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请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按要求规范填涂,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中国的发展史是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的奋斗史,是一位又一位爱国者的奉献史,是一个又一

个坚守者的风骨史……为了让学生们正确追“星”,追正确的“星”,学校发起了“穿越历史

去追'星'"的活动。

【主题活动一:探寻追“星”的意义】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班级举行“走近历史人物”的主题班会,主持人对主持词的几处字词读音、字形、语句等拿不准,来求

助你,请你帮忙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置身其中,仿佛与故人相

见。跟随鲁迅,见到说话抑扬顿挫的藤野先生,为鲁迅点上一支烟,让他用勇气继续写为“正人君子”所

深恶痛疾的文字;跟随萧红,来到鲁迅先生桌前,弯腰俯瞰,跟着①对书籍:遇见看到“中国天

眼”建成时②的南仁东.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声“辛苦啦!谢谢你!”;也走进居里夫人的—

③热的小屋,在里面待一待,出一出汗水,感受她的平凡伟大……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

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1)文中加点字“恶”读音正确的是()

A.wuB.eC.eD.wu

(2)在文中横线①③处填入汉字,正确的分别是()()

A.较B.校C.躁D.燥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瞠目结舌B.热泪盈眶C.筋疲力尽D.和颜悦色

2.在主题班会的小组讨论环节中大家都说追文学之星,因为文学家在欣赏自然时表现出不同的精神追求。

刘桢用“①?②。[《赠从弟》(其二)]写出坚贞自守的情志;曹操用

“③,④。”(《龟虽寿》)表现老当益壮的豪情;吴均以“⑤,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表达鄙弃功名、醉心山水的追求。白居易以

“⑦,⑧。”(《钱塘湖春行》)描绘了一幅西湖早春图,莺歌燕舞,生机勃勃,

让人不禁心生喜悦。

3.自古至今,优秀的历史人物都以“信”为第一要义,因此本次主题班会也设置了“诚信见风骨,君子守

初心”环节,期待同学们能够习得立身之本一“诚信”,向优秀历史人物靠近。请看下图,并完成问

题。

末考J

请不要蜃脖子

(1)漫画解读:

请简要描述漫画内容,并指出其反映的主题。

(2)名言积累:

写出一句与“诚信”相关的名言或警句。

(3)观点阐述:

谈谈你对“人无信不立”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述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践行诚信原则。

4.在主题班会即将结束时,小丽想用排比修辞来表达自己通过向历史人物学习获得的感悟,有几处出现了

困难,需要你的帮忙填写完整。

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全红婵那惊艳世界的“水花消失术”,也才有了这位年仅

十几岁便以超凡技艺征服全球观众的跳水新星。有勤,,;有勤,才有了潘展乐在泳池中一

次次刷新纪录,成为了新一代游泳健将的杰出代表。激励着无数青年勇往直前,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我国运动项目的辉煌,不正是各个运动员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成果吗?他们的经历再次印证了:“一

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的真理。

【主题活动二:寻找身边的“星”

二、历史由书籍之中的大人物创造,也由身边小人物雕琢,而真正影响我们言行的往往是身

边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小人物,正在悄悄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便是那些默默奉献

的科技之星。(26分)

(一)(16分)

请阅读美文,完成小题,品读身边人物风骨,追身边的“星二

外婆的银针

①外婆的手很巧,但凡我的衣服被什么东西勾破,她都会用各种法子将衣服补得几乎完好如初。她总

是从那个陪了她大半辈子的铁盒中取出线与银针。银针一闪一闪的,十分好看。她吮一吮那根细线,再举

起银针,对着光源,将细线穿入孔,再打一个小结。我很喜欢看外婆穿细线的样子。她眯着眼,全神贯注

地盯着那银针的针眼,细线轻盈地穿过那个针眼,在针眼的另一端,在耀眼的灯光下飘动,好像是一位灵

逸的女子在光下飞舞。细线飞舞之际,像是闪上了全部的光芒,吸引着我。为此,我向外婆请教如何穿

针。

②柔和的灯光下,外婆手把手地教着。她用那双遍布老茧的手抓住我的小手,将银针对着光源处举

高。我眯着小小的眼睛,对着光源,无论怎么穿,那细线都在针眼处扭着了腰,奈何穿不过那个小孔。外

婆慈爱地笑道:“别急,以后就好些了。慢慢来,慢慢来……”她那微微泛黄的手抓住我的手,从容地、

稳稳地将线的这头带到了那头。

③那时,我觉得外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④我在慢慢地长大,而外婆却在渐渐老去。她的皱纹多得让我数不过来,眼中的混浊物开始渗透蔓

延。她的行动有些不方便了,走楼梯时常常要有人来扶她一把。她总是听不清我们在讲什么,总是按照自

己的思路来,误解我们的意思。有时候我会被她的不断询问弄得不耐烦,懒得与她多说。时间一久,她便

很少再问我问题,如果有什么没听清,也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继续忙着自己的活儿。她不再坚持很多

事,也不再因为一些小事与我们争执。

⑤我以为她这是老了,懒着理这些琐事。

⑥然而我错了,那天一打开家门,就看见客厅灯火通明,外婆坐在正中央,举着银针,穿着线。她不

停地在吮那根细线,不停地试图将线穿过银针,而她身边放的,则是前些天被我磨损的一双袜子。我走上

前,许是挡住了她的光线,她皱了皱眉,脸上的沟壑全挤在一起,像一棵沧桑的古柏。她见到我,不好意

思地笑笑:“回来啦。我想帮你补一下袜子,扔了多可惜。可惜了,穿了老半天,线都穿不上。唉,老了

老了……”

⑦我凝视着她那已经举得颤抖了的左手,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我握住外婆的手,在灯光下,慢慢

移动着细线,直至它穿过针眼。细线在那一端移动着,像一个新的生命,在柔和的日光灯下,倾吐着生命

的飞逝。

⑧“真厉害,你瞧,你一穿就穿过了,真好,真好……”外婆推了推老花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和

着她的皱纹,像一棵老树的年轮,一圈又一圈。

⑨银针躺在那个小盒子里,银针见过的太多,它没有说话。许是沾上了外婆吮细线时的唾液,它在灯

光下,闪闪的,晶莹着。银针不说话,那只是尘埃一瞬,我亦无言,这一瞬只有一瞬了。我握住外婆那只

布满老茧的手,眼眶微酸。村上春树是对的,人确实在一瞬间就老了,而我,也确实在外婆老去的那个瞬

间长大了。

⑩在银针心中,也许我们都算是厉害的存在。

5.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①外婆慈爱地笑道:”别急,以后就好些了。慢慢来,慢慢来……”

②她见到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回来啦。我想帮你补一下袜子,扔了多可惜。可惜了,穿了老半天,线

都穿不上。唉,老了老了……”(外婆两次“笑”的心理一样吗?试着加以分析)

(2)她眯着眼,全神贯注地盯着那银针的针眼,细线轻盈地穿过那个针眼,在针眼的另一端,在耀眼的

灯光下飘动,好像是一位灵逸的女子在光下飞舞。(赏析句子,品味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作者为什么说“在银针心中,也许我们都算是厉害的存在”?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8.文中“外婆的银针”不仅仅是缝补工具,它还承载着哪些深层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FAST首席科学家李荫介绍说,该装置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观测能力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

300米望远镜的225倍。它的设计目标是要把覆盖30个足球场大的信号聚集在一颗小药九大小的空间里,

否则就难以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这个“小药丸”就是馈源,放在馈源舱内——类似一个收集卫

星信号的喇叭式装置,称得上是世界最精贵的接收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观测能

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创造了条件。

(摘自《新华网》,有改动)

材料二

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2021年3

月开始,“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以全开放式的方式促进人类科学多维度研究,

为人类文明做出敞开式和包容性贡献。这标志着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在不久的未来打

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

(摘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截至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370颗,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

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从脉冲星中遴选

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FAST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除了

发现脉冲星,FAST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

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它的使命还包括高效率地开展对地外生命

的探索,寻找“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答案。

(摘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9.这三则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请概括材料三里说明对象的特点。

10.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一种即可)

11.如果给材料二加上一个小标题,你认为以下哪一个标题更准确?()

A.“天眼”的性能B.“天眼”的意义

C“天眼”的外观D.“天眼”的起源

12.材料三中的加点词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

【主题活动三:穿越历史追“古星”】

三、文中见人,文言文、古诗更是如此。阅读文言文、古诗的意义不仅仅在学知识,更在向

古人学精神,学品质。(15分)

(-)(11分)

请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悟古人风骨,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

千运,吴兴人。工旧体诗,气格①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天宝中,数应举不

第,时年吉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②名公。来濮上,感怀赋诗日:“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族。人生

各有命,在余胡不淑。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③……”其时多艰,自知屯蹇④,

遂释志,还山中别业。尝目:“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有薄田园,儿稼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谁能

作小吏,走风尘下乎?”高适赋《还山吟》赠行目:“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

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

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肃宗议备礼

征致,会卒而罢。

(选自《唐才子传•沈千运》,有删改)

【注释】①气格:气韵格调。②干谒:有所请托而求见。③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du):衰老之后自当

被弃而不用,贫寒低贱(却到处奔走容易)引来诽谤。④屯(zhun)蹇(jian):原为《周易》二卦名,

有艰难困苦之意。后比喻处境不顺利。

13.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

庭下如积水空明课内积累(1)_____

关联课内:有卖油翁释担

遂释志(2)_____

而立

查阅词典:①淡,不浓;

有薄田园②土地贫瘠;③减轻,减(3)______(填序号)

少;④迫近,接近

儿稼女织结合语境(4)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

(2)时年齿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名公。

15.请结合苏轼和沈千运的人生背景,谈一谈苏轼“乘月出行”时与沈千运“还山隐居”时心境有何异

同。

(二)(4分)

请赏析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

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探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17.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主题活动四:走进经典致敬“红星”】

四、(5分)

结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验,回答下面小题。

18.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客观的报道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在我国西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C.该书以作者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了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19.法国诗人波特莱尔说过,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鹫的人。请从下列人物中

任选一位,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他的事迹,印证波特莱尔的这句话。

A.周恩来B.彭德怀C.朱德

五、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但总有一些瞬间,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触动,让我们的生命因

此而丰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蕴含着生活的真谛,成为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1)请以“那一瞬,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细节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条理清楚,情感真实,能引起共鸣;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需引用,请使用化名;

③60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卷简要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请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按要求规范填涂,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中国的发展史是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的奋斗史,是一位又一位爱国者的奉献史,是一个又一

个坚守者的风骨史……为了让学生们正确追“星”,追正确的“星”,学校发起了“穿越历史

去追'星'"的活动。

【主题活动一:探寻追“星”的意义】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题答案】

【答案】(1)A(2)①.B②.D(3)B

【2题答案】

【答案】①.岂不罹凝寒②.松柏有本性③.老骥伏杨④.志在千里⑤.莺飞戾天

者⑥.望峰息心⑦.几处早莺争暖树⑧.谁家新燕啄春泥

【3题答案】

【答案】(1)

示例:漫画上赫然显现一行大字:“期末考试,请不要歪脖子”。字迹工整,清晰醒目。其下,一个大大的

“禁”字跃然纸上,如同警钟长鸣,让人警醒。在“禁”字一旁,两位卡通明星——小丸子与海绵宝宝亲

切现身,二者并肩,为这严肃的考试提醒增添了几分趣味与温馨。

主题:坚持诚信考试,切莫歪脖斜眼,以最佳状态迎战期末考试。

(2)示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一孟子。

(3)观点阐述:“人无信不立”意味着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应做到言行一致,承诺必践,无论大小事都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4题答案】

【答案】①.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主题活动二:寻找身边的“星”

二、历史由书籍之中的大人物创造,也由身边小人物雕琢,而真正影响我们言行的往往是身

边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小人物,正在悄悄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便是那些默默奉献

的科技之星。(26分)

(一)(16分)

【5〜8题答案】

【答案】5.①外婆的手很巧,很能干,她能将破的衣服补得完好如初。②宽容。“我”有时对他不耐烦,

她便不再因小事和“我”争执。③勤劳俭朴。看到“我”袜子破了,便想帮我修补。④慈爱。从“我”小

时候一直到长大,她对“我”的爱一直汹涌不变。(答够三点即可)

6.(1)不一样。示例:第一次“笑”是对我不会穿针时安慰和慈爱的笑,充满对我的鼓励和疼爱。第二

次“笑”是由于自己年华老去,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穿针,通过“笑”来掩饰不安,缓解尴尬。

(2)运用比喻修辞,“在光下飞舞的灵逸的女子”形象写出了外婆穿针时银针另一端线在灯光下的情景,写

出了外婆的心灵手巧。“新的生命”写出了时光流逝和外婆的年迈。

7.表层:我”和外婆都能够穿针引线,心灵手巧,十分厉害。

深层:外婆对“我”经久不变而无微不至的爱是世界最美的存在,而“我”自身的成长和对外婆的理解与

爱也是美丽的。(意对即可)

8.(1)亲情的纽带:外婆用银针缝补衣物,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这一行为象征着外婆对我无微不

至的关怀和深厚的亲情。每当我看到外婆用银针缝补衣物,就会感受到她对我的爱和温暖。(2)岁月的见

证:外婆的银针见证了她的岁月变迁。从年轻时的巧手到年老时的颤抖,银针记录了外婆从健康到衰老的

过程。它不仅是外婆生活的工具,更是她生命的印记,承载着岁月的厚重。(3)传承的寓意:外婆手把手

地教我穿针,不仅是在传授技艺,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她希望我能够学会耐心和细致,以及对待生活的

态度。银针作为这种传承的媒介,将外婆的智慧和品格传递给了我。(4)成长的象征:在外婆老去、我长

大的过程中,银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象征。它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通过帮助外婆穿针,我意

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责任,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宝贵。

【9〜12题答案】

【答案】9.“中国天眼”。特点:“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具有超强“发现力”。

10.示例一:列数字,运用“100米”“10倍”“300米”“2.25倍”这些数据,具体说明了“中国天眼”

观测能力强的特点,“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二作比较,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比较,说明了“中

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的特点(或“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增强了文

章的说服力。H.B

12.不能。“有望”是有希望,表示作者的推测、估计、不确定。意在说明“中国天眼”观测脉冲星达到1000

颗是有可能的。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主题活动三:穿越历史追“古星”】

三、文中见人,文言文、古诗更是如此。阅读文言文、古诗的意义不仅仅在学知识,更在向

古人学精神,学品质。(15分)

(-)(11分)

【13〜15题答案】

【答案】13.①.形容水的澄澈②.放下,放弃③.②(4),耕种,种庄稼,种田

14.(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井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2)当时(他)己年迈,在襄州、邓州一带游走,求见有名望的人。

15.同:苏轼和沈千运都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郁郁不得志,前者被贬官至黄州,后者多年未及第,分别

借“乘月出行”和“还山隐居”来排解忧闷。

异:苏轼自嘲为“闲人”,意味复杂,既有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也有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

美景的安闲自适;而从沈千运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谁能作小吏,走风尘下乎”两处话语中可看

出,他更多的是对自己一生碌碌无为的无奈与愤慨。

(二)(4分)

【16〜17题答案】

【答案】16.B17.运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

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

【主题活动四:走进经典致敬“红星

四、(5分)

【18~19题答案】

【答案】18.B19.示例:我选周恩来。他读书时就意识到中国需要革命,很早便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的学

生运动。后来他又在上海、广州等地领导工人运动,即使环境险恶,也从未放弃初衷。他参加了艰苦卓绝

的长征,是一位做事全力以赴、心无旁鹫的英雄。

五、作文(50分)

[20题答案】

【答案】例文一:

那一瞬,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是匆匆行走的旅人,每一天都在与无数的人与事擦肩而过。然而,总有一些

瞬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生命因此而变得不同。对我而言,那个触动心

灵的瞬间,发生在一次普通的放学路上。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天边挂着一轮淡淡的夕阳,余晖洒在街道上,给寒冷的空气披上了一层温暖的

金纱。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满是考试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街道两旁,行人们匆匆而过,

每个人都埋头于自己的世界,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寂静而又忙碌的氛围中。

就在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阵细微却清晰的二胡声突然传入我的耳畔。那声音悠扬而略带凄

楚,像是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遥远的故事。我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坐在街角,他的

衣着单薄,面前摆放着一个破旧的二胡和一个装着零星硬币的小碗。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

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所吸引,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老人的二胡声仿佛有魔力一般,将我从思绪

的深渊中拉了出来,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释然。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学习的压力,忘记了未

来的不确定,只剩下心灵与音乐的对话,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一曲终了,老人缓缓放下二胡,抬头望向远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