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两正方体A、B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1:3.当两正方体A、B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1;当正方体A如图(乙)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2;则p1:p2为()A.11:6B.11:2C.5:1D.6:11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湖面“月影”

B.小孔“成像”

C.杯中“断笔”

D.镜中“风景”

3、如图所示,小东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长木板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是()A.大雾弥漫B.香气扑鼻C.柳絮飘扬D.压缩气体5、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正电荷从A到BB.负电荷从A到BC.正负电荷同时在移动D.始终无电荷移动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高度为80cm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3s7、把一根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闭合的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点为底边ab的中心.如果cd两点间的电阻为9欧姆,则()A.ac两点间的电阻是6欧姆B.ac两点间的电阻是8欧姆C.ad两点间的电阻是6欧姆D.ad两点间的电阻是9欧姆8、长短粗细均相等的铜丝、铁丝、铝丝串联在电路中,通电后()A.通过铜丝的电流多B.通过铁丝的电流多C.通过铝丝的电流多D.通过三者的电流相同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2014•灌阳县一模)如图所示是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A是风扇的电动机,B是电热丝,要吹冷风应闭合开关____,当电吹风吹热风时,A和B____联在电路中.10、小红在中考体育考试中选择投掷篮球,投掷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篮球具有____;空中飞行的篮球相对于篮板是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篮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这是因为篮球受到____的作用.11、2013年5月8日上午,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几分钟内采火成功,在这个过程中____能转化为____能.然后用采集的火种点燃亚青会火炬,此过程是通过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12、(2012•建邺区二模)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图甲中用一张硬塑料片用相同的力先后快拨和慢拨塑料梳齿,可听到卡片发出声音的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传到人耳的.图乙中,沿着箭头的方向用力吹气可以观察到头发会“飘”起,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____.13、(2010•长春模拟)小明家的电热毯有两个档位,即高温档和低温档,如图所示,电热毯的发热电阻为R0,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与R0是____联的,电热毯处于____档.14、(2012春•芗城区校级期中)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____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15、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____度;潜望镜是根据____原理制成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原来静止的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克服了惯性由静止变为运动.____.17、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____)18、小红早晨起来照镜子,她离镜子多远,镜子中的像就离她多远____.19、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____(判断对错)20、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____.21、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____.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6分)22、请在如图中把螺口灯泡和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23、(1)如图1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标出电源的a端极性和小磁针静止时的b端的磁极.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如图3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方向以及F1的力臂L1.

24、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的实物图.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25、如图所示;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电水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描绘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壶内盛有1kg水,请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能量守恒规律分析,在加热过程中,电水壶消耗的电功率P电与水吸收热量的功率P吸(即每秒吸收的热量)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2)求在从t1=1000s至t2=1600s的冷却过程中,水的散热功率P散(即每秒散失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根据边长之比求出A、B的面积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之比求出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重力之比;当两正方体A、B如图(甲)所示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二者重力之和,受力面积为B物体的面积,根据p=求出p1;当正方体A如图(乙)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力为A的重力,受力面积为A的面积,再根据p=求出p2,即可求出p1:p2的大小关系.【解析】【解答】解:∵两正方体A;B的边长之比为2:1;

∴SB=SA,VA:VB=8:1;

∵ρA:ρB=1:3

∴mA:mB=8:3,即GA:GB=8:3;

当两正方体A;B如图(甲)所示时;

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GA+GB=GA;

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1==;

当正方体A如图(乙)所示放置时;

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2==;

所以,p1:p2=:=11:2

故选B.2、B【分析】

湖面“月影”;镜中“风景”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杯中“断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B.

【解析】【答案】解决此题要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B【分析】解:A;因为A相对应B发生滑动;因此木块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

B;木块A相对应长木板向右运动;因此木块A受到长木板的摩擦力向左,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木块A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故C错误;

D;长木板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加上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两个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就是滑动摩擦;

两个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就是滚动摩擦;

两个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产生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区别和联系;二是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解析】【答案】B4、B【分析】解:

AC;大雾弥漫、柳絮飘扬属于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有关,故AC错。

B;香气扑鼻是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与分子运动有关,故B正确。

D;压缩气体;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不能体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D错。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解答进行判断: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例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墙内开花墙外香,湿衣服能晒干,糖溶于水等等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内容,要了解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宏观现象,一般是闻到气味或衣服晾干等现象。【解析】B5、B【分析】【分析】在金属导体内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是负电荷,据此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

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验电器A上多余的电子沿金属棒运动到验电器B上,在金属导体中正电荷并没有发生移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6、A【分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课桌的高度在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左右,为80cm.此选项符合实际;

B;人体舒适的温度是25℃;故考场内的气温约为25℃,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g;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为80g时太重了,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7s;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7、B【分析】【分析】△abc为等边三角形,设一个边的电阻为R,c、d两端的电阻为dac和dbc并联;据此可求一个边的电阻;

ac两点的电阻是ac和abc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求解;

ad两点的电阻是ad和acbd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求解.【解析】【解答】解:(1)设一个边的电阻为R;

则Rdac=Rdbc=R;

c、d两点间的电阻为Rdac和Rdbc并联;

Rcd=×Rdac=×R=9Ω;

∴R=12Ω;

ac两点间的电阻是Rac和Rabc并联;如图;

Rac=R=12Ω,Rabc=2R=24Ω;

R并===8Ω;故A错误;B正确;

(2)ad两点间的电阻是Rad和Racbd并联;

Rad=R=×12Ω=6Ω,Racbd=2R+R=R=×12Ω=30Ω;

R并′===5Ω.故CD错误.

故选B.8、D【分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解析】【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长短粗细均相等的铜丝;铁丝、铝丝.把它们串联到电路中,通过导线的电流相等.

故选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吹风机A的作用是吹出风,电热丝B的作用是产生热,只有A工作时吹出的风是冷风,A和B同时工作时吹出的是热风.【解析】【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当S1闭合,S2断开时;B所在支路没有接通,只有A工作,吹出的是冷风;

当S1和S2都闭合时;A与B并联,同时工作,吹出的是热风;

当S2闭合,S1断开时;A;B两用电器都不工作.

故答案为:S1;并.10、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解析】【解答】解:(1)篮球在投掷出去的时候;由于人手的推力作用而从静止获得了一个速度,开始运动,当篮球离开人手后就不再受力的作用,但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篮球在空中会继续运动.篮球在空中的时候受到空气的阻力和重力的作用,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使篮球最终落回地面.

(2)空中飞行的篮球相对于篮板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惯性;运动;力(重力、空气阻力).11、略

【分析】【分析】(1)判断能量的转化时;要知道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什么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解析】【解答】解: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燃料的燃点而被点燃,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用采集的火种点燃亚青会火炬;此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故答案为:机械;内;热传递.12、略

【分析】【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析】【解答】解:(1)当用一张硬塑料卡片用相同的力先后快拨和慢拨塑料梳齿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2)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人耳的;

(3)如果沿着箭头的方向用力吹气;头发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小于头发下方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头发飘起来.

故答案为:(1)音调;(2)空气;(3)越小.13、略

【分析】【分析】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串联,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比较两种情况下电阻之间的关系,根据P=比较两种情况下电功率之间的关系,电功率大的为加热状态,反之为保温状态.【解析】【解答】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串联,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

∵电源的电压一定;

∴根据P=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电热毯处于保温状态.

故答案为:串;低温.14、略

【分析】【分析】从量筒的特点(刻度均匀)和刻度线的距离上来考虑:量筒中液体体积变化等于量筒的横截面积与高度变化的乘积,在刻度相同的情况下,液面变化越大,读数越准确.【解析】【解答】解: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液面高度变化大,即能显示微小的体积变化,测起来更加准确;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的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读数.

故答案为:C.15、略

【分析】【分析】(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解答;

(2)根据潜望镜的原理做出解答.【解析】【解答】解:(1)入射光线和镜面成60°角;说明入射光线和法线夹角即入射角是30度,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度;

(2)潜望镜是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成像;潜入水下的人就可以看见水上的物体.

故答案为:30;平面镜成像.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原来静止的小车在推力作用下改变了自身的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解析】【解答】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推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使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不是小车克服了惯性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密度的定义.【解析】【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通常情况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也有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如煤油和酒精的密度都是0.8×103kg/m3.所以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镜子相当于平面镜,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解析】【解答】解: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所以小红离镜子多远,镜中的像就离镜子多远,而镜子中的像离她的距离应是她离镜子距离的2倍.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解析】【解答】解:

没有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彼此之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空中落到地面上.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条件的了解:

①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像;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总之,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

(1)力就是作用;自然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解析】【解答】解:(1)根据力的概念可知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加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到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1题,共6分)22、略

【分析】

灯泡的接法:火线首先接入开关;再入灯泡的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丝套.

考查了开关、电灯的接法.开关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可以使开关断开时,电灯灯座上没有电,这样在换灯泡时不会发生触电.【解析】解:火线进入开关;再从开关接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丝套.如下图所示:

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23、略

【分析】【分析】(1)由磁感线方向可知螺线管的磁极及小磁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