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中的科学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宋代释法泰《偈颂七十二首“步行骑水牛,空手把锄头。人从桥上》:过,桥
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
A、桥
B、河岸
C、水
答案:C
解析: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叫做参照
物。诗人在桥上跑,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水就是相对恒定的,桥就是运动的
2,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人老了为何头发会变自?
A、头发中黑色素愈来愈少
B、头发中白色素越来越多
C、头发新陈代谢变慢
答案:A
解析:随着年纪增长,毛囊中黑色细胞酪氨酸酶活力减弱,不能产生黑色素,毛
发就会慢慢变白。
3.清代曹龙树《焦山》:“莫管烟岛茫茫,海市蜃楼幻奇异。"产生”海市蜃楼
这一奇异景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景物经水面成像
B、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
C、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产生折射
答案:C
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因远处物体被折射而形成的幻象,其产生原因是太阳使
地面温度上升后形成的一种气温梯度。由于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
产生折射现象。
4.宋代杨万里《腊前月季》:“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
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诗句描写的是“月季花”,下面有关”月季“说法不
正确的是哪项?
A、月季属于蔷薇科
B、月季属于灌木
C、月季属于乔木
答案:C
解析:月季花是蔷薇科属的灌木。乔木,植株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
本植物。
5.以下哪句诗描述了彗星的出现?
A、长星半夜落天枢
B、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答案:A
解析:长星半夜落天枢“中的长星指的是彗星,这句诗描述了彗星在半夜出现在
天空中的景象。
6,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全诗内容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荤牛织女星。关于牛郎织女星描述正确的是?
A、牛郎星和织女星行都是恒星
B、牛郎星和织女星行都是行星
C、牛郎星是恒星,织女星是行星
答案:A
7.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这里的“器”为陶器,制陶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A、石灰石
B、草木灰
G黏土
答案:C
解析:普通陶瓷是以黏土等天然矿物为原料烧制。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
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所含物质不同和烧制时温
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呈现琳琅满目的色彩,
8.以下哪句诗描绘了月食的景象?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案:B
解析:“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描绘了月食的景象,月亮
在一夜之间从圆到缺,就像一个玉玦。
9,下列哪项不属于词的别称?
A、诗余
B、词余
C、长短句
答案:B
解析:词的别称有“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等;“词余”是曲的别称。
10.半斤八两“这个成语中的“斤’和“两”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关于古代的重量
单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最早从夏朝开始
B、古代不同时期的斤和两对应的克数是相同的
C、在中国古代,一斤等于16两
答案:C
解析: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从秦始皇开始后的历朝历代,新皇帝登基后,
都会重新铸造新的度量衡标准器并发行全国,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
也有不同的标准;但在中国古代,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
历朝历代的“斤”都是16两,因此“半斤八两”表示两者重量相当。
11.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的下一句是什么?
A、忽闻岸上踏歌声
B、闻郎江上踏歌声
C、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B
解析: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全诗如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
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2.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
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中的“葵花向日倾”是因为植物的什么特性?
A、向光性
B、应激性
C、向肥性
答案:A
解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对高等
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
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
所发生的反应。向肥性指植物的根向着有肥的地方生长。
1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除了耳顺之年外,古人还常常用下列哪一项来
形容六十岁?
A、花甲
B、耄耋
C、古稀
答案:A
解析: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14.下列哪种体裁不属于古体诗?
A、楚辞
B、律诗
C\乐府诗
答案:B
解析:律诗和绝句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是近体诗的范畴。
15.杜甫在《水槛遣心二首》中有一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细雨”
时,鱼儿为什么会“出”呢?
A、鱼越出水面捕食昆虫
B、鱼浮出水面以便呼吸更多氧气,
C、鱼遇到捕食者,跳跃逃跑
答案:B
解析:通常,即将下雨时,天气闷热,气压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应变低,因
此鱼儿会钻出水面,以便呼吸更多氧气。
16.《除夕有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剑,春色候鸡鸣。兴尽闻
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从除夕夜的黄昏起通宵达旦坐
等元旦到来。“宵阑”说明已经到达清晨了,这时诗人面朝北方看见了北斗星(“斗
横”)这时的北斗星与北极的相对位置是什么?
A、在北极与地平之间
B、与北极基本水平
C、在北极与天顶之间
答案:A
解析:除夕正当冬末春初,傍晚观看北斗星,它大致处于北极与天顶之间。经过
漫漫长夜,到“宵阑”东方显露曙光的时候,经过了十二、三个小时。这时去观
看北斗星,随天球周日旋转,约转了180度,已经到了北极与地平之间了
17.唐代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
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
B、江岸
C、地面
答案:A
解析::两岸青山相对出,“青山”是研究对象,“出”是运动状态,青山是运
动的,是相对于船来说的,船是参照物。青山相对于江岸、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
18.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们
看到湖水、海水多为蓝色或绿色,以下选项没有涉及的是哪项?
A、光的散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答案:B
解析:当太阳光照射到湖面上,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不断被湖水和湖里
面的生物所吸收。而像蓝光、紫光这些波长较短的光,虽然也有部分被湖水和浮
游植物等吸收,但是大部分遇到湖水的阻碍会散射到周围,或者被反射回来。我们
看到的就是这部分被散射或被反射出来的光。湖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就
越多。
19.郑板桥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以下哪一
项体现了这句诗中的现象?
A、物理风化作用
B、化学风化作用
C、生物风化作用
答案:C
解析:这句诗是生物风化作用的写照,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使岩石破
裂。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了阳春三月里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
浩然情景,其中的“广陵”是指以下哪个城市?
A、扬州
B、苏州
C、杭州
答案:A
解析:广陵”是指扬州。
21.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认为蝉鸣声能传
的远是因为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关于声音的传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传播距离最远的声音是次声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慢
答案:c
解析: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居中。
22.下列选项中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内涵表达一致的是?
A、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B、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答案:C
解析:“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出自唐代卢延让的《苦吟》,“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出自唐代贾岛的《题诗后》,这两句诗词都表达了优秀文艺作品创
作过程中的艰苦劳动。
23.下列诗句每一组包含两句,取自不同的古诗,前后均咏及某一季节的物候。
下列哪一组属于同一季节?
A、草色遥看近却无。上有黄雁深树鸣。
B、接天莲叶无穷碧。桃花净尽菜花开
C、凭栏十里芟荷香。江枫渔火对愁眠
答案:A
解析::A组首句取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
24.明代诗人刘基(刘伯温)的诗《题山水图》:“日落沙际明,寒烟淡疏松。苍茫
云霞外,隐见青芙蓉。悠然一舸还,好景时独逢。归来山月出,古刹鸣昏钟。“诗
歌咏及“山水图上画着日落并月出的景象。那么这时月亮的位相是什么?
A、蛾眉月
B、上弦月
C\满月
答案:c
解析:蛾眉月黄昏时出现在西南方的低空当太阳下落后不久随着下落;上弦月在
日落时出现在南方天空,看不到它的上升;当太阳在西方
25.唐代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绘了一幅春天哪个时辰的美景?
A、早晨
B、中午
C、晚上
答案:A
解析:“晓”,拂晓,又称黎明,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诗人早晨刚醒时
便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
的美好心情。
26.宋朝杨万里《上元前大雪即晴》:“腊前三日巳奇绝,年彳爰六花仍作团。才定
忽斜偏有思,欲消还冻不胜寒。且留大地万银屋,要伴青天孤玉盘。今岁上元君
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这时候的月相可能是以下哪项?
A、残月
B、下弦月
C、满月
答案:C
解析: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月相满月,太阳落下,月球升起,诗人在夜
晚记录了奇妙的“红灯'白月、大雪”
27.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中写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
知万里外。“端午节人们有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
学式为CA5HA00B),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黄酮素由B7个原子构成
B、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BB
答案:A
解析:黄酮素是黄酮素分子构成的,一个黄酮素分子是B7个原子构成的。黄酮
素相对分子质量为AB*A5+A0*A+A6*B=BBB.除碳酸、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之外的
含碳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28.宋代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
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诗句中“柳阴”的形成是原因是什么?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折射
答案:A
解析:柳树的阴影是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被柳树阻挡而形成的。当阳光照射到
柳树时,部分光线被树叶遮挡,无法直接到达地面,因此在地面有阴影。
29.《题临安邸》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的下一句是什么?
A、西湖歌舞几时休
B、直把杭州作汴州
C、山外青山楼外楼
答案:B
解析: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
把杭州作汴州。
30.列诗句中,哪项描述的是光的反射?
A、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答案:C
解析:峰多巧障日“是指山峰阻挡了阳光没有发生光的反射;“起舞弄清影“是
指人在跳舞时,影子也在舞动,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楼台倒影入池塘“是楼台在水面上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31.明代黄器先《羊径》:”应曲,行人大不宁。胆矶来鸭绿,铁宝闪银青。“胆
矶是指什么?
A、五水硫酸铜
B、无水硫酸铜
C、七水硫酸亚铁
答案:A
解析:五水硫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04-5H20,俗称蓝矶、胆矶
或铜矶。具有催吐,祛腐,解毒,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疳、口疮、烂弦
风眼、痔疮功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七水硫酸亚铁俗称绿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化学式为FeS04.7H20o
32.唐代沈侄期《巫山高》:“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
神。“风雨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雨天气我们应该严加防范意外的发生,以下
方法错误的是哪项?
A、在空旷的野外等候
B、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C、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
答案:A
解析: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
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高度
3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海拔高度
答案:C
解析: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寺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桃花开花的
时间比山下晚。
34.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关于彩虹下列正确的是哪项?
A、彩虹是半圆形的
B、彩虹最外层是紫色
C、彩虹呈现时阳光在观察者的背后
答案:C
解析:彩虹是圆形的,由于地平线阻挡了其下半部分,我们通常只能看到彩虹的
上半部分;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红光在最外侧,
其他颜色在内;阳光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
35.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陆
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古人有许多描写
雨的优美诗词。雨是很常见的天气现象,根据降雨的成因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哪
四种形式?
A、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V正确雨
B、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暴风雨
C、洪雨、对流雨、地形雨、雷雨
答案:A
解析:雨通常以四种形式出现:锋面雨(梅雨)、对流雨(气象学上叫雷阵雨)地形
雨、台风雨。
36.白居易《池上早夏》:“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在气象上,入夏的标准
定义为连续多少天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
A、10天
B、3天
C、5天
答案:C
解析:气候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度以上(含22度)(注
意不是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更不是任意5天的),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
夏天的开始.
37.魏晋傅玄《杂诗》:“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
“蝉的鸣叫声是由下列哪个部位振动发出来的?
A、翅膀
B、腹基部
C、口腔
答案:B
解析:蝉是用膜振发声。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
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
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发音器构造分为大小两
室。大室内有褶膜与镜膜,小室位于体的内侧,内有鼓膜,当昆虫体内壁肌肉收
缩,便振动鼓膜发声,加之镜膜的协助和共鸣室的反响,声音就分外响亮。
38.下列哪一诗句告诉了我们勤俭节约的道理?
A、韩非“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B、唐代李蟒《经》“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干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C、宋代林同“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答案:A
解析:韩非的话讲述了奢侈又懒惰的人贫穷辛勤又节俭的人富有的道理。其他两
首诗主要讲述礼仪。
39.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
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这首诗歌反映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水涨落,由此可
以推断地球上经度相差一定度数两地涨潮和落潮的情况基本相同,相差的度数是
多少?
A、60°
B、90°
C、180°
答案:C
解析:在地球上经度相差180。的两地潮汐涨落的情况基本相同。
40.宋代方岳在《日食守局》中描写了日食时的景象:“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阳无
光天索寞。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古谈今自惊愕。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阴
消。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诗中第一句描写了日食的时间,参考古
诗的描述方式修改,错误的是哪项?
A、乙巳之秋七月半
B、乙巳之春三月朔
C、乙巳之夏六月朔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首描绘日食的诗,日食只能发生在朔日
41.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诗中这样描写雪景:“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
声,在目皓已洁。“下雪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列关于雪的说法,错误的是
哪项?
A、积雪能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
B、尚未开始融化的积雪对被覆盖物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C、雪能够吸收所有的光线,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
答案:C
解析::雪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并非“吸收光”。积雪
有许多空隙孔洞,声波进入孔洞后会多次反射,消耗能量。
42.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是哪一位皇帝下诏在狮子山顶建造阅
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楼记》?
A、朱元璋
B、李世民
C、刘邦
答案:A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狮子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楼记》。
43.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
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
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
B、青春期是一生中性器官发育最快的时期,一般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
现遗精现象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要多饮多食,减少运动,让身体成长
答案:C
解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充足睡眠,积极锻炼
身体。
44.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蜂儿诗》中描写了蜜蜂采花蜜的过程:“蜂儿不食人间仓,
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蜜蜂采蜜时也顺便帮助花
完成了传粉。在花的各部分中,哪部分能产生花粉?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答案:C
解析: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雄蕊包含花花粉内含精子;雌蕊包含柱药,花药内有花粉,头,柱头接受花粉;
45.清代黄遵宪《海行杂感》:“星星世界遍诸天,不计三千与大干。倘亦乘槎中
有客,回头望我地球圆。“关于地球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地球的形状更接近于一个椭球体
B、斐迪南•麦哲伦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C、第一个提出地圆说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向世界证明了地球是球
形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地球是球形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总结
出三个科学方法来证明大地是球形,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
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也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论证了地球
是一个球
46.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这诗句生动描述出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是哪
项?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太阳辐射能
答案:c
解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47.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
角度理解正确的是哪项?
A、说明了夏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的种植
答案:A
解析:这句诗是指从东南海域吹来的夏季风难以到达甘肃的玉门关,因为这里深
居内陆,离海远,是非季风区。
48.诗人杨万里在《山村二首》中写道:“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大
豆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下列关于大豆的描述,错误的是哪项?
A、大豆和黄豆、毛豆是同一种食物
B、大豆主要是依靠昆虫授粉的
C、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
答案:B
解析:大豆不是依靠昆虫授粉,而是在开花之前由自己的雄蕊给雌蕊完成授粉工
作。
49.唐代卢纶《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则贴切地
表现出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特色,即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列哪
项不属于喀斯特地貌?
A、落水洞
B、石芽
C、坳沟
答案:C
解析:坳沟属于黄土地貌。黄土地貌有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冲沟、坳沟(干
沟)和河沟等7类。
50.唐代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关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
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下面有关“牡丹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牡丹属于芍药科落叶灌木
B、牡丹繁殖方法只能靠播种完成
C、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答案:B
解析: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牡丹繁殖方法
有分株、嫁接、播种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种方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种。中
国是世界牡丹的发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国。牡丹花大色艳,花形多姿,有“花中之
王”的美誉。
51.唐朝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
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认为人不能攀上月亮,但我们知道人类已经登上了月亮,
第一个把人类足迹印上月球的人是谁?
A、尤里■加加林
B、尼尔•阿姆斯特朗
C、杨利伟
答案:B
解析:千百年来,人类仰望天空,思索我们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起源和奥秘。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这是阿波罗11号探月任务的一部分,美
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踏足月球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
尤里•加加林首次实现载人空间飞行。
52.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上高城万里愁,秦葭杨柳似汀洲I。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诗句中“秦葭”是指什么植物?
A、蒲菜
B、芦苇
C、竹子
答案:B
解析:秦葭,芦苇一类的水草。箫,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53.古人消暑避夏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等方法,今人在城市会用洒水车降温消暑。当我们走在晒得发
烫的路面上时,一辆酒水车刚好路过,洒湿了路面这时我们会感到更加闷热,产
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人身上的汗难以蒸发
B、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C、地面上的水反射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答案:A
54.“莫谓蟾蛛小,渊源在许中。“蟾蛛身上长了很多疙瘩,这些疙瘩的主要功能
是什么?
A、看起来很恐怖,可以威慑敌人
B、蟾蛛吃食物时产生的过敏反应
C、疙瘩能分泌毒液,是蟾蛭的防身武器
答案:C
解析:蟾蛛身上长了很多疙瘩,这主要是因为疙瘩能分泌毒液,是它们的防身武
器。
55.宋代杨万里《观蚁(其二)》:“—骑初来只又双,全军突出阵成行。策勋急报
千夫长,渡水还争一苇杭。“诗句描写了蚂蚁的习性,蚂蚁主要是通过什么认识
路的?
A、声音
B、动作
C、气味
答案:C
解析:蚂蚁是以留在路上的化学物质气味认路的。
56.唐代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现在黄河入海口位于哪里?
A、上海
B、江苏
C、山东
答案:C
解析: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
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5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苏麟《献范仲淹诗》)这句诗描
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A、土壤
B、阳光
C、水
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向阳花木早逢春”,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光。
58.下列哪一诗句没有讲述勤俭节约的道理?
A、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B、魏徵“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C、苏轼“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远也。
答案:C
解析: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
慌失措,当没有原因而受到他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很大,并
且他们的志向很远。这句话与勤俭节约无关。
59.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秋思》诗“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深巷
上空的月亮随着一声声敲衣棒的敲击声而逐渐下落。设想洗衣最晚到午夜结束,
那么这个月亮的相位可能是以下哪项?
A、上蛾眉月(新月)
B、满月
C、下蛾眉月(残月)
答案:A
解析:诗中的“残”字表示“下落”的意思。在午夜前下落的月亮的位相基本上
是3种,即上蛾眉月、上弦月和盈凸月。满月在午夜时大体上刚升到子午线上,
而下蛾眉月不可能看到其下落,因为它出现在拂晓前,天一亮就隐没在阳光中了。
60.宋代诗人方岳在《春日杂兴》写道:“未怕时逢真太岁,或言寿过古稀年。“古
稀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五十岁
B、六十岁
C、七十岁
答案:C
解析:古稀之年指的是70岁
61.下列哪一诗句告诉了我们勤俭节约的道理?
A、韩非“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B、唐代李蟒《经》“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干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C、宋代林同“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答案:A
解析:韩非的话讲述了奢侈又懒惰的人贫穷辛勤又节俭的人富有的道理。其他两
首诗主要讲述礼仪。
62.唐代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下面有关“仞“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是“座”的意思,形容山多
B、古代计量单位,形容山势很高
C、是“陡峭”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答案:B
解析: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万仞形容山势很高。
63.唐代白居易《蚊蟆》:“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蚊子的“嗡嗡”声是靠
蚊子的哪里发出来的?
A、肺
B、鸣管
C\翅膀振动
答案:C
解析:蚊子没有肺和鸣管。在飞行寻找目标时,蚊子的翅翼振动频率很快,每秒
可达到几百能推动空气来回很快的运动,产生细微的声音
6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宋代文学家朱熹在诗中描写了百花
争艳,万紫干红的美丽春景。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器官,下列与花有关的叙
述正确的是哪项?
A、花的主要结构是花瓣和花托
B、花是重要的营养器官
C、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殖后代有关
答案:C
解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部分。雄蕊和
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花属于生殖器官,
65.在我国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天气与气侯的诗句。下列诗句中,反映气候
的是哪一句?
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答案:B
解析: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中的时间长
具有相对稳定性;1和3都是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属于天气现象。
66.唐代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干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
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白练”是指瀑布,中国第一大瀑布是什么瀑布?
A、湖北宜昌三峡大瀑布
B、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C、贵州黄果树瀑布
答案:C
解析: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
的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分布着
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
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67.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诗句。
诗中所提到的“苔”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A、种子繁殖
B、胞子繁殖
C、无性繁殖
答案:B
解析:抱子生殖是很多胞子植物和真菌等利用胞子进行的生殖方式。抱子是许多
真菌、植物、藻类和原生动物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
发育成新个体
68.古诗云: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诗中所述的分异规
律,其分异基础是什么?
A、热量和水分
B、热量
C、光照
答案:A
解析:垂直分异规律,随着海拔高度变化热量、水分也不同,所以其分异基础是
热量和水分,光照不是自然带变化的基础因素。
69.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所说的“死”是指蚕发育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
A、幼虫
B、蛹
C、成虫
答案:B
解析:家蚕(桑蚕)的一生需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阶段,这一过程中形态、
生理机能完全不同。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
能羽化为蚕蛾。因此诗句中的的“死”是指蚕发育过程的蛹时期。
70.《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入见四大人,令揭吾某号箱,取朝四》:珠上
物,舐之可耳,勿望生也。“诗中的“朝珠上物”就是鹤顶红,沾舌即死,一二
品都有。鹤顶红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A、三氧化二碑
B、甲基础酸
C、五氧化二碑
答案:A
解析::鹤顶红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别名红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碑。因
其颜色与丹顶鹤头顶之红色类似,故得名“鹤顶红”
71.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我们
看到湖水、海水多为蓝色或绿色,以下选项没有涉及的是哪项?
A、光的散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答案:B
解析:当太阳光照射到湖面上,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不断被湖水和湖里
面的生物所吸收。而像蓝光、紫光这些波长较短的光,虽然也有部分被湖水和浮
游植物等吸收,但是大部分遇到湖水的阻碍会散射到周围,或者被反射回来。我们
看到的就是这部分被散射或被反射出来的光。湖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就
越多。
72.李白《月夜金陵怀古》: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南京古称金陵,下面哪项不
是南京的古称?
A、建康
B、建业
C、广陵
答案:C
解析:广陵是扬州的古称。
73.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全诗内容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奉牛织女星。关于牛郎织女星描述正确的是?
A、牛郎星和织女星行都是恒星
B、牛郎星和织女星行都是行星
C、牛郎星是恒星,织女星是行星
答案:A
74.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
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中的“葵花向日倾”是因为植物的什么特性?
A、向光性
B、应激性
C、向肥性
答案:A
解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对高等
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
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
所发生的反应。向肥性指植物的根向着有肥的地方生长。
7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季天气变得凉爽的原因是什么?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大气运动
答案:A
解析::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造成了四季的更替
76.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有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叶的什
么作用会丧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移栽后很难成活。
A、呼吸
B、光合
C、蒸腾
答案:C
解析:植物在移栽过程中,主要有水分的蒸腾作用。
77.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蚁蝶图》中描写了蚂蚁的觅食:“胡蝶双飞得意,偶然毕
命网罗。群蚁争数坠翼,策勋归去南柯。“蝴蝶的残翼引来一群蚂蚁,说明了生
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对刺激做出反应
C、繁殖现象
答案:B
解析: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
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蝴蝶的残翼引来一群蚂蚁,说
明了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的特性。
78.唐代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玉门关遗址现在在我国哪个地方?
A、新疆
B、甘肃
G四川
答案:B
解析:玉门关是古汉长城的关隘之一,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
郡之时。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也是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
路的重要通道。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在城区西北方向约90公里。
79.黄栗留鸣桑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宋代文人欧阳修笔下酸甜可口的“民
间圣果“桑意,在食用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哪个部分?
A、液泡
B、细胞壁
C、叶绿体
答案:A
解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果盘内有少量
紫色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桑意细胞的液泡。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80.宋代戴复古《织妇叹》:“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
官,丝未落车图赎典。“下列关于家蚕的叙述正确是哪项?
A、外骨骼与身体一起生长
B、属于环节动物
C、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家蚕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
家蚕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家蚕属于昆虫,是节肢动物。家蚕的一生需经过
卵、幼虫、蛹、成虫四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81.《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滑水可燃。“酒水主要成分是什么?
A、石油
B、甲烷
C、沼气
答案:A
解析:“滑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
82.古人消暑避夏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可是禅房无热到但
能心静即身凉”等方法,今人在城市会用洒水车降温消暑。当我们走在晒得发烫
的路面上时,一辆洒水车刚好路过,洒湿了路面,这时我们会感到更加闷热,产
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人身上的汗难以蒸发
B、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C、地面上的水反射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答案:A
83.清代李静山《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棋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
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有关“雄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硫化物类矿物
B、雄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神
C、雄黄具有杀虫、解毒等功效
答案:B
解析:雄黄是四硫化四碑的俗称,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
解毒、杀虫药,是一种单斜晶系的含碑的有毒矿石,多数为Nine橘红色半透明
的结晶体。雄黄酒,即是用研磨成置”以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中华民
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三硫化二碑是雌黄的主要化学成分。
84.宋代陆游《秋怀四首•其二》“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城市尚
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描
述了城市温度高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热岛效应”。下面说法
错误的是哪项?
A、热岛效应在夏季最为明显
B、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
C、热岛效应会影响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答案:A
解析:热岛效应在冬季最为明显,在夜晚强度最大。由于热岛中心区域近地面气
温高,大气做上升运动,与周围地区形成气压差异,从而在城市中心区域形成一
个低压旋涡,造成人们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运转中燃烧石化燃料而形成的
大气污染物质在热岛中心区域聚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85.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A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仙
人,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思是是谁
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描述的是
声音的音色;“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
静寒山古寺,半夜
86.宋代诗人吴可题为《初凉》的诗:“初凉宜夜透衣罗,时见流星度绛河渐觉露
溥金掌重,梧桐影外月明多。“时见流星”反映了这是流星雨现象。请判断这是
哪一个流星雨?
A、双子座流星雨
B、英仙座流星雨
C、仙女座流星雨
答案:B
解析:诗中“初凉”应指初秋时节,“绛河”是银河的又一种称呼。英仙座流星
雨出现在8月份的立秋至白露期间,时间上符合;此外,银河经过英仙座,来自
位于英仙座辐射点的流星是会“掉落到“银河里去的。双子座流星雨在19世纪
中叶才出现,仙女座流星雨是比拉彗星瓦解后于1872年才首次被观测到。所以,
这两个流星雨都被排除。
87.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上高城万里愁,秦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诗句中“秦葭”是指什么植物?
A、蒲菜
B、芦苇
C、竹子
答案:B
解析:秦葭,芦苇一类的水草。箫,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88.宋代苏轼《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
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诗句描述了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下面有关“雷电“说
法错误的是哪项?
A、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
B、雷电发生时,如果身处野外,可以在大树下躲雨
C、人们往往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C
解析:在野外发生雷电时,!躲在大树下有被雷击的危险。
89.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这诗句生动描述出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是哪
一项?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太阳辐射能
答案:C
解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90.半斤八两“这个成语中的“斤”和“两”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关于古代的重
量单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最早从夏朝开始
B、古代不同时期的斤和两对应的克数是相同的
C、在中国古代,一斤等于16两
答案:C
解析: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从秦始皇开始后的历朝历代,新皇帝登基后,
都会重新铸造新的度量衡标准器并发行全国,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
也有不同的标准;但在中国古代,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
历朝历代的“斤”都是16两,因此“半斤八两”表示两者重量相当。
91.唐朝曹松《七夕》:“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
明月婵娟挂玉钩。“这里的“婵娟”是指什么?
A、织女
B、月壳
c、美人
答案:B
解析::婵娟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美人,也形容月亮、花等。
这里是指夜空中的明月。
92.宋代沈括《梦溪笔谈》:“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
法:乱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
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有关“雌黄"说法错误的
是哪项?
A、古人抄写校队文书时,可用颜料雌黄作为涂改液
B、雌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碑
C、雌黄具有杀虫、解毒等功效
答案:B
解析:雌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碑
93.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这
里的“器”为陶器,制陶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A、石灰石
B、草木灰
G黏土
答案:C
解析:普通陶瓷是以黏土等天然矿物为原料烧制。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
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所含物质不同和烧制时温
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呈现琳琅满目的色彩。
94.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诗中这样描写雪景:“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
声,在目皓已洁。“下雪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列关于雪的说法,错误的是
哪项?
A、积雪能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
B、尚未开始融化的积雪对被覆盖物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C、雪能够吸收所有的光线,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
答案:C
解析:雪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并非“吸收光”。积雪有
许多空隙孔洞,声波进入孔洞后会多次反射,消耗能量。
9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但在地球上的任何
地方和任何时间,我们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在天文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什
么?
A、开普勒定律
B、潮汐锁定
C、强德拉塞卡极限
答案:B
解析:潮汐锁定发生在重力梯度使天体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另一个天体;例如,月
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潮汐锁定的天体绕自身的轴旋转一圈要花上绕着同
伴公转一圈相同的时间。这种同步自转导致一个半球固定不变的朝向伙伴。
96.俞蛟《梦厂杂著》描写了吸食鸦片者的毒瘾症状:"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
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
“下列关于毒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A、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K粉、三n坐仑等
B\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
C、任何毒品在医疗领域都有药用价值
答案:C
解析:有些毒品在医疗领域没有药用价值
97.《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的一首体现农家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中“微
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描写了惊蛰节气时的景象。惊蛰一般在阳历几月份?
Ax1月
B、3月
C、5月
答案:B
解析: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
“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垫伏于地下冬眠的昆
虫。2020年惊垫在03月05日。
98.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中写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
知万里外。“端午节人们有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
学式为CA5HA00B),下列关于黄丽素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黄酮素由B7个原子构成
B、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BB
答案:A
解析:黄酮素是黄酮素分子构成的,一个黄酮素分子是B7个原子构成的。黄酮
素相对分子质量为AB*A5+A0*A+A6*B=BBB.除碳酸、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之外的
含碳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99.唐代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
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
B、江岸
C、地面
答案:A
解析:两岸青山相对出,“青山”是研究对象,“出“是运动状态,青山是运动
的,是相对于船来说的,船是参照物。青山相对于江岸、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
生变化。
10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里的“丈”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丈大约等
于现在的()米。
A、3
B、3.3
C、3.6
答案:B
解析:1丈为10尺,约为3.3米
101.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
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
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
B、青春期是一生中性器官发育最快的时期,一般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
现遗精现象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要多饮多食,减少运动,让身体成长
答案:C
解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充足睡眠,积极锻
102.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
河去,同到荤牛织女家。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下列关于织
女星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织女星位于天鹅座
B、织女星是恒星
C、织女星是位空中最壳的星星
答案:B
解析:织女星是一个扁球体恒星,又叫天琴座a,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北
半球第二明亮的恒星,在夜空中亮度排名第五。
103.清代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莺。“下列关于“纸莺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孔子发明的了纸莺
B、纸莺是中国北方风筝的称呼
C、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A
解析:古代人把风筝叫做“纸莺”,起源于中国的东周和西周春秋时期。相传墨
翟也就是墨子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
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
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莺”。历史上风筝有不同的称呼,南方称鹑,北方称莺,
故有“南鹑北莺”之说。
104.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自王维写茱萸后,茱萸便成了忆念兄弟的寄
托。下列关于茱萸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古人认为茱萸能祛病驱邪,所以头插或佩戴茱萸枝
B、茱萸属于多年生乔木植物
C、茱萸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答案:C
解析: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多年生乔木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105.苏轼在《石炭》中写道:“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诗中描写了
用煤做燃料冶金的情形,冶金过程中会向燃烧着的煤炭中喷点水,这么做主要的
目的是什么?
A、控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加水降温
B、使燃烧更旺
C、古代的工艺不合理,这种做法没有必要
答案:B
解析: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向燃烧着的煤炭中喷点水,其实就是
红热的碳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俗称水煤气),一氧化碳
和氢气都是可燃烧气体所以燃烧更旺
106.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了声音的不同,这里的不同
是指声音什么的不同?
A、苜调
B、响度
C、音色
答案:A
解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思是大弦声音沉重悠长如同阵阵
急雨,小弦声音急促细碎如同窃窃私语。这句诗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即声音的
局低。
107.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这里的“人定”指的是什么时间?
A、晚上七点到九点
B、晚上九点到H■•一点
c、晚上H■一点到凌晨一点
答案:B
解析:人定,亥时的别称,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晚上九点到
~\点。
108.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滇海曲》中的“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
的景点是哪里?
A、九寨沟
B、滇池
C、月牙泉
答案:B
解析:有着春城美誉的昆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
滇南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
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
109.丘处机,道号长春子,道教全真道掌教、思想家、文学家,他有一首《咏天
池》:“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诗中描写的长白山天池是由哪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A、河流
B、冰川
C、火山喷发
答案:C
解析: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天池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所致
110.游漓江日记》:“又南十里则龙头山铮铮露骨,县之四围,攒作碧莲玉笋世
界矣。“这是徐霞客船行在广西漓江水上的游记,漓江位于我国广西桂林,根据
诗中的描述,那里有什么样的地貌特征?
A、喀斯特地貌
B、丹霞地貌
C、嶂石岩地貌
答案:A
解析: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
溶于水并被带走或在某一地点重新析出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
山峰、漏斗形地貌,统称喀斯特地貌。广西桂林、阳朔一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11.毛泽东词“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请问词中“这边
”指的是今天的哪里?
A、江西会昌
B、湖南韶山
C、陕西延安
答案:A
112.唐代黄公绍《竞渡歌》:“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
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描述赛龙舟的欢腾场景,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描述错
误的是哪项?
A、龙舟赛划桨赛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龙舟上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C、龙舟赛划桨赛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
别的
答案:B
解析: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
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
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113.《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笄是簪子,及笄,
就是到了可以结发插簪子的年龄。女子及笄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10岁
B、15岁
G20岁
答案:B
解析: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
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114.杜甫在《杜鹃行》中写道:“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诗句体
现了杜鹃鸟的什么行为?
A、育雏行为
B、捕食行为
C、巢寄生行为
答案:C
解析:诗中体现了杜鹃的巢寄生行为。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
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
115.绝句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可押韵可不押韵。但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句必须
押韵,这说明了绝句形式上的哪个特点?
A、定言
B、定韵
C、定律
答案:B
解析:定言是指五绝每句五个字,七绝每句七个字;定韵是指绝句的第二句和第
四句的最后一句必须押韵,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可押韵可不押韵;定律是指律绝必
须遵循格律的规则,古绝则不遵循格律规则。
116.宋代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干红总是春。“泗水是指哪里?
A、江苏泗阳县
B、安徽泗县
C、山东济宁市泗水县
答案:C
解析:泗水是指山东济宁市泗水县,因泗河发源于此而得名。
117.宋代杨万里《谢张功父送近诗集》:“两夜连翻约斋集,双明再见帝城春。
莺花世界输公等,泉石膏盲叹病身。诗句中提到的“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A、碳酸钙
B、硫酸钙
C、硝酸钙
答案:B
解析: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是主
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04)的水合物。
118.唐朝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
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
此时的月相可能是以下哪项?
A、上蛾眉月
B、满月
G下弦月
答案:A
解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一上蛾眉月(蛾眉月)T上弦月(初
七、初八)T凸月(渐盈凸月)T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T凸月(渐亏凸月)
T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甘二、甘三))T下蛾眉月(残月)一新月(初一)。这里
描写江南春天桃花盛开的月夜,诗中描述“凉月如眉”,推测应该是蛾眉月低挂
在柳梢上。
119.“仙苑此时收百药,炼丹飞石保!长生。“古人为追求长生,常服用铅、汞
为主要成分的丹药,丹药中的重金属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重金属使人中毒
的原理是哪项?
A、影响DNA的功能
B、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C、富集在骨骼上
答案:B
解析:重金属离子,跟蛋白质的基(TH)反应,生成不可逆的蛋白盐沉淀,使蛋
自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功能就会丧失(体内的酶就不能够催
化化学反应,细胞膜表面的载体就不能运入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肌球蛋白
和肌动蛋白就无法完成肌肉收等)
120.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
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中黄蝶的活动不能用下列哪一种特性解释?
A、应激性、遗传学
B、适应性
C、变异性
答案:C
解析:黄蝶飞入菜花是黄蝶对被儿童追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胶水胶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心砌块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胎压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种子处理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硫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硅铁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硅光电倍增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知识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相机三脚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白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营销模式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政府采购基础知识培训(最终稿)
- 湖北2023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分行春季校园招聘(第一批)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T-DLSHXH 002-2023 工业干冰标准规范
-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
- 出凝血完整版终版
- LY/T 2006-2012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 GB/T 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 《地铁突发大客流应急管理》论文11000字
- 第五章-项目时间管理课件
- 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课件
- 木箱检验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