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2章,第3章第1—2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生命宜居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归
普生命宜居带
五
*
蚂
S
-3K
)
嘲
烬
咄
1E1轨道半径(以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单位)
1.据图推测,地球比其他行星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稳定的太阳光照B.适宜的体积质量C.安全的宇宙环境D.适中的日地距离
2.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是()
A.木星B.火星C,地球D.水星
【答案】1.D2.D
【解析】
[1题详解】
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日地距离刚好是一个地球半径的位置时,地球处在生命宜居带,所以地球比其他
行星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中的日地距离,D正确;稳定的光照,与太阳年龄有关,其他行星都具
备,A错误;如图金星与地球体积质量相近,但没有在生命宜居带,B错误;安全的宇宙环境主要体现在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其他行星都具备,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生命宜居带距离太阳的距离与恒星质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当太阳质量是现在的
0.5倍,生命宜居带的位置会离太阳越近,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为水星,D正确、C错误;木星与火星距
离太阳的距离比日地距离要远,AB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温度范围;①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一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②适宜的温
度范围一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大气层的包围。
2024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十六日)晚,2024年度的超级大月亮如期而至,这轮又圆又亮的超级月亮宛
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悬挂在半空中,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仰望。世界多地也可以看到这轮“超级月亮”。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3.“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太阳系B.地月系
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
4.此日,月球位于()
①②③④
O日•地。月
A①B.②C.③D.@
【答案】3.B4.A
【解析】
【3题详解】
“超级月亮”即月球,其所在天体系统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因此
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此时的月亮为位于近地点附近时的满月,①为满月,②为新月,月球围着地球绕转,③④
月球位置标注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不能自己发光,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月球为地球的
天然卫星。
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太阳两只明亮的眼睛、鼻子、嘴。科学家
表示,“两只明亮的眼睛”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两只明亮的眼睛”大致位于()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
6.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①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②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③海南岛夜空观察到极光④极端天气增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答案】5.B6.B
【解析】
【5题详解】
“两只明亮的眼睛”使突然增亮的区域,为耀斑,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使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①错误;太阳活动中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和强烈射
电,并通过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而干扰电子通信,直接或间接会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②正确;极光一般出现在高纬地区,海南岛纬度低,很难观察到极光,③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导
致极端天气增多,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
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
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
地震、水旱灾害等。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
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
8.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①引发火山和地震②形成地球磁场③促使大气运动④促进植物生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7.A8.B
【解析】
【7题详解】
太阳能光热电站主要需要充足的太阳能资源。我国下列地区中,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该地气候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A正确;四川盆地周围被高山围
绕,导致云雾较多,阴雨天气频繁,光照时间和强度不足,严重影响太阳能的利用,B错误;东北平原和
华北平原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塔里木盆地地区少,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引发形成的,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关系不大,①错
误;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和地幔中的液态铁所产生的,这些物质的运动和电流产生了磁场,与太阳辐射对
地球影响关系不大,②错误;太阳辐射是促使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③正确;植物生长主要依赖太
阳辐射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④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
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
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读“甲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三叶虫化石<^^<全类化石^0植物化石
o贝壳美化石/哺乳臭动物化石
、-乌类化石
修菊石化石石•恐龙是逑化团嗜出型岩浆岩
石
9.与A岩层相比,B岩层的形成时间()
A.较早B.较晚C.相同D.无法判断
10.根据D地层中的化石,推测甲地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温暖干燥B.寒冷干燥C.温暖湿润D.寒冷湿润
11.G地层可能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新生代D.近代
【答案】9.B10.C11.C
【解析】
【9题详解】
沉积岩层在形成之初是近水平状态的,受外力沉积作用影响,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据图可知,
B岩层在A岩层之上,且B岩层有鱼类化石,A岩层为三叶虫化石,所以B岩层的形成时间相对A岩层
较晚,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由图例可知,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当时的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地表有着茂密的森林
和沼泽地,大型动物恐龙生存条件较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G岩层中出现了哺乳动物化石,大量哺乳动物形成的时期是新生代,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哺乳动
物和被子植物成为了地球生命的主导,C正确,D错误。前寒武纪后期,出现在最低等的生物,不符合题
意,A错误;古生代是蕨类植物繁盛时期,早期出现海洋无脊椎动物、后出现鱼类、两栖动物,不符合题
意,B错误。故选Co
【点睛】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
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中生代(距今2.5217亿
〜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
行动物时代。
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B.BCD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C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D.B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13.B圈层的主体是()
A.海洋B.河流C.湖泊D.冰川
【答案】12,D13.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可分为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和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圈),A不符合题意;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很强
的整体性特征,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B不符合题意;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
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C不符合题意;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不是B水圈,而是D大气圈,D符
合题意。故选D。
【13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B为水圈,海洋水占了地球水圈体积的96.53%,是B圈层的主体,A正确,BCD错
误,故选A。
【点睛】水圈是指由地球表面上下,液态、气体和固态的水形成一个几乎连续的、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中的水,上界可达大气对流层顶部,下界至深层地下水的下限,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
下水和生物体内的水。水圈中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储存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及土壤中;部分
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极地的广大冰原、冰川、积雪和冻土中;水汽主要存在于大气中,三者常通过热量交
换而部分相互转化。
下图为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
速
度15
{
k14
m
/13
e12
•11
190
8
7
6
5
4
3
2
1
0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5.2024年8月22日7时38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此次地震
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16.图中的X处的地震波波速突然发生变化是因为()
A.地震波能量骤减B.向下的物质可能为液态
C.该处存在岩浆D.位于内核与外核交界处
17.下列地区地壳最薄的是()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马里亚纳海沟
【答案】14,B15.A16.B17.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波和乙波在①层中波速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快,B正确;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
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A错误;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速度急剧下降,C错误;乙波为横
波,无法通过地核,能够在地幔中通过,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
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材料显示
此次地震位于陆地,震源深度15公里,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A正确。软流层、地幔、地核均
在地壳之下,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X处为2900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是地幔与外核的分界,D错误;地震波通过该界面时,横波消失,纵
波波速减小,是因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地核中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所以横波不能通过,而
纵波在液态外核中传播速度减慢,B正确。地震波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确实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但这并
不意味着能量骤减,而是波的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A错误。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被认为是上地幔的软流
层,C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日本海沟南部,是地球上海洋最深的地方,其地壳厚度
可能只有两公里左右,这个深度使得马里亚纳海沟成为地壳最薄的地方之一,D正确。青藏高原、四川盆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位于陆地上,比马里亚纳海沟地壳厚,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
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下图为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分布示意图,乙层中各种废气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臭氧对人类有害,而甲
层中的臭氧则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30
(
米25
+
函20
帼
15
10。光化学反应
形成的臭氧
臭氧浓度——-
18.对人体有利的臭氧层主要位于()
A.平流层B.对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
19.对人体有害的臭氧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A.大气的空间密度很小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D,纬度越低,厚度越大
【答案】18.A19.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图示甲层臭氧含量高,有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A正确;对流层处在大气
层的最底层,臭氧含量较小,B错误;高层大气、电离层位于平流层之上,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对流层纬度越低,厚度越大,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km,D正确;对人体有害的
臭氧所在大气层分布于对流层,大气的空间密度大,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错误;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表现出上冷下热的特征,大气的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
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
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3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
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下图为一幅飞机飞过北京市上空的航迹云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月份,在北京市上空出现的飞机尾迹最可能位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
21.一年中,北京市上空飞机尾迹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20.A21.B
【解析】
[2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飞机尾气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且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2--60。(2,才有可能
出现。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几乎全部的水汽,并且对流层顶部气温可降至-60。。因此北京市上空出现的
飞机尾迹最可能位于对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北京市位于北半球,夏季气温最高,气温在-41。(2~-60。(2的海拔高度在一年四季中最高,
形成的飞机尾迹下限高度最高,B正确;冬季反之,春、秋季温度比夏季地面温度低,飞机尾迹层的下限
高度比夏季低,比冬季高,ACD错误。故选B。
【点睛】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
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它的厚度不一,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
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
均为8~9千米,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完
成下面小题。
22.白色塑料大棚能提高棚内热量条件,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反射B.增强太阳辐射
C.截留地面辐射D.减弱大气逆辐射
23.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遮阳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D.冬季傍晚
【答案】22.C23.B
【解析】
[22题详解】
塑料大棚是白色透明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但是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能够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
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棚内热量条件,C正确。白色塑料大棚不会增强地面反射,且若
增强了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会降低棚内温度,这与题意矛盾,A错误。白色塑料大棚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较小,无法增强太阳辐射,B错误。减弱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温度降低,这与题意矛盾,D错误。综上所
述,C符合题意,故选C。
【23题详解】
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黑色网面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
小。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间应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和时间,夏季午后时段太阳辐射最
强,容易将农作物晒伤,B正确。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错误。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
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
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中秋节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图为某年
1月份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35等压线(单位:hPa)
24.图中的四地气压值()
A.甲地最大B.甲地小于丁地C.乙地最大D.丙地大于丁地
25.根据图中气压差异推测,四地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上飘飞速度最快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6.甲地燃放孔明灯,最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A.向东南B.向西南C.向西北D.向东北
【答案】24.C25.A26.A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的气压值为1015hPa;乙地位于高压中心,气压值为1030-1035hPa之间;丙地是低压中
心;气压值为985-990hPa之间,丁地为1010-1015hPa。气压值乙大于甲大于丁大于丙,故选C。
[25题详解】
水平方向飘飞速度最快,说明风速最大。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
大,反之则越小。由图可知,甲地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
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A正确。故选A。
[26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偏东方向),由于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
摩擦力的作用下,甲地近地面吹西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有可能向东南飞行,A正确,BCD错误,故
选Ao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
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
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大量修建混凝土排水系统。2009年后,很多地区拆除混凝土,恢复自然河道
生态环境。读图“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的河道改造对比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推测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修建混凝土河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河水下渗B.减少地下径流C.加快排洪速度D.增加大气湿度
28.河道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后,碧山宏茂桥公园()
①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②下渗增加,提升蓄水能力
③湿地扩展,利于水质净化④绿地增加,扩展建设用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27.C28.B
【解析】
【2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新加坡修建混凝土河道,使河道硬化,河床光滑,流速加快,有利于排洪,C正确。混凝
土河道使得河床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A错误。建混凝土河道客观上减少了减少地下径流,这是混凝
土河道产生的不良影响,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地下径流,B错误。河道硬化对河流水面蒸发影响小,河流水
面两侧硬化的坡面减少了土地中水分的蒸发,不能增加大气湿度,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河道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后,对河流落差影响很小,但是由于没有硬化河道,流速会减缓,①错误。河道恢
复自然生态环境后,下渗增加,蓄水能力提升,②正确。河道经生态恢复后,湿地面积扩展,有利于净化
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③正确。绿地增加,并没有扩展城市建设用地,④错误。故选B。
【点睛】湿地的生态价值:降解污染,净化水质;削峰补枯,调节径流;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
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下图为某海域12月海水性质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密度/(kg•
25r
24
23
22
21
29.该海域
A.最可能位于赤道附近B.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降低
C.存在海中断崖的现象D,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30.导致该海域表层盐度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沿岸暖流C.淡水汇入D.海区形状
【答案】29.A30.C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海域12月表层海水温度接近3(TC,最可能位于赤道海域,A正确;读图可知该海域的海水
密度在垂向上变化较大,B错误;图中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而海中断崖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
骤降,C错误;该海域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该海域表层盐度偏低,而深度增加盐度总体增加,主要是由于沿岸淡水汇入,入海径流可以稀释表层海水
盐度,因此表层盐度偏低,C正确;该海域为赤道地区,纬度低而蒸发旺盛,使盐度偏高,A错误;暖流
流经,海水温度偏高而蒸发旺盛,使盐度偏高,B错误;海区形状对该海域盐度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
Co
【点睛】从根本上讲,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因素。1、降水量越
大,盐度越低;2、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4、暖流流经海
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滨海城市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快速,中心区与郊区存在明显温差。当大环境风力较弱时,中心区与郊
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由此产生的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发现,对比夜晚,白天临海
一侧的城市风更明显。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滨海城市示意图
(1)画出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在其中绘出近地面的等压面状况。
地面
中心区郊区
(2)与郊区相比,该城市一年中中心城区阴雨天气频率较高。分析其原因。
(3)对比夜晚,说明白天临海一侧城市风更明显的原因。
【答案】(1)绘图如下:
等压面、._一J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用户管理软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SB八叶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非标高强度螺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计量螺旋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普通型蜡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吸水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食堂管理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商品房外墙抹灰施工方案
- 浙江防火电缆线槽施工方案
- 海淀四星级酒店施工方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聘用合同范文(三篇)
- 湖北省2025届高三T8联盟模拟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承包工程2篇
- 2025年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一模) 化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美容院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