正确;

D.从海水中提取蒸储水,需蒸储操作,需要蒸储烧瓶、冷凝管、酒精灯等仪器,D错误;

答案选C。

【变式1-1]基于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问题实验方案

A鉴别和空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B分离KC1和MnO?的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验证Cu、Al的金属活动性将洁净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D测定西瓜汁的酸碱度将pH试纸浸入西瓜汁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试管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KCI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二氧化锦,对滤液蒸发结晶,能分

离出氯化钾,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洁净的铝丝浸入CuS04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了金属

活动性AI>Cu,故C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

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

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1-2]工业处理含C产的酸性废水,通常加入某种试剂调节溶液的pH,使之转化为Cr(0H)3沉淀而除

去。这种试剂可以选择

A.NaCIB.Ca(OH)2C.H2so4D.S02

【答案】B

【解析】工业处理含(:产的酸性废水,通常加入某种试剂调节溶液的pH,使之转化为Cr(0H)3沉淀而除去,

所以需要加入含有0H的物质,Ca(0H)2可以将C/+转化为Cr(0H)3,综上所述故选B。

【变式1-3】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铝、氢氧化钾、氯化钠的一种或多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

该白色粉末的组成,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将该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第二步:取该澄清溶液少量,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第三步:取第二步所得溶液少量,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硝酸铝、氢氧化钾、氯化钠

B.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氢氧化钾,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

C.该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铝和氢氧化钾

D.以上过程不能确定该溶液中含有哪种物质

【答案】B

【解析】第二步中取该澄清溶液少量,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证明第一步

澄清溶液中含偏铝酸盐,从而推断原混合物含有硝酸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钾,二者反应得到偏铝酸钾和硝酸

钾,当加入盐酸至过量,先得到氢氧化铝,再加入盐酸得到氯化铝、氯化钾;第三步现象证明第二步澄清

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由于第二步中外加盐酸,所以不能确定原混合物是否含有氯化钠;综上得出:该粉末

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氢氧化钾,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B正确。

■题型4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用密度l.lg-cm\质量分数36.5%浓盐酸来配制90mL2.0mol•口盐酸溶液。

①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有、。

②需要用量筒量取密度l.lgcm-\质量分数36.5%浓盐酸的体积为mLo

③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

b.未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加蒸储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赶紧用滴管将多余的溶液吸出

d.在转移溶液过程中,不慎少量液体洒在容量瓶外

(2)实验室里需要配制500mLO.lOmollT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所称量的固体质量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所需固体质量实验操作

A硫酸铜:8.0g力口入500mL水

B胆研:12.5g加入500mL水

C硫酸铜:8.0g配成500mL溶液

D胆研:12.5g配成500mL溶液

A.AB.BC.CD.D

【答案】⑴100mL容量瓶玻璃棒18.2bed

(2)CD

【解析】⑴①配制90mL2.0mol盐酸溶液,应选用100mL容量瓶,量筒量取浓盐酸,在烧杯中稀释

冷却后,沿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定容时需用到胶头滴管,故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

1000><365%

②密度1”・加一3、质量分数36.5%浓盐酸,其浓度为:c(HCZ)=^^-=1lmol/L;配制ioomL

36.5

2.0mol.U1盐酸溶液,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可得:

V(浓盐酸)=。(稀盐呼【寒盐酸)=Slg.Om*'=0Q182L=18.2mL;

c(浓盐酸)HmolL1

③a.定容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a不选;

b.未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选;

c.加蒸储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赶紧用滴管将多余的溶液吸出,导致溶质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故C选;

d.在转移溶液过程中,不慎少量液体洒在容量瓶外,导致溶质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

故选bcd„

(2)配制500mL0.10mollT的硫酸铜溶液,所需溶质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5L?0.10mol.L-=0.05mol,硫

酸铜的质量为8.0g,若用胆研则质量为12.5g,再将硫酸铜或胆研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即可。故选CD。

【变式1-1]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体检报告单(由于隐私问题,部分结果未提供)。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

问题:

序号项目名称检查结果参考范围

10*钠155mmol/L135~145

11*氯103mmol/L96^111

12*钙0.68mmol/L2.13~2.70

13胱抑素C0.78mg/L0.59-1.03

14*尿素4.18mmol/L2.78-7.14

15*葡萄糖5.1mmol/L3.9~6.1

16胃液pH0.5L5~3.5

已知:①葡萄糖的分子式为QHg;②质量浓度一客艘;③WOOOmg;④™。

⑴针对上述体检结果,医生建议小明服用碳酸钙D3片(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维生素D3)和复方氢氧化铝

片(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试写出服药后氢氧化铝在胃液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⑵根据参考范围可知,正常人体内葡萄糖的最大质量浓度为mg/Lo

⑶50%的葡萄糖溶液被称为高糖溶液,每20mL该溶液中含10g葡萄糖。医院生化实验室需要用高糖溶液

配制100mL0.25mol/L的稀溶液。

①高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保留1位小数),配制稀溶液需要量取mL(保留2位有效

数字)高糖溶液,量取高糖溶液时仰视量筒刻度,所配溶液浓度(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②配制过程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答案】⑴AI(OH)3+3H*=A|3*+3H2。

(2)1098

⑶2.88.9偏高容量瓶搅拌、引流

【解析】(1)胃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则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离子方程式:

+3+

AI(OH)3+3H=AI+3H2O;

(2)参考范围中葡萄糖(C6Hl2。6)最高含量为6.1mmol/L,质量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