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主持政治改革,建立了“食有劳而禄有功”的任官制度;韩国申不害创立了一套“循

功劳,视次第”的任官制度,规定”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二者均()

A.有利于加强君权B.沉重打击了官僚阶层C.阻止了秦国崛起D.瓦解了贵族等级制度

2.图为公元前187年(文景之治之前)西汉政治地理结构图。据此可知,汉初()

A.王国与中央矛盾尖锐B.国家仍处于分裂状态C.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D.承袭秦制但又有创新

3.据图2可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晚期的法国()

18世纪末波旁王朝的统治

1789年法国大革命=>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一世।---->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再次爆发革命第二共和国

1852年拿破仑三世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人民起义第三共和国

1875年共和制度确立

A.大革命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B.共和制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

C.政权频繁更迭引发内忧外患D.代议制最终走向稳定和成熟

4.宋教仁在国民党成立后多次指出:国民党和同盟会所持态度与手段虽不相同,“然牺牲的进取的精神,则

始终一贯,不能更易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

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在此,他强调()

A.组建国民党是形势发展所需B.与袁世凯斗争必须有革命牺牲精神

C.必须效法西方民主组建内阁D.以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1573年,张居正提出“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

簿上,并逐月进行检查以考核官员。据统计,在张居正主政年间,因“考成法”而被裁撤的官员占总数的三

分之一。据此可知,该法的实施()

A.增加了财政收入B.削弱了内阁权力C.有利于整肃吏治D.缓解了明朝危机

6.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有臣僚上奏说监司“恬然坐视,全无搪发,偷安窃禄,辜负使令”;宣和三年

(1121年)又有臣僚上奏称监司“任非其人,背公自营、倚令扰民者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当时()

A.君主专制制度衰落B.朝臣之间内斗扰乱政局

C.监察法规执行不力D.官员违法乱纪引起民愤

7.20世纪初期,美国州政府自发的文官制度改革兴起。如1905年,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和伊利诺伊州通过了

实行文官制改革的法律。1907年科罗拉多州、1908年新泽西州、1913年康涅狄格、加利福尼亚和俄亥俄三

州也先后加入改革行列。这些改革()

A.易于造成各州分裂主义泛滥B.符合美国宪政的传统精神

C.使中央政府决策具有稳定性D.解决了官员选拔不公问题

8.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出的“专尚仁义,慎刑恤典”建议,627年他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修订法律,637

年正式颁行了一部严密而完备的法典一一《贞观律》。据此可知,该法典()

A.遵循了德主刑辅原则B.推动唐朝进入盛世

C.恢复了儒学独尊地位D.影响历代王朝立法

9.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主要收集了罗马帝国的法律,以及权威法学家的法律解释,也汇编

了包括给法律学生当作法学入门教材的法学阶梯,以及查士丁尼一世所颁布的新法律。由此可见,此法典

()

A,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B.适应疆域急剧扩大的需要

C.君主专制的色彩浓厚D.旨在传承罗马的法律文化

10.《世界征服者史》中写道:“他们(元朝)的领土日广,重要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了解敌人的活动变得重

要起来,而且把货物从西方运到东方,或从远东运到西方也是必要的。为此,他们在国土上遍设驿站。”这说

明元朝()

A.海上丝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B.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增多

C.重视交通保障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D.以中亚为主要贸易对象

11.二战初期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的建立为标志,国际组织的发

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组织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政府间的国际机

构就达300多个。这些国际组织()

A.受到民族解放运动影响B.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C.以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D.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12.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大幅提高各种普通进口商品的税率,如烟酒的税率提高到50%,丝绸的税率提高

至U45%,火柴和陶瓷制品则为40%,毛织品和高附加值食品则为35%。南京国民政府的做法()

A.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意在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C.旨在应对日本全面侵华D.体现出关税的完全自主

13.魏晋南北朝时,已有黄籍、黄册等名称。据史书记载,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在建元二年(480年)建立黄

籍,“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当时黄籍和黄册的建立()

A.使政权更替频繁B.削弱土族特权阶层C.解决了流民问题D.便于政府征发赋役

14.下表所列史实可用于说明汉代河内郡(今焦作地区)()

史料出处

汉武帝时,河内“好本稼稿,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桓宽《盐铁论•通有》

光武帝时,''魏郡、河内独不逢兵,而城邑完,仓縻实”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诏三辅、河内、河东、上党...各修理旧渠,

范晔《后汉书•安帝纪》

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

A.灌溉农业较为发达B.农业有了一定发展C.民户长期生活富足D.是全国商品粮基地

15.1573年,西班牙塞维尔加尔默罗医院的日志里描述了当年冬季买土豆的事,并明确说明,土豆是在当地

种植的、季节性的蔬菜。随后,这种异域蔬菜开始传到欧洲各地的植物园中,并出现在了16世纪末的植物志

里。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B.改变欧洲农业经营模式

C.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D.使欧洲出现研究土豆热

16.据下表可知,20世纪中期()

国家农业机械化开始年份基本实现机械化年份历时(年)

美国1910194030

加拿大1920195030

英国1931194817

法国1930195525

联邦德国1931195322

意大利1930196030

A.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机械化B.欧洲成为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基地

C.意大利和加拿大的粮食产量赶上了美国D.美国农业机械化速度比西欧更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货币改革令,“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由中央统一铸

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全国推行两种货币,一为黄金,属上币,一镒为名,每镒二十两,一为铜钱,属

下币,圆形方孔有郭,径寸二分,铸文半两,既每钱重十二铁,就是秦半两(如图所示);禁用原六国的货

币。秦朝圆形方孔钱的样式被后世长期沿用。

——摘编自伦艳飞《秦半两到开元通宝的演化和规律》等

材料二优士丁尼王朝,又名查士丁尼王朝,其统治从518年延续至610年。作为昔日罗马帝国在地中

海东部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在优士丁尼王朝时期开启了希腊化、东方化的新征程,其中灵魂人物优士丁尼更

是以其毕生精力力图重现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的荣光,其金币索利多(如图所示)不仅广泛流通于帝国征

服的地域,还被看作是地中海世界的国际标准交换媒介,并被位于北非、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区的周边王国

所仿制。直到11世纪,拜占庭的索利多金币一直是一种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人们称它为中世纪的“美元”

也并无不当之处。

金币正面人物为查士丁尼大帝

——摘编自武宝成《优士丁尼王朝货币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货币政策,并简析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代货币和查士丁尼时期货币的相似作用。(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20世纪50年代,全国报刊媒体中流行语摘取如图所示。

“新中国”“人民政府”“当家作主”“婚姻自主”“农民翻身”“民主改革”“人民代表”“新宪法”“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独立自主”“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摘编自王同乐《看解放后流行语的发展》等

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流行语,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

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1834年,新济贫法实施后,主要是让申请救助的贫民以进入济贫院接受强制劳动为条件予以救

助。这种救助方法已经不适应高度工业化、市场化的社会救助要求,必须建立新的制度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提出了建立国家养老金制度的设想,引起争论。最终在1908年,英国议会

正式批准了养老金法案,建立了国家养老金制度。1911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健康保险法》和《失

业保险法》,正式建立了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与德国相比,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强调国家的

责任,公共财政承担了大量的费用。

——摘编自梁发芾《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二战后,英国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险保障法案,早在1948年就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

家”。然而,英国福利制度逐渐积重难返。自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政府以来,英国政府就在反思,寻求一条

改革之路。英国政府以此为理由,推行了一系列削减税收、削减福利、放松对资本管制的政策。欧债危机爆

发时,并未陷入债务危机的英国在2010年采取大力度的财政紧缩措施,并对福利制度进行系列改革。但改革

之路并不顺畅,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英国政府在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仍高达54%。正如英国前首相卡

梅伦曾在《太阳报》撰文所言,现如今,原本是为了保护弱者的福利制度,已经变成了“福利依赖文化”。

——摘编自赵一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困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了

苏维埃政权性质,即“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设计实施

民主制度的开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

——摘编自杨雪冬《人民民主的百年探索及启示》

材料二1948年6月的党内文件和9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分别提出和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

人民民主专政“不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仅仅是工农,

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他总结中国

近百年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指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权,并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

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而只能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摘编自周美雷《人民民主的百年探索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民主制度探索的特点,并简析形成的因

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民主制度探索的意义。(6分)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战国时期变法和制度变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李悝建立的“食有劳而禄有功”、申不害创立的“循功劳,视次第”,这体现了以军

功和才能赏赐爵禄的制度取代世卿世爵制,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力,A项正确。按

照军功和才能赏赐爵禄建立的是官僚制度,形成官僚阶层,排除B项;二者均未能阻止秦国崛起,秦最终统

一六国,排除C项;按军功赏赐爵禄建立起来的是新的贵族等级制度,排除D项。

2.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汉初政治结构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

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中的“郡”“王国”可知,汉初承袭秦朝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创新出郡国并行制,D项正

确。仅凭材料看不出王国与中央矛盾尖锐,排除A项;西汉初年国家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显示国家面临

内忧外患,排除C项。

3.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法国经历三次共和国、两次帝国后,才再度确立起来共和制,可见共和制

的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大革命动摇封建统治根基,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政权

更迭频繁引发内忧外患、法国代议制的稳定和成熟,排除C、D两项。

4.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宋教仁推动议会斗争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中宋教仁指出“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可知,他强调以议会斗争实

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敌人”并非仅指袁世凯,排除B

项;材料中宋教仁强调的是议会斗争而不是组建内阁,排除C项。

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明朝张居正改革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因‘考成法'而被裁撤的官员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可知,该法规定将考核不达标的

官员裁撤,有利于整顿吏治,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该法的推行增加了财政收入,排除A项;“考成法”是

让六部和都察院掌握官吏考核权,但并不代表削弱内阁权力,排除B项;仅凭“考成法”并不能缓解明朝危

机,排除D项。

6.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宋代监察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

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北宋晚期,臣僚上奏指责监司“偷安窃禄”“背公自营、倚令扰民”,存在失职,体

现了当时监察法规执行不力,C项正确。宋代时君主专制制度并未衰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朝臣内斗扰

乱政局、官员违法乱纪引起民愤,排除B、D两项。

7.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美国近代文官制度改革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文官制度改革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符合美

国1787年宪法即宪政传统的精神,B项正确。A项与文官制度改革关系不大,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各州政府

文官制度改革,排除C项;仅凭地方文官制度改革不能解决官员选拔不公问题,排除D项。

8.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律法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

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出的“专尚仁义,慎刑恤典”的建议,修成《贞观律》,可见这部律法

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是德主刑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贞观律》推动唐朝进入盛世,排除B项;唐代

并未独尊儒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贞观律》的影响,排除D项。

9.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东罗马帝国的《罗马民法大全》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中“罗马帝国的法律”“权威法学家的法律解释”“汇编了……法学阶梯,以及查士丁尼一

世所颁布的新法律”可见,此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A项正确。东罗马帝国疆域并未急剧扩大,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君主专制色彩浓厚、旨在传承罗马的法律文化,排除C、D两项。

10.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元朝的驿站和外贸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显示,元朝为“了解敌人的活动”及运输西方或远东的货物而遍设驿站,体现了元朝重视国

家治理中道路交通作用,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陆上丝路,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元朝与欧洲贸易往来增

多、以中亚为主要贸易对象,排除B、D两项。

1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二战后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发展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建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推动了国际

法的发展,D项正确。并非所有国际组织都受到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成为美苏争霸工具、以解决国际争端为

宗旨,排除A、B、C三项。

1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关税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

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大幅提高各种普通进口商品的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

国商品的倾销,其意图是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仅凭大幅度提高各种普通进口商品的税率并

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排除A项;当时日本尚未全面侵华、关税也未完全自主,排除C、D两项。

1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户籍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当时黄籍和黄册都属于户籍本,便于政府掌握人口流动情况,方便赋役征发,D项正确。户籍管

理有利于国家稳定,排除A项;正常的户籍管理并不会削弱土族特权,且当时士族垄断国家政权,排除B

项;仅凭户籍制度不能解决流民问题,排除C项。

1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汉代河内郡农业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好本稼不啬……无不家衍人给”“仓縻实”“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表明,汉代河内郡

重视农业生产,人们有充足的粮食,农业得到发展,B项正确。仅凭政府在河内郡修水利,不能说明其灌溉

农业发达,排除A项;“民户长期生活富足”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河内郡是汉代商品粮

基地,排除D项。

1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流对欧洲影响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16世纪土豆在西班牙及欧洲各地种植并成为食用蔬菜,这说明新航路开辟促使土豆

传播到欧洲,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20世纪初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欧洲经

营模式改变,排除B项;土豆出现在16世纪末的植物志里,并不能说明欧洲出现研究土豆热,排除D项。

16.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欧美国家农业机械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20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机械化,A项正确。欧洲主要国家基本实现

农业机械化并不等于欧洲成为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排除B项;仅凭农业机械化的开始和基本实现时间无

法判断粮食产量,排除C项:材料显示美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用了三十年,而英、法、西德等国所用时间

更短,排除D项。

17.命题透析本题以秦朝货币和查士丁尼时期货币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

历史问题、历史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1)政策:统一货币;中央统一傅钱;法令严禁地方和私人傅钱;以秦半两钱和黄金作为统一

货币;弃用原六国的货币。(4分,言之成理即可)

目的:消除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或消除六国势力的影响);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4分,言之成

理即可)

(2)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贸易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6分,言之成理即可)

18.命题透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语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历史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示例:

主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与外交发生巨变。

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处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外交领

域均发生重大变化。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