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声光热
专题03光的折射透镜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新题特训I: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尾信概览
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命题预测
光的的折射是考试的重点考查对象,其考题题型多是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出现在
光的折射
现象及其特点综合题中。命题点有:光的折射现象辨析、利用光的折射
规律作图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属于基础知识,一般难度不大。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
透镜及其对
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填空题和作图题。主要命题点有:透镜种类的辨识、透镜
光的作用
用对光的作用的作图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考试中出现频
率较高。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
凸透镜成像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出现在作图题和综合题
规律像的规律中。命题点有:物体在透镜前不同位置所成像的位置及特
点、透镜焦距的确定、物体移动成像变化、焦距变化对成
像的影响以及实验的具体操作等。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重点和热点问题,主要考查凸透
镜成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的应用题、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实验探究题和综合题里。命
的应用
题点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眼镜眼镜、显微镜望
远镜的成像原理、调节等。
©0新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
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重庆市消防条例》规定:2024年7月1日起,禁
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其电池进入电梯轿厢,一旦有人违规操作,会被电梯内的摄像头拍摄成像并智能
识别,电梯将停止运行并发出声、光警报,如图所示,某次警报时,摄像头凸透镜成像的像距为
10.1m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mmB.10mmC.15mmD.20mm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
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源
图片
镜头
甲乙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调节烛焰和光屏
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上。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各元件初位置如图所示,要使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1)若移动光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若透镜向左移动,最
终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甲|||||川『|||||||||川|||||『||||川|川||||||『川|||||
\40302010010203040cm;
真题透视
A考向一光的折射
1.(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从岸上看,会觉得水池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浅,主要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2.(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
折射光线。
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其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
光线。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所示,A为人眼看到A的像,补全来自A点进入人眼的光路
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向碗中加水至图示位置,请画出人眼刚好看到硬币上尸点
的光路图。
特别提醒:
1.折射的产生是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分界面处发生的;因为光是在
两种物质里传播的,所以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发生折射时,同时也一定发生反射。
2.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的两侧。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A考向二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6.(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emo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
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书本(选填“远离”或“靠
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易错警示:
会聚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靠拢”主光轴,发散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
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不能将会聚理解成会聚于一点
A考向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向左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缩小的像
B.只向右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
C.只向右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
D.只移动凸透镜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等大的像
8.(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利用了如图所示装置。
(1)调节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2)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多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凸透镜焦距为
cm,第3次实验中,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
实验序号物距w/cm像距v/cm光屏上看到的像
16015倒立、缩小、实像
22424倒立、等大、实像
32030倒立、___________、实像
48未找到像
(3)智能汽车通过车载摄像头,识别行人、路标和其他车辆,实现自动导航和驾驶,车载摄像头
根据的是第次实验的原理;
(4)物距a=8cm不变,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应更换焦距较的凸透镜。
9.(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S为烛焰中心,凸透镜的焦距/=10cm,。为光心,画出光线SP经过凸透镜
后的折射光线;
中的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________cm刻度线处,
光屏上能再次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3)凸透镜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摄像器材中,小明发现手机无需像数码相机那样“调焦”,也能
获得清晰的像,他将手机拿到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6
物距/m10.005.002.001.000.500.10
像距/cm0.5000.5010.5020.5030.5050.526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最接近
A.5mB.0.5mC.0.05mD.0.005m
解题技巧:
1.口诀法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
变小”。
HrI/Tv/Tv|
叫M投学仪-Mt||
2.两个性质:
(1)焦点分界:2/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2)动态特性: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增大),像距(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增大(减小),且像变大(小)。
A考向四透镜的应用
10.(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
示,光屏上的像清晰,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
11.(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
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镜,可再次获得清晰的
像。
12.(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小丽的调节场景如图甲,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
(2)如图乙,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若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镜片,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该镜片是透镜。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使图乙中光屏上的像变大,小丽的操作应是
解题技巧: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比较
照相机投影仪或幻灯机放大镜
¥血履A「M
原理
Ito/*8**q
成像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际像的正、倒正立、放大的虚像
性质与透明胶片的方位有关)
物近像远像变大(要想胶物近像远像变大(要想屏幕上成的像物远像远像变大(要想看
片上成的像大一些,则镜大一些,则镜头要离透明胶片近一到的像大一些,则放大镜
调节
头要离人近一些,即镜头些,即镜头往下调节)要离物体远一些)
往前伸)
阚题特训
1.(2024・广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2.(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半透明纸蒙在较粗纸筒的尸端,将凸
透镜安装在较细纸筒的。端(凸透镜未画出),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模拟照相机,如图所示。通过调
节P、。的间距,他看到了桌子上蜡烛的火焰在半透明纸上成的等大的像,再次调节P、。的间距,他
看到了窗外更远处大树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下列对大树的像描述正确的是()
PQ
半透明纸
凸透镜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3.(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
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4.(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
上承接到烛焰等大的像(图中未画出光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调至10cm刻度线处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光屏能承接到烛焰的像
B.移动光屏能承接到烛焰缩小的像
C.像的位置在50~60cm刻度线之间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5.(2024•河南•中考真题)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
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模拟近视眼的是()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6.(2024•江苏常州•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圆柱形水杯后面,紧靠水杯放置一个小泥娃,他
将泥娃逐渐远离水杯,在该过程中,透过水杯观察,他看到的小泥娃像()
A.一直变瘦B.变高C.先变高后变矮D.先变胖后变瘦
7.(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的
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中()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②将蜡烛放在d点时成像规律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③将蜡烛由b点移至。点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更小的像
④将蜡烛放在c点,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8.(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某款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
和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内
舁
光
源
部
广
告
结
二
片
构
凸
透
镜
图
面
地
A.该投影灯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以内
C.为从不同角度看见地面上的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
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广告图标像,可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距离,增大投影灯离
地距离
9.(2024•陕西・中考真题)“强行透视法”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拍摄技巧。拍摄时,让两个物体离镜头
远近不同,再调整拍摄角度,使两物体的像在同一张照片中呈现出有趣的效果。如图,是利用该技巧
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拍摄该照片时,花比人更靠近照相机镜头
C.花和人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要使花的像更大一些,可将花移到照相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10.(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为凸透镜光心,位于
“50cm”刻度处,刻度尺与主光轴重合。来自蜡烛的光束a、b均平行于主光轴,光束a经透镜折射
后,折射光过主光轴上“60cm”刻度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a、.
OcmlO203040*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
B.烛焰经透镜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光束b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交主光轴上“50cm—60cm”刻度之间
D.仅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蜡烛的像将左移
11.(2024•江苏盐城•二模)小明在利用太阳光测完凸透镜的焦距后,再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被点燃,他猜想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与透镜的直径
和透镜的焦距有关,他选用直径相同,焦距不同的透镜多次实验,记录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
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柴被点燃的时间越长,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越好
B.要将火柴头在透镜后方反复移动,直至火柴头上出现最小光斑再开始计时
C.小明实验的结果可验证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与透镜的焦距有关
D.下一步验证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与透镜的直径关系时,可以选用焦距不同的透镜
12.(2024.江苏泰州•二模)光刻机以紫外线为信息载体,通过凸透镜将画在模板上的电路图投
影到微小的半导体材料——晶板上,利用曝光反应进行缩刻,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凸透镜
模板
八
硅晶板
6-
V
A.以紫外线为信息载体,是利用了其热效应
B.实验人员可以一直照射紫外线,有助于健康
C.要使硅晶板上成像,模板应放置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内
D.模板远离透镜,硅晶板靠近透镜会使硅晶板上的电路图更小
13.(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将一个带箭头的白色卡片放置于装满水的圆桶形玻璃容器后方某
位置,小明在前方透过容器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当撤去容器后可能看到的箭头图像是()
C.UD.>=>
jB.
14.(2024•江苏扬州•二模)小明与小刚用铁丝绕成了两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各自将圆环在清
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圆环内部形成了一个水膜。小明透过水膜近距离看课本上的字,他看到了正立、
放大的字,而小刚却说看到了正立、缩小的字。小明很奇怪,于是他经过一项操作,很快也得到了与
小刚同样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小明最有可能的操作应是()
A.将水膜靠近课本一段距离
B.将水膜将远离课本一段距离
C.将圆环轻轻翻了过来
D.轻轻甩掉一部分水,仍保持水膜完整
15.(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站”在水面上的水晶(一种昆虫)纤细的腿使
水面发生了形变,如图甲所示;同时看到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如图乙所示,止匕时“形变的水”相当
于(填光学元件名称):当水阐游到水浅的地方,暗影面积会(选填“变小”“不变”“变
大”)。
乙
16.(2024.广东•中考真题)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
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
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o
17.(2024•新疆•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
验,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填“5.0”或“15.0”)cm位置时,移动
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填“缩小”或“放大”)的像。若使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等大
的像,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最大为emo
18.(2024•江苏苏州•二模)如图所示中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
甲乙丙
(1)甲图是显微镜,它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作用(选填“会聚”、“发
散”),可在光线较(“亮"、州音”)时使用。
(2)乙图是望远镜,图丙表示它的原理,图中L是物镜,乙2是目镜。分析原理图可知物镜的作
用相当于的镜头(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像(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此时物镜的像AB相当于放在目镜前的物,此时目镜的物距a与目镜焦距/的关系
是O
19.(2024.安徽•中考真题)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
影,则得火。”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所示,若把
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R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20.(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观光水池中,一束红光沿AO方向从水射入空气,折射光线为
04。若另一束红光沿2。方向从水射入空气,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3。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对应的折
射角r=
23.(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